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媒体视域下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路径探析

2024-04-12谷子骞仝泽民蒋林轩

河南教育·高教 2024年1期
关键词:全媒体红色文化第二课堂

谷子骞 仝泽民 蒋林轩

摘 要:红色文化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精神滋养,是中国革命和历史发展的重要成果,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的鲜活教材。当今时代全媒体快速发展,高校在开展第二课堂过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如教育资源不足、传播渠道欠缺等。因此,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不仅要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更要提高媒体资源与平台的兼容性,保证资源的合理利用,在完善制度的同时形成长效机制,借助红色资源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全媒体

红色文化在不同层面、不同维度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它不仅体现在精神层面,更反映在制度层面和物质层面上。在精神层面上,红色文化被提炼为延安精神、长征精神、雷锋精神等诸多值得后人学习的文化标识。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迈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征程,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探月精神等伟大时代精神不断涌现。在物质层面上,红色文化有伟人故居、革命纪念馆、革命纪念地等多种形式。因此,不失时机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能够更加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一、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要精神支撑,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排除万难、英勇斗争的精神载体。红色文化镌刻着红色基因,承载着生动感人、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紧密的关联性。

文化是关乎一个国家发展的关键因素,而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总结发展而来的具有科学性、民族性的精神财富,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代的文化自信,既来源于文化的时代内涵,也来源于百年来积淀传承的红色文化。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蕴含的红色文化,更是从精神层面上升到制度层面和物质层面。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更有助于引导当代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习红色文化,就需要了解历史、知晓历史,需要主动去探索历史长河中那些不容忘记、不容忽视的点点滴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也需要从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挖掘资源,从红色文化的内涵中汲取力量。只有将红色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育人成效真正显现出来。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而实践育人则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一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成功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结合,成为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路径。红色文化因其独特的价值,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充分发挥其育人优势,对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全媒体与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移动互联网终端的普及让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更加顺畅。据相关报告统计,截至2022年底,我国网民规模已经突破10亿,互联网的普及率也已达到73%。网络已成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堂”。

(一)全媒体推动红色文化的资源整合

在全媒体时代,图书、报刊等传统媒体纷纷完成了向数字媒体的转化。这些传统媒体依托自身庞大的资源储量,可以让红色文化更好地在各种新媒体上进行传播。借助短视频等新兴形式,近年诞生了一大批内容丰富、覆盖面广、教育意义深刻的原创作品。这些作品往往以某一历史事件为主线,将历史与社会变革的背景结合起来,给人以真实感和厚重感。在此基础上,部分地区充分利用当地的红色资源,与高校等机构合作,开创了像井冈山大学红色摇篮这样的红色育人模式。

(二)全媒体拓展红色文化的教育平台

新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传播方式的变革,短平快的文化传播模式让青年学生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取到更多的信息。其中,微博、抖音、B站、微信公众号等都成为红色文化传播的新途径。相较于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这些新的传播方式能够得到受众更广泛的认可。对于红色文化的传播而言,与其强硬灌输,不如投其所好,让兴趣成为学生们学习的原动力。全媒体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红色文化,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升红色文化的育人效果。

(三)全媒体创新红色文化的传播模式

借助全媒体平台,可以促成传统教育模式的转型。短视频平台可以让更多的人成为主讲者,而且能够打破时空局限,扩大受眾的覆盖面。这种互动模式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展现更加真实的自我,从而进一步扩大红色文化的影响力。

三、当前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互联网信息传播具有及时性、互动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为红色文化在互联网中的传播提供了巨大便利,也将红色文化推向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另一方面,大学生作为接触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也深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因此,如何有效应对多元文化的侵袭,是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一)全媒体时代红色文化的吸引力、针对性不强

当前,红色文化在文化育人中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文化的有效传播需要迎合大众不断变化的欣赏品位和关注重点。全媒体以海量的信息和惊人的传播速度,在客观上为快消文化提供了有利阵地,而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却没能做到与技术同进步。目前,高校在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时,仍多采用单向灌输的方式,缺少有效的互动,没能让学生产生“学”的想法,没能正确把握权威性与互动性的平衡关系。

(二)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第二课堂效度不够

红色文化融入第二课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借助红色文化蕴含的精神内涵教育学生,引领青年学生的思想。因此,第二课堂开展活动的最终结果必须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参考依据。显然,现有的教育方式没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一方面,部分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了解仅停留在表象,在深层次的精神感悟上没有较大的收获,也无法将自身所学所感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另一方面,第二课堂的活动往往局限于参观、讲座、展播、红歌赛等形式,降低了学生深入了解红色文化的热情,导致学生的参与度不高,且参与活动的功利性特征明显。

(三)网络空间的庞杂信息弱化了主流价值的声音

全媒体时代下,个人的思想和言论可以通过网络影响到许多未曾谋面的人。借助短视频和自媒体平台强大的流量,影响效果甚至会呈几何倍数的增长。而在校大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处在发展中,他们思想单纯,对于网络上出现的庞杂信息往往缺乏足够的辨别能力,容易被谎言和诡辩所迷惑,进而影响到他们正确“三观”的形成。这也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警惕的地方。

总而言之,高校要坚定文化自信,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育人作用,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夯实意识形态建设的思想根基。这一任务任重而道远,需要每一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结合时代背景,加强认识、挖掘内涵、探寻方法,走好这条文化育人之路。

四、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的有效路径

全媒体时代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高校需要发挥全媒体在文化传播方面的作用,探索更加有效、更加合理的路径。

(一)以平台设计和队伍建设平衡好权威性与互动性

红色文化融入第二课堂必须在保证严肃、准确的基础之上优化传播途径和教育方式。高校要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就要更广泛地融合媒体资源,不断改进传播形式,创新活动内容,将传统媒体的权威性与网络新媒体的互动性相结合,让红色文化在“互联网+”时代活起来。比如,可以尝试引入VR、动画、沙画等形式,立体化呈现党史教育基地、红色遗址、名人故居等,以背景解读、知识竞答、线下打卡等方式多元化地引导青年学生感悟红色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党爱国热情。同时,高校在加强第二课堂建设的过程中,要定位准确、思路清晰。除平台建设外,还可以通过培养“红色文化网络宣讲员队伍”,提升红色文化教育的权威性和互动性。一方面,要确保队伍有坚定的政治立场,保证教育内容的正确性;另一方面,要提升队伍熟练运用网络新媒体的能力,通过集群效应达到理想的宣传效果,提升红色文化的影响力。

(二)以渠道融合和内容建设兼顾好广泛性与内涵性

要利用新媒体扩大红色文化的宣传范围,让学生在深刻理解红色文化内涵的同时,能够挖掘其中蕴含的精神财富,并能够与时代需要紧密结合,主动将思想感悟转化为实际行动。一方面,要促进平台资源更广泛地融合。除课堂上的传承教育外,高校应该尽可能地融合更多的资源,打通校内校外在资源共享上的壁垒,形成内外良性循环和资源互补。比如,可以利用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对红色文化进行广泛传播,让红色文化融入学生生活。还可以借助AR等新兴数字技术,打造系列IP,以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展现“红色足迹”、讲述“红色故事”,为广大学生呈现更为鲜活且富有时代特色的“红色印记”。另一方面,要深挖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突破局限,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在各个领域实现路径创新。例如,可以让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利用大数据技术传播红色文化。将专业知识运用与红色文化教育相结合,不仅能够推动红色文化教育的实效性,更能让参与者成为红色文化的传播者,真正实现第二课堂的教育目的。

(三)以方法创新和机制建设把握好创新性与长效性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改变以往单向传输、填鸭式的授课模式,建立起更广泛的传播渠道,创新传播方式,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模式。一方面,要在传播方式上不断创新。除了短视频平台、微信公众平台这些新型传播渠道,高校还可以根据校内学生的特长以及学校的独特资源,利用数字技术开启“指尖畅游”,设置诸如回溯历史、对话先辈、有声互动、趣味拼图等环节,凸显趣味性,增强感染力;还可以利用互动式教学帮助学生融入教学情境,设置诸如红色故事真人演出、答题闯关集勋章、点亮地图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要不断完善各项机制,对创新教育模式进行长效化管理。以红色文化体验实践活动为例,当前许多高校的红色文化实践活动内容陈旧、形式单一、缺乏互动。要提升红色文化实践活动的有效性,首先要加强顶层设计,将红色文化实践纳入学校总体规划。其次是做好相关资源的保障工作,加强校地合作,在红色实践教育基地常态化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同时,还应有专人负责收集校内外的各种反馈,总结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得失与经验,并及时进行总结改进。

(四)以氛围营造和水平提升把握好实效性与针对性

將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需要在全员全程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传承创新相结合、教育监管相结合的基础上,做到系统性与针对性的统一。可以用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网络“新课堂”,为高校的红色教育网站赋予更多的生命力,提升网站吸引力,增强网站专业性。此外,还应严格把关、谨慎筛选,加强思政工作队伍建设,打造一支优质高效的工作团队。一方面,思政工作者要充分理解红色文化的概念、精髓和要义,充分把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目标,熟悉历史发展脉络和时代背景环境,牢固树立责任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另一方面,思政工作者应当熟悉当下大学生网络社交的主流方式,利用大数据有针对性地观察学生的思想动态,开展正确的舆情引导,用科学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有效的监督帮扶机制。同时,要深入学生中间,指导学生学习红色文化,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观念,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邱楚珈.新时代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研究[D].山东:山东科技大学,2020.

[2]庄玉琳,延婷,李奕璇.大数据视阈下构建“一体化”育人平台的实践探索: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例[J].北京教育(德育),2019(2).

[3]郝阳冉.新时代青年消费需要的内在动机及其价值观培育[D].西安:西北大学,2022.

[4]仝泽民.“圈层化”视域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策[J].高校辅导员,2018(3).

[5]舒寅辉,李田放.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建设的探索[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0(6).

猜你喜欢

全媒体红色文化第二课堂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论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红色文化书籍的历史及装帧的特色审美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全媒体语境下体育新闻教育建设的思索
全媒体环境下主持人竞争力的提升
打造微公益品牌的“全媒体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