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X”证书制度下护理实训基地“124”建设方案探究

2024-04-10黄丽英陈满红陈加妹黄培芳黄素萍陈燕燕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4年4期
关键词:实训室母婴证书

黄丽英 陈满红 陈加妹 黄培芳 黄素萍 陈燕燕

[摘           要]  针对“1+X”证书制度背景下地方高职院校护理实训基地建设存在实训资源匹配不到位、实训教学体系融合程度不深等问题,通过探索和完善“124”建设方案,即 1 个政策、2 个定位、4 个建设路径,构建一个同時满足学历教育和证书培训的实训基地,优化现有护理实训基地结构,以国家政策引领,明确学校和专业的定位,从场地、体系、师资、组织保障四个方面入手,软硬件结合建设支撑护理实训基地的良性发展,提升护理人才培养质量。

[关    键   词]  “1+X”证书;“124”模式;护理实训基地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04-0149-04

2019年1月,国务院下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从2019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1]。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2],实训基地是职业院校学生训练职业技能、培养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场所,必然成为承担“X”证书培训工作的主要载体[3]。建好、用好实训基地是“1+X”证书试点工作的目标任务,也是重要的基础保障。护理实训基地是护理学主要专业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场地,是学生进行实习前验证及巩固理论知识、训练基本操作和综合技能、培养综合素质和临床思维能力的重要基地。

一、“1+X”证书制度的意义

在“健康中国”背景下,老年照护和母婴护理健康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一方面,老龄化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养老健康服务市场,老年照护要求兼顾老年人的生理、心理需求等[4-5];另一方面,三胎政策的开放,亦带来巨大的潜在母婴护理健康服务市场,优生优育观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家庭重视母婴健康[6-7]。因此,上述两大健康服务市场的需求导致需要更多老年照护和母婴护理的专业人员,为了弥补老年照护和母婴护理人员的不足,缓解社会照护压力,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利用现有资源,面向社会成员及在校学生开展母婴护理及老年照护技能等级培训,以增强社会母婴护理及养老服务能力。

我校医学健康系积极探索将老年照护及母婴护理融入现有的学历教学体系,学生毕业前取得专科学历证书、全国护士执业证书的同时,根据自身的兴趣以及未来就业岗位的需要,积极参加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并获得相关证书。

二、现有护理实训基地软硬件与“1+X”证书的需求匹配问题

(一)实训基地规划布局不能满足“X”证书培训和鉴定的需求

目前,我校护理实训中心建设与规划是基于临床仿真教学理念,含有护理综合实训室、母婴实训室、模拟产房、急救护理实训室、临床综合实训室、医学基础实训室等。实验室种类较为齐全。但是,老年照护和母婴护理证书的岗位内容与临床护理既有重叠,又有其独特之处,如老年照护要求照护人员能够满足老年人生活照料、日常康养、功能障碍及认知障碍照护等,对照《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职业技能要求,目前现有的护理实训基地只能满足部分培训需求[8]。

(二)实训师资队伍技能水平与“X”证书培训团队要求有差距

我校实训师资队伍具有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均取得护士执业资格,但是,取得养老护理员或育婴员证书的实训教师相对较少,老年照护和母婴护理职业技能要求与临床不尽相同,对于如何将“X”证书实训内容融合入学历证书实训教学体系有待进一步探索,实训师资队伍技能水平直接关系到“X”证书培训质量。

(三)实训教学体系不能满足“1+X”证书的多元化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护理产业技术的不断革新,新型养老模式和母婴护理模式不断推陈出新,目前的实训教学体系较为单一,跟不上临床护理技术的发展和“X证书”技能培训需求,导致学生所训练的技能与新型的老年、母婴护理岗位需求不匹配,不能满足产业的发展需要。

三、“1+X”证书制度下护理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统筹规划和开放共享

实训基地要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建设,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建设资金到位情况以及实验室的需求紧急程度逐步进行建设,规划要合理、科学,涵盖学历教育和证书教育两种体系的实训需求,实训基地在满足校内正常的实训教学的基础上,要积极对外开放,面向区域内有相关培训需求的机构如养老机构、月子中心等进行开放共享,最大化实现基地的建设价值,发挥基地的最大效能,促进实训基地的管理不断优化提升,走上良性循环[9]。

(二)前瞻性和实用性兼顾

一方面,“1+X”证书制度还在不断探索优化阶段,是一个具有前瞻性的制度;另一方面,“1+X”证书制度中的“X”证书是基于市场需求的岗位技能培训,因此,基于“1+X”证书制度的护理实训基地的建设要坚持前瞻性和实用性兼顾的原则,坚持面向临床护理、老年照护、母婴护理等行业的现实和远期需求,在实训资源配置、实训室运行管理、师资队伍的建设等方面与医院、行业进行深度合作,共管共建。

(三)育训结合和书证融通

育训结合和书证融通是“1+X”证书制度试点的核心思路,是强化学生职业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关键所在。“1+X”证书制度的实施核心就是教学改革,要求现有的学历实训教学体系进行调整,融入证书培训的相关要求,打通学历教育与证书培训的壁垒,构建学历教育与证书培训并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展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研用结合为途径的多元化实训教学体系,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培训需求。

四、基于“1+X”证书制度下护理实训基地“124”建设方案

护理实训基地建设方案是“1+X”证书制度能够切实落地的重要保障,基于多方面的调研分析、相关文献的研读解析,以及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健康系的现实需求,结合医学健康系实际,提出“1+X”证书制度下护理实训基地“124”建设方案,即“基于现有的实训基地,以1个国家政策为导向驱动,2个定位即学校定位和专业定位为标准,4个建设路径即场地、体系、师资和组织保障建设为支撑体系,打造基于“1+X”证书制度下的护理实训基地。具体的建设方案如图1所示。

(一)落实一个政策,助力区域产业

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为政策方针,高度重视高水平护理实训基地建设工作,以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为目标,统筹各方面资源,推动实训基地开放共享,辐射周边同类学校,探索创新护理实训基地管理模式。提升护理实训基地整体规划设计、建设管理水平,为社会公众、职业院校在校生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企业提升人力资源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二)明确两个定位,培育优势人才

1.学校定位

以社会需求为目标,根据莆田市“十四五”规划要求,培育养老服务、母婴护理、康养服务、病患关怀等健康管理服务产业是我市生命健康产业的重要发展内容。学校的定位是将医学健康系做成我校特色专业,为区域护理事业输送优秀护理人员,搭建集学历教育、证书教育、职业技能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护理教育平台。

2.专业定位

突出实践技能的培养,为临床实践打下坚实基础。培养的学生主要面向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临床护理、护理管理及护理教育等工作;面向家庭、社区和学校,从事预防保健、社区护理、老年护理、家庭护理及康复疗养等工作。

(三)四个建设路径

1.场地建设

(1)专家论证,构建专业严谨的论证流程

我校新校区场地充足,原先的规划布局主要满足护理专业学历教育的需求,老年照护、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进一步融入,需要在原有的规划布局上进行调整,使现有的实训基地能够同时满足两个体系的教育需求,为保证区域规划的合理性,需邀请相关专业的专家进行充分论证,在原有的基础上,整合资源,避免过度、重复的建设。

(2)资源整合,构建融合、共享的功能分区

功能分区按照资源整合共享,节约成本,避免重复建设的原则,分类规划学历教育和证书教育功能区,建成急危重症护理实训中心、基础护理实训中心、医学基础实训中心、母婴护理实训中心、老年照护实训中心5个实训教学岛,具体设置如图2所示。整合原有的妇科技能实训室、产科分娩实训室、模拟产房、新生儿沐浴室、儿科护理实训室共同构成母婴护理实训中心,后期根据需要拟增加母婴护理综合技能实训室、母婴营养实训室等;我系有中医专业,以中医康复护理实训室、老年护理实训室、家庭养老护理实训室为主体,构建老年照护实训中心,与中医康复保健专业群共享。这样功能分区可以同时满足护理专业学历教育体系实践训练需求和“1+X”老年照护、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和鉴定的要求[8]。

(3)开放运行,构建开放有序的管理模式

实训基地调整后要充分对外开放共享,对校内师生,改变以往下课就关门的状态,实施预约开放制度,保证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对课堂所学进行巩固训练,遴选技能娴熟的高年级护生作为“小老师”辅助实训指导教师对低年级护生进行训练,通过小老师和盘化管理模式实现学生自主管理实验室、自主交接实训物品、自主训练操作技能的开放性管理模式,保证实训基地开放共享的有序管理。对于校外培训人员,采用集中预约制度,一般利用周末、节假日或者寒暑假进行错峰预约培训。

2.体系建设

(1)建章立制,构建实训基地完善的制度保障

制度是保障护理实训基地良性运行的关键,护理实训室基地的制度建设主要从安全管理、开放共享、岗位职责、设备及用物管理、考核奖励等入手,安全管理方面要制定实验室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等,护理实训涉及气瓶、手术器械等用物要单独形成管理细则;开放共享方面要制定开放实验室管理办法,明确开放时间、开放方式、预约方式等;岗位职责方面要明确实训基地涉及的实训指导教师、实验员、学生等的具体职责,约束实训基地管理人员、实践教学人员以及参与护理训练学生等人员的行为规范;设备及用物管理方面要明确设备的采购、使用、报废等方面的管理细则,考核奖励方面要完善奖惩机制,提高管理人员和实训教学人员积极性,让实训基地的建设持续保持充足的动力。

(2)对接职业需求,构建多元化的“1+X”实训项目体系

实训教学体系是实训基地建设的灵魂,实训基地的建设主要目标就是实现学生的护理实训技能的提升,在“1+X”证书制度背景下,实训基地要为多层次和系统性的护理实训教学提供平台,有机融合学历教育实训教学体系和“X”证书教育培训体系,形成层层递进、系统化和一体化的多元化实训教学体系,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考取过程中,实际操作部分的比例约为70%[10],两本证书的技能等级培训项目要融入现有的学历专业实训教学体系,其中老年照护分解的融入基护和应急救护实训项目,母婴护理的分别整合进妇产科护理和儿科护理[11]。采用集体指导、示教、分组练习、回示等教学手段,强化学生对重点、难点步骤的掌握,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

(3)多維考核评价,构建实训质量保障体系

考核评价体系是实训质量的保证,单一的评价方式不利于多元化实训教学体系的实施,根据不同的实训教学模式开展多维度的考核评价,充分保证评价结果的科学、合理。同时,运用大数据及信息技术辅助评价,提供客观量化的评价数据,如实训室开放时长、学生课后自主操作时长、设备操作时长、护理用物使用量等,形成可视化数据直观呈现。另外,构建管理人员服务评价、学生实训操作技能评价、X证书通过率等综合评价体系,实训基地管理层充分利用上述客观数据进行剖析评价,为后续实训基地的进一步改进、提升提供结果导向。

3.师资建设

(1)专兼结合,建设双师型实训教学团队

实训教学团队教师要专兼结合,年龄、职称、专业结构搭配合理,梯度合适。在“1+X”证书制度背景下,实训教室护理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不仅要紧跟临床护理技能的发展,同时还要积极熟悉掌握“X”证书的实训操作技能,首先,专职教师通过暑假或者周末下临床或老年护理和母婴护理相关的培训机构培训进修,提升临床及职业护理技能,积累临床及职业技能经验,积极考取养老护理员或育婴员证书。其次,积极引入临床或者培训机构兼职教师,专、兼职教师互补,采取主、副实训指导教师模式,或老教师搭配新教师的模式,实现传、帮、带机制,推进实训团队分级梯次发展,优化专兼结合实训指导结构。

(2)奖励机制,构建团队主观能动性长效激励机制

实训基地的良好发展离不开实训管理团队、实训教学团队的辛勤付出,实训基地要让团队成员参与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运营,提升团队的归属感和责任感,让团队成员将实训基地看成自己的第二个“家”,用心、用情投入其中。同时,要完善奖励机制,激发团队成员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投身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运营中,开展各类评优评先活动,营造积极奋发的团队氛围[12],树立先进榜样,以榜样的力量带动团队不断前行。

4.多方联动,构建“X”培训组织保障

(1)强化组织领导

学校是护理实训基地建设及监督主体,系部领导作为护理实训基地的实施主体,实训基地管理人员是管理主体,实训指导教师是教学主体,学生和校外培训人员是使用主体,要健全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协调解决实训基地建设、运营、管理工作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多方联动,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2)强化经费保障

经费保障既是护理实训基地平稳运行的支撑,又是其逐步创新发展的动力,学校和系部要保障护理实训基地日常运行的经费如耗材费、维保费、业务费等,同时每年要专项拨付一定的经费用于实验室改造或者新增的实训室建设经费、实训仪器设备的更新购置经费等,保证护理实训基地在硬件条件上与学历教育和证书教育的实训需求相匹配。

五、结束语

“1+X”证书制度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本文针对地方职业院校护理实训基地同“1+X”证书制度所需软硬件资源的匹配问题进行剖析,基于“1+X”证书制度,构建出“124”护理实训基地建设方案,为地方高校的基于“1+X”证书制度的护理实训基地建设及良性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有利于助推学校护理专业教学改革,提升护理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护理专业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9(6):9-16.

[2]丁郭平,丁琳.“1+X”母婴护理课证融通双线混合式教学探究[J].卫生职业教育,2023,41(18):76-79.

[3]周小青,姜乐军,肖红升,等.基础性条件保障:“1+X”证书制度下的实训基地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20,41(2):16-20.

[4]曹强,李君.高职护理专业“1+X”老年照护证书课证融通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23(25):65-68.

[5]郑薏,彭雯雯,钟月丽.“三全育人”视域下“1+X”失智老年人照护课程思政建设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3(24):57-60.

[6]初钰华,吕梅军,赵雪,等.山东省家庭母婴护理员职业现状调查与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23,41(18):106-109.

[7]王媛媛,王慧.高职院校“1+X”证书制度下护理专业“课证融通”母婴护理课程体系构建策略探究[J].大学,2023(23):37-40.

[8]俞茹云,周肖英,林莉莉.“1+X”证书制度下护理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训教学改革的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22,40(10):51-53.

[9]何晶.现代护理专业实训室建设与管理模式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5):246-247.

[10]郭曉华.面向“1+X”证书制度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课程改革[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22.

[11]周庆.“1+X”证书制度下护理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训教学改革的实践[J].知识窗(教师版),2023(8):114-116.

[12]苗玉琪.产教融合式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目标、策略与成效[J].现代职业教育,2023(25):113-116.

◎编辑 王亚青

猜你喜欢

实训室母婴证书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点亮婴儿房,母婴灯具搜集
实训室安全管理规范可操作性的探索与实践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
喜忧参半的母婴产品“海淘热”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虚拟实训室设计与实现
尿布师:只卖纸尿裤的母婴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