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体育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

2024-04-11周洪民重庆师范大学重庆4047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4年6期
关键词:信息化体育活动

周洪民(重庆师范大学 重庆 404700)

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社会各个领域的现代化水平。近年来,我国高校体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管理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面对信息化的大背景,高校体育管理模式的创新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体育管理作为体育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既能确保学校体育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又能为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各个环节提供保障,因此,为了确保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做好体育管理工作。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改革虽然已经推行多年,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出现了许多问题。这对大学体育工作者来说,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提高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就必须对自身的管理方式进行创新,健全管理体制,从而促进体育运动更好的发展。本文采用文献梳理法和访谈法,对以往的研究方式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发现了当前大学体育管理模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经过与有关方面的专家进行探讨,归纳出了关于体育管理的创新性管理策略。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运用更加完备的管理方式,是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健康发展、营造良好校园体育气氛的一项重要举措。

1、高校体育管理模式的相关概述

1.1、体育管理模式的概念分析

高校体育管理模式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高校在体育管理过程中所遵循的理念、原则、方法和手段的总和,它反映了高校体育管理的特点、发展趋势和目标。高校体育管理模式的核心是管理理念,它包括对体育教育价值的认识、体育管理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管理理念决定了体育管理的基本方向和原则。从某种程度来说,体育课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对其管理模式进行梳理时,还要与其他学院和学科分开来看,并且要总结分析其他学科管理的优势所在,然后再结合实际出现的各种问题。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教师要从多方面入手,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相关行政部门也要对自身的管理理念进行强化,并尽快向学生普及相关知识。保证学生在大学期间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所以在实施体育管理时,应该基于学生对概念的了解和掌握,来不断完善管理模式,提高其科学性,从而推动大学体育学科的稳定发展。

高校体育管理模式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概念,它涵盖了管理理念、管理体制、管理方法、管理内容和管理目标等方面,体现了高校体育管理的特点、发展趋势和目标。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探索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高校体育管理模式。

1.2、体育管理模式的具体内容

高校体育管理模式是一套理论管理系统,主要用来对管理方式进行制约,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要遵循一定的理论指导。因此,在实施体育管理时,相关管理人员和被管理人员都需要按照一定的管理方式来执行,在高等院校的体育管理中,要以下面三个阶段为指导:1979 年、1990 年和2014年出台的各学校体育工作管理标准和管理细则,当前高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是以2014 年颁布的为主。在基本标准中,将高校体育工作的重点放在了以下几个方面,即工作的主要任务与目的。如:体育课程的管理,课外竞赛的管理,体育活动的组织,体育资料的管理等。要对体育管理工作进行落实,还需要从两方面来进行分别管理,即体育场的场馆管理和学生体育活动的组织开展。目前高校体育管理模式通常采用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即由上级主管对下级单位实施统一管理。

2、高校体育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了各行各业,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教育领域,尤其是高校体育教育中,信息化管理已成为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提高管理效率的关键途径。首先,信息化管理能够提高体育管理效率。传统的高校体育管理方式依赖于人力,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错。信息化管理通过构建体育管理系统,实现对教学、训练、竞赛、体质测试等各项工作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例如,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课程安排、成绩管理、教师评价等,可以节省大量时间和精力,使管理者能够更加专注于体育教育的核心业务;

其次,信息化管理有助于实现高校体育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通过构建资源共享平台,将优质体育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使得校际、区域间的资源差距得到缩小。此外,信息化管理还可以帮助高校了解学生的体育需求,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多关爱和支持。例如,针对残疾学生或身体状况特殊的学生,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个性化教学和康复训练,确保他们能够享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

最后,信息化管理有助于提高高校体育教育质量。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身体状况,调整教学策略。同时,信息化管理还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实时更新和共享,使教师能够更好地把握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提升自身教学水平。此外,通过构建线上教育平台,可以打破地域和时间限制,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体育课程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

3、高校体育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3.1、体育管理重实践轻理论

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体育课程都是以课外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因此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不高。另外,大多数体育老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也只注重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其教授重点并没有放在对理论知识的教学上,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也没有清晰的认识。一般来说,体育老师在课堂教学上,只注重体育活动的开展,并让学生对基本的运动技能进行了解和掌握,但是没有深入分析该项体育运动所具有的优缺点,没有向学生介绍该体育运动所承载的文化背景等,因此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时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缺乏运动目的。在体育课程的开展中,学生所学到的只有动作要领和基本技能等,缺乏对学生体育精神培养和体育意识的塑造,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到大学体育教学的长期发展。另外,在参加体育活动过程中,对体育运动理论和体育历史文化缺乏足够的认识,也会导致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逐渐消失,从而影响大学体育教育的持续发展。

3.2、信息技术运用水平较低

目前,在对学生的信息资料进行管理时,其管理方式还较为单一,体育活动管理涉及的内容和资料多种多样,在实际进行管理时,其对信息技术的使用相对较少,这不仅影响了体育活动的开展,还阻碍了相关部门的建设。并且,在管理学生体育成绩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对信息技术进行更好的运用,势必会影响到学校体育行政工作的整体效率。此外,有些体育课程的设置随意性较大,不能在信息系统中进行准确的反映,因此也不能对学生的体育成绩进行很好的管理。

3.3、部门之间的沟通不畅

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时,负责管理和指导的部门主要是学校体育管理部门,该部门要重视与学生管理部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两个部门之间要密切的配合,共同举办相关体育活动,此外,在这一过程中,还要与其他部门进行积极协调,以保证管理活动与体育活动安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体育活动与其他管理活动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容易与其他部门之间的管理发生交叉和冲突。如果各个部门之间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就容易影响学校体育管理工作的开展,并且在开展相关管理工作时,也会降低管理成效,从而出现各种问题。与其他学科教学相比,体育课程更加关注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因此要重视对管理方式的创新和改革,以此来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为他们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3.4、管理评价分析能力不高

目前,在我国高等院校的体育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学校在进行体育管理时,仅仅把重点放在了运动项目的实施上,而没有注意到运动项目的全过程。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阻碍了体育活动的有序开展,并且还影响学校管理体系的建设。因此,在对体育活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管理部门要结合实际教学工作,在考虑学生现有情况的基础上,来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与此同时,还要使用多元化的监督方式,来提升管理部门的工作水平,以此来促进我国高校体育管理方式的不断改革。由于高校体育管理工作的特殊性,使其管理部门不能在活动实施前后进行科学及时的评估。这不仅限制了学生对于教师的评价,同时也影响了教师对于学生的成绩评价。无论是什么活动,其过程监督与结果评价的缺失,都会对未来的发展产生影响,并且还降低了管理部门的权威性,进而影响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4、高校体育活动管理模式的创新策略

4.1、明确体育管理目标

与其他教学活动相比,体育学科具有比较独立、复杂的特点,所以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必须有一个清晰的目标,才能确保它的实施进程,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校体育课程管理的实施质量。在实施过程中,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才能确保并提升实施的质量与效果。有了明确的目标,管理者既可以提高管理质量,又可以推动整体管理进程和管理大纲的执行,使学生能够更流畅地进行学习、锻炼,这样才能持续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才能让体育课程更好、更快地发展。

4.2、创新课程开展形式

在大学里,要想成功地开展体育活动,除了要培养学生的锻炼意识外,还要提高学校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并且这都与学校体育课程的开展有很大关系。由于该课程其本身的特殊性,因此在开展实践活动时,要重视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自我锻炼观念的培养,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进行体育锻炼。在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教师要积极采取多样化的开展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够在业余时间自主进行体育活动。管理模式以及管理方法的多样性,不仅能提升学校体育活动的效果,还能使学生的体育参与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所以,为了适应学生的需要,体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4.3、重视对信息技术的运用

在教育信息化的环境中,通过教育信息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高校体育教学中对安全教学、体育测试、运动知识和大学生评估等方面的需要。体育老师们在使用教育信息技术时,可以得到大量的教学资源和好的教学方法,以此来促进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所以,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必须注重对信息技术的运用,从而为学校的体育教学提供一条新的途径,促进高校体育教学向信息化的方向发展。首先,体育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造现代的教学情境,利用信息技术对体育教学进行改革,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使体育教学资源管理网络化,提高体育教育的水平,同时也能给学生们提供一种新的体育学习途径。比如,体育老师在给大学生做运动示范时,在亲身演示的同时,也可以用多媒体来播放相关的运动录像,通过这种方法,使学生能够观察和模仿,帮助学生掌握运动项目中的重点动作,从而使学生的动作规范化;其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老师可以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运用到理论知识教学之中,通过网络体育教案、播放专业体育录像、引入体育游戏等方式,拓展体育教学内容,促进高校体育资源共享化,使学生拥有更好的体育素养。此外,教师还可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并将学生的体质、个性偏好等融入其中,对他们进行个性化的学习指导,促进高校体育教育与管理向多元化和开放化的方向迈进。

4.4、提高人员综合素质

在高校体育活动中,管理者不仅是参与者,也是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所以,体育管理者的整体素质会对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对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产生影响,从而降低体育教学活动的成效,因此,要想提升整体育活动的效果,就必须要对学校体育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提升。首先,要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等途径,不断提高高校体育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其次,要将最新的体育经营思想、经营策略引进学校,并将其应用于实际,使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使学校的体育活动得到更好地发展。体育赛事的管理,归根到底是要由不同的岗位和部门来共同参与。因此,对管理人员的素质进行提升,是提高整体管理水平的关键所在,也是推进高校体育管理创新的重要环节。

4.5、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尽管课程改革实施了很多年,但学校和体育管理部门仍然存在着很多的缺陷,所以必须提高整体的体育管理水平。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校园体育进行规范、完善。在学校体育的管理中,若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将会对其执行力度以及学校体育活动的时效性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为了确保学校的体育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地进行,就需要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各大高校要立足于自己的优点与特色,并与办学特色相融合,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体育管理规则,从而使各项规章制度更加适合于学校的发展特征,从而推动整个体育工作的开展。

5、结语

总之,高校体育课既能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又能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锻炼,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教育从小学到大学一直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涯。在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体育运动是提高学生体质的重要方法。因此,学校应加强对体育教学的管理,让学生能更好的掌握运动技能。并且要对体育管理模式进行积极改进,引入信息化管理方式,为学生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体育管理制度,从而提高他们的体育综合素质,为以后的体育锻炼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信息化体育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月“睹”教育信息化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