APP下载

教案革命:学习任务群教案设计的新思路

2024-04-15虞冬玥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教案设计学习任务群语文教学

虞冬玥

【摘 要】语文学习任务群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课程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的创新。以往课程改革寄希望于课堂的观念需要颠覆,教案是预设剧本,课堂是表演,教案与课堂是乐谱与演奏的关系。教案是变革的关键,新一轮课程改革应该把重心前移,落实教案革命。文章提出学习任务群的教案设计新思路:“五子登科”、“三观”并举、学做融合、“三团”联动。

【关键词】教案革命 教案设计 学习任务群 语文教学

多年来,语文教材是一个单元一个单元地编,教案是一课一课地设计,课是一堂一堂地教,各自为政,整体意识缺乏。随着大单元、项目化学习的引进,单元整体教学引起了重视,但纵观整个教案设计,还是没有走出围绕单元语文要素的知识点、能力点为中心的线性架构方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语文学习任务群课程内容,创造了以学生语文实践为主线的块状结构方式。那么,这样的课程内容要采用怎样的教案设计新样态呢?

一、“五子登科”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结构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特点。这样的任务群教案设计要整合哪些关键要素呢?本文“五子登科”是一种形象的说法,指的是任务群教案设计主要包括主题、情境、任务、活动、评价五大要素。

(一)学习主题

学习主题是学习任务群的顶层设计,是任务群学习的方向、目标,引领整个学习任务群学习过程展开和有序推进。任务群的学习主题是教案设计的首位要素,学习主题如何直接关系到任务群设计质量与实施后的效果。学习主题,包含显性与隐性几重要素。学习主题是任务群核心内容,也是任务群的总任务,其包括文化成分、核心素养和学习情境。如统编版课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外童话”。人文主题:乘着想象的翅膀,游历奇妙的童话王国,看花儿跳舞,听星星歌唱。语文要素: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教师设计了“融合多种情境,提升想象能力——‘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任务群学习主题。该主题的核心内容是: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总任务是:融合多种情境,提升想象能力,这是学习主题的显性要素。该主题文化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外国优秀文化;核心素养:除文化自信外,还有童话体语言表达、童话体思维、童话体审美;真实情境的关键词是融合、提升、走进和童话,这是学习主题的隐性要素。

(二)真实情境

情境起着激发学生任务群学习积极性的作用,情境要渗透在任务群教案设计与学习的全过程。任务群情境要求真实,否则会让学生失去信任。何为情境“真实”?大致有这样三种类型:一是现实的真实,真人、真事、真场合,如“纠正错别字,我们在行动”学习主题,要求学生走出校园查找错别字并分析错误原因等,就是一种现实真实;二是可能的真实,虽未发生,却真实存在,这类任务群主题,是靠完成任務实现的,如依据教材内容“中华美食”创设“学做小小美食烹饪师”任务情境,属于可能的真实情境;三是虚拟的真实,以角色代入,产生真实的体验,如学了寓言《守株待兔》创设“假如你是宋人会怎样评价守株待兔者”情境,属于虚拟真实情境,这类情境创设对揭示寓言、明白道理和深度理解很有帮助。

(三)关联任务

任务群中学习主题是任务群的总任务,子任务是围绕着总任务的相互有逻辑关系的若干关联任务。如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中华美食》是集中识字,围绕“学做小小美食烹饪师”任务群主题设计了三项关联任务:(1)认识菜名,学会分类、了解菜系、了解味道;(2)学会采购,根据菜名采购食材与调料;(3)学习烹饪,有哪些烹饪方法、要做哪些准备。有了真实情境,尽管课堂上难以真实施展,但由于链接生活,激发学生思维,学生说得有模有样,不仅取得了很好的识字效果,而且有所拓展。

(四)典型活动

典型活动是子任务的下位概念,目的是通过典型活动完成学习任务。典型活动就是语文实践活动,典型活动要做到连贯性,让学生经历由具体感知、抽象认知到具体运用的感悟过程,形成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一是设计完整的实践活动,如“学做小小美食烹饪师”,教师安排了以下典型活动:“请同学们说说你了解的美食,认读教材上的菜名(带拼音自由读、去拼音认读、打乱顺序认读、游戏认读等)。”“说说书上美食哪些是你熟悉的、哪些是你品尝过的,味道怎样?”“你知不知道它们属于哪个菜系,你还知道哪些书上没有的名菜,推荐给大家。”二是设计典型的学科活动。典型活动尽管具有情境性、综合性、实践性特征,但还是要保证语文的学科性,活动要做到始终不脱离集中识字这个重点或围绕有利于识字而展开,如围绕情境组词、说话、说事等。

(五)过程评价

过程性评价不仅是新课标重点强调的评价形式与内容,更是起到为任务群学习“保驾护航”的作用。所谓过程性评价,就是要把教学评价贯穿任务群学习的整个过程。过程性评价主要有三种形式:教学过程中师生有针对性的口头评价,通过量表的达标情况分层评价,课堂书面作业评价。如书面作业评价,要由原来的检查巩固学习成果转向推进学习过程、提供学习思路、搭建支架降低难度和发展语文能力方面,提高学习效果,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可见,任务群教案设计,“五子登科”一个也不能少。除此之外,还要科学研究和实施它们之间的排列组合,使任务群教学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三观”并举

任务群教案设计就是构建连贯的、结构化的、层次性的、完整的教学严密组织预案。教案设计过程尽量做到符合学生愿意学的生活逻辑、必须学的学科逻辑和能够学的学习逻辑。任务群教案是一个严密组织,内部有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的责任分工。

(一)任务群内部“三观”整合

任务群内部以学习主题为引领,它是总任务也是总目标,从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目标出发,在宏观上掌控学习任务的种类、范围乃至整个学习任务群运行。连续的学习任务是子任务、子目标,它是围绕着总目标、总任务的,在中观上决定着整个任务群推进的板块结构,是一种阶段性的掌控。学习任务之下的语文实践活动与过程性评价在微观上确保学习行为的有效落实,尤其是过程性评价对活动过程与活动效果起着诊断、引导、纠错的作用。如《中华美食》集中识字,学习任务群中“学做小小美食烹饪师”是任务群主题,也是总任务,属于宏观范畴;总任务下的几个子任务,属于中观层面;围绕子任务而展开的活动与评价就属于微观层面。

(二)任务群之间“三观”区分

如果说任务群内部“三观”整合,指的是某一任务群内部宏观、中观、微观的不同分工,那么,任务群之间“三观”区分,指的则是从任务群体之间量的大小来区分的。如语文教材从四年级下册到六年级下册总共有四个小说专题单元,分别是: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人物品质”中《“诺曼底号”遇難记》《黄继光》《挑山工》,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古典名著”中《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红楼春趣》,六年上册第四单元“美好品质”中《桥》《穷人》《金色的鱼钩》,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外国名著”中《鲁滨逊漂流记(节选)》《奇鹅旅行记(节选)》《汤姆·索亚险记》。那么,如何来设计小说的学习任务群呢?一是宏观任务群。站在教材小说单元整体高度,着眼长远规划,设计以“小说阅读与创意表达”为主题的宏观任务群,各个单元是宏观任务群下的子主题、子任务以及活动与评价。二是中观任务群。教材的每个小说单元都是一个独立体,以单元内容设计的任务群,相对于宏观任务群就属于中观任务群,可设计不同的学习主题与任务群。如围绕“人物品质”“古典名著”“美好品质”“外国名著”主题,设计相应的任务群。三是微观任务群。单元是单篇课文的组合,一篇课文就是一个相对的独立体,针对单元课文学习需要而设计单篇课文学习任务群,就相当于微观任务群,微观任务群可以缩小到一节课甚至教学的某一个环节,只要是任务群理念下的设计都属于该任务群。教材中可以采用类似的任务群设计的资源很丰富,如古诗、童话、故事、散文等,如果再结合课外阅读,就能有效地促进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

厘清任务群内部和任务群之间宏观、中观和微观设计与区分,便于宏观把控、中观把关、微观落地,遵循学科逻辑、生活逻辑和学习逻辑的统一。

三、学做融合

学习任务群的教案设计,是要把学习单元进行情境化的“任务改造”。由教材的语文要素导向转变为“教人做事”导向设计,学习任务设计要符合“做事”逻辑。任务群教案设计要从以往教人“书中学”“思中学”转向教人“做中学”,从教人“做题”转向教人“做事”、教人“做人”。学做融合中的“学”是指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教学目的内容;“做”是指做事,通过完成制定任务推进学习过程,是学习的形式。学习任务围绕学语文、用语文活动而展开。

(一)做中学

这里的“做中学”主要是针对语文学科而展开与语文相关的实践活动,目的是增添生活气息,创设情境激发内驱力,通过完成任务“做事”的过程,彰显语文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的学科本质。如上文提及的“学做小小烹饪师”,学生从学做小小烹饪师的情境出发,饶有兴趣地认识菜名,并从生活经验出发知道怎样采购食材,了解烹饪工具和烹饪技法等。通过这样的任务群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学科规定的内容,而且有所拓展,同时增加了生活情趣、减轻学习心理压力。

(二)学中做

“做中学”会做是前提,不会做也就学不会。面对不会做的情况,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生活阅历浅、经验不足,任务群设计就要前移,在任务群学习前做好前期准备。如针对教材“中华传统节日”内容,教师设计了编写“中华传统节日选”,事先要指导学生怎样查找资料、怎样通过访谈了解更多的节日习俗以及来源和演变过程,并对自己选择编写的某几个节日有针对性地做好准备。由于任务群容量比较大、任务与活动形式比较多,尤其涉及课外知识与内容,因此对所有任务群教案设计做好前期准备是很有必要的。

四、“三团”联动

任务群的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决定了教案设计涉及面广、要求高。它需要多元团队主体的参与,集思广益、发挥团队整合的力量,不能闭门造车。“三团”指的是学生学习团队、教师设计团队和指导服务团队。

(一)学生学习团队

学生是任务群学习实践活动的主体,任务群教案设计本质上是为学生学习设计的。对学生团队的了解是任务群设计的前提。一是了解学情。教案设计,脱离了服务对象学生这个前提,就成了空中楼阁。了解学情包括:应有学情,是学生所在年级应该达到的逻辑学情;现有学情,是学生实际达成的学情;对接学情,是学生对应于任务群学习已有的学情;生成学习,是任务群学习过程即时生成的学情。二是学生参与。教师在教案设计前或设计中要让学生参与进来,听取学生对学习主题名称、学习任务内容、实践活动安排与方式等方面的建议。三是学生评议。任务群教案形成初稿后,教师要征求学生民意,使教案符合学生学习需求。

(二)教师设计团队

教师设计团队,就是原有集体备课团队。但以往集体备课是为了完成任务,往往是分工备课,全员使用。任务群教案设计不能走老路,一要完善组织,要汇集年级组所有教师,确定好领衔人,做好集体分工,明确职责;二要完善程序,如解读教材、相互交流、讨论方案、拟定初稿、征求意见、确定方案、印刷分发;三要个性使用,任务群教案要以集体制订的教案为蓝本,针对不同班级学情,可做适当调整,使同一个教案在不同班级的效益最大化。

(三)指导服务团队

任务群教案实施不能限定在班级课堂,需要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这就离不开多方配合与支持,如资源、设备、场地、人员、指导与服务等。为此,随着任务群教案设计与教学的全面实施,学校要及时组建和完善指导与服务团队。如学校教务处的监督管理,教研员与外请专家的指导等。定期组织听课、说课、赛课等教研活动,以及走出校园的组织管理以及相关资源的利用,如展览馆、博物馆、图书馆等。

新课标中的六个任务群,分为基础型、发展型和拓展型三种类型,基础型是基础,发展型是核心,拓展型是发展。任务群的划分,目的是便于区分与操作,事实上它们之间是多方关联的,如无论哪个任务群都离不开思辨、积累与探究。为此,任务群教案设计也好,教学实施也罢,都要以任务群类型为主基调整合其他关联元素。

猜你喜欢

教案设计学习任务群语文教学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案设计
《妈妈的节日》教案设计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作文教学初探
表述与实现:从“语文课程目标”到“语文课堂目标”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群文阅读教学
“垂直与平行”教案设计
从学情认知“思辨”教学内容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