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语文读书笔记促进初中生读写融通的实践研究
2024-04-11袁曹阳
■袁曹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根据阅读目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图书,制订阅读计划,运用多种方法阅读,交流研讨问题,积累阅读经验,养成阅读习惯,提高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而读书笔记是学生进行有效阅读与写作的重要工具,可用之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优化语文思维能力,锻炼书面表达能力,使读与思共,思与读随。有鉴于此,笔者试图通过读书笔记打通读写融通壁垒,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优化读书笔记设计,构建融通载体
教师首先需要设计适合当今初中生学情的语文读书笔记,优化“条目设计科学、笔记内容丰富、融通写作元素、使用简单便利”的实用性语文读书笔记本。
笔者以某地设计的语文读书笔记为例,就优化设计进行说明。
图1 是读书笔记正面:第一部分设有“书名篇目、作者、出处”基本摘抄信息;在“雅词”部分,设有摘抄雅词并解释,融阅读、筛选、书写、释词于一体;在“佳句”部分,分设“摘录识记”和“自主品析”,由读而感,由思而写,阅读思维得到针对性训练。图2 是读书笔记反面:第一部分是“精段”,要求学生选择精彩段落,在品读欣赏中体悟融思;第二部分是“感悟”,学生经过对“雅词、佳句、精段”的品读与鉴赏,从局部到整体,从内容到情感,已形成了相对完整的阅读体验,至此,将读中所思表现在“感悟”中,实现了从“专项读”走向“综合写”;第三部分“评价”具有开放性和多元性,既可以是教师评价,也可以是学伴评价,还可以让学生自评。
图1
图2
二、研究读写融通路径,探索实施方法
1.以读导写法
这是先从阅读材料中提取写作指导元素,然后组织相关写作活动的方法,其流程大致包括“阅读鉴赏→提炼归纳→迁移运用”。《〈伊索寓言〉二则》课例中,教者通过任务驱动,引导学生完成以读导写的过程:任务一,对两篇寓言进行阅读感知,并撰写具有赏鉴思维阶梯的读书笔记,整理阅读寓言故事的收获;任务二,交流讨论寓言故事的深刻寓意和启发体验,探究并理解寓言故事的多种写法;任务三,在定向命题中,学习写作一则有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并进行交流评比。
2.以写促读法
教师在读写过程中,巧妙地安排“写”的环节,以促进“读”的进程。课例《说和做》中,教者提出“体味诗意语言,模仿创作颂歌”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尝试用现代诗歌的形式,拟写对闻一多先生的颂歌(要求:选取文中的经典句子进行组合,自创诗句不超过全诗的五分之一;诗歌主题鲜明;不少于10 行;题目自拟)。在合作交流中,大家一致推选出最佳作品:《口的巨人,行的高标》——“做了再说,为民寻求救国良方;做了不说,治学十年钻研典籍;说了就做,诗人慷慨领游行;敢说敢做,志士杀身践誓言。民主战士闻一多,口的巨人,行的高标。”这一过程强化了学生的阅读体验,锤炼了他们的写作能力,提升了他们的语文素养。
3.读写共生法
该方法意在通过读写双向转换,生成新的学习资源,提升学生核心素养。黄厚江先生讲授《孔乙己》一文时,安排了三个环节:其一,阅读“这双手”(“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初步理解孔乙己形象;其二,根据小说具体情节,展开合理的阅读想象,补充关于“手”的描写;其三,展开想象,深入人物内心世界,突出“手”的细节,描写孔乙己死的场景。这些都巧妙地以定点的“读”为引子,深化“写”。
三、综合读写融通效能,巧用评价结果
1.量化评价,调动积极性
为进一步调动学生撰写读书笔记的积极性,促进读书笔记质量的提升,教师拟定语文读书笔记评分标准如下。
语文读书笔记评分标准(满分100分)
评价项目分值实际得分_数目15分栏目10分评分细则每学期完成学校规定或个人自选作品8 本,读完可得满分;每少1 本扣2 分,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为止读书笔记本上所有栏目填写齐全,可得满分;每空缺_____________1处扣0.5分,扣完为止
这张评分表也是学生语文阅读的评星标准,60分为一星,每多得10分,可晋一星,最高为五星。评价可分为自我评分、同学评分、教师评分三类,分别按20%、20%、60%的比例汇总得分。每学期期末评出校“阅读之星”和优秀“阅读导师”。这些举措可进一步提升以读书笔记为载体的读写融通的学习效果。
2.多元交流,强化应用性
教师可以丰富交流形式,通过小组交流、班级传阅、橱窗展示,以及学校公众号专栏发布与评比等,提升教师、学生、家长对读书笔记的认同感;也可以强化应用效能,如以“编”促读,进行“悦读”手抄报评比,将语文、历史、地理、美术等进行跨学科融合,提升学生的读写融通意识和能力;还可以以“写”促读,指导学生将读书笔记中的阅读感受、品鉴欣赏、文学评论等转化为写作灵感、作文素材、写作创意等,形成丰富的读写融通成果。
不容置疑,语文教师需要关注大阅读,专注专业阅读,拓展全科阅读,完成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教育随笔等,力求与学生“同频共振”。同时,教师也要进行阅读和写作的专题研究,在引导学生做好读写融通的过程中,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帮助学生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和写作水平,从而有效实现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综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