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学逻辑

2024-04-10王柳

南方论刊 2024年2期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恩格斯马克思

王柳

(新疆大学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1]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2]可见,对人的培养始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问题,也始终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如果没有搞清楚我们培养人的基本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就很难找到解决制约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和实效性的途径。因此,从人的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出发,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为考察参考,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逻辑,为进一步清楚地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实质、根本任务和价值旨归提供理论依据。

一、现实的人: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

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从哪里开始?是从“实在和具体开始,从现实的前提开始”。而这个现实的前提正是现实的人及其物质生产活动。对思想政治教育逻辑起点的考察及确立,是立足唯物史观视角,即以“现实的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展开的主体、对象,以此才能更好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结构、运行过程和内在机理。

马克思恩格斯之前的旧哲学家对人的认识和把握“都是在纯粹的思想领域中发生的”,把人看作是一种抽象的存在物,归根到底,这种思维是一种纯粹的唯心主义历史观。对此,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提出:“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臆想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3]表明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的理解和把握,是从历史与现实、个人与社会和受动与能动的角度加以考察。这种“现实的人”既不是旧唯物主义视野下“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又不是历史唯心主义认为的“幻想、观念、教条和臆想”的抽象存在物,而是作为“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4]至此,在有关人的问题上,马克思恩格斯确立了科学的考察方法和符合历史发展的哲学立场,赋予人创造历史的主体性地位,这也正是人类历史得以形成的前提性所在。

因此,既然“现实的人”作为人类历史产生的前提,自然而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形成的历史前提和开展教育的现实开端。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精神生产实践活动及其产物,必然反映的是“现实的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活动。从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历史根源和形态演变来看,都是由“现实的人”这一人类历史得以确立的前提来展开和构筑的,同时也围绕着由“现实的人”所组成的阶级、国家来进行自身使命的践行的,由此便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真实存在和历史演进的开端所在。

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5],那么对人本质的理解、“现实的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则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开展的前提性问题。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要素来考察该前提性问题,教育者与教育对象间的互动交往,都是以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为依托的,即双方作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来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来探讨该前提性问题,它是对教育对象进行统治阶级意志的传输与教化,而这一传输与教化的过程,其实质反映的是“现实的人”之间的精神交往关系。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来把握该前提性问题,它的内容形成、体现形式和教育目的,都是为解决社会要求与个人实际之间的矛盾而展开的,而这一矛盾的解决,是以考察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真实个体为前提的,即建立在“现实的人”基础上的。故此,“现实的人”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

二、完整的人: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重点

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进行考察分析,“现实的人”是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现实坐标和逻辑起点,而培养“完整的人”则是思想政治教育在特定场域展开的生动实践,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学说在现实领域的科学践行。以此来考察“完整的人”,既要从纵向维度来把握马克思恩格斯提出这一概念的出场语境和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又要以横向维度来入手,将“现实的人”的种种规定性在“完整的人”之“完整”上一以贯之,以此来明晰思想政治教育在塑造、培养“完整的人”展开的具体维度为何。

“完整的人”的提出可以追溯到《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在文中指出:“对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扬弃,就是说,为了人并且通过人对人的本质和人的生命、对象性的人和人的产品的感性的占有,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直接的、片面的享受,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占有、拥有。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6]“完整”是相较于“片面”“孤立”而提出的,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导致了人的“片面”和“孤立”发展,使人成为了“畸形的人”。随后,马克思在《形态》中进一步指出“分工和私有制是相等的表达方式”。由此可知,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资产阶级特殊利益与被剥削阶级的共同利益存在着巨大分裂,人用以创造自身价值的劳动被强制性分工所左右,这种劳动形式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与自身对立的、异己的力量,人的物化与固化形式达到顶峰,个体意志不是自己思想和行为的真正主体,而是以资本主宰代替自身意志来左右个体实践行为和思想行为的,是不以 “完整的人”所具备的现实状态和精神状态所存在。为此,马克思提出“完整的人”的“完整”就在于自身发展的全面性和丰富性。实现这种全面性和丰富性的途径即克服异化劳动和“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使人的劳动不再作为求生的手段和资本增值的源泉,让劳动以有意识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成为彰显人本质的实践形式存在、成为肯定人自身的形式存在;让人的精神世界不再臣服于资本统治下的压抑世界,使人的理想与现实、物质与精神都在多方面的社会交往和自由的社会实践中逐渐生动愉悦。这种“完整的人”是复归了人本质的个人、确证了人的存在结构的个人和自由发挥自身禀赋的个人。

任何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都要进行“思想的生产和分配”,坚持把本阶级的“思想体系”灌输给大众,但这种“思想体系”因其性质、立场的不同,也决定了在该“思想体系”影响下的大众的精神世界是以“片面”还是“全面”的方式进行发展。我国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念明显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是真正站在人民立场,具有真理力量和道义力量,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先进意识形态。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7]以宣传和引导人民群众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认可和接受为自身职责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本质特征就是用理论说服群众,用思想掌握群众,并以此达到筑牢意识形态防线和确保意识形态安全的效果。故此,“完整的人”之“完整”,就是要引导人民群众精神世界对社会主导的价值观念的认可和接受程度,即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可与接受,这无疑为培养“完整的人”在精神世界的塑造提供了真实、可靠的精神土壤,使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不仅作为先进意识形态引导、塑造下的产物,还作为先进意识形态的生产者和实践者,达到思想与现实、剧中人与剧作者的高度统一。

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8]青年作为民族复兴的未来与希望,其自身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可见,“完整的人”的塑造与培养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目标指向。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设置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对青年的信仰塑造、价值选择和道德修养等方面的培养,都是以塑造“完整的人”为目的的。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设置来看,其内容是根据党和国家教育方针要求、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根据教育对象的精神发展需要等方面来建立,而这都是以培养“完整的人”来制定的。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来看,教育者将教育内容传递给教育对象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都是为提高“完整的人”对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认可和接受程度而使用的。故此,“完整的人”的塑造与培养贯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全过程,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制定到内容设置再到方法使用,是以“全面的方式”促进个体发展由片面走向全面,由畸形走向完整,这无疑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重点。

三、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旨归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解放和发展思想的核心主旨,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价值旨归,是在理想与现实相统一、过程与结果相统一、手段与目标相统一、应然与实然相统一的多重维度中,反映出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个人、群体与社会的终极价值关怀和理想未来承诺。

要准确完整地解读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必须从提出该理论的现实条件、从马克思主义所要完成的历史使命进行考察。马克思恩格斯在面对资本主义社会暴露的种种弊端和无产阶级在此压迫下的生存困境时,阐明了资本主义的最根本矛盾就在于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一无法根除的基本矛盾使得“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可见,马克思恩格斯是在深刻考察自己所处时代和无产阶级的实际生产状况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理论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种种弊端中得出有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科学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有其内在逻辑。首先表现在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的属性和解放范围作出了明确的指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涵盖了“个人”的个性和独立性,这是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同时将人的社会性作为人的本质来加以把握,这意味着人的存在与解放有了区别于资本主义社会妄图将自身阶级性作为人类解放共性的实际意义,也不再是对人抽象概念的把握,而反映出人是一个具有丰富意蕴的有机整体。在指向范围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并非是某一阶级或某些人的发展,而是全体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立足于整个人类社会去讨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其次,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形式是“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即在“真正的共同体”中实现,是摆脱了“虚幻的共同体”对人的统治而实现。最后,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批判对象来讲,“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应当体现在对异化劳动和资本主义私有财产的扬弃所表现出的人劳动形式的全面发展、人个性的全面发展和人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精神生产实践活动,它以人的精神世界作为实践对象,时刻彰显着对人内心世界的情感关怀和价值关怀,引导人不断地认识自己、掌握自己和发展自己。人作为一种历史性、生成性和超越性的存在,始终在物质实践和精神交往的交互中不断地继承过往、创造未来,以一种不断否定“现实的、实存的我”状态来维持个体向前发展。这种状态是人本质力量和现实生命力的意义彰显,是以一种昂扬向上的态势指引人走向更高的生存形式。故此,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蕴涵着对人生命意义的价值探寻及对实现美好社会的价值追求。但这种美好理想和价值追求的实现,是在人的历史局限性与人对自身、与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冲突中不断向前推进的。当人看到自己的理想目标距离自身现实较远而产生否定自身价值,对未来不抱希望等消极悲观情绪时,思想政治教育会挖掘潜藏在人内心深处积极向上、自立自强的精神动力,重塑人坚定向前、自强不息的精神毅力。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精神世界的能动造就,体现在人一旦接受和认可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滋养和价值理念,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自觉意识用以丰富自我的精神世界,使个体对“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一愿景的实现树立起坚毅的理想信念,在“小我”与“大我”“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运动中,为自身发展确立起满足个人追求和符合社会进步的人生坐标系。由此看来,人应当把“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看作自己生命存在、生命意义的真正归宿,而思想政治教育正是鼓励个体自我完善,树立崇高人生理想并不断走向最终归宿的航道。

但是,我们还应看到,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自身价值旨归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以超越当前社会发展的现实水平为代价为个体发展带来无限制的自由,而是在社会规范和个体诉求、自我意愿和客观实际的张力中寻求自由与现实的平衡点,以当下为依托指引未来一步步照进现实,为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找到一条符合真理与价值的现实道路。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形态》这一经典文本中蕴涵着丰富的人学思想,区别于历史上任何统治阶级的思想家都把“人”作为维护本阶级利益发展的棋子和以一种跨越时代、超越阶级的视角将“人”幻化为永恒和普遍的存在不同,人之为人和人之所以为人是在社会历史活动中将其现实性作为考察人类历史的钥匙——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来加以把握。其“现实的人”不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科学研究的起点和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而且也彰显出思想政治教育在每一教育环节和教育阶段对人的把握和发展的人学关照。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以 “完整的人”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靶向,最终以“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价值旨归,贯穿这一活动始终是对“人”的科学理解和生动把握,在历史生成性的过程中拾级而上,不断促进“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一远景目标的达成。

猜你喜欢

德意志意识形态恩格斯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价值与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道德思考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及其启示
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