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阈下高校思政课的美育渗透论析
2024-04-13谌章明
谌章明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15)
“人”的问题,贯穿教育始终。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1]。“人无德不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以人为本、德行优先的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纵横五千年,从经史子集、诗词曲赋,到武术医药、园林建筑、丝茶书画,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美不胜收。美育,亦即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是一种旨在使教育对象获得对美的感受能力、发现能力、认知能力、体验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教育,旨在使教育对象具备高尚美好的人生情趣、道德情操、品格素养和理想境界的教育,是一种借助自然美、社会美、人文美或艺术美的熏陶而实施的正确审美观教育和美学素养教育,也是一种将美学目标和美学原则渗透于日常生活、学科教学和价值观之中并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教育。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育特质与价值,让中华文化之美绽放在高校思政课堂,有助于坚定“四个自信”,有助于增强思政课育人实效性,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而高校思政课则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因此,高校思政课是实施美育渗透的重要阵地,在高校思政课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思政课的应有之义。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富含中华人文精神,具有“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我们要“倡导中华美学精神,推动美学、美德、美文相结合”[2]。这意味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强化高校思政课的美育渗透,是对中央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之要求的自然响应。这种自然响应的重要逻辑基础在于,美是人天生具有的内在情感倾向和喜好,它能产生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和情感力量,这种力量是无任何强制性的自由愉悦的情感追求和向往;而精神上的高度自由是以道德自由为基础和前提。因此,美育与德育具有天然的相通性和自然的契合性。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育特质与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富含中华美学元素,具有多维度、多方面、多层次的美育特质与价值。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育特质与价值,将其融入高校思政课,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必经之路。中华传统文化是以伦理教化为核心的文化体系,蕴含着丰富多样的道德理念、伦理规范和人文精神,是数千年来我国人民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等人类生活各个方面的思考和应对。博大精深、灿烂多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绵远悠长、深厚丰盛的精神滋养和美育资源。其中,“中和论”观点精确地诠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美育与德育之间显著的“中保”作用。所谓“中和”,《礼记·中庸》的表述是:“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思就是理想型的人格即“君子”应该在情绪上不走极端,讲究和谐适度。这是天地万物都应遵循的法度和规律。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天地各安其位,万物生长发育。在我国著名学者曾繁仁看来,“中和论”是中国古代占据主导地位的美学与美育思想。“中和论”的美育特质主要包括:“保合大和”之自然生态之美、元亨利贞“四德”之吉祥安康之美、“中庸之道”之适度适中之美、“和而不同”之相反相成之美、“和实相生”的生命旺盛之美、人文化成之礼乐教化之美[3]278-282。故此,纵向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积淀、发展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蕴含着个人层面以儒家伦理为核心的修身之美,社会层面以仁爱和合为核心的和谐之美,国家层面以命运与共为核心的大同之美等丰厚的美育资源[4]。由此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美育特质和独特的美育价值。具体对于高校思政课的美育渗透与美育联结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育特质与价值主要体现为天人合一的整体生态之美、人际关系的和谐仁爱之美、处事态度的中庸适度之美、政治伦理的民本思想之美、义利关系的公义胜私欲之美等。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以贯之的哲学思想。它表达了中国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和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知,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社会追求的自然生态之美。在苍茫的宇宙中,芸芸众生只是自然的一部分,包括人在内的所有生物与大自然的关系是相互交融、相互联系的整体。天即自然与人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周易·泰卦·彖》),它体现了中国古人的一种生存智慧,是一种整体论的生态观。这种整体论生态观坚持“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礼记·中庸》)的原则,取代了西方自工业革命以来在思想观念中占统治地位的“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观。从价值观的角度来看,整体论生态观实际上是调和了“人类中心主义”对人类绝对价值的坚持和“生态中心论”的生态观对自然生态绝对价值的坚持,是一种客观的、理性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哲学观念,符合现代社会人们对生态美的追求。随着人类生存的家园地球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地球资源的濒临枯竭、极端气候的频繁发生,这些事实表明“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观是不可持续的、过时的环境哲学观。人类与大自然只能是和谐共生、有机统一的生态文明整体,它们之间是一种共生共存的关系,地球母亲是人类生存的家园,人类只是地球生态系统中平等的成员之一。因此,我国以“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为基础的整体论生态观更具有前瞻性和可持续性,其美育特质与价值由此凸显。
在人际关系和处事态度上,我国传统文化追求和谐仁爱之美,提倡中庸适度,不走极端。费孝通曾指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一大特征,是讲平衡和谐,讲人际关系,提倡天人合一。刻写在山东孔庙大成殿上的‘中和位育’四个字,可以说代表了儒家文化的精髓,成为中国人代代相传的基本价值取向。”[5]讲究仁爱和谐和中庸之道是中华民族待人处事的核心原则和重要理念,也是我国人民团结和睦、友好相处的美好价值追求。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6]107仁爱是中国人始终秉持和不曾远离的思维方式。“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6]92这句话的意思是中庸之美由于是最高的道德标准,所以人们很难达到。但是它表达了我国古人善于从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采取适度合宜的方式,达到“执两用中”的道德境界。但是中国人所讲究的“和”并不是“同”,是“和而不同”。《尚书·舜典》提出“律和声”的观点,认为多种元素的组合才能创作出美妙之音、济世之音:“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国语·郑语》则提出“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思想。无论是“乐之中和”,还是“和实生物”“中和位育”,都是中华传统文化和谐之美的典型体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政治伦理上主张民本思想,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义利关系上,主张“天下为公”,强调公义胜私欲。中国传统文化弘扬“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政治抱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凛然正气;“杀生成仁”“舍生取义”的献身精神;“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报国情怀等,这些美育特质与价值都是提高思想素养、涵养个人品德、锤炼民族气节的重要美育资源。尤其是传统文化倡导“天下大同”的社会观,彰显了中华民族海纳百川、命运与共的博大胸怀。孔子曾经说过:“四海之内皆兄弟。”北宋思想家张载在《正蒙》中指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曾训词:“以建民国,以进大同。”当历史的车轮迈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案,这一方案既传承了中国自古以来的“天下大同”思想,也是解决人类当前面临的种种危机和挑战的智慧指南。所谓“天下大同”,就是指天下所有人都平等、和谐地相处。当前人类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威胁与风险日益增多,各国相互联系,全球命运与共,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无疑有利于建构一个平等协商、互利共赢、团结协作的世界秩序与国际关系。因此,“天下大同”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为我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构和平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思想力量,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美育资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育特质丰富多样、异彩纷呈,对于高校思政课而言极具重要而独特的美育价值,因此,在高校思政课堂上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育渗透具有培根铸魂和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背景下美育与德育的自然契合性
对于高校思政课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具有强大的美育渗透优势和广阔的美育渗透空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不仅是美的文化,也是善的文化,代表着对美与善的追求和崇尚,是美与善的自在结合体,自然也是高校思政课开展美育和德育的珍贵资源。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7]。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能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8月30日给中央美术学院八位老教授的回信中所言,“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8]这意味着德育与美育具有天然的密切相关性与共生性,在高校思政课进行美与善的结合与渗透方面具有高度的自然契合性。
我国很早就有通过美育来进行德育的历史传统。中国传统文化的宗旨之一就是塑造“君子”型“文质彬彬”的理想人格[6]87。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就用“礼、乐、御、射、书、数”等手段来培育社会人才,塑造完美的君子人格。塑造“君子”的首要方式就是借助于礼乐,也就是人们熟知的“礼乐教化”。《礼记·乐记》指出:“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即指礼乐教化的目的是回到深具人道特质的“仁义”之正途。所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就是这个道理。荀子更是注意到以“礼、乐”为中心的艺术教育在受教育者的心中产生的深刻作用。在荀子看来,人的声色之欲,与生俱来,只能“心止之也”。但对于心,只能用乐来感染,通过乐促使人的情感自然而然地发生变化,进而达到人们的思想道德面貌的改变,最终影响和实现整个民族性格与社会风气的改变。因此,礼乐兼用,才能使社会安定,发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的作用,达到“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9]10。
中国美育学科的奠基人之一蔡元培曾经说过:“美育之目的,在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10]195现代社会美育的主要目的不再局限于只培养专业艺术家,更要培养具有审美常识、审美思维、审美态度、审美素养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人。这种经过美育培养的具有审美的人生态度的健全人格,是人类未来社会培养人才的主要目标。人类由原始社会开端,经历各种社会形态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不同的社会形态有着不同的占据主导地位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随着绿色革命的到来,在后工业的信息时代、生态文明时代,主导性的世界观应该是审美的世界观[3]95。这种审美的世界观所包容的内涵十分广泛,不仅仅关涉人与自然关系的友好和谐相处,更关乎正确处理与和谐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关系的健康的、审美的价值取向、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决定并影响着人们如何可能形成健康的、审美的人生观和道德观。在此意义上,康德认为,“美是道德的象征。”[11]201
在更加深层的机理上,道德与美学均指向人性这个核心的命题,德育与美育一道指向人的解放或者人性的解放,追求自然禀赋、感性情绪与社会理性的和解,达到尽可能和谐。而高校思政课致力于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的基础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因此,德育功能是高校思政课的本质功能之一,德育价值是高校思政课的核心价值之一。这意味着作为德育之载体的高校思政课,在方式上与美育一样作用于并内化于人的主观世界和精神世界,在目标上与美育一样旨在提升教育对象的心灵层次和精神境界,在效果上与美育一样增进教育对象的人文素质和道德修养,在意义上与美育一样助力教育对象追寻美好高尚的人生意义与人生价值。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没有美育,就不可能有完整的教育。”亦如王国维所指,“美学上最终之目的,与伦理学上最终之目的合。”因此,没有美育渗透的高校思政课,就不可能是完整而真正意义上的高校思政课。作为德育之载体的高校思政课与美育在方式、目标、效果和意义上的自然契合,决定了高校思政课在可能性与可行性方面都具备美育渗透的积极条件与充分基础。故此,高校思政课的美育渗透,不仅对增强高校思政课的趣味性和吸引力都颇有裨益,也是践行大美育观的有效方式,更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以美育人和立德树人之要求的必然途径。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课的美育渗透方式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2]。其中,把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就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充分利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绚丽多彩的美育特质和富涵伦理的美育价值,达致由美生情、由情生理、由理生德的效果。相关论者指出:“美育的独特性在于,它是通过对人内在情感的直接感染,调动起人的各种心理能力并使之和谐运动,从而潜移默化地实现对人的塑造,以不断的提升人的精神境界。”[12]358因此,在高校思政课中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美育渗透必然有助于大学生完善健全人格、坚定文化自信,凝聚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磅礴力量,有助于大学生顺利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3.18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高校思政课广泛而深入地涉及人生观、理想信念、中国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与法治等内容,这些内容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密切相关。高校思政课教师应该善于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切入点,将其美育特质与价值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渗透高校思政课程教学与实践活动中。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在讲授“继承优良传统,弘扬中国精神”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等多种途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育特质与内涵融入其中。在讲授“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这一重要知识时,对于“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相关内容,既可以展示呈现祖国风光旖旎的自然景色、秀丽壮美的山川河湖等的图片素材或视频素材,也可以展示我国传世名作《千里江山图》《富春山居图》等久享盛誉的传世名画作品。如此通过多种方式,不仅让大学生认识伟大祖国的锦绣河山,在视觉的愉悦冲击中提高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大学生热爱祖国的深厚情感;还可以渗透式地让大学生深切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求“天人合一”、注重整体生态美的宝贵思想,教师同时辅之阐发古代思想家的远见卓识和聪明智慧,以更加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在“崇尚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的相关内容中,教师则可以重点讲述孔子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人生故事,以此激励当代大学生传承中华民族“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的价值取向和美好精神追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理想。在讲授“坚持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的课程内容时,教师需要使学生既懂得维护国家发展主体性,传承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又能了解世界大势,认识我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理念,符合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追求,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天下大同”“协和万邦”思想在当代的创新性运用和创造性发展。而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着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育渗透活动。在开展活动时可以结合具体的专题教学内容采取多种形式,如对文化古迹遗址的实地考察、对博物展览场馆的参观游览、中华经典诗词诵读大赛,或者举办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育渗透为主旨的书画展览、辩论赛、服饰表演、音乐舞蹈表演、传统节日和民俗相关活动,或者请文化名家进校园开展中华美育精神讲座等。这些灵活多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育渗透方式,既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使大学生深度接受和深刻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育特质与美育价值,从而提升了高校思政课的中华美育精神渗透效果。
教学过程中,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上都应该有机融入“两个结合”的精神,使大学生在心理上更容易亲近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和方法,起到培根铸魂的育人作用。例如,在“领悟人生真谛,把握人生方向”的相关教学内容中,教师可以融入文天祥、岳飞、林则徐等我国古代体现高尚民族气节之美的英雄人物事迹,生动讲述他们舍生取义、精忠报国的人生观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价值追求。这种人生观和价值追求为中国共产党人所继承和发扬,他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弘扬者和建设者”[2]。教师可由此引发到中国共产党人的人生追求就是“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并饱含感情地讲述“宁断肠而不断脊梁的陈树湘”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在陈树湘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共产党人为革命献身、视死如归的人生观,是积极的人生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气节美在革命者身上的鲜明体现,并向学生明确指出,这种革命人生观富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崇高美,它会使人具有源源不断、永不枯竭的动力,激励人们为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而奋斗,从而使大学生自觉为这种人生观和崇高美所吸引,发自内心地感动和追求,倍加珍惜革命先辈们用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在讲述“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道德品格”相关内容中的“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知识时,教师则可有机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之美,引导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对两种民本思想(作为目的的民本主义和作为必要手段的民本主义)进行辨析,从而使大学生更加有效地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美育资源精萃。
四、结语
以伦理教化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人在传统文化中的核心地位,“人本主义始终被看作为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主要内容”[13]290。中华传统文化的这种美育精神、特质与价值,与作为人学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殊途同归的重要意义。二者都致力于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主张人不仅具有自然的属性,更具有社会的属性。不同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人伦关系的强调使人面临束缚于各种层次明显的社会规范体系和社会关系网络的可能,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学说则致力于人类的解放,并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这两者之间的隔阂应该借由具有中介性的地位和作用的美育来消除和化解。美育作为“自由的艺术”,在客观后果上会自然剔除中华传统文化的不合时宜之处。总之,“美育重在立德”,高校思政课是美育实施的主阵地之一;“以美储善”,美育渗透是改进和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方式。高校思政课教师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与维度下,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广泛美育资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育特质与美育价值细致渗透和深入融贯到高校思政课教学中,与时俱进地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必然方式,亦为落实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之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
猜你喜欢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