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肝癌化疗患者的疗效及对肝功能的影响

2024-04-13刘朝辉张晓晓刘腊腊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4年7期
关键词:索拉非尼苯磺酸奥沙利

刘朝辉,张晓晓,赵 朵,刘腊腊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门诊药房;2.肿瘤科,河南洛阳 471003

肝癌为一种常见恶性肿瘤,主要由肝细胞及肝内胆管上皮细胞恶变引起,其发病率、病死率在恶性肿瘤中高居第2位,且近年仍呈上升趋势[1]。由于肝癌早期症状隐匿,偶有食欲减退、腹泻等症状或无症状,易被患者忽略,当出现恶心呕吐、肝区疼痛等明显症状时,多数患者病情已发展至中晚期,手术治疗无法根治,临床常采取放、化疗手段治疗[2]。奥沙利铂是第3代铂类抗癌药物,抗肿瘤活性较高,且其毒性低于氟尿嘧啶、阿霉素、顺铂、丝裂霉素等常规化疗药物,其临床常用于辅助治疗,但易产生胃肠道或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3]。甲苯磺酸索拉非尼是一种分子靶向抗癌药物,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对治疗肝癌有一定效果[4]。本研究旨在探讨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肝癌化疗患者的疗效及对其肝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肝癌化疗患者62例,依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常规组(31例)、试验组(31例)。常规组男19例,女12例;年龄50~79岁,平均(65.23±5.11)岁;肝癌Ⅱ期24例,Ⅲ期7例;原发性肝癌25例,继发性肝癌6例。试验组男17例,女14例;年龄51~80岁,平均(66.12±4.55)岁;肝癌Ⅱ期25例,Ⅲ期6例;原发性肝癌23例,继发性肝癌8例。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审批号:2020-06-B022),患者或其家属知情本研究且签署同意书。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符合肝癌诊断标准[5];(2)肝区持续性胀痛、刺痛或钝痛;(3)存在恶心呕吐、乏力、腹泻等临床症状。排除标准:(1)对本研究药物过敏患者;(2)合并其他肿瘤患者;(3)有精神障碍或无法配合治疗患者;(4)病情危重患者;(5)合并传染性疾病患者。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两组均进行镇痛、护肝及常规化疗,依据各自病情使用氟尿嘧啶、阿霉素、顺铂、丝裂霉素等化疗药物。常规组:采用奥沙利铂(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811)治疗,首日静脉滴注85 mg/m2,于3 h内滴注完毕。4周为1个疗程,于每疗程第1天滴注。试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Bayer Schering Pharma AG,国药准字H20110599)治疗,口服,400 mg/次,2次/d;若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则减量为200 mg/次,2次/d。两组均持续治疗8周。

1.2.2检测方法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采集两组空腹静脉血10 mL,以3 000 r/min的速度离心10 min后取上清液,于-80 ℃条件下保存备检。肝功能指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采用单试剂法检测,清蛋白(ALB)采用溴甲酚绿法检测,总胆红素(TBIL)采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采用赖氏比色法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骨桥蛋白(OPN)、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缺氧诱导因子(HIF)-1α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1.3疗效评估标准 完全缓解(CR):肿瘤消失;部分缓解(PR):肿瘤最大径缩小≥50%;稳定(SD):肿瘤最大径缩小<50%;恶化(PD):肿瘤最大径增大或出现新病灶[6]。总有效率(ORR)=CR率+PR率,疾病控制率(DCR)=CR率+PR率+SD率。

1.4观察指标

1.4.1临床疗效 对比两组治疗后ORR、DCR。

1.4.2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VAS评分,分值范围为0~10分,分值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重。

1.4.3肝功能指标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AST、ALB、TBIL、ALT水平。

1.4.4肿瘤标志物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AFP、CEA、CA199水平。

1.4.5其他指标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VEGF、OPN、CTGF、HIF-1α水平。

1.4.6不良反应 记录两组治疗期间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脱发、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 结 果

2.1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治疗后试验组ORR及DCR分别为74.19%、93.55%,高于常规组的48.39%、70.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351、4.292,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2.2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对比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有下降,且试验组VAS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对比分)

2.3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水平对比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AST、ALT、TBIL水平明显下降,ALB水平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试验组AST、ALT、TBIL水平低于常规组,而ALB水平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水平对比

2.4两组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水平对比 治疗后两组AFP、CEA、CA199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AFP、CEA、CA199水平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水平对比

2.5两组治疗前后VEGF、OPN、CTGF、HIF-1α水平对比 治疗后两组VEGF、OPN、CTGF、HIF-1α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VEGF、OPN、CTGF、HIF-1α水平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VEGF、OPN、CTGF、HIF-1α水平对比

2.6两组不良反应对比 两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n(%)]

3 讨 论

肝癌分为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相关研究认为,其主要由黄曲霉素、肝炎病毒、亚硝酸盐摄入过多、酗酒及肝硬化等原因导致[7]。目前临床对于肝癌的首选治疗方式为手术,但由于多数患者确诊时已为晚期,手术治疗意义不大,因此,化疗成为治疗不可手术肝癌患者的首选方式[8]。奥沙利铂与其他铂类药物比较,其使用剂量更低,不良反应更轻[9]。相关研究指出,甲苯磺酸索拉非尼对于晚期肝癌疗效显著,该药为临床广泛应用的抗癌药物,常用于肝癌及肾癌,属于多激酶抑制剂,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10]。ALT、AST、TBIL、ALB为常见肝功能指标。其中ALT与AST水平升高表示肝细胞存在受损情况;TBIL与ALB可反映肝脏受损状态,当肝脏有合成障碍时,ALB水平会降低[11-12]。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试验组ORR、DCR及ALB水平高于常规组,AST、ALT、TBIL水平低于常规组,提示联合治疗可提高疗效,改善患者肝功能。AFP是临床诊断肝癌的重要指标,在肝癌患者体内呈高表达;CEA为监测肿瘤疗效及预后效果的指标,病情好转时其水平下降;CA199水平在肿瘤患者体内升高,与病情相关[13-15]。本研究显示,治疗后两组AFP、CEA、CA199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AFP、CEA、CA199水平均低于常规组,这表示奥沙利铂可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但2种药联用对肿瘤标志物的改善作用更为明显,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

VEGF在肿瘤生成时可促进血管形成,在患者体内呈高表达状态;OPN是细胞基质中的分泌型蛋白,与血管生成、动脉硬化等病理变化具有相关性[16];CTGF水平与肿瘤淋巴结及肝内外转移呈正相关,与肝癌发生关系密切;HIF-1α与肿瘤细胞生长、代谢及血管生成均有密切联系,且与VEGF水平呈正相关[17-18]。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血清VEGF、OPN、CTGF、HIF-1α水平均明显下降,提示2种药物均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本研究还发现,治疗后试验组VEGF、OPN、CTGF、HIF-1α水平低于常规组,提示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还可抑制新生血管生成,有助于患者康复。分析其原因在于:(1)奥沙利铂抗肿瘤活性较高,可阻断癌细胞合成,达到促进细胞凋亡的目的;(2)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属于一种多靶点抗肿瘤药物,可通过阻断细胞通路达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3)两者联合治疗,可发挥协同效应,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延缓病情发展[19-20]。

综上所述,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对肝癌化疗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改善患者肝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索拉非尼苯磺酸奥沙利
吴茱萸碱逆转人胃癌BGC-823/L-OHP细胞对奥沙利铂耐药
索拉非尼治疗肝移植后肝细胞癌复发的单中心回顾性分析
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效果分析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甲苯磺酸拉帕替尼原料药中的7种残留溶剂
耐奥沙利铂人胃癌SGC-7901细胞具有高侵袭转移性及上皮间质转化特征
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瑞舒伐他汀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对造影剂肾病的保护作用
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肾癌期间引发高血压的分析
基于调节性T细胞的甲苯磺酸索拉非尼治疗肝癌的疗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