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融合教学实践分析

2024-04-14张丽梅

文理导航 2024年7期
关键词:融合教学不足必要性

张丽梅

【摘  要】本文通过对初中语文学科融合教学实践的分析,探讨了该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存在的不足、实现条件以及实践策略。研究发现,初中语文学科融合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但也存在课程设置不够协调、教师角色不明确、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因此,需要通过对语文教学的优化,促进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强化语文教学成效。

【关键词】初中语文;融合教学;必要性;不足;策略

初中阶段是学生知识体系建构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他们综合素养和跨学科能力的黄金时期。然而,在传统教育模式下,语文往往被看作一门独立的学科,限制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发挥空间。而融合教学策略的运用,可以将语文与其他学科相结合,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探究现象、表达思想等活动中更好地运用语文知识和技能。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对融合教学的重要性形成正确认知,并通过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习相融合,凸显语文学科育人价值,促使学生实现综合化发展。

一、初中语文融合教学的必要性

(一)培养综合素质

初中语文学科融合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自身的综合素质。传统的语文课程注重对文字、诗词等文本材料的解读和理解,而忽视了其他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而通过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跨学科思维和创新能力。例如,在阅读古代文献时,可以结合历史知识对当时的社会背景进行分析;在写作时,可以借鉴数理化等领域丰富表达方式。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能够使他们在其他学科中有更好的应用能力。

(二)增强知识应用能力

初中语文学科融合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的语文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其他学科中。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通过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例如,在阅读科普文章时,可以结合数理化等相关知识进行深入探究;在写作时,可以借鉴社会科学等领域的观点,使作文更加丰富多彩。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程度,还能够使他们在实际生活和其他学科中更好地运用所掌握的知识。

(三)发展思维品质

初中语文学科融合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传统的语文教育注重對文字材料的理解和分析,忽视了对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等方面的培养。而通过与其他学科融合,可以激发学生多元化思维方式的发展,并且还能够使他们在解决问题和创新方面有更好的表现。

二、初中语文融合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课程设置不够协调

在初中语文学科融合教学中,由于各个学科之间的差异性,课程设置往往难以达到协调统一。这导致了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和互动。例如,在历史与语文融合教学中,历史知识点过多,容易压缩对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

(二)教师角色不明确

在初中语文学科融合教学中,教师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目前教师在学科融合教学中的角色定位不够明确。有些教师过于关注学科知识的传授,忽视了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有些教师则只注重语文素养,忽视了其他学科的知识点。

(三)评价体系不完善

当前初中语文学科融合教学中存在着评价体系不完善的问题。现行评价体系主要以考试成绩为导向,忽视了对学生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容易使得学生只追求分数,而忽视了对语文及其他学科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初中语文学科融合教学的实现条件

(一)采取协作教学模式

协作教学模式是初中语文与其他学科融合教育的核心手段之一。通过跨科目间的协同设计和组织,可以使不同领域的知识相互渗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语文与其他学科融合教学中,教师可以与其他学科教师共同制定教学目标和活动方案,通过互动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资源共享与整合

初中语文与其他学科融合教学需要各个学科之间进行资源共享和整合。通过建立跨学科资源库,将不同领域的优秀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和共享,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多样化的教材和教具。同时,也可以促进各个学科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实现知识跨界融通。

(三)课程设计

针对初中语文学科融合教学,需要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课程设计方案。这些方案应当明确学科融合的目标和内容,并提供相应的教学资源。同时,课程设计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他们对不同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四)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是促进初中语文学科融合教学发展的基础。传统的单一考试评价方式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综合能力和跨学科思维水平。因此,教师需要建立起包括课堂表现、小组协作、项目成果等多个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初中语文融合教学实践策略

(一)语文学科与数理化学习的融合

在语文学科中融入数理化等学科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比如,通过阅读科普文章、实验报告等,学生可以了解科学领域中的专业术语和概念,并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解。同时,通过撰写实验报告、论文等作品,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为此,在初中语文融合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将语文学科与数理化学科相结合,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主题式教学法。通过选取一个主题或者问题作为核心内容,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和探究。例如,可以以“科学与文学中的数学”为主题,引导学生分析和探讨科学领域和文学作品中运用到的数学知识,深入了解数理化与语文之间的联系;(2)案例分析法。选取一些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案例,引导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发现其中蕴含的数理化知识,并将其与语文内容进行关联。例如,可以选取一篇科普文章作为案例,让学生在阅读文章的同时,注意其中涉及到的数理化概念和原理;(3)项目式教学法。将一个综合性项目作为教学活动的核心内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融入语文和数理化知识。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科技创新项目,并要求他们撰写相关报告、演讲或者设计海报等,这样既能锻炼他们的语文表达能力,又能培养他们运用数理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大自然的语言》这一课文的阅读教学为例,这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物候学及其研究的对象,阐述了物候学现象来临的有关因素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与知识,说明了物候学的特性与本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地理、生物、气象学、农业等方面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将抽象概念具象化。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把物候知识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应用,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语文学科与德育教育的融合

初中阶段是孩子人格形成和道德意识建立的关键时期。通过将语文与德育相结合,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审美情趣和思维品质,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另外,语文教育不仅仅要进行传递知识,更应该注重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的培养。而将语文学科与德育教育相融合,通过选取具有道德教育意义的文学作品和课文,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世界、人生和价值。因此,在初中语文融合教学中,教师应意识到语文学科的德育教育价值,并通过将语文知识与德育元素相融合,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念和思想品质。

首先,在教材选择上,教师应注重选取具有道德教育意义的文学作品和课文。通过精心挑选和编排,将德育元素融入到语文教材当中。其次,在教学设计上,教师可以采用情感化、体验式、启发式等多种方法。例如,在讲解一篇文章时,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所体现的道德观念,并与现实生活进行联系。以《红楼梦》为例,在讲解这部经典作品时,教师除了介绍其艺术价值外,还可以引导学生探讨其中所蕴含的人性善恶、家庭伦理等道德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另外,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文学创作活动,可以让他们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并在写作过程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

(三)语文学科与艺术学科的融合

语文和艺术都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途径。语文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達能力和批判思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而艺术则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通过视觉、听觉等方式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融合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语文与艺术领域中得到全面的锻炼,从而促进他们创造力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初中语文融合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语文学科与艺术学科的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化发展。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语文学科与艺术学科的融合:(1)情景模拟法。情景模拟法是一种将现实情境引入教学过程的方法。在语文与艺术融合教学中,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本中的情景和人物形象,进一步理解和感悟作品的内涵;(2)课堂表演法。课堂表演法是一种通过戏剧表演来展示语言和艺术融合的方法。在语文与艺术融合教学中,可以选择适合的文本进行改编和表演,在表演过程中加强对作品情节、人物形象等方面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3)多媒体展示法。多媒体展示法是利用技术手段将语言和艺术元素结合起来进行呈现。在语文与艺术融合教学中,可以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让学生通过观看、听取等方式感受作品的美感,并在此基础上展开深入思考和探索。以《红楼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情景模拟法进行融合教学。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一个小组活动,让学生扮演小说中的不同角色,通过对话和行为表达情感和人物形象。然后,让学生将这些情景进行表演,并结合艺术元素如音乐、舞蹈等,展示作品的美感和内涵。最后,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反思,引导他们深入理解作品中的文化内涵和意义。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学科融合教育是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一种创新教育模式。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采取协作教学模式、资源共享与整合、课程设计、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等策略,可以优化该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不同学科融合教育模式的实践效果,并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王婷婷.线上线下融合的初中语文教学研究[J].语文建设,2023(9):87.

[2]曾国徽.初中语文作文“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实践研究[J].天津教育,2023(10):57-58.

[3]吴新兰.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路径探析[J].基础教育论坛,2023(3):41-43.

[4]张李萍.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融合教学的践与思[J].语文世界(中学生之窗),2023(1):76-77.

[5]乔小花.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融合的教学策略[J].甘肃教育,2023(1):119-123.

[6]葛启鹏.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语法知识的融合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2):43.

猜你喜欢

融合教学不足必要性
关于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关于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不同计算机语言融合教学方法的探索与体会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融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