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思共生”理念下高中思政课导入设计实践研究

2024-04-11韦舒莹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4年1期

韦舒莹

[摘 要]每一堂新课都是通过导入这一环节启动的,在高中阶段,倡导用“做思共生”理念设计思政课导入环节,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提升感悟和认知。文章归纳了“做思共生”理念下思政课导入设计的三大作用,总结了“做思共生”理念下思政课导入设计的策略,引导学生怀揣好奇,在愉悦的心境下主动探究新知,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做思共生;高中思政;导入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4)01-0058-03

“做思共生”理念提倡动手、实践、操作、经历与体验,是一种具有实践色彩的教育理念。“做思共生”中的“思”是指动脑、思考、反思,“做”是指对研究对象的实际操作及对事实的归纳、整合,将两者有机结合可促进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高质量提升。因此“做思共生”理念是符合时代需要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每一堂新课都是通过导入这一环节启动的,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领悟到,一堂高质量的思政课首先需要高质量的课堂导入。在高中阶段,倡导用“做思共生”理念设计思政课导入环节,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提升感悟和认知,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人才。

一、“做思共生”理念下高中思政课导入设计的作用

(一)吸引作用

高中思政课教师在“做思共生”理念下,在导入环节精心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顺利引导学生关注新课内容,并萌发对新知的好奇心及新鲜感,促进高质量课堂的有效开展。

(二)激励作用

高中思政课教师坚持“做思共生”理念,在导入环节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亲自实践,可以激发学生对新课知识的探求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满怀憧憬又愉悦地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中,成为眼中有光、心中有爱的新时代学生。

(三)指向作用

高中思政课教师秉持“做思共生”理念,在导入环节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亲密合作,可以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引导学生主动思维和深度思维,为帮助学生可持續发展做好准备。

二、“做思共生”理念下高中思政课导入设计的策略

(一)调查研究导入——主动实践,知行合一

“做思共生”理念鼓励学生将主动思考和亲身实践有机统一,而思想政治是一门知行合一的学科,因而在课前或导入环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例如,在教学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必修2《经济与社会》中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课前,教师安排学生分小组采取研学的方式了解南宁市几家知名的公有制企业及非公有制企业的特征、分配方式及过去五年的经营状况。在课堂的导入环节,教师请各小组代表上台介绍所研究企业的各方面情况,展示所研究企业的经营状况曲线图并作分析。从学生所生活城市的知名企业入手设计实践活动,遵循了“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高中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不仅拓宽了视野,增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还畅想了自己的未来职业,大大提升了综合素质。此外,在分组开展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主动构建合作学习共同体,在培养科学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同时,还培养了实事求是和踏实肯干的处世态度,为未来人生迈向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设计问题导入——分层设疑,探究解决

高中思政课教师在“做思共生”理念指导下,在导入环节分层设疑、层层追问,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在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必修3《政治与法治》中的“法治国家”一课的导入环节中,可以同龄人方方某天早晨的经历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利用同伴效应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帮助方方解决生活难题的过程中收获成长。具体导入情境:一天早晨方方在上学路上看到一位阿姨因踩到未盖严实的井盖而摔倒。方方立即拨打110报警电话请警察前来处理,并建议尽快在井盖周围放置警示标牌,以提醒路人避开事故地。政治老师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主动找到方方,表扬他作为一名公民,能正确行使政治权利。方方感到非常开心。政治老师在之后的课堂上借此事说,建设法治中国需要全体公民和全社会的参与与推动,请大家分小组就近期老百姓生活中最关注的民生问题,如均衡教育的有效实施、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大学生就业的促进办法、刺激消费的策略等热点问题说说自己的看法。各小组成员纷纷发表见解,由小组长汇总后与全班同学分享。这样在导入环节设置问题不仅顺利地导入了新课,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学科核心素养。

(三)时政新闻导入——收集时政,交流互鉴

高中思政课教师可以在“做思共生”理念的指引下,课前布置学生分小组通过网络、电视、“学习强国”平台等途径收集与新课内容有关的国内外时政新闻,并进行组内交流讨论,然后在课堂导入环节请各小组集体上台给大家介绍本组收集到的热点新闻。例如,在教学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必修4《哲学与文化》中的“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一课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小组收集国内外时政新闻,并将学生收集到的新闻作为新课的导入素材。如当时正值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广东省广州市松园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非正式会晤,两国元首循着《高山流水》悠远婉转的琴声来到白云厅,一起听千年古琴奏千年绝唱,品千年茶韵论千年兴替。一曲《高山流水》流传千古,也留下了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佳话,映衬着两国渴望友好交流,努力实现合作共赢的期许。某小组成员收集有关此热点的文字、图片、视频、评论等材料,在课堂导入环节向全班同学展示,不仅帮助大家了解了大国外交事件,而且激励学生主动关心国内国际大事,努力成为有世界眼光的中国青年。

(四)情景编剧导入——深度学习,合作创新

“做思共生”理念强调师生共同将思考和实践相结合,通过师生合作与生生合作构建深度学习的高效课堂。例如,在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必修3《政治与法治》中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备课过程中,教师以学生为中心,选取合适的问题编撰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预习新课,并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指导学生编写和排演生活情景剧《到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旅游》。正式上课时,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让学生一边观看演出一边思考以下问题: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到少数民族聚居地旅游需要注意什么?在学生演员声情并茂地演完他们精心编排的情景剧之后,让学生针对之前提出的问题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总结本组探究成果,并派小组代表上台给全班同学展示活动成果。这样的导入设计促使全体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合作探究活动中,锻炼了学生的思维以及联系实际生活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同时体现了教育的真谛,就是让学生有强烈的价值感,让学生变成快乐的人,让学生对未来充满希望。

(五)经典故事导入——搜寻典故,传承优秀

“做思共生”理念既讲求思考的深度,又强调实践的效度。教师可在课前让学生分小组开展合作学习,共同讨论并搜寻适合新课的历史典故、名人轶事、成语寓言等素材,再在课堂导入环节请小组成员一起上台展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主动学习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外来文化中的有益成果,拓宽知识面。例如,教师在讲教材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中的“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一课时,课前让学生分小组查找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哲理的成语或俗语故事,在课堂导入环节请各个小组上台跟大家分享一个经典故事,如量体裁衣、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等。其中一个小组上台介绍了“量体裁衣”的故事:宋朝京城中有位名气响当当的裁缝,一次,大官员请他裁制一件朝服。裁缝给他量好尺寸后,又问他当官多少年了。大官员听了很奇怪,裁缝解释说,年轻人刚刚担任高职,意气风发,走路时精神抖擞,挺胸凸肚,衣服应当后短前长;做官有了一段时间,心态平和,衣服应当前后一样长;当官时间久且准备迁退,则内心抑郁不振,走路时低头弯腰,衣服应当前短后长。这时,小组代表向其他同学提问:这位裁缝是怎样裁制出合体的衣服的?由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入新课的学习。

(六)软件游戏导入——人工智能,创新融合

“做思共生”理念关注预设和生成之间的差距。教师课前组织学生参与活动,课中从活动反馈中了解学生对新课核心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而有针对性地推动教学的高质量发展。因人工智能与各学科课堂的深度融合应用越来越广泛,教师在课前可以指导各小组利用希沃等软件设计并制作互动小游戏。例如,在讲授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必修4《哲学与文化》中的“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一课之前,为了让学生正确区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概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制作软件竞赛游戏,课上请学生上台进行沉浸式体验,并谈感悟,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促进信息技术与思政课的跨学科融合,创新式地导入新课。同时,鼓励学生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制作软件游戏,有助于为国家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

(七)音乐歌曲导入——提升审美,激活思维

“做思共生”理念倡导思想与行动的统一。新课程改革倡导五育并举,把音乐引入思政课导入环节有助于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理解美、实践美,在课堂中将爱的温度和育人的深度有机融合。例如,在教学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必修3《政治与法治》中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课时,可用传唱度非常高的歌曲《爱我中华》导入。上课初始,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请全班学生激情澎湃地合唱歌曲,接着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这首歌反映了我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从刚才的歌曲中,能感受到我国各民族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歌曲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水平,激活了学生的深度思维,吸引学生结合新课知识进行自主思考分析,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八)身边资源导入——深入挖掘,拉近距离

“做思共生”理念强调师生在设计导入环节时用心发掘身边资源,并与课程内容整合起来,以迅速拉近学生与新课之间的距离。例如,在教学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必修3《政治与法治》中的“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一课时,笔者可以在导入环节引用学生的身边资源:我校石鹏校长是广西人大代表,曾在两会上提出教育議案。笔者先给学生播放《广西两会人大代表石鹏校长:夯实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基础》的视频,然后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思考以下问题:①同学们知道我们学校里有一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人大代表吗?他是谁呢?②结合上述视频,谈谈人大代表有哪些职权和义务。③人大职权和人大代表职权怎么区分?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学生此时发挥集体智慧积极思辨,探究人大代表的相关知识,并向人大代表提出建议,学会正确行使政治权利。通过对身边资源的深入挖掘,扎扎实实导入新课,可以为整堂思政课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中国式现代化教育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高中思政课教师可在 “做思共生”理念的指导下,结合校情、学情以及新教材的内容,灵活选择适合的导入方法,让高中思政课堂充满趣味和正能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新知,为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新人打下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  余文森.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2]  塔文纳.准备[M].和渊,屠锋锋,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20.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