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堂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2024-04-10蔡明学曹克彬杨娟

数理天地(高中版) 2024年5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

蔡明学 曹克彬 杨娟

【摘要】目前,高中数学课堂存在一些问题:预习流程形式化;两级分化现象加重;学生应试观念浓厚,忽视对概念、定理的深刻理解;当堂检测结构单一,课堂小结时间较短.文章从剖析这些问题现状出发,探究具有实用性、有效性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当堂检测;学生教师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23版)》专门增设了学业质量标准,对高中数学知识的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受新课程标准的影响,近年来高中数学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模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数学教学理念的革新很大程度上为教师提供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指出了高中数学教学的正确方向和具体要求.教学策略、教学模式的落实更是极大的活跃了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沉浸式学习体验,促成了学生的深度学习,但也存在几点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浅谈新课标要求下高中数学课堂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1  高中数学课堂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1  课前预习常态化,预习流程形式化

2001年,结合我国教育教学实际,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新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2017年,新课程标准提倡对学生“四基”、“四能”的培养和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强调高中数学教学应重视知识的生成过程.为保证知识的顺利生成,课前预习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预习过程中,学生会产生疑惑,带着疑问听课,可以增强听课注意力,也可以使听课更具针对性、目的性,提高课堂效率.另一方面,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耐心信心,养成对待事物认真负责的良好品态.当前高中生数学课前预习方法主要有:常规预习、质疑预习、自读批注等.但是,这些方法也存在着一定问题:预习流程形式化.学生自主预习缺乏达成目标、标准引导以及监督,预习效率很低,这种低效率集中表现在预习过程中,部分学生缺乏深度学法思考与内容结构整合,而且对很多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是片面的、存在误区的.如果教师对学生预习情况缺乏真正的了解,上课缺乏针对性的练习和变通性的讲解,浅层教学观念不变,会导致教学质量降低,教学成绩下滑.

1.2  教学模式多样化,学生两极分化现象加重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呈现多样化.当前高中数学课堂常用的教学模式有:问题驱动教学模式[1]、探究式教学模式、情境化教学模式、翻转课堂[2]等,这些模式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教师的教的过程,更重视学生学的领悟,以解放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思维为目的,增加数学学习实践活动为途径,增强师生间的互动为手段,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数学核心素养及良好自主探究习惯的养成.随着这些模式的实施,也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其中包括:学生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优生基础扎实、学习兴趣浓厚、自主探究能力强,通过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自身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在师生的积极反馈中,自信心得以加强.反观学困生的情况就不太乐观,他们基础薄弱、知识衔接能力弱、跟不上课堂节奏,容易被大家忽视,在数学课堂中显得格格不入,长此以往容易产生自卑情绪,自我放弃.

1.3  教师注重解题方法、解题技巧的传授,淡化对学生数学素养与能力的培养

受高考升学压力以及业务考核的影响,教师在授课时更加注重解题方法与解题技巧的传授.然而,方法和技巧的传授对学生的成绩提升确实起到速成的作用,却忽略了数学教育的本质是对学生综合素养及能力的培养.本该由学生自主总结与发现的方法、技巧,教师提前为其准备好,对学生的学习价值观产生了错误的引导,增强了学生惰性,导致很多学生对待知识宁可选择死记硬背,也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加深理解与变通.殊不知,用“死记硬背”掌握的知识与方法不但特别容易遗忘,新旧内容结构之间很难建立相互关联,变通性和融合性也会大大折扣,遇到综合型题目就会束手无策.数学学习的主要任务不光是积累相应的基础知识,还有培养辩证思维、创新性思维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数学是用来服务社会生活的,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并不代表着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受高考改革的影响,近年来数学高考全国卷的题目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试卷所涉及到的很多问题均具有实际社会背景,与文化情境相融合,侧重对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3]的全面考察.因此,很多学生显得非常不适应,部分学生为了迎合高考,选择盲目刷题,不仅学习效率很低,数学成绩收效甚微,而且自信心和学习热情备受打击.

1.4  当堂检测结构单一[4],忽视教学评一致性;课堂小结时间较短,学生缺乏深度思考

当堂检测可以对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检测,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当堂检测的检测结果,却忽视教学评的一致性.在当堂检测试题讲评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如何,还存在哪些学习问题,是否需要对教学的计划与进度进行调整教师不得而知.对很多学生而言,可能仅仅知道自己哪几道题不对,却不知道所学内容学习目标的具体要求、学习存在的具体问题.教师讲解占用大量课堂时间,据相关资料统计,68%的课堂小结用时低于三分钟,在课堂小结中教师多占主导地位.因此,课堂小结形式多为:教师主宰型[5],即教师告知学生这节课所讲的主要内容,学生则完全被动接收.课堂小结的另一种形式:教师引导型,即教师通过设计好的一系列问题通过交谈引导学生回顧本节课的重要内容,对于知识的记忆是有帮助的,学生归纳和分析等综合能力却无法得到强化,潜力、个性、创新能力也得不到激发.

2  改进高中数学课堂问题的策略研究

2.1  课前预习增设开放式任务,课堂交流检验预习成果

课前预习增设开放式任务.开放式任务是指符合教学目标要求,但没有明确固定答案的任务,可以是一幅图画谈解析,也可以是一句结论谈感悟,要求学生完成起来涉及较高思维量,对课本内容也要有足够深度的理解.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预习流程的形式化.在设定开放式任务时,教师还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任务能否覆盖了本节课重难点、易错点且与新课标要求相对应.2.在完成任务后,学生对本节课整体内容能否形成初步感知,简易梳理.3.设定的任务是否符合学习认知的发展规律,由简单到复杂,由具象到抽象.4.设定的任务是否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即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能否高质量完成这些任务.5.设定的任务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进学习热情.课堂交流预习成果时,学生任选任务中的一个到两个进行交流,后面交流的同学可以对之前学生的观点进行评价、补充,也可以挑选其它任务陈述观点.

2.2  倡导组内探究,鼓励学困生课堂展示;建立转化档案,加强家校合作

优化数学学习小组结构,倡导组内探究,规范探究流程,鼓励学困生展示.每个小组由4名成员组成,其中优生1人、学困生1人、中等生2人.遇到重难点问题时,先进行小组讨论,小组讨论可以遵循如下流程:1.共同分析,解读问题重难点,构思问题解决的一般流程.2.简化问题,浅析解决该问题的若干关键点.3.组员各自选择其中一个关键点,结合自身知识储备及理解进行优化、完善,形成具体步骤.4.汇总并梳理所有步骤及观点,深度探讨交流,构建最终探究结论及方案.5.优生、中等生协助学困生理解、掌握探究结论及步骤.在小组交流时,教师需认真倾听,仔细观察不同层面的学生是否参与其中、交流讨论是否热情、组员对问题重难点的把握是否到位、学困生是否获得提升,以便深层次了解学生的探究进度、思考问题方式方法以及认知存在的错误.然后挑选在交流讨论过程中完成度较高的小组,由该小组中学困生展示并讲解该小组的探究结论,教师可以适度调节讲解节奏,为该生讲解不充分的地方进行补充,也可以对该问题进行阶段性的汇总点评.

建立学困生转化档案,加强家校合作.建立学困生转化档案,重点关注学困生学习中产生的困惑、成长踪迹、课堂表现等项目.必要时可以进行家访,加强家校合作,家访时需要注意交流的方式、说话的语气.

2.3  引导学生合理记忆,课堂讲解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淡化应试观念

淡化学生应试观念.在数学课堂学习中,很多定理、符号、公式抽象且空泛,特别容易混淆.在授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知识的记忆技巧,这些记忆技巧可以来源于社会生活经验,也可以是来源于其它学科内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技巧的包容性,包容性指的是总结的记忆技巧所适用的范围.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促使人努力的最强动力.”也就是说学生如果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努力、去奋斗.因此,数学课堂讲解时,多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有助于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降低理解难度,加强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深度,淡化应试观念.

健全教师考核评价体制.在教师职业道德考察项中,加重对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及成长项的考查,在教学能力考察项中,加重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科学习价值观项的考查,建立积极的师生交往,形成学习正能量.

2.4  健全当堂检测结构,提倡使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堂小结

健全当堂检测结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学案增加数学当堂检测题目数量,丰富题目类型,结合章节地位和要求,统筹题目难度配比.增加题目数量不是增加学生学业负担,而是使教师结合课堂教学的学生的课堂表现,选择匹配自身教学深度以及符合学生水平与能力的题目进行检测.丰富题目类型则可以引导学生更好的适应新高考标准.2.当堂检测增添学习自评表.当堂检测后,增添包含学习目标、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自评打分、学习反思的学习自评表.教师在完成当堂检测题目讲解活动后,学生通过填写自评表对自己本节课的掌握情况进行多维度、多角度自评和反思.教师通过学习自评表了解学生对重难点的掌握情况,并针对学生课堂所学出现的问题,调整下一阶段的教学计划与进度.

思维导图是表述发散性思维的强有力工具,通过文图结合的方式,将各级内容的隶属及依存关系以图解的形式呈现出來,从而达到理顺思路、深化理解、巩固记忆的效果.因此,思维导图适用于高中数学课堂小结.但是由于思维导图涉及思维量大,对知识综合度要求较高,学生一开始很可能没有构图思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从补全已知思维导图内容及结构出发,培养学生构建符合自身个性、理解方式、思维深度的思维导图.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不但可以将自己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而且可以增强对目标内容的整体感知与把握,从而促进理性分析问题数学素养的形成.

3  总结

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一直在路上,为了能让更多的学生接受更好的教育,国家各级教育部门提出了众多推动教育发展的历史性决策与建议;为了能更好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广大数学教师以上级教育决策为指引,基于新课标,将满腔热血倾注于课堂教学.不可否认的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教师要正视且重视这些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从课本到实践,赋予课堂教学以灵性,让新课标不再是口号或仅浮于书面,保证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李俊,范媛.问题驱动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研究——以均值不等式为例[J].科教文汇,2017(11):121-122.

[2]于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2015(05):29-30.

[3]邵明贵.论数学核心素养在高中数学课堂落地生根——以人教版高中“对数”教学为例[J].数学教育学报,2020(12):46-50.

[4]郭学忠.高中数学学案编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1):56-58.

[5]李善良.高中数学课堂小结的现状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5(02):63-68.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
对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策略的思考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如何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高中数学新课程中函数的教学设计研究
试卷讲解有效实施的冷思考和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