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敦煌报恩寺文书考证五例

2024-04-11王祥伟

敦煌研究 2024年1期
关键词:报恩寺文书敦煌

王祥伟

内容摘要:敦煌文书残卷S.6064、P.4021、S.4120、Дx01423、S.6226都是报恩寺的经济文书,其中S.6064是报恩寺于815或827年对本寺的财务收支进行算会而形成的四柱帐状文书,其他几件文书的年代在归义军时期,是记录报恩寺相关收入或支出的帐历。

关键词:敦煌;报恩寺;经济;文书

中图分类号:G2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24)01-0093-09

Research on Fragmental Manuscripts from the Baoen Temple

in Dunhuang

WANG Xiangwei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730070, Gansu)

Abstract:The fragmental manuscripts S.6064, P.4021, S.4120, Дx01423 and S.6226 from Dunhuang are all documents regarding the local economics of the Baoen Temple. Among them, S.6064 is a four-column accounting manuscript that records the financial revenues and expenditures of the temple during either 815 or 827. The other manuscripts, all of which date from the Gui-yi-jun regime period, are also account books that record the income and expenditures of the temple.

Keywords:Dunhuang; Baoen Temple; economy; manuscript

在敦煌寺院经济文书中,报恩寺文书相对比较多,这对研究报恩寺和敦煌寺院经济等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报恩寺文书一般都是残卷,导致其要么寺名缺失,要么年代不明,甚至寺名和年代都殘佚,从而影响其史料价值。本文专门对五件文书残卷从内容顺序、所属寺院及其年代等方面进行了整理考证,从而复原了文书的更多信息,希冀能为学界利用其进行有关研究提供便利。

一 S.6064《未年(815或827)正月

报恩寺诸色入破历算会牒稿》

S.6064残损较多,共由5个碎片组成,北原薰对其中部分内容进行过释录[1]。唐耕耦先生在《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以下简称《释录》)第3辑中对其进行释录的同时,并附有图版[2]。此外,《英藏敦煌文献》第10册专门公布了其黑白图版[3],而国际敦煌项目网站(IDP)上还公布了其彩色图版。可能是由于文书由5个独立的碎片组成,同时对5个碎片之间的内容关系没有仔细审视,故不同地方公布的5个碎片的图版顺序不但不同,而且已公布的这些图版顺序并不符合文书内容应有的顺序,《释录》中的录文也错乱了文书的内容。除了《释录》中的录文外,学界似乎并未对S.6064给予较多关注,也未发现《释录》录文中存在的问题。实际上,S.6064是一件吐蕃统治敦煌时期报恩寺算会本寺财务收支情况的状文,而吐蕃统治时期的这种状文非常少见,故该件文书在研究敦煌寺院经济、吐蕃政权的寺院经济政策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下面我们先按照S.6064的正确顺序将其内容进行释录,然后对相关问题再进行说明。

以上为S.6064残存的全部内容,北原薰仅将以上录文的第1—15行、26—33行前后释录在一起。《释录》中的录文与以上录文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是错乱了文书的内容顺序,具体是将以上录文中的第1—15行、16—21行、22—25行、26—32行、33行、34—37行、38—40行分别安排在第12—26行、35—40行、31—34行、4—10行、11行、27—30行、1—3行。特别是由于将第38—40行、26—32行、33行的内容安排到最前面而成为第1—11行,容易使人误认为第1—11行内容是另一所寺院的帐目,而其他内容是报恩寺的帐目。除了内容顺序有很大的差错外,《释录》对个别文字的释录也存在问题,如将第12行的“一百六十石六斗”补录为“一百六十三石六斗”,而从图版来看,此处并未缺“三”字,且据第13—14行数字可知,第12行文字应为“一百六十石九斗”。同时,《释录》还将第13行的“二石”录为“一石”,将第37行的“一千三百”录为“一千六百”。

从内容来看,该件属于敦煌寺院经济文书中的算会牒类文书,是报恩寺对本寺从午年正月一日以后至未年正月十六日以前诸色斛斗等收支情况进行算会的状文底稿,下面我们就对文书内容及结构等进行说明。

按照同类文书,第1行“报恩寺”三字后空几格应有“状”或“状上”等文字,而该件中的这类文字残缺。第2—6行是总收入帐,其中第2—3行是收入总数;第4—6行是麦、豆、粟等的收入分类帐;第7—11行是上任直岁交得的上一会计期的结余帐,也即“回残”收入;第12—32行是本会计期的土地收入、布施收入、碾硙收入等各类新收入,新入部分没有新入总帐而有分类帐和明细帐,其中第21行和第22行分别为两个碎片的末行和首行,由于中间应有残缺而不能直接拼接;第33—40行是本会计期的破用支出帐,其中第33行为破用总帐,但该行末尾残缺数个文字,根据文书内容及同类文书可知,所缺文字应为“诸色斛斗破用”之类,第34—37行为破用分类帐,第38行以后为破用明细,但可惜破用明细大多残缺。从收入总数为一千六百六十石四斗三升斛斗面和一斗四升油,而破用为一千四百卅六石七斗七升斛斗和面来看,本会计期一定有大约二百二十多石斛斗和一斗四升油的结余,即本期见在,只可惜结余帐已残缺。总之,S.6064原卷含有回残、新入、破用、见在,是一件典型的采用四柱结算法的文书,只是没有特别注明新入总帐。

S.6064属于吐蕃时期的文书是无疑的,如第16行记载向报恩寺布施的安勿赊还见于S.5760,而S.5760是某年七月因官斋配征催纳“苏”的帖文,其中出现的“突田”及计量单位“”都是吐蕃时期的特征[4]。又S.6064中出现的未年和午年是吐蕃时期和归义军初期敦煌文书中常用的地支纪年法,《释录》云:“此件纪年为未年,西域出土文献分类目录初稿Ⅱ定为吐蕃占领敦煌时期,属公元九世纪前期。”[2]298对该件文书中的未年和午年,我们还可作进一步的考察。

在吐蕃统治敦煌时期,报恩寺经历了重建,如S.3873《索淇牒文》载:

这件状文的呈状者是索淇,在P.3410《年代不详僧崇恩析产遗嘱》的末尾有索崇恩的侄子都督索琪,其应为同一人。由于状文残损,故其具体内容不是很明确,大致记载在五十多年前重建报恩寺时,索淇祖代将三所水硙中的两所及田园家客施入报恩寺之事,而另外一所水硙可能被吐蕃的某殿下通过欺骗的手段也卖给了报恩寺?譺?訛,索淇要求赐回的水硙可能应是这一所。状文写于咸通年间,即860—874年,而从咸通年间往前推50多年,则可知报恩寺重建的时间约在公元800—820年左右。由于报恩寺在重建时,信众积极布施,故其布施所得的碾硙、地产等的数量增加,经济规模也随之水涨船高,如S.6064记载午年报恩寺的新收入、破用、见在分别多达1545.67石、1436.77石、227.71石,其中与碾硙收入有关的“硙上交得附”竟达一千多石,土地收入包括青麦、黄麻、红蓝、小麦共计160.6石,而归义军时期的报恩寺文书P.2821+BD15246(1)+BD15246(4)《庚辰年(980)正月报恩寺寺主延会诸色入破历算会牒》、S.6154《丁巳年(957)稍后报恩寺算会见存历稿》、S.1574V《己未年(959)报恩寺诸色斛斗入历》、S.286《公元980年前后报恩寺诸色斛斗入破历算会牒稿》等中记录的新收入、破用、见在及其碾硙收入、地产收入一般都是数十石?譻?訛,可见,S.6064所载午年时报恩寺的经济规模远远大于归义军时期报恩寺的经济规模,至于报恩寺经济规模前后变化很大的原因应与世俗政权对寺院经济的管理调整有关,这里我们就以土地收入为例进行分析。P.2821+

BD15246(1)+BD15246(4)记载报恩寺在丁丑年(977)、戊寅年(978)两年的土地收入分别为47.1石、34石,也即这两年的土地收入仅为S.6064中午年时土地收入的四分之一左右,造成这种较大差距的原因应与吐蕃时期对寺院土地的调整有关。S.2228背面有6件古藏文文书,其中第3件“关于林苑归属的诉状”即记载了吐蕃对敦煌寺院土地的调整问题,杨铭、贡保扎西先生将其翻译如下:

该件文书记载吐蕃在鼠年调整草地和农田时,将以前各方布施给寺院的所有农田收回,并赐给百姓作为口分地,体现了吐蕃对敦煌寺院经济的管制态度。关于文中的鼠年,杨铭、贡保扎西先生认为是公元808年,但陈国灿先生讨论认为是832年,从讨论情况来看,后者之说更为可信[6]。在这次调整土地时,寺院的土地一定有不少被分配给了民户,报恩寺也不例外,如像S.3873中所载索淇祖上布施给报恩寺之类的田地也应被收回分给了索家或其他民户,土地数量的缩减直接导致了报恩寺土地收入的减少。从报恩寺经济规模及其土地收入的变化来看,S.6064的时间应在报恩寺重建后及其吐蕃调整寺院土地之前,而在调整寺院土地的832年之前与重建报恩寺的800—820年左右之间的午年应是814年或826年,故S.6064中的午年应是814年或826年,未年应是815或827年。

唐耕耦先生将S.6064拟题为《未年正月十六日报恩寺诸色入破历算会稿》,《英藏敦煌文献》第10册拟题为《报恩寺午年正月一日至未年正月十六日诸色斛斗入破历计会》。该文书显系为算会的牒文,同时从文书中的数字均用小写,且个别帐目有误来看,其无疑为状文的底稿,故唐耕耦先生的拟题更为准确。同时,从同类文书来看,状文末尾的日期一般具体到年月,偶尔有具体到日者,而且算会活动不一定一天就完成,就S.6064而言,算会活动的结束并不一定就在正月十六日,也许还在十七日后,故为了稳妥起见,我们可将其拟题为《未年(815或827)正月报恩寺诸色入破历算会牒稿》。

二 P.4021《庚子年(940)报恩寺

寺主善住领得历》

P.4021首全尾残,仅存18行,其中第18行的文字僅残留有少许字迹。P.4021的所属寺院及年代不明,《释录》第3辑在对其进行录文的同时还附有黑白图版,并拟题为《庚子年(940?)某寺寺主善住领得历》[2]130。后《法藏敦煌西域文献》在专门公布黑白图版时也将其拟名为《庚子年某寺寺主善住领得历》[7]。我们认为,该件文书应为报恩寺文书,理由如下:

首先,P.4021所载的寺院土地与报恩寺的地产分布情况一致。P.4021的内容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记录了庚子年二月十一日后寺主善住于前寺主海住手上领得回残麦粟黄麻油面等;第二部分记录的是寺主善住于庚子年七月以后领得诸渠地产收入;第三部分为其他收入,但仅存一笔帐,即“庚子年春秋于官仓领得佛食麦捌硕”,其他残缺。在地产收入中,主要记载有来自千渠、大让渠、多浓渠、北园、城南等处寺院的厨田收入。由于敦煌寺院坐落在不同的地方,故不同寺院的土地分布也应是不同的。我们发现,报恩寺的地产分布与P.4021中的记载一致,也主要分布在千渠、大让渠、多浓渠、北园等处,如S.5049《庚辰年(980)正月报恩寺寺主延会诸色斛斗入破历算会牒稿》第15—25行载:“戊寅年豆两石五斗,于大让和尚手上领入。麦三石,大让沋法律手上领入。粟三石,于西仓沋法律团领入。粟五斗,西仓索法师团领入……麦一石五斗,千渠保真手上厨田领入。麦三石,于上头庄佛住手上领入……麦三石,多农王师手上领入。”[8]相同内容在P.2821+BD15246(1)+

BD15246(4)《庚辰年(980)正月报恩寺寺主延会诸色入破历算会牒》中也有记载。P.4021所载的寺院土地与报恩寺地产分布一致的现象应非偶然,说明P.4021所载也应是报恩寺的地产收入情况。

其次,P.4021中的寺主善住、海住等在S.5139V《社司转帖》中系报恩寺僧人。S.5139V的内容属于杂写,其中有一件以上座惠贞名义于四月十三日写的《社司转帖》较为完整,其系因常年春坐局席,由上座惠贞于四月十三日所发的要求社员每人交一定量的面、油、粟等至主人灵进、保会家的转帖,除了惠贞、灵进和保会外,转帖中的僧人还有僧政、乐法律、都司法律、张法师、刘法律、郭老宿、龙法律、索法律、阎上座、吴阇梨、张寺主、田禅师、信戒、灵进、善净、寺主法政、保会、海住、愿住、保达、沙弥善住、永保、海青、智恩等人。文书中将这些僧人抄写了两遍,第二遍还写明是由报恩寺沙弥善住记[9]。在敦煌文书中,对该件转帖的抄写并非独此一处,我们发现BD08172V《社司转帖习字杂写(拟)》系对转帖内容的习字,其中所抄的社司成员有:乐法律、都司法律、张法师、郭孝子、阎上座、吴判、张寺主、龙法律、索法律、灵进、信□、信达、员子、保会、保达、愿住和沙弥善住、永保、海清、智恩、善圆、法政、智得[10]。将二者比较发现,这应是对同一件转帖的抄写,其中绝大多数僧人是一致的,仅有个别僧人不统一,这应是由抄写习字的随意性所致。虽然这件转帖没有说明该社司的社员是否均系报恩寺僧人,但从其他年代相当的文书记载来看,这些僧人绝大多数应来自于报恩寺,这一点我们可以任举数例说明,如灵进见于P.4649《丙申年(936)十月十七日报恩寺算会抄录》、保会见于BD07310尾题“甲申年七月七日报恩寺僧比丘保会诵持受记”、法政和保会见于S.6226

《公元10世纪中期报恩寺僧油付身历》、智恩见于S.4689+S.11293《后周显德元年(954)正月一日功德司愿德状》,又信达、信戒、惠贞、善净等人见于P.4765《都僧录为报恩寺水则道场帖》:

本次水则道场在报恩寺举行,参加的僧人中就有信达、信戒、惠贞、善净等,而这些僧人应是报恩寺僧人,因为如慈惠、广绍、庆弁、信德及沙弥愿度、海眼、宝甲、绍建等人均见于年代当在895年或9世纪末、10世纪初的S.2614V《沙州诸寺僧尼名簿》中的报恩寺僧名簿中?譹?訛,愿度、绍建、海眼、宝甲四人在S.2614V中均系沙弥,而除了宝甲仍然是沙弥外,愿度、绍建、海眼三人在P.4765中已不属于沙弥,故P.4765的年代比S.2614V稍晚一点,应在10世纪前期?譺?訛。总之,S.5139V、BD08172V中所载的社司成员主要由报恩寺僧人组成,S.5139V与P.4021中的善住、海住应分别是同一人,这也可进一步说明P.4021就是报恩寺文书。

确定了P.4021的所属寺院后,我们再来讨论其年代问题。《释录》第3辑将P.4021中的庚子年推测为940年,同时又注有问号表示存疑。上面我们讨论到,P.4765《都僧录为报恩寺水则道场帖》和S.5139V、BD08172V中的转帖均记载了报恩寺僧人信达、信戒、惠贞、善净等人,其中信戒、惠贞、善净三人在P.4765中系沙弥,而在S.5139V、

BD08172V中已经是排位在前的僧人,其中惠贞还是上座,故转帖的年代要晚于P.4765。又S.5139V《社司转帖》与《刘少晏状》、千字文等杂抄在一起,在转帖中杂写有甲申年,而《刘少晏状》明确写于乙酉年六月,学界一般认为乙酉年是925年,这样,甲申年应是924年,S.5139V和BD08172V中转帖的时间也应在924年前后?譹?訛。由于善住在S.5139V和BD08172V中是沙彌,而在P.4021中已成寺主,故P.4021的时间要晚于924年。此外,P.4021中的张胡胡又见于其他文书,如P.2049V《后唐同光三年(925)正月沙州净土寺直岁保护手下诸色入破历算会牒》第187行载:“粟玖斗,张胡胡麦粟利润入。”P.2049V《后唐长兴二年(931)正月沙州净土寺直岁愿达手下诸色入破历算会牒》第182—183行载:“麦叁硕,张胡胡边买金水陆钱,渡菩萨头冠用。”综合这些信息来判断,P.4021中的庚子年只能是940年,这也符合僧人善住由沙弥到寺主的成长过程。

至此,我们可将P.4021拟名为《庚子年(940)报恩寺寺主善住领得历》。

三 S.4120《壬戌年—甲子年(962—964)报恩寺布褐等破历》

S.4120首尾均残,现残存27行,《释录》第3辑进行了释录并附有黑白图版,拟名为《壬戌年—甲子年(962—964)布褐等破历》[2]213-214。《英藏敦煌文献》第5卷公布了S.4120的高清黑白图版,拟名为《某寺布褐绫绢破历》[11]。S.4120的内容主要是对壬戌、癸亥、甲子三年间寺院褐、绫、布等破用的记载。

S.4120的残存内容没有说明其所属寺院,郁晓刚认为应属普光寺,并认同了《释录》对该件文书的定年问题,理由是该件文书中出现的史兴子之名又见于P.2856V《乾宁二年(895)三月十一日僧统和尚营葬牓》和P.2856《唐景福二年(893)癸丑岁十月十一日某寺纳草历》,其身份是普光寺的常住百姓;又文书中的善因之法名见于P.3167V《乾宁二年(895)安国寺道场司常秘等状》,其身份是普光寺的沙弥尼,同时善因在S.2614V《沙州诸寺僧尼名簿》中仍为普光寺的沙弥尼,而S.4120记载癸亥年(963)十二月三日破用“布尺五,善因亡吊孝新戒用。”从而认为这符合善因的年龄情况[12]。S.4120第21行载:“甲子年(964)正月,布三尺,史兴子亡,吊孝住子不勿用。”若此史兴子与P.2856、P.2856V中的史兴子为同一人的话,虽然P.2856、P.2856V中史兴子的年龄不明,但起码已是成年人,此后其又经历了从癸丑年(893)至甲子年(964)共71年的时间后才去世,这种可能性不是很大。我们认为,S.4120与P.2856、P.2856V中的史兴子应不是同一人,至于善因,在其他文书中也有出现,故S.4120中的善因也应不是普光寺尼。那么,S.4120是哪所寺院的文书呢?

S.4120中僧俗两界的人物大多见于报恩寺文书,如善因、王上座又见于P.3631《辛亥年(951)正月廿九日报恩寺善因愿通等柒人将物色折债抄录》,慕容县令、集子、沋法律又见于Дx.01426+

P.4906+Дx.02164《公元962年报恩寺诸色破历》,其第18行载:“三月五日,付集子本粟柒硕”,第53—56行载:“白面壹斗,造胡饼送暮(慕)容县令葬就墓头和尚食用。六月六日,白面叁斗,造道粮。白面贰斗,造胡饼。白面叁斗,生成、上座、沋法律等三人紫亭去剪羔子毛食用。”沋法律和丑子还见于S.5039+S.4899《丁丑年(977)至戊寅年(978)报恩寺诸色破历》:“十八日粟壹硕壹斗、麦叁斗,付丑子卧酒屈肃州僧用。”“麦陆斗,就丑子店沽酒,沋都头亡看都官用。”“粟贰斗伍升,沋法律亡赠用。”从这些情况来判断,S.4120应属于报恩寺文书。虽然《释录》在将S.4120中的壬戌年、癸亥年、甲子年分别定为962、963、964年时未说明理由,但以上资料均在10世纪中后期,特别是Дx01426+

P.4906+Дx02164《公元962年报恩寺诸色破历》记载到慕容县令亡而破用白面壹斗,而S.4120也记载“布叁仗伍尺,暮容悬(县)令亡吊孝诸娘子用。”故《释录》的定年是正确的,我们可将其拟名为《壬戌年—甲子年(962—964)报恩寺布褐等破历》。

四 Дx01423《公元978年前顷报恩寺

索老宿团于沋法律团等处领得斛斗历》

《俄藏敦煌文献》第8册公布了Дx01423的黑白图版,并拟名为《领粟凭》[13]。Дx01423首残尾全,仅存6行,其内容如下:

该件文书主要是对索老宿团于沋法律团等处领得斛斗的记录,其应是报恩寺的文书,理由如下:

首先,文书中的沋法律与大和尚多见于报恩寺文书,如Дx01426+P.4906+Дx02164《公元962年报恩寺诸色破历》载:“白面叁斗,生成、上座、沋法律等三人紫亭去剪羔子毛食用。”“九月一日,白面陆斗、油贰升,造食,众僧就碛门[兰]若看大和尚用。”S.4120《壬戌年—甲子年(962—964)报恩寺布褐等破历》载:“布贰尺,又布尺五,李僧正阿姨亡吊孝及沋法律用。”S.4649+S.4657(2)+S.7942《庚午年(970)报恩寺沿寺破历》载:“同日,粟叁斗,沽酒就大和尚□□指■滞经来吃用。”“七月十八日,粟叁斗,沽酒大和尚淘麦用。”“粟贰斗,沽酒大和尚荣暖房用。”?譹?訛

其次,报恩寺的财务管理人员往往组织成“团”的形式,如S.4701《庚子年(1000)十二月十四日报恩寺前后执仓法进愿盈等算会分付回残斛斗凭》、S.4702《丙申年(996)十二月日报恩寺算会索僧正等领麻凭》和P.3631《辛亥年(951)正月廿九日报恩寺善因愿通等柒人将物色折债抄录》中都记载了报恩寺的执物僧团、把物团。又S.5049《庚辰年(980)正月报恩寺寺主延会诸色斛斗入破历算会牒稿》和P.2821+BD15246(1)+BD15246(4)《庚辰年(980)正月报恩寺寺主延会诸色入破历算会牒》中更是记载戊寅年(978)报恩寺有“西仓沋法律团”和“西仓索法师团”,其很可能就是Дx01423中的沋法律团和索老宿团。

我们再来讨论Дx01423的年代。S.5039+

S.4899《丁丑年(977)至戊寅年(978)报恩寺诸色破历》载有一笔帐:“粟贰斗伍升,沋法律亡赠用。”说明报恩寺的沋法律逝于977或978年,又S.5049

和P.2821+BD15246(1)+BD15246(4)記载了978年时从西仓沋法律团和西仓索法师团领入斛斗的相关帐目,据此推测沋法律应逝于978年,而Дx01423记载索老宿团于沋法律团领入斛斗之事,故其年代要稍早于978年。

结合以上情况,我们可将Дx01423拟名为《公元978年前顷报恩寺索老宿团于沋法律团等处领得斛斗历》。

五 S.6226《公元10世纪中期报恩寺

僧油付身历》

S.6226的图版公布于《英藏敦煌文献》第10卷,拟题为《某寺付油历》[3]201。文书内容不多,为了讨论方便,我们先将其释录如下:

(前残)

1 王判官油一升付保定  愿威油一升付身

2 张法律油一升付身  惠晏油一升付身

3 索判官油一升付身  保藏油付身

4 张法律油一升付身  保力油付身

5 田老宿油一升付身  保慈油一升付诲弁

6 愿庆油付身  保端油付身

7 张上座油一升付身  保祥油一升付身

8 法政油付身  保济油付身

9 保会油一升付身  海弁油一升付身

10 ■ 法眼  保瑞油一升付身

11 ■ 保遂油一升付身

12 ■ 惠智油一升付身

13 ■ □□油一升付身

(后残)

郝春文先生对该件文书进行过录文研究[14],此处录文时依据图版对其中个别文字进行了校改和增补。郝春文先生认为这可能是某寺被请僧人分配所得物品的文书,其年代在10世纪后半叶,文书中的僧人是同一所寺院的僧人,但没有说明是哪所寺院。S.6226中的僧人一般均见于10世纪中后期的相关报恩寺文书,如法政、法眼均见于S.2614V《沙州诸寺僧尼名簿》所载的报恩寺僧名簿中;保力、保祥见于BD15246(2)+P.3364+S.5008

《公元947—954年间某年报恩寺诸色斛斗入破历算会牒》;愿威、保遂、保瑞见于P.3631《辛亥年(951)正月廿九日报恩寺善因愿通等柒人将物色折债抄录》;保定、保力、保藏、保端见于S.4199+

P.3598《庚辰年(967)后报恩寺常住什物交割点检历状稿》、S.4215《庚子年(1000)后报恩寺交割常住什物点检历》;惠晏见于S.4689+S.11293《后周显德元年(954)正月一日报恩寺功德司愿德状》;保会见于BD07310尾题:“甲申年七月七日报恩寺僧比丘保会诵持受记”。既然S.6226中的僧人集中出现在10世纪中后期的报恩寺文书中,那么S.6226也应为报恩寺文书,其年代也应在10世纪中后期,故可将其拟题为《公元10世纪中后期报恩寺僧油付身历》。

参考文献:

[1]北原熏. 晩唐·五代の敦煌寺院経済:収支決算報告を中心に[M]//講座敦煌·3·敦煌の社会.東京:大東出版社,1980:453-454.

[2]唐耕耦,陆宏基. 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3辑[M]. 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296-298.

[3]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 英藏敦煌文献:第10卷[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64-65.

[4]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 英藏敦煌文献:第9卷[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127.

[5]杨铭,贡保扎西. Or.8210/S.2228系列古藏文文书及相关问题研究[J]. 敦煌研究,2016(5):77-79.

[6]陈国灿. 试论吐蕃占领敦煌后期的鼠年变革:敦煌“永寿寺文书”研究[J]. 敦煌研究,2017(3):5-6.

[7]上海古籍出版社,法国国家图书馆. 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31册[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1.

[8]唐耕耦. 敦煌寺院会计文书研究[M]. 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7:288.

[9]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 英藏敦煌文献:第7卷[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25-26.

[10]中国国家图书馆. 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第101册[M].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120-123.

[11]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 英藏敦煌文献:第5卷[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254.

[12]郁晓刚. 敦煌寺院入破历文书校释与研究[D].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0:33.

[13]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等. 俄藏敦煌文献:第8册[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164.

[14]郝春文. 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會生活[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361-362.

猜你喜欢

报恩寺文书敦煌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太行山文书精品选(17)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监狱执法文书规范探讨
亮丽的敦煌
绝世敦煌
黑水城出土《宋西北边境军政文书》中“砲”类文书再讨论
报恩寺是度我今生的莲
报恩寺是度我今生的莲
明代报恩寺琉璃宝塔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