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学术界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述评
2024-04-12赵志强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奋斗历程和基本经验”(22AZD00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研究”(22JJD770010)
〔作者简介〕
赵志强,国家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讲师,博士,北京 100039。
〔摘要〕近年来,国内学术界掀起了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热潮,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比较集中的研究热点有: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基础、实践依据、历史进程、基本经验、科学内涵、基本特征及其时代价值等方面。总体上看,当前学术界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热度持续升温,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现代化理论,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国自主的现代化理论体系的构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重复性研究多,原创性研究少;对世界现代化进程关注不够;中西现代化比较研究相对较少等。未来学术界要着力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南,致力于新的理论研究范式,将中国式现代化放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考察,加强中西现代化的比较研究,同时也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基准,以跨学科研究为平台,提高研究的创新性。
〔关键词〕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自主知识体系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048-(2024)01-0076-10
现代化研究是一个宏大的课题。近年来,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学术界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掀起了空前熱潮,形成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构建中国自主的现代化理论体系成为共识。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入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和发展战略等重大问题,初步构建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学术界进一步展开了更加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并为进一步纵深探讨打开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一、 我国关于现代化问题的研究概述
我国关于现代化问题的专门探讨,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1933年,《申报月刊》推出“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这是中国学术界最早以“中国现代化”为题的探讨。此外,在30年代前后,中国出版了一批现代期刊,如《现代周刊》(1931)、《现代社会》(1932)、《现代政治》(1932)和《现代经济》(1933) 等。〔1〕中国人对现代化问题的探讨也是国际学术界最早对现代化问题的探讨。据有关学者考证,“国际思想界相对于中国思想界对现代化问题的探索而言,至少晚了20年”〔2〕。令人遗憾的是这种学术探索后来中断了,当时的中国最首要的任务是进行彻底的社会革命,推翻封建统治和帝国主义的压迫,为独立自主探索现代化创造根本的社会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党制定了“一化三改造”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带领人民成功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始了在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的现代化探索。这一探索借鉴了苏联的现代化理论模式,最终形成了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完成了后发国家启动现代化所必要的积累,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但这种日益僵化、排斥市场的体制最终违背了现代化建设的规律,阻滞了我国现代化的进程。与这种实践状况相适应,一直到改革开放前,国内关于现代化的理论研究均处于低谷。相反,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在国外却兴起了现代化研究的热潮,形成了基于欧美国家发展经验的经典现代化理论。后来,以一些拉美国家的学者为代表对这种西方中心主义的现代化研究范式提出了批判,形成了依附理论、世界体系理论等现代化理论。
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展开,以及国外现代化理论的传入,中国学者逐渐开始了对现代化和中国现代化问题的研究,涌现出罗荣渠、钱乘旦、虞和平、金耀基、章开沅、许纪霖、孙立平等一批研究现代化的著名学者,出版了一批高水平的论著,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研究的发展打下了基础。逐步展开的改革探索实践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孕育的温床。1979年邓小平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概念后,随着实践的推进,学术界逐渐展开了对我国现代化的许多具体问题的研究,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教育、科技、国防等各个方面。但总体上看,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这和当时的历史境况是相适应的。这一时期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强调现代化建设要符合中国国情、中国特点;二是强调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动摇;三是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四是强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五是虽然“中国式的现代化”提出在先,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的确立,大量有关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也就隐含在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的研究之中。
世纪之交,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国内学者对现代化的研究逐步深入并取得重大进展,优秀成果大量涌现,在经典现代化研究、现代性和后现代化研究、新现代化研究等方面都出现一批论著和译著。据有相关学者统计,新世纪前10年的著作就超1000部。同时,国内学者也开始借用国外学者对中国现代化研究的话语体系,展开对“中国模式”的研究。特别是在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乔舒亚·库珀·雷默提出“北京共识”概念之后,更是引发有关“中国模式”的热议。但是国内学术界对“中国模式”的看法存在着很大的分歧。争论的焦点主要对于“模式”本身存在的合理性以及“模式”概念使用的合理性两方面的质疑。〔3〕根据知网文献数据显示,以“中国模式”为主题的研究成果在2011年前后达到一个高潮,之后逐渐降温。而以“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为主题的研究有所上升。2020年以前,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研究逐步深入,但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国模式、中国道路等的探讨,有些规律性的认识集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研究中,较少直接从中国式现代化的视角讨论;二是国内学术界开始注意到了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体系构建的问题,逐渐摆脱西方现代化的理论范式和话语体系,找到了自我主张。
二、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概述
随着新时代的伟大变革,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千年梦想”,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顺利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的进一步推进和拓展迫切需要新的现代化理论的支撑。一方面,经过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的发展,一系列关于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需要系统深入地总结,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构建中国自主的现代化理论。另一方面,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加需要“自己的现代化理论”作为支撑。因此,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后,國内学术界掀起了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热潮。根据知网文献数据统计,2021年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的研究有1197篇,2022年达到4973篇,数倍于1978年以来的年最高发表数,呈井喷式的增长态势。一大批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专著也陆续出版。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基础及实践依据
从思想渊源看,国内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产物,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基础。学术界主要聚焦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等视角来展开论述。
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是世界现代化理论的奠基者,“现代化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实际上是世界现代化进程在思想理论上的创新,它的未来实践与发展也必须建立在自觉地适应和推进现代化运动的基础上。因此,科学社会主义必然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核心”〔4〕,“中国式现代化建构于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理论基础之上,并在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实践探索中不断得以传承创新,是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理论成果”〔5〕。有的学者认为,把“‘中国式现代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重大范畴来理解会看到,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先行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本质规定,这一本质规定使中国式现代化不仅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价值导向,同时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更高的价值导向”〔6〕。还有的学者认为“必须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东方社会的发展理论”〔7〕来开展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研究。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奠定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理论基础。现代化发展是从片面到全面、从不协调到协调、从不可持续到可持续的过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始终以全体人民共享现代化发展成果为使命追求”〔8〕。当然,这些基于不同视域阐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有着本质的内在联系,在内容上也有许多是重合的,归根结底都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因此,在这方面学术界应该进一步加强研究的系统性和话语的整合。
中国式现代化何以可能,无疑是进行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必然追问。“从现代化的动力学看,理念革命和社会革命是必要的条件,而彻底的社会革命首先需要思想理念的革命”〔9〕,“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无疑是中国式现代化得以开辟的重要原因”〔10〕。除了需要具备理论条件之外,中国式现代化的形成还取决于独特的世界历史条件、文化背景和现实基础,同时也取决于历史主体的主体性调动程度,有着独特的出场背景、生成逻辑和存在根据。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看,“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仅要诉诸近代以来的‘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具有普遍性的历史进程,更要诉诸这个历史进程中的‘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世界格局和近代以来的中国的历史境遇”〔11〕。从中国的历史背景看,“中国的近代化与工业化、资本主义化是不同步的,在近代化过程中并没有同时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资本主义化,反而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畸形社会形态,由此形成中国近代化和现代化道路的特殊性”〔12〕,必须“以一场由先进思想指导的社会革命作为中国现代化的现实根基”〔13〕。从现实基础看,中国独特国情,包括历史国情、自然国情、发展国情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客观基础”〔14〕。从主体条件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中国现代化运动由被动照搬转向主动超越提供了伟大实践的主体,成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新发展的历史起点”〔15〕。从文化传承方面看,“现代化与传统并非简单二元对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有其传统文化的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解答西方现代化道路总问题也是人类总体性危机的基本提示,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扬弃和超越西方现代化道路的重要逻辑之一”〔16〕。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
毋庸置疑,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历经千辛万苦开创的,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也是中国式现代化逐步形成的过程。目前,国内学术界针对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进程的研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从大历史观的视野出发,将中国式现代化放在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的总体历程中考察;二是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划分为几个阶段进行研究;三是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起点问题的讨论。
从大的历史尺度来看,有的学者认为,可以把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划分为两个大的阶段:“一是从洋务运动到民国时期在学习和采借西方过程中开启中国现代化的阶段;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始独立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阶段”,“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转折点,它标志着从洋务运动发端的近代意义上的现代化的结束和现代意义上的现代化的开始,所以也是中国现代化的转折点”。〔17〕还有学者认为,“尽管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现代化建设是从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逐渐展开的,但其源头却可以追溯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的‘近代化(早期现代化)。因此,中国现代化进程从总体上可分为资本主义‘近代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两大历史阶段,这两大阶段有着截然不同的历史运行方式,但又存在若干共同的历史基因”〔18〕。
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进程的阶段划分,多数研究主要是参照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的决议中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分期,将其划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等几个阶段,可以概括为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奠基、形成以及推进和拓展阶段。但也有一些学者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提出了不同的表达,或者对其中的某些阶段又进行了细分,但本质上基本相同。如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经历了新民主主义工业化道路(1921—1952年)、过渡时期工业化道路(1953—1956年)、“四个现代化”道路(1957—1978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1979—2012年)、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2013至今)等幾个发展阶段。〔19〕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949—1978 年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基时期,1978—2012 年是中国式现代化快速发展时期,2012 年至今是中国式现代化走向成熟时期。〔20〕
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起点问题,学术界有一些不同的观点。如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起点是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同时起步的”〔21〕。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启于20世纪50年代中叶”〔22〕。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概念的提出,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自觉和理论自觉,……这种历史自觉和理论自觉只能是从1978年的改革开放开始的”〔23〕。还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起点以 19 世纪晚清三场革新运动为标志;逻辑起点以1917—1920 年孙中山《建国方略》为标志;现实起点以1954 年9月周恩来首提‘四个现代化为标志”〔24〕。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探索、开创、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在披荆斩棘的探索中,逐步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认识,形成了一些基本经验。如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最重要的历史经验和启示就是:依靠中国共产党这个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的坚强领导和开拓创新,依靠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发挥全面领导和关键作用”〔25〕。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独立自主选择现代化道路、协调推进现代化等社会主义建设规律”〔26〕。还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现代国家建设与治理、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与提升、国际社会共同进步推进方面取得重大成就,形成了使命型政党领导、发展型政府组织、包容性制度保障、创新型政策推动等四条重要经验”〔27〕。总之,学术界关于中国式现代化基本经验的论述非常丰富,基于不同的学科背景和论证视角提出了不少独到的见解,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独立自主的现代化道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等是普遍的共识。
(三)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与基本特征
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问题,学术界在这方面也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学术观点。比如,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民族的现代化;以农业农村农民为根柢的现代化;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源于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特殊规律的现代化;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而开创出来的现代化”〔28〕。在实现路径上,“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在价值选择上,“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在东西方关系上,“中国式现代化摆脱了对西方的依附,探索出了一条独立自主的现代化路径”,在人与自然关系上,“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29〕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式现代化这种以国家命名的现代化,是一种综合性模式,具有丰富的内涵,要从现代化各种坐标中厘定中国式现代化。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在制度维度上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同于世界上主要国家的资本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从经济文化比较落后起步,现代化过程中工业化和信息化并举,是一种后发的现代化。但中国坚持走独立自主道路,不同于许多发展中国家,不是依附性现代化。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政府与市场关系上具有独创性,这也是不同于其他国家的重要之处”〔30〕。还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其内涵、理念和步骤随着发展阶段变化而演变”〔31〕。“‘中国式现代化的概念在实践中不断拓展内涵。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形成了成熟的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创新的新境界”〔32〕。
还有不少学者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问题来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内涵,提出了比较鲜明的论断。比如,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双重的本质规定:它是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统一的历史性进程”〔33〕,中国式现代化是“现代化逻辑和社会主义逻辑的统一,其本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34〕,“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新道路‘新形态,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35〕。中国式现代化“就其实践意蕴来讲的两个本质属性:‘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不同、与资本主义现代化不同”〔36〕。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并全面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五个方面的中国特色。这实际上为学术界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指明了方向,即既要关注现代化现象的普遍规律在中国的表征,又要注重从比较的视野出发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独有特征。在这个问题上,有大量的论著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了深入阐释,也有的研究从学理层面做了系统的总结。如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现代化中宏伟的篇章,具有一系列鲜明特质”,是“原创性的现代化”,是“民主的现代化”,也是“世界性的现代化”〔37〕。有的学者认为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具有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第一,坚持党的领导”,“第二,发挥政府的合理作用”,“第三,总体性的现代化”,“第四,坚持人民至上”。〔38〕还有学者认为应该将中国式现代化放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来考察其基本特征,可以从八个方面来把握:“一是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核心力量;二是现代化建设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力;三是以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根本目的;四是改革开放是根本动力;五是以实现社会公正为基本原则;六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七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八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39〕
(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价值
历史已经表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成功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不仅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同时也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世界和人类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式现代化展现出的对西方式现代化的超越性,它所具有独特优势,无疑具有划时代的价值和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学术界针对这两个方面的研究成果不少,不乏有价值的观点。
有不少学者从比较的视野出发,运用哲学思维,聚焦历史必然性、现代性、超越性等视角,进行了深层思考,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超越性及其内涵的独特价值。如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一条不同于以往现代化模式的新现代性道路。其一,中国道路超越了资本现代性逻辑,呈现出‘社会主义制度逻辑。其二,中国道路超越了传统社会主义逻辑,吸纳了‘市场经济逻辑。其三,中国道路超越了西方‘串联式发展逻辑,表现为以新型工业化为特征的‘并联式发展逻辑”〔40〕。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突破了‘脱钩与‘依附的二元困境”,“超越了既有发展理论和现代化模式”〔41〕。还有学者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层逻辑:“政治逻辑体现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规定;现实逻辑体现为人口规模巨大的现实起点;哲学逻辑体现为指导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论逻辑体现为新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时代逻辑体现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境遇。这些逻辑意味着,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全面建成,中国式现代化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将逐步引领人类实现现代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基于人口规模巨大这个特殊性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相对优势,世界现代化历史进程和版图将发生革命性转向;基于对西方现代化的批判超越,扎根于 21 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将逐步主导人类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这是历史的必然、世界的选择”〔42〕。
中国式现代化展现出独特的时代价值,因此也对中国、对世界、对人类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方面的研究和论述相对比较多,总体来看,主要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对中华民族、对社会主义、对世界现代化、对发展中国家、对国际关系、对人类文明等方面做出的贡献及其展现出的重大意义。比如,有的学者认为,就当代意义来说,“中国式现代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展现出三重意义:对于中华民族、对于世界社会主义、对于人类整体的发展所具有的重大意义,而这样的意义正应当被理解为‘世界历史意义”〔43〕。如果分别来看,从对中华民族的意义来讲,中国式现代化使“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44〕。从对社会主义的意义来讲,中国式现代化以铁的事实证明了,“资本主义不是实现现代化的唯一路径,通过社会主义的方式同样也可以实现现代化。它展现出了科學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强大生命力,宣告了‘历史终结论的终结”〔45〕。并且,“中国式现代化促进了社会主义从‘传统到‘现代的飞跃”〔46〕。从对世界现代化的意义来讲,“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范式的超越”〔47〕。从对发展中国家的意义来讲,中国式现代化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48〕。从对国际关系的意义来讲,中国式现代化“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改变了世界分化的格局”〔49〕,“中国式现代化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公正的全球治理体系”。〔50〕从对人类文明的意义来讲,“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展现出世界历史意义,是因为它在完成现代化任务的同时,正在开启人类文明新形态”〔51〕。
三、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评析与展望
时代的需要是理论发展的牵引力。近年来,学术界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的主题,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构建和研究范式的创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继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撑。
一是研究的学理性不断增强,丰富了现代化理论。从文献梳理的结果来看,一类研究主要是集中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以及中央有关会议精神展开阐释,揭示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价值和伟大意义,以便于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党的理论创新和中央的决策部署。另一类研究则致力于探讨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基础、形成逻辑、历史演进及基本经验,揭示其背后的逻辑和规律,以便于从学理上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还有一类研究侧重于研究如何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这几类研究都在持续高涨的研究热潮中交流互动,不断向纵深发展,研究的学理性不断增强。党的二十大报告初步构建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学术界的研究也按照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的要求,致力于扬弃经典现代化理论、依附现代化理论、世界体系理论等,创新现代化的研究范式。一批具有共识性的研究成果的取得,极大地丰富了现代化理论,并为构建和完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不渝的主题。随着新时期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实践展开,我们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新的飞跃。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系统阐述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提出使话语体系从“革命叙事”转向“现代化叙事”,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现实需要。学术界的研究同政治话语同频共振,侧重于从学理上挖掘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实践所富含的哲理,阐明其中所蕴含的道理,不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走向成熟。这一理论体系的形成和不断发展,在现代化维度上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理论支撑。
但是,当前学术界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迫切需要创新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从文献梳理的结果来看,当前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重复性研究多,原创性研究少,研究的创新性有待加强。目前学术界大量的研究集中在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历史、特征、优势、价值、意义等方面,不仅研究的选题高度趋同,研究的结论也高度趋同。当然,这一方面反映出研究的重复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学术界在中国式现代化相关问题上的共识性。但是,现代化研究是一个复杂、宏大的课题,涉及哲学、法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化学、史学、人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需要跨学科的研究才能有新的突破,单独从某一门学科出发的研究都很容易陷入研究的局限。当前学术界跨学科的研究很少,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跨学科研究更少,创新度有待提升。
第二,对世界现代化的进程关注的不够,研究缺少分量。目前学术界的研究存在就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现象,对世界现代化的进程关注得不够。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潮流,中国式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一部分,但是中国式现代化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传承、现实国情等因素又具有独特的风格。那么,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现代化进程是一种什么关系?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现代化做出了什么贡献?这些问题还需要学术界展开进一步的探讨,进行深入的挖掘和系统的论证。只有将中国式现代化放在世界现代化的进程中去考察,才能更清晰地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地位和它的独到特点。
第三,中西现代化的比较研究相对较少。目前学术界专门进行中西现代化比较的研究很少,在有关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基本特征、中国特色以及世界意义的研究中也涉及一些中西比较,但总体上比较笼统,不够全面,也不够深入,缺少更加广阔的分析视角,同质化的研究成果较多。只有进一步加强中西现代化的比较研究,发现异同,才能更清晰地掌握现代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分清楚哪些是现代化进程中的普遍规律,哪些是基于中国国情的特殊规律。从而既能深化对历史必然性的认识,也能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古老的中华文明的地基上,在社会主义制度的规范下走向现代化的伟大创举。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各项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一种新的人类文明形态展现出来,这不仅对于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至关重要,而且对于克服资本主义现代性病症、解决人类面临的发展困境和难题具有伟大意义。中国式现代化是“正在进行时”,随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火热实践的展开,将有更多的问题需要理论的解答,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研究必将大有可为。笔者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研究今后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南,致力于新的理论研究范式。2016年5月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52〕任何理论研究都建立在一定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之上,自然科学如此,社会科学更是如此。在《1844年经济学哲學手稿》中,马克思认为“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53〕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也曾谈到过:“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54〕这就是他们站在唯物史观的立场上对于科学的态度。就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解剖资本主义社会矛盾运动所运用的唯物辩证法,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版的跋中做了明确的说明,强调“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55〕。马克思花费毕生精力写成了《资本论》巨著,副标题是“政治经济学批判”,亲自为我们示范了一门新的科学的创立。因此,学术界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致力于新的科学,立足唯物史观,运用唯物辩证法去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范式。
其次,以党的创新理论为基准,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需求。党的创新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成果,凝结着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党的创新理论也是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从广大人民群众的火热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新认识。相比书斋里的理论研究,党的创新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更加紧密,更能反映时代的声音。因此,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研究必须以党的创新理论为基准,从这个基准出发进行深化研究。具体来说,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要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为基准,同时还要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前后相关讲话中的重要观点和重要论述,全面准确完整地理解党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理论。不同的学科都要注意这个问题,以此为基准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再次,要将中国式现代化放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考察,加强中西现代化的比较研究。比较的研究方法是社会科学中常用的,也是非常有效的研究方法之一。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解剖是以这种生产方式的典型地点英国为例证的,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普遍规律,而“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56〕。但是他也极力反对把“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彻底变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一切民族,不管它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57〕。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晚于西欧,是一个从“后发被动式”逐渐转为“主动超越式”的过程。因此,只有将中国式现代化放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考察,加强中西现代化的异同比较,才能更有效地深化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研究。这种比较是多维度的,可以涉及内涵、特征、价值、意义等维度,也可以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政党、军事、外交等方面,还可以涉及哲学、现代性、大历史视野等更深层维度。总体上看,应该注重三个维度的比较。一是站在国际视野,聚焦“现代化”概念本身的内涵进行比较,重点研究现代化的普遍规律,同时研究这些普遍规律在中西不同境况下的表征。比如,从普遍性看,任何国家的现代化的展开都必须具有相应的主导和推动机制。但从特殊性来看,这种主导和推动机制在不同境况下是由不同力量承担的,因而形成不同的现代化模式:英美现代化是商业阶层推动的, 法德日的现代化是官僚制起主导作用,而俄国中国等则是政党主导的现代化。〔58〕二是聚焦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维度,比较在不同社会制度下现代化的分野,以及中国式现代化对现代性的重塑。三是聚焦中西现代化各自不同的文化传承和文化基因进行比较,阐明西欧历史文化对人类现代化的贡献及其局限,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解决现代化困境的元素和力量。
最后,要以跨学科的研究为平台,不断提高理论研究的创新性。现代化归根到底是由于生产方式的变革所引起的整个社会的变革,不仅表现在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民主化、法治化等方面,也表现在思想观念、社会心理、文化嬗变等方面。因此,现代化问题的综合性、复杂性和各领域之间的关联性决定了对现代化研究的复杂性,单一的某一门学科很难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探究。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生活的年代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揭示,建立在他们深厚的哲学、经济学、社会主义学说、法学、史学、人类学乃至自然科学等理论基础之上,因此他们始终能够真正深入社会现实,从现实的物质生活领域中把握历史的趋势,阐明无产阶级斗争的条件和性质。因此,今后学术界应该加强跨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多搭建跨学科的研究平台,多进行跨学科的课题研究,多出跨学科的研究成果。这样,既能促进理论性质的研究与实践性质的研究相互融通,也能促进这两种研究各自获得新的研究视角或研究材料,从而既有益于理论的“彻底”,也有利于理论转化为“物质的力量”。
因此,正如习近平指出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探索性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59〕,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构建也需要去大胆探索。20世纪80年代,罗荣渠先生就认识到,“中国搞了一百多年的现代化运动却没有自己的现代化理论,备尝‘摸着石头过河的艰辛”〔60〕。趁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一大批学者投入到现代化研究的热潮中,为中国自主的现代化理论的构建做出了重要贡献。比如,罗荣渠就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方法论根基,提出了“以生产力为社会发展中轴的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实际上就是从学理上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初步尝试。今天中国式现代化再度成为研究热潮,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可以说是这一研究领域的“反刍”现象。当然,今天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已经发生并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学术研究的确需要这样的“反刍”才能站得更高,走得更远。
展望未来,学术界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研究也必将进一步往深里走。一是学理性、体系化研究要往深里走。未来随着研究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学理性、体系化的研究将成为学术界开拓的重要空间。学术研究要将党的创新理论背后的学理逻辑揭示出来,阐发其中蕴含的深刻洞见和实践指向,同时也要进一步为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提供学理支撑。比如,“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第二个结合”等命题的提出必将进一步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文化、文明维度,为学理性研究提供更为广阔的文化基础和历史纵深。二是分学科的研究要继续往深里走。与现代化问题相关性很高的经济学、政治学、史学、社会学、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已经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具备了很好的研究基础。但与西方学术界相比,在研究视野和研究方法上仍存在一定差距。分学科深入探讨有利于从不同的视角、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深入把握现代化的不同侧面、不同阶段,从而有利于从感性“具体”上升到理性“抽象”。三是多学科的综合性、融合性研究要力求取得突破。多学科、综合性研究长期以来也是西方学术界探讨现代化问题的短板。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马克思主义对“历史”概念的把握具有突出的“总体性”特征,非常有利于统摄其他学科。未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构建必须着力突显出这方面的优势,积极建设跨学科的研究机制和平台,打破学科壁垒, 加强协同创新。只有做好综合性研究,才能进一步实现从理性“抽象”上升到思维中的“具体”。
〔参考文献〕
〔1〕 何传启.中国现代化研究的近百年回顾〔J〕.理论与现代化,2018,(1).
〔2〕 顾海良.20世纪上半期现代化思想探索的中国话语〔J〕.国家现代化建设研究,2022,(1).
〔3〕 吴海江,江昊.从“中国模式”到“中国式现代化”〔J〕.思想理论研究,2023,(3).
〔4〕 俞思念,李彦辉.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在中国的发展〔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4).
〔5〕 豆勇超.中国式现代化: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传承与创新〔J〕.思想教育研究,2023,(1).
〔6〕 吴宏政.“中国式现代化”世界历史意义的先行进驻〔J〕.湖北社会科学,2023,(1).
〔7〕 〔23〕戴木才.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历史背景、主要观点、研究局限与前沿展望〔J〕.贵州省党校学报,2022,(6).
〔8〕 田卫.探寻现代化的中国方案〔N〕.中国纪检监察报,2021-12-14.
〔9〕 孙代尧.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
〔10〕 艾四林.坚定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自信〔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11-25.
〔11〕 〔35〕孙正聿.从大历史观看中国式现代化〔J〕.哲学研究,2022,(1).
〔12〕 馬敏.现代化的“中国道路”——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若干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2016,(9).
〔13〕 臧峰宇.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逻辑〔J〕.中国社会科学,2022,(7).
〔14〕 〔30〕陶文昭.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创造〔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2,(5).
〔15〕 纪亚光.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新发展的动力之源〔J〕.社会主义论坛,2022,(4).
〔16〕 沈湘平.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传统文化根基〔J〕.中国社会科学,2022,(8).
〔17〕 杨学功.从“现代化在中国”到“中国式现代化”——重思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现代化道路〔J〕.中国文化研究,2021,(3).
〔18〕 马敏.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历史演进及前瞻〔J〕.历史研究,2021,(6).
〔19〕 任志江,林超,湯希.从新民主主义工业化道路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道路的百年探索〔J〕.经济问题,2022,(2).
〔20〕 马敏.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02-14.
〔21〕 侯为民.百年视野下中国式现代化的溯源与思考〔J〕.上海经济研究,2022,(2).
〔22〕 〔36〕辛鸣.论21世纪马克思主义〔J〕.中国社会科学,2022,(12).
〔24〕 秦德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与历史启示〔J〕.学术界,2022,(11).
〔25〕 张占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经验启示〔J〕. 学术前沿,2021,(22).
〔26〕 陈金龙.中国式现代化的规律叙事〔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2,(3).
〔27〕 燕继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现代化:探索、成就与经验〔J〕.学术前沿,2021,(11).
〔28〕 戴木才.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中国特色〔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22,(6).
〔29〕 〔45〕龚云.大历史观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涵及世界历史意义〔J〕.学术前沿,2022,(18).
〔31〕 张占斌,王学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基础、思想演进与实践逻辑〔J〕.行政管理改革,2021,(8).
〔32〕 赵可金.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J〕.学术前沿,2022,(24).
〔33〕 吴晓明.世界历史与中国道路的百年探索〔J〕.中国社会科学,2021,(6).
〔34〕 江宇,彭姝.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式现代化〔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2,(10).
〔37〕 辛向阳.中国式现代化的三大特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2,(3).
〔38〕 仰海峰.中国式现代化的特点〔J〕.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2022,(1).
〔39〕 赵志强.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现代化进程——第二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高层论坛·2022”综述〔J〕.社会主义研究,2023,(1).
〔40〕 唐爱军.论中国道路的新现代性逻辑〔J〕.教学与研究,2021,(8).
〔41〕 孙代尧,孙超.现代化的中国经验与发展前景〔J〕.科学社会主义,2020 ,(4).
〔42〕 韩庆祥,张健.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层逻辑——兼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必然性〔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3,(1).
〔43〕〔44〕〔51〕 吴晓明.世界历史与中国式现代化〔J〕.学习与探索,2022,(9).
〔46〕 季子正,胡振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崭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及其意义〔J〕.党政研究,2023,(4).
〔47〕 〔50〕肖贵清.党的二十大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6).
〔48〕 艾四林.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世界意义〔J〕.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2022,(1).
〔49〕 韩喜平,郝婧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世界意蕴〔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2,(2) .
〔52〕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219.
〔53〕 〔5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94,516.
〔55〕 〔56〕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1,8.
〔57〕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66.
〔58〕 杨光斌.现代化模式与现代政治理论的起源〔J〕.党政研究,2023,(5).
〔59〕习近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J〕.求是,2023,(9).
〔60〕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3.
【责任编辑:刘彦武】
A Review of Domestic Academic Research on Chinas Model of ModernizationZHAO Zhi-Qiang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domestic academic circles have witnessed a surge in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research, yielding several high-quality research outcomes. The research delves into the theoretical basis, practical foundation, historical process, basic experiences, scientific connotation, basic characteristics, transcendence, and the era value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Overall, academic research on Chinese modernization is on the rise, with expanding depth and breadth, contributing to the enrichment of the theory of modernization to some ext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theorie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owever, there are also shortcomings, including repetition at a basic level, a lack of original research, insufficient attention to the process of global modernization, and relatively few comparative studi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modernization. Suggestions include embracing a new theoretical research paradigm, considering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within the broader context of global modernization, strengthening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odernization, and using the partys innovation theory as a benchmark. It is also recommended to use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as a platform to enhance research innovation.
〔Key words〕modernization; Chinese modernization; modernization theory; Chinese modernization the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