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传达设计的适老性研究
2024-04-14杨旭卉
杨旭卉
(集美大学,福建 厦门 361021)
0 引言
在人口老龄化环境下,如何让老年人安享晚年,提升其生活质量,已成为当下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人们对于适老性需求的要求越来越高,无论是医疗卫生领域还是生活服务领域都要求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适老性服务。随着老年人身体机能的衰退,其视力出现以下特征:
1)视觉感知能力减弱。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视觉系统中的视觉感知能力逐渐减弱,对物体的辨别力下降。老年人的眼肌也会随年龄增长逐渐退化,调节能力减弱,看东西模糊、眼睛干涩等情况时有发生。其次,老年人会出现记忆力减退问题,老年人视觉系统中的一些神经通路也在衰老过程中逐渐退化,其对视觉信息的记忆会变得越来越差[1]。
2)视觉功能退化。随着老年人视觉功能的退化,其对视觉刺激的反应也会受到影响,容易出现视疲劳。老年人在阅读、观看文字时,往往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看清并理解其中的信息,不能适应与处理高强度、快节奏的信息,导致其生活面临很大的不便。
3)视觉适应性下降。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视觉系统对色彩的敏感度逐渐降低,视觉适应能力下降,视神经对颜色饱和度、明度与亮度等特性识别度越来越低,造成在颜色选择与识别上出现困难。
如何使视觉传达设计适应老年人的需求,使老年人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更多的帮助与支持,成为重要的研究内容。视觉传达设计是以图形与文字为主的设计形式,包含大量色彩、图形、文字等元素,视觉传达设计的适老性就是利用设计元素满足老年人对于视觉享受的需求,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好地感受视觉功能,进而提升生活质量。从视觉传达设计的角度出发,提出适合老年人使用的视觉设计语言,有助于其更好地享受晚年生活。
1 适老性前提下的视觉传达设计原则
1.1 简洁明了
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设计人员需从老年人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产品设计,让老年人更容易理解产品的内容,从而达到设计目标。如智能手机的屏幕中通常包含较多细小的图标与文字信息,而老年人受限于自身的视觉功能,在使用时经常会误触屏幕上的图标,导致诸多问题,甚至会降低老年人对智能手机的使用兴趣。故在老年智能手机设计上要遵循简洁明了的原则,通过精简与提炼产品画面,如减少不必要的图标与文字信息,便于老年人更好地使用智能手机,提升其生活幸福感。
1.2 易于识别
面向老年人的视觉传达设计应以老年人的视觉特征与心理需求为导向,对适老产品的大小、颜色等进行合理选择与搭配。在保证字体识别度的同时,使其具有醒目性,避免因字体过小导致老年人难以辨识。由于视力减退,老年人在接受视觉传达时存在一定的障碍,对不同图形与颜色的理解能力也会有所下降,设计时应选择与其认知能力相符的图形与颜色,使信息易于识别,避免因图形与颜色不当对老年人理解信息造成干扰。
1.3 功能易用
老年人的视觉认知能力逐渐衰退,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相对较差,故在进行视觉传达设计时还需遵循功能易用原则,以确保老年人能够快速接受与使用新事物。在进行适老性视觉传达设计时,设计者应在产品的结构设计、色彩搭配等方面考虑老年人的使用需求,将老年人喜爱的元素与产品功能相结合。如老年人常用的药品,可对其包装设计进行优化,适度放大字体,突出功效与服用方法等相关信息,必要时配以图片解说等内容,以更好地发挥药品功能,达到治疗效果。
2 满足适老性需求的视觉传达设计要点
2.1 色彩
根据人的生理记忆顺序,颜色优先于图形,适老性产品设计过程中可通过增加颜色属性让老年人更容易查找与理解。色彩的情感化是指通过不同色彩的明度、纯度与明暗变化来传达不同的情绪与心理变化。如红色具有强烈的视觉刺激效果,可使老年人产生兴奋、激动、不安等情绪。黄色具有温暖、舒适的感觉,能让老年人产生舒适感。黑色具有冰冷、压抑的感觉,在视觉上会让老年人产生不舒服的感觉。蓝色具有平静、沉静的感觉,适合老年人心理状态的表达,等等[2]。老年群体喜欢温暖的暖色调,色彩明度高的产品可引起其注意与情感共鸣。故在视觉传达设计中,针对老年人的色彩心理特点,要注意以下几点:
1)考虑老年人的年龄因素。由于生理与心理状态的变化,老年人对色彩的敏感度较高,视觉传达设计应考虑老年人对色彩的接受程度,避免使用过于艳丽或过于暗沉的色彩。
2)考虑老年人对颜色的感知能力与适应能力。色彩过于强烈会使老年人感受到不适甚至恐慌,在进行视觉传达设计时要满足适老性需求,使用合适的颜色与明度。
3)注意色彩的平衡感,使各种颜色能够和谐融合。在进行颜色搭配时,要结合老年人的情感状态,避免使用过于强烈的色彩对比与不和谐的色彩搭配,以免给老年人带来视觉不适与心理波动。
2.2 图形
图形在视觉传达中具有直观性,对老年人的识别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在适老性产品的设计中一定要重视图形的应用。
1)图形应用要符合老年人的心理特征。老年人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较低,因此,图形设计应符合老年人心理特征,如图形应生动、具有视觉冲击力,以便吸引老年人关注。此外,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存在一定的惰性,不愿意接受过于复杂的事物,故在设计时应考虑老年人的特点,将复杂的图形简化、转化成易于理解的图形,以提高老年人对图形的接受度。
2)图形应用要便于记忆。由于老年人记忆能力下降,在适老性产品设计使用图形时需尽可能简化,便于记忆,因此应考虑图形的易读性,避免造成视觉上的障碍。此外,图形应具备一定的象征性,能够引起老年人的注意,可根据老年人的记忆规律对其进行相应的简化,以保证图形能够达到快速识别、容易记忆的效果。
3)图形应用要符合适老性要求。在适老性产品的视觉传达设计过程中需考虑到不同年龄阶段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征,满足其使用需求,避免造成使用障碍。应从老年人的视角特征出发,使老年人能够快速了解产品中的内容,保证产品能够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视觉需求,帮助老年人更好地了解产品。
2.3 文字
文字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视觉传达设计中,文字也是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尤其在适老性产品设计中文字的应用需注意以下两点:
1)文字字体的选择。老年群体对字体的要求为简洁明了、易于识别。适老性产品在设计时可采用标准字体、简化字体或其他特殊字体来满足老年群体对字体的要求。对于需阅读的文字信息,应将其放置在易读的位置,文字应呈现出圆润的效果,尽量避免使用过于尖锐或过于光滑的字体,从而避免造成阅读障碍。
2)文字字号的大小。老年人在阅读文字时往往存在一定的困难,为帮助老年人在阅读时能轻松获取信息,可采用字号较大的文字代替正常大小的字体。根据老年人的阅读习惯及视力水平,适老化的文字信息其字号应不小于18dp/pt[3]。
2.4 图标
由于行动上的不便,老年人在使用电子设备时易出现操作失误,故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图标在形状与颜色上要与界面设计保持一致。老年人在视觉上的识别能力较差,图标在色彩、形状、大小等方面的变化应符合老年人的习惯,不能过于复杂,否则会对老年人造成一定的困扰。图标在颜色上应以明亮的色彩为主,通过对比形成鲜明的视觉效果。
2)图标尺寸不能过小,要与界面大小相匹配。图标的大小一般应在界面大小的1/3以下,既便于老年人理解与识别,又能使图标在界面中呈现出较好的视觉效果。同时,图标的大小也不能过大,以免影响图标在界面中的使用。
3)图标不能过于复杂。图标的形状应尽量简单明了,便于老年人识别。要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设计,造成图标模糊不清,不便于老年人使用。可通过图形的变化与色彩的搭配,使图标变得更加清晰、易识别,便于老年人对界面进行操作。在形状上应尽量呈现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简单形状,如必须使用较为复杂的图形,也应遵循易认、易读的原则。
4)图标需要具有记忆性。老年人在使用电子设备时常常面临对某些功能与操作不熟悉,或对某些操作感到困难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可在图标设计时增加一些记忆性的元素或符号,使老年人能够轻松记忆其代表的操作内容。
3 实证分析——以“老年图书”为例
视觉传达设计的适老性不仅要体现在电子产品设备方面,还需要凸显在图书设计方面。老年读者的阅读习惯及阅读方式与其他年龄段的人不同,在进行视觉传达设计时,需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生理与心理特点,遵循适老性原则,满足老年人的阅读需求。
3.1 开本尺寸的选择
书籍开本尺寸是决定书籍整体大小的关键因素,开本应根据不同类型老年人的阅读需求进行不同尺寸的设计。在书籍适老性设计中,合理的开本尺寸是保障老年读者顺利阅读的前提。
老年读者因生理机能衰退,视力减弱,阅读时需通过增加字体大小来增加视距,达到视觉上的舒适。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读者双手腕部肌肉也会逐渐萎缩,手持物体的能力减弱,阅读时需借助更多的辅助工具,故书籍开本尺寸应与老年读者的手部抓握功能相匹配。从老年人手部抓握功能来看,其手掌最大抓握区域在30 cm左右。书籍开本尺寸过小,老年人看书时只能将书籍托于手掌上翻阅,不能灵活地将手插入书籍内不翻页。而当书籍开本尺寸过大时,老年人则无法一手拿握书籍。书籍开本尺寸还应考虑老年人阅读时的持书习惯,对于习惯双手阅读的老年人,书籍开本尺寸应在书本宽度的基础上再增加约5 cm。对于习惯单手阅读的老年人,书籍开本尺寸应在书本宽度的基础上减少约5 cm。
3.2 周边配套设施设计
由于视力的退化与认知能力的下降,老年群体在阅读书籍时,需借助周边配套设施的辅助,如辅助翻页工具、辅助阅读工具等,以更好地阅读书籍内容。在设计时,可根据老年群体的实际阅读情况设计辅助阅读工具,如带有大面积空白的翻页器、光线柔和的阅读灯、解放双手的简约书架等,通过借助辅助工具能帮助老年群体更轻松地阅读书籍[4]。对于老年人来说,书籍的阅读要兼顾视觉和触觉两方面,设计时可通过多种形式的触摸感受书籍内容,如利用新型纸质材料制作触摸书,通过手指的触摸来感受书籍内容,使老年人阅读书籍时获得更多的乐趣。
3.3 制作材料的选择
在书籍制作过程中,设计师要考虑纸张选择、印刷工艺等适老性问题。老年人的眼睛比较敏感,对纸张的颜色有特殊要求,在进行老年书籍制作时应尽量选择材料环保的护眼纸作为内页。其次,老年书籍内页所用纸张的透明度也需着重考虑,应保证印刷的清晰。印刷工艺对老年人的阅读效果也会产生影响,在进行老年书籍制作时,要考虑印刷工艺是否能保证书籍的整体视觉效果,以减少老年人在阅读时容易出现的视觉疲劳等问题。
3.4 传统元素的解构重组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老年书籍的设计成为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随着社会发展,老年人在阅读习惯、阅读方式等方面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传统书籍设计所使用的元素已无法满足当代老年读者的阅读需求。
为了更好地适应老年人的阅读需求,同时也为了让老年人更好地理解书籍内容,设计师可进行以下尝试和探索:①以图片作为主要内容,文字为辅。②书籍采用复古的竖版设计。③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进行解构重组后进行设计应用。④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图形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5]等。
4 结束语
当今时代,老年群体对生活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产品适老性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视觉传达设计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设计形式,利用其所包含的视觉元素满足老年人的视觉需求,能够使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更多的帮助与支持,进而使老年人更好地安享晚年。加强对适老性问题的研究,可使老年人享受到更多的适老性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