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排精神对高校体育软文化建设的价值潜能与路径

2024-04-11董莹冯鑫西安培华学院陕西西安710125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4年6期
关键词:女排助力精神

董莹 冯鑫(西安培华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25)

1、引言

在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建设的时代征途上,高校软文化建设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发挥高校体育软文化的育人价值,就是以体育运动为基石,紧紧围绕学生喜爱、家长放心、社会舒心的女排精神对高校体育软文化建设的价值潜能与路径选择思政建设提供科学途径,本文以挖掘女排精神对高校体育软文化建设的价值潜能为研究主线,对其助力高校体育软文化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女排在2019 年世界杯上以十一连胜的骄人战绩向新中国成立70 周年献礼,习近平总书记说“对中国女排的喜爱,不仅是因为你们夺得了冠军,更重要的是你们在赛场上展现了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面貌”。女排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喊出了为中华崛起而奋力拼搏的最强音。女排精神作为中华民族所独有的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是一代又一代新、老女排运动员在交替更新、传承弘扬的基础之上,不断完善、充盈起来的中国式奥林匹克精神,历久而弥新。尤其是,“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内涵与精神伟力,影响着高校体育软文化的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2、女排精神的时代内涵

2.1、祖国至上的爱国主义精神

老一代女排运动员喊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伟大口号,点醒了无数人的爱国自信心和责任心。女排精神就是爱国报国强国的集中体现和集体表达,铁榔头郎平曾说:“中国女排的目标——升国旗、奏国歌。为国争光,是我们的义务和使命。”在竞技体育集体项目中,女排人身披国旗,为国而战,升国旗争奖牌,奏国歌赢金牌的爱国情怀永不磨灭。中国女排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精神符号,是打破体坛局限,是全国各族人民、各行各业争相学习的模范。

2.2、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情怀

因排球是隔网对抗集体类运动项目,输赢球的关键就在于“1+1 >2”的整体协调与全力配合,所谓团体合作,完美的、攻无不克的团队塑造,就必须摒弃个人得失,以团队目标为核心,服务于集体,追求集体协同效益最大化,致力于团队协作最佳化,服务于攻克对手最优解。郎指导曾说:“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所谓团队合作,就是赢球是大家的,输球也是大家的,要相互理解、包容,这也是中国女排一个非常好的传统。”这种集体主义精神,在集体项目竞赛中,就在于以集体利益目标为核心,团结所有人的临场技战术,形成集体智慧与集体力量,从而“赢敌克敌”。新时代,在体育强国建设的征程上,传承与弘扬集体主义情怀,凝聚个利服务集体利益,小我融入大我,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有利因素,凝聚成集体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我才知与集体智慧。

2.3、顽强拼搏的自我超越追求

竞技体育从不相信眼泪,强者自强,弱者逐强。建国之初,三大球振兴计划,拉开了女排在国际竞技体育舞台上,为国出征争金夺银的拼搏高光。当然,纵览我国女排发展历程,从来不是一帆风顺,也不是高处不胜寒的“常胜军”,但是,每场比赛或许输赢未知,但女排人绝不轻易放弃拼搏,都会全力以赴;不到最后关头,也绝不放松警惕,坚决团结进取。这是新、老女排人的自我超越传承,是对顽强拼搏精神的一脉相承。回看巴西和里约奥运会上女排实力本不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我国女排凭借顽强拼搏的自我超越斗志连续把微弱优势,一点一点放大成求胜的可能性,最终坚持到了夺冠。顽强拼搏的自我超越意识体现在女排人偶遇挫折和逆风翻盘的重压之下,是女排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顽强拼搏斗志征服着球迷和大众,更是女排精神深受喜爱的内涵外显。

2.4、永不言败的奋力奋斗精神

竞技体育的精彩就在于不可复制、不可改写的悬念制造,尤以争强取胜的同场竞争最为激烈。排球项目作为隔网对阵,攻防角色会因球权进行更替,在不占比分优势的情况下,团队成员一致奋力不放弃,以奋斗协作的精神面貌直面对手的进攻,尤其在异域不占主场优势的情况下,永不言败、不到最后时刻永不放弃的奋斗就是给所有观众奉献的竞技体育的竞争文化精神,这也就是女排精神伟力渲染球场,而超越体坛,鼓舞普罗大众的身体对抗竞技美。永不言弃,看到的是自信的希望,是明知不会赢而选择不问结果,只求无愧,努力在场上奋斗过、争艳过。

3、我国女排精神对高校体育软文化建设的价值潜能

3.1、女排精神助力于构建我国开放的、创新的现代民族主义文化自信

“民族主义是一种不太系统的意识形态和社会运动,它强调特定民族的具体文化传统的殊别性,强调民族利益至上,保护和传承其民族的固有文化传统和疆界的完整。”20 世纪80 年代,我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女排运动员在赛场上所展现出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女排精神,是一代又一代新老女排运动员在不断地实践与学习,参加各级各类比赛中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延续和传承下来的体育精神,是中华体育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百年精神谱系之一。尤其是,在国际社会全球一体化背景下,竞争与共赢相互博弈,我国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举办了“北京冬奥会”,以互访交流与合作共赢,主动发挥体育外交的政治属性,大力弘扬女排精神、北京冬奥精神,为我国树立开放、创新、现代的民族主义文化自信。

3.2、女排精神助力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认同凝聚力和向心力

高校作为大学生求学、生活的聚集地,综合类院校多,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至关重要,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融入求学与生活的认同意识就十分必要。那么,以班会、课堂、课外等全方位、全过程的班会思政、课程思政、实践思政为抓手来融合女排精神筑牢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尤其是女排精神对于团结各民族大学生的文化认同、精神认同和价值认同有着潜移默化地可塑性潜在价值,特别是多民族大学生能够以自身的直观行动学思践悟地传承女排精神,以自觉行动、自信实干助力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共情度和认同感,激发在校大学生的多民族凝聚力。

3.3、女排精神助力高校学校体育素质软文化建设的活力和动力

高校可以组建女排精神宣讲团,推进女排精神传承和弘扬的文化氛围,尤其是在校文体活动中,以图文、视频、音频等形式手段来讲好女排故事,塑造女排精神的传播土壤。在运动会、体质测试、排球技能大比拼等集体类大型文体活动中,女排文化、女排故事对受众和观众都有一定的引导和教育价值,要在实践中、参与中展现女排精神的话语活力和内驱动力。在大学生体育教育、运动锻炼中为学校体育素质的塑造形成资源活力,为学校体育素质的制度文化建设提供内生动力。女排精神助力高校学校体育素质软文化建设的活力和动力,不局限于文化层面,要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要以女排精神助力学生立德树人,以女排攻防战术助力学生增智提慧,以女排名宿助力学生身体教育,以竞技女排助力学生识美赏美,以女排素质训练助力学生劳动教育。特别是,女排精神根植于举国体制下“大国家队”革新的沃土,在“体教融合”背景下,可以为高校体质提升的制度文化和团队文化建设提供活力和动力。

3.4、女排精神助力在校学生终身体育健康素养的培育与养成

大学生在学校体育的教育和引导下,逐渐养成并形成运动自觉、行动自信,尤其是在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建设的征途中,高校学子毕业步入社会就是健康生活的创造者和受益者,那么,在校期间,对于女排精神观念的树立和养成就极为重要,部分高校以俱乐部制开展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或是“教学练赛考”五维一体教学革新,都为女排项目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传承土壤和环境载体。团体对抗类项目的进攻防守过程中,所表现出不气馁、不追责的相互理解与互相宽容,是团体运动项目的独特文化,是团队协作的必要前提和必然条件。时下,大学生常存在熬夜晚睡、久坐打游戏的亚健康现象,普遍缺乏健康的体魄与强大的心理素质。女排精神作为排球项目文化的核心素养,对在校学生的体育健康知识学习,钻研女排精神文化文明起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性作用,对大家步入社会,树立终身体育兴趣,筑牢健康素养意识,养成终身运动习惯,获得体育健康能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4、我国女排精神对高校体育软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女排精神对高校体育软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多种多样,如何凝神聚力地把高校学生传承女排精神的建设目标转化为实际行动,如何百花齐放地把高校学生弘扬女排精神的建设要素内化为行为习惯,就需要汇集高校在校生对女排文化的自觉自主学习,培植深厚的女排精神传承实施方案,最终在正确的、积极的价值目标引领下,教化高校在校生为了实现学校体育(排球项目)教学课程思政目标而努力学习,练就过硬的技能,掌握奋斗本领,立德树人,树立坚持奋斗的决心和勇气。

4.1、高校软文化对女排精神伟力自主自觉学习的引导与培育

女排精神作为中华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运动项目文化、运动美感文化、团队协作文化、争强取胜文化、制度设计文化与代际精神文化,不同群体对其认知差异的形成,无外乎自主自觉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差异,如何通过女排精神自主内化为自身行为习惯。就高校软文化引导与培育而言,首先,高校需要设置、设立女排精神自主学习的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积极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尤其是通过读书会、课前预习、小组头脑风暴等来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女排精神的内涵和外延,引导大家大胆地发表见解;其次,教师在教学中,立足课程思政教学起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女排精神的兴趣,善于应用女排故事、赛事热点、体育电影等素材,来畅谈兴趣点的扩展和延伸;培养学生们自主学习女排精神的习惯,尤其是在生活、学习、实践中,要多激发自主自觉活力,避免学生“等靠要”的思想惰性,激励学生们在自主自觉学习和传承中,彼此分享有益、有利的方法途径,来满足多样化的精神体验感和获得感。

4.2、课堂课外一体化对女排精神价值内涵的朋辈传承与弘扬

竞技体育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摒弃故步自封,学会创新。新时代以来,为适应国际排坛的战术技术变化,郎平执教的“大国家队”模式创新,将国家女排集训队的人数增加至30 人左右,让更多的排球运动员有机会参加国家级集训,从而扩充国家队的女排人才资源库,为排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就课堂课外一体化而言,教学竞赛环境和比赛氛围是个人精神锤炼和塑造的重要途径,越多在校生参加排球教学比赛,就会有更多的人参与组织、备赛、参赛,从而把课堂所学,应用到自身的竞技比赛当中,特别是以自己身体实践来力行女排精神所深藏的爱国主义教导、集体情怀导向、顽强拼搏超越、永不言弃奋斗内涵,以赛场上、身体对抗中的行为习惯展示给参与者、观赏者。这就为校园里,课内外一体化践行女排精神,推进女排精神生活化和常态化,发挥着课内课外实践育人的朋辈传承与弘扬价值。

4.3、融媒体新媒介对女排精神运动促进健康教育的宣传与推广

女排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之一,其竞技文化属性和全民健身属性不言而喻。在高校里,移动互联网相连千万人,依托微信公众号、微博超话、抖音、快手、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来宣传女排精神中运动是良医和运动促进健康的常态教育,把大健康观念和科学运动意识融入到女排精神的弘扬之中。可以通过微信视频号等,线上邀请大咖互动,诸如奥运冠军讲女排故事、女排队员讲规则等来增强融媒体新媒介对运动促进健康的宣传维度与推广深度,以新平台为女排精神思政育人注入活力和动力,在线上打造校域女排文化无形资产的超级IP,展示良好的校园运动形象,提升校园体育软文化氛围,发挥带动作用,人人共建校域女排超话IP,共享实践成果,争取把网络女排文化建设成受益终身的软文化品牌。

5、结语

新时代以来,在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的建设征途上,体教融合的生动实践就是要打通竞技文化和校园体育的融合强度和交织密度,就是要在女排精神代代相传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地助力高校体育软文化的可持续建设,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

猜你喜欢

女排助力精神
助力成功七件事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红楼女排
助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自能”学习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女排精神,历久弥新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为更适宜的阅读之地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