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财经素养培养路径探究

2024-04-10何艺习波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4年4期
关键词:财经院校素养

何艺 习波

[摘           要]  在“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愈发重视学生财经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形成正确的财经意识,成为能够推动社会发展的人才。对“三教”改革和财经素养进行了解读,探讨了“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财经素养的价值以及培养学生财经素养的基本思路,提出了学生财经素养培养的有效路径,即创建“三教”教育理念的课堂教学环境、加强高质量教师团队的建立、创新财经素养教育方式、创设良好的校园财经文化、对学生的财经实践提供科学指导,旨在为高职院校培养学生财经素养提供借鉴。

[关    键   词]  “三教”改革;高职院校;财经素养;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04-0089-04

在当今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财经素养已经成为每个人成功和生活的必备素质。特别是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而言,财经素养的培养不仅关系到他们的个人职业发展,还对社会的整体繁荣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近年来,中国的高职院校也在不断探索和推进“三教”改革,希望通过该项改革,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并促进财经素养的发展。基于此,高职院校应该积极探索有效路径,提升学生的财经素养培养质量,进而培养出更多具备财经素养的人才,为社会发展增加动力和支持。

一、“三教”改革与财经素养解读

(一)“三教”改革

“三教”改革主要是针对教师、教材和教育方法实施的一项重要改革,其主要解决教学过程中“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的核心问题。具体体现在:第一,对教师的改革。教师是实施教学工作的主体,对其进行改革是为了提高专业素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传授财经知识,培养学生的思辨和问题解决能力。教育者的专业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成长的质量,因此,通过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可以更好地满足财经素养培养的需要。第二,对教材的改革。教材是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资料和依据,对教材进行改革意味着要不断更新、优化或调整教材,以确保它们与时俱进,反映最新的财经领域发展趋势。现代财经知识不断演进,因此,学校应确保学生接触到最新的信息和资源,以便他们具备与市场要求相适应的知识背景。第三,对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方法是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方式,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采用创新的教育技术和方法,可以促进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财经概念,增强他们的参与度,并培养解决实际财经问题的能力[1]。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学校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财经素养,使他们在不断变化的财经环境中取得成功。

(二)财经素养的内涵

财经素养是个体在财务和经济领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这一概念涵盖多个方面的内涵,首要的是对财务和经济知识的深刻理解,其中包括财务管理、投资、金融、经济学原理和市场分析等领域的知识。具备这些知识是财经素养的基础,它们赋予了个人能力去理解经济体系的运作,掌握金融市场的规则以及财务决策的关键原则。同时,财经素养还涉及实际的财务管理技能,包括预算编制、资金管理、投资决策和风险管理,这些技能在职业领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此外,财经素养还涵盖经济思维能力,即个体对经济原理和机制的理解以及对经济现象和趋势的分析能力。具备经济思维能力的人更容易理解市场的行为和经济的发展趋势,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与此同时,财经素养也要求个体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财经领域中,个体需要应对各种财经挑战,做出明智的决策,抵御金融风险和市场波动。总的来说,财经素养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不仅涉及对财务和经济知识的理解,还包括财务管理技能、经济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精神和风险管理能力等,这些能力和素质有助于个人更好地应对财经挑战,为个人和社会的经济繁荣和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二、“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财经素养的价值

(一)对学生个体发展的意义

第一,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与财经素养的共同成长。财经素养不仅是一种独立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它还与学科核心素养相互关联。在“三教”改革的框架下培养财经素养,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财经知识,同时提升其在其他学科领域的综合素养,这种共同成长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发展,增强他们的综合竞争力。在培养财经素养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数学、统计学、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财经问题。这种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复杂的财经挑战[2]。因此,财经素养的培养不仅仅在财经领域有价值,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在其他学科领域的成长,增强了他们的跨学科综合素养。

第二,促进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的萌芽发展。财经素养的培养要求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并具备解决实际财经问题的能力,这种应用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鼓励他们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在实际财经决策和问题解决中,学生需要积极运用他们所学的财经知识,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这种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职业生涯和创业精神的發展具有积极的影响。财经领域充满了挑战和机会,只有具备强烈的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学生,才能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和抓住机会。因此,在“三教”改革背景下,培养财经素养不仅是为了学生掌握财经知识和技能,还是为了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潜力,使他们更具竞争力,能够在不断变化的财经环境中脱颖而出。这对于学生的职业发展和社会参与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对社会整体发展的作用

第一,统整课程教育资源,促进社会共享化发展。在“三教”改革的框架下,高职院校可以更好地统整课程教育资源,促进社会共享化发展。这一改革举措使高职院校能够更有效地整合和优化课程教育资源,以提供更丰富、多样化的教育体验,这对学生具有积极影响,因为他们可以选择更符合自身兴趣和需求的课程,提高了教育的个性化和针对性。同时,这也有助于满足不同层次和需求的学生的教育要求,从而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3]。此外,通过社会共享化发展,高职院校的财经素养教育可以覆盖更广泛的学生群体,包括那些地理位置偏远或资源相对匮乏地区的学生,从而减少地区间的教育不平等,促进社会的公平和共享,使更多的学生可以受益于高质量的财经素养教育,提高他们未来就业和职业发展的机会。

第二,推动师资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和谐化发展。“三教”改革不仅有助于统整课程教育资源,还有助于推动师资教育的公平,促进社会的和谐化发展。通过改革教师培训和提升师资水平,高职院校有望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服务,这可以减少不同地区和学校之间的教育差距,推动师资教育的公平化。提升教师的教育质量和水平不仅对学生的财经素养培养有积极影响,还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持。高质量的师资队伍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教育资源,促进学生成长,助力社会发展。师资教育的公平化也意味着更多的教育资源将分布到各个地区和学校,减少了地区之间的教育不平等,有助于构建更加和谐的社会。

三、培养学生财经素养的基本思路

(一)对教材进行理性分析,使学科知识与财经知识相结合

在培养学生财经素养过程中,教材的选择和使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材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工具,还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基础。教育者应该对教材进行理性分析,以确保其在涵盖学科知识的同时,能有效地结合财经领域的内容。教材编写者和教师应密切合作,共同审视和完善教材内容,使教材具有实际应用性,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财经原理。财经素养的培养需要更多的案例分析和实际问题的讨论,因此,教材应该包括这些内容,以便学生在实践中应用财经知识[4]。此外,学校可以借助最新的教育技术,如在线资源和数字化教材,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体验,而且这些技术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互动机会,加强他们对财经素养的理解和应用。结合传统教材和现代教育技术,学校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他们的财经素养。

(二)构建教学情境,实践中渗透财经知识

财经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需要深度理解和实践的过程,不仅仅依赖于书本知识,更需要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将所学的财经知识应用于解决现实问题。在“三教”改革背景下,教育者应该积极构建实践性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模拟真实的财经决策和问题,参与其中,亲身体验和应用财经知识。这种情境化教学方法可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财经概念。将学生置身于实际财经环境中,他们能够感受到决策的紧迫性和复杂性,从而更好地理解财经理论和原则。此外,情境化教学还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使他们能够在未来的职业中成功应对各种财经挑战。

(三)发挥教师引导作用,提升学生财经素养

教师在财经素养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导者。在“三教”改革背景下,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引导和辅导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财经知识。教育不仅仅要灌输信息,更要引导思维,激发潜能。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通过积极互动,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财经概念,并将其应用到实际情境中。此外,教师还应该及时提供反馈,鼓励学生改进,培养他们的财经素养。

四、“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财经素养培养路径

(一)创建“三教”教育理念的课堂教学环境

课堂教学环境对于提升学生知识和技能,以及培养学生的财经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在“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财经素养,需要以“三教”教育理念为指导,通过以下方式构建有助于财经素养养成的课堂教学环境。第一,灵活运用教育技术。教育技术的发展为创造互动式的教学环境提供了机会。通过使用虚拟实验室、在线学习平台和教育应用程序,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财经概念,进行模拟交易和实践财务决策,这样的教育技术不仅使学习更生动,还使学生能够更轻松地掌握财经知识。第二,引入实际案例和问题。在课堂上引入真实世界的案例和问题,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联系起来。这种情境化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分析和解决现实的财经挑战。学生通过讨论和合作,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案,从而培养实际操作技能。第三,课堂应该成为学生积极探究、思考和讨论的空间。教育者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挑战传统观念,并参与互动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促进财经素养的全面养成。通过创造这样的课堂环境,高职院校可以更好地实施“三教”改革,帮助学生在财经领域获得全面的素养,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二)加强高质量教师团队的建立

教师作为实施教学工作的主体,不仅在知识传授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样在培养学生的财经素养过程中也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在“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应致力于建立高质量的教师团队,为学生财经素养的培养提供有力保障。在这一过程中,高职院校需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学校应该注重招聘那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教师,这些教师不仅能够传授理论知识,还能够分享自己的实际经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财经领域的现实挑战和机会。第二,学校也要为教师持续的专业发展和培训提供机会,以确保他们不仅能够掌握最新的财经知识,还能够掌握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为此,学校可以定期举办专业发展研讨会和培訓活动,邀请财经领域的专家或教育专家分享他们的见解和最新的教育趋势,这也可以帮助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了解行业动态,提高他们在财经领域的专业素养。第三,学校应鼓励教师参与实际财经项目和研究,让他们亲身体验财经实践,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经验相结合,以此提高教师的财经素养,激发他们对教育的热情,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这样才能为学生财经素养的养成提供师资保障。

(三)创新财经素养教育方式

“三教”改革提出要通过教育方式改革来解决教学中的核心问题,高职院校在该背景下培养学生的财经素养,也应该通过创新教育方式来达成目标。具体实施中:第一,应创建情境,设置驱动任务。通过模拟实际场景,为学生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让他们在实际问题中应用财经知识和技能。这种情境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财经概念,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巧。例如,学生可以扮演虚拟企业的经理,制定财务策略,分析市场趋势,做出投资决策,从而深入学习财经原理。第二,分组合作,共同探究。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共同研究和解决复杂的财经问题[6]。通过与同学互相讨论和合作,学生能够分享不同的观点和解决方案,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使他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扩展思维广度。例如,学生可以在小组中开展股票投资模拟比赛,共同研究股市动态,制定投资策略,并互相竞争,以提高他们的投资技能。第三,分层教学,拓展创新。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采用分层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有些学生可能已经具备较高的财经素养,需要更深入的挑战,而另一些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基础支持。分层教学可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合他们水平的教育,从而充分发挥潜力。例如,高水平的学生可以参加高级财经分析课程,而低水平的学生可以接受额外的基础财经知识培训。通过创新教育方式,高职院校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财经素养,使他们具备在复杂财经环境中成功应对挑战的能力。

(四)创设良好的校园财经文化氛围

为了培养学生的财经素养,学校应积极创设一种鼓励学生深入了解和熱爱财经领域的校园文化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激情。首先,高职院校可以定期组织各类财经活动,如财经沙龙、讲座、展览和座谈会。活动中可以邀请业界专家和企业家分享实际经验和见解,为学生提供与专业领域相关的信息和机会。学生可以通过参与这些活动,了解财经领域的最新动态,建立与业界的联系,拓宽视野。其次,高职院校可以设立财经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这种竞赛可以包括模拟投资比赛、财务规划竞赛等,让学生应用课堂知识,锻炼实际技能。并可设立奖学金和奖励机制,以表彰在财经领域表现出色的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最后,高职院校还应该倡导并弘扬财经价值观,例如强调财务责任、风险管理、可持续发展等核心财经原则。学校可以通过教育和宣传,培养学生的财经道德观念,鼓励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秉持诚信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创设良好的校园财经文化,学校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财经领域的浓厚兴趣,还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职业发展支持,促使学生更好地应对财经领域的挑战,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五)对学生的财经实践提供科学指导

财经素养的培养不仅仅停留在课堂教学中,还需要将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因此,学校应该创造实习和实践机会,以帮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为了确保实践的有效性,学校需要提供科学指导和辅导。第一,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财经素养过程中,要帮助他们设定明确的实践目标和计划。这一步骤至关重要,因为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可以引导学生在实习或实践中更有针对性地应用财经素养。学校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个别会谈,了解他们的兴趣、职业目标以及学术需求,然后帮助他们制定相应的实践计划。该计划应包括明确学习目标,例如学习特定的财经工具或技能,参与特定的项目或任务,或者掌握特定的财经领域知识,以此确保学生的实践经验与其个人和职业发展目标保持一致。第二,为了确保学生在实践中充分发展和成长,学校需要提供实践导师和指导教师作为有力支持。这些导师和指导教师应具有丰富的实际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反馈。这一过程中,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合作关系,邀请业内专家或校友担任实践导师,他们可以分享自己的职业经历和见解,指导学生实际工作中的行为,也可以监督学生的实践项目,提供及时的建议和反馈。通过以上措施,学校可以促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应用财经素养,帮助学生更好地迎接职业挑战,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综上所述,在“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的财经素养培养是一个关键的任务,不仅对学生个体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还对社会的整体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对“三教”改革的深入理解以及财经素养内涵的探讨,高职院校应该认识到这一培养任务的重要性,应该加强对学生财经素养的培养。为实现这一目标,高职院校应该积极探索有效的路径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具备财经素养的学生,为他们的职业和社会参与提供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敬斋,王晓平.共同富裕视域下乡村产业振兴人才财经素养培养路径分析[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3,31(3):10-13.

[2]陈思,申佩.职业教育“三教”改革的有效路径探析[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3(3):50-53,58.

[3]施晓卫.教育新基建赋能高职院校“三教改革”:价值、困境与路径[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23,25(3):69-75,82.

[4]黎纪东.产教融合背景下苏州会计人才财经素养培养探究[J].科教导刊,2023(24):36-38.

[5]赵梦丹,阳军,宋非,等.“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路径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6(9):157-159.

[6]刘世伟.“互联网+”背景下中职生财经素养的培育策略[J].广西教育,2022(29):40-42,133.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财经院校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财经日历
财经阅读时代
财经神回复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