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教师教育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实施路向

2024-04-10冯馨莹胡蓉

地理教育 2024年4期
关键词:思政课程教育

冯馨莹 胡蓉

摘 要:地理教师教育课程思政对地理职前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的养成与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地理教师教育课程思政建设存在联而不通、浅而不深、分而不合等問题。本文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地理教育情怀养成和全人发展理念建立、终身学习习惯养成和全球视野发展方面挖掘地理教师教育课程思政元素,并提出以大概念逆向设计课程思政教学过程、倡导参与式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拓展课程思政教学空间及建立多元化课程评价的地理教师教育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关键词:教师教育课程;地理课程思政;思政元素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207(2024)04-0076-05

高校课堂融入课程思政是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创新[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建设,正是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三全育人”理念总要求的时代背景下,深入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与针对性,贯彻思政引领,促进专业育人的重要举措。

教师教育课程是师范教育发展与变革的核心[2]。如何传承教师教育类课程的思政红色基因,帮助师范生成长为“觉者的课程思政者”,在未来的教书育人之路上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已成为教师教育者关心的重点和热点问题。

地理教师教育课程是体现“地理师范性”的系列课程,主要涉及“地理教学论”“地理教学设计与实施”“地理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和“地理教学技能训练”等课程。地理教师教育课程在教师教育课程的师范性基础上兼具地理科学的学术性,而地理学作为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是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基础性学科之一,地理教师教育课程自然具有了思政建设得天独厚的课程资源优势和样本示范作用。基于此,本文在剖析地理教师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现状的基础上,以地理教师教育类课程中的核心必修课程“地理教学论”为例,挖掘地理教师教育课程的思政元素,探索“课程思政”建设路径,为进一步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和质量,推进地理学科建设和育人机制探索提供重要理论和实践参考。

一、地理教师教育课程思政建设困局

当前全国部分高师院校对地理教师教育课程思政开展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也存在以下三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

1.联而不通

地理教师教育类课程在理念上正从关注地理执教能力和地理教学效益向强调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操守的地理教师素养的全面和谐发展转变,强调课程内容与思政课程的关联。但从具体实施来看,当下的地理教师教育课程过分重视地理教学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地理学的应用性[3],缺乏地理教师职业空间方面的沁润。同时,在目标、内容和方式上,教师教育课程与思政课程之间还没有形成真正的融通,从而弱化了思政课程的专业结合度,淡化了教师教育课程的思政影响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作为立德树人的两翼,“课程思政”是一种课程观,融入各类课程之间,侧重于思想价值引领;而“思政课程”是一个科学的学科体系,有着独特的教育教学特点和教育规律[4]。两者在任务和目标上具有共同性,在方向和功能上体现出一致性,在内容和要求上需有契合性。

2.浅而不深

从地理教师教育课程的教育学特质来看,课程思政的重点是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树立“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理想,培育爱国守法、规范从教的职业操守等。从地理教师教育课程的地理学科特征来看,地理教师教育课程中涉及的很多地理专业知识都蕴含着重要的思政资源,与一带一路、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精准扶贫、污染防治攻坚战和蓝天保卫战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着密切联系,具有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和审美价值教育等重要的德育价值。很多地理教学法教师在实施中注意了从某些地理学或教育学的知识点引出思政教育,但从总体来看,这些探索还主要停留在单一的地理学或教育学与思政的知识结合上,对地理学科本身蕴含的丰富育人价值挖掘不够充分,对地理教师教育课程的思政元素把握不够系统,对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评价还流于形式,缺乏应有的深度。因此,在课时紧张的条件下,要有效“润思政”而细无声,不仅要求教师拥有对教书育人事业的情怀,还要求教师有巧妙融合学科知识和思政素材的能力,对于教师而言存在一定挑战[5]。

3.分而不合

课程思政的真正落实依系于每个教师,体现在每个课堂。随着课程思政理念的推进,很多地理教学法教师能认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并在课堂教学、课程实习实践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但从地理教师教育课程的整体来看,一方面很多教师并没有把这些点上的探索形成自身系统的课程思政思考和实践,另一方面也缺乏较为有效的制度或机制来促进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教师在课程思政方面的对话,整合他们在课程思政方面丰富多样的经验。地理教师教育课程还未形成协同育人的合力。

二、地理教师教育课程思政元素挖掘

课程思政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其实质在于挖掘专业教育中各类课程的思政元素[6]。地理教师教育类课程属于教育学类专业课程,其思政元素挖掘应“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加强师德师风教育,突出课堂育德、典型树德、规则立德,引导学生树立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理想,培育爱国守法、规范从教的职业操守,培养学生传道情怀、授业底蕴、解惑能力,把对家国的爱、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自觉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7]。同时,地理教师教育类课程又是具有地理科学特性的课程,其思政元素凝练应基于地理学的视野,突出地理学对于“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具有重要作用,与国家重大需求有密切的联系。”[8]。

鉴于地理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双重特性,“地理教学论”课程在充分考虑其教育学科门类隶属基础上,充分融合地理学专业课程特点和地理科学类师范生职业发展兴趣点,围绕“地理教学论”各内容模块,经“课程组提炼—高校地理教师教育者访谈—中学地理教育者调研”三个阶段的多轮反复筛选,最终挖掘凝练出师德师风、职业理想、学科素养和创新发展4个大类、13个子类的地理教师教育课程思政元素(表1)。

三、地理教师教育课程思政实施路向

1.发现思政结合点,以大概念逆向设计课程思政教学过程

基于地理教师教育课程在地理教师教育信念、职业理想塑造等方面的课程思政目标,以大概念为锚点,提取地理教师教育相关课程大概念,结合对应的思政元素,逆向设计课程思政教学过程(图1)。如在“地理教学论”的学习中,提取的11个大概念分别为:地理教育、地理课程、地理教材、地理课程标准、地理教学目的、地理教学目标、地理教学方法、地理课程资源、地理学习心理、地理学习策略和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导入环节明确本课时的预期课程思政目标,新课讲授环节通过大概念下的大问题的串联牵引,层层递进,在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中,坚定学生的教师职业理想、信念等,同时通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问题解决评价本课程的思政目标达成。

2.寻找思政兴奋点,形成参与式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为满足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可搭建多方融合的课程思政教学平台,建立“参与、学习、提升”的课程思政教学新模式,实现实践与理论并行、线上与线下并进的参与式教学。参与式教学的核心在于主动融入和共同参与,具有很强的共生性和交往性,在教学基本形态上主要体现为课堂的开放性、交往的互动性和发展的共生性[9]。在“地理教学论”课程中,为增强思政课堂的开放性,在线下教学基础上,线上以超星学习平台为主要阵地、以公众号“GEO探索”“地理嘛嘛”等为辅助,建构泛在化的参与式教学空间。同时,为增强“地理教学论”课程思政的互动性和共生性,寻找专业与思政结合的兴趣点,实施“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价值观灌输—价值观分析—价值观澄清—行动学习”进阶的课程思政教学(图2)。通过实践性学习、研讨式学习、小组合作式学习等方式,建立“在线平台+”(课上习题、技能实操、案例研讨和小组项目等)的多元化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在自主、深度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实现价值塑造。

3.延伸思政思考点,拓展课程思政教学空间

拓展课程思政教學空间,从高校课堂到基础教育一线,从室内到室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10]深入了解地理教师行业动态的最优途径就是地理教师教育课程实习。学生通过观摩一线课堂教学、实践地理教师与班主任岗位以及参与学科教研活动等,实现“地理教学论”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的融合,从而厚植学生的地理教育情怀,加深他们对地理教师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的理解和认同。在地理教师教育课程中,野外实践教学是学生应用课堂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凭借野外实地观察、调查和动手操作等地理教学方法,把理论知识和真实世界的地理现象联系起来的地理学习策略,加深学生对地理学科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延伸对宇宙观念、家国情怀、国土认知、国家认同等思政元素的理解。通过一系列的地理教学实践活动,拓展课程思政教学空间,向学生传递地理学人“科学求索世界,躬行历练人生”的敬业精神。

4.强化思政测评点,开展多元化的课程思政评价

建立包括地理教师教育课程教师、学生、辅导员等在内的评价主体,开展融合常态性评价、阶段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多种形式的课程思政评价。如在“地理教学论”课程中,常态性评价可设置针对《地理教育国际宪章2016》《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等议题的小组合作学习汇报、小论文撰写,评测学生的全球视野观;终结性考试可设置考题“‘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的高度评价。作为一名地理科学类师范生,请阐述一名合格的地理教师应具有的知识结构。”在课程目标达成的基础上,课程评价注重学生课程思政获得感(图3)。如在“地理教学论”课程中,基于其中的思政元素,从学生视角,按照知识素养、价值认同、能力提升、行为取向四个维度,地理教学论理论知识、技能知识(如解析课程标准、设计教学目标)、地理教师专业素养等16个具体指标,评价本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提炼的有效性、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的合理性、教学组织形式的贴合性、实施方法与模式的科学性等。

参考文献:

[1] 何昭水,谭北海,谢侃,等.三全育人背景下信息学科课程思政“六位一体三提升”教学实践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6):82-86.

[2] 李广.新时代师范大学高质量发展:现实诉求、历史依据与实践逻辑[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1,42(4):62-69.

[3] 胡蓉,倪亚.地理教师教育课程ACD智慧教学模式构建[J].地理教育,2022(1):71-74.

[4] 许硕,葛舒阳.“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关系辨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35(6):84-87.

[5] 黄晓蕾,邓钧,江涌芝,等.中学地理教师“课程思政”素养调查及提升策略[J].地理教育,2021(10):8-12.

[6] 张良.课程思政如何破解“两张皮”难题——知识与社会联系的认识论视角[J].教育研究,2023,44(6):59-66.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EB/0L].(2020-05-28)[2020-08-25].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

[8] 周立旻,郑祥民,陈圆圆.探索基于认证模式的高校课程思政设计——以地理学类专业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21(4):28-33,2.

[9] 陈时见,谢梦雪.参与式教学的形态特征与实施策略[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2(6):91-95.

[10] 习近平.“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N].人民日报,2021-03-07(1).

通信作者:胡蓉

猜你喜欢

思政课程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思政课“需求侧”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