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栽培技术在现代林果业种植中的合理化应用策略
2024-04-09任宇龙
任宇龙
林果业一直是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整个农村产业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果树栽培技术是林果业的基础,强化果树栽培技术可以提高果树的栽培效率和种植效益,促进现代林果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因此,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需要深入研究果树栽培技术在现代林果業种植中的应用。本文围绕这一课题,从四个方面出发进行简要分析。先探讨果树的基础生长条件,然后分析合理应用果树栽培技术的作用,再分析现代林果业种植中果树栽培问题,以及果树栽培技术的合理化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和现代人生活水平的有序提升,人们对各种林果产品的需求量呈现上涨趋势,林果产业必须实现良好发展,提高种植效益,才能满足现代人对林果产品的实际需求。果树种植效益的提升需要以果树栽培技术的合理应用为基础,这也对林果产业的种植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负责林果种植、管理的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需要对林果种植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林果栽培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充分掌握现代果树栽培技术的科学应用方案,使林果产业获得理想的技术支撑,进而有效提升林果种植效益。
一、果树生长条件分析
相关人员在对果树栽培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时,首先需要从果树的生长条件这一角度出发,对影响果树种植的关键控制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具体来说,影响果树的生长条件可以包含以下几项内容:
1、温度
温度对果树的生长过程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甚至是决定其生存与否的关键因素。一般来说,不同种类的果树会有不同的温度适应范围。种植在不同地区的果树要与当地的温度条件基本适应。例如,河南大部分地处暖温带,南部跨亚热带,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这一地区四季分明,不同季节的温度具有显著差异。因此,在该地区种植的果树大多具有自然休眠习性,可以和当地的气候条件有效对接起来,能够适应不同季节的温度变化。
2、水分
水分也是影响果树生长的重要因素,不同类型的果树因生长需要不同,对水分的需求也不同,抗旱能力也有显著差异。果树的种植、管理人员需要根据当地的水文条件选择合适的果树类别,确保果树在此水分条件下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
3、土壤
除了温度和水分,土壤在果树生长中也会产生持续影响。果树对土壤肥力会提出一定的要求,不同类型的土壤需要匹配不同类型的果树。针对那些环境适应性较强,对土壤肥力不会提出过高要求的果树,如梨树、枣树等,可以选择较为经济的土壤管理模式。针对那些环境适应力较弱、生长条件较高的果树,需要随时关注土壤的存在状态,如检测土壤酸碱度、腐殖质含量、沙化程度等。一旦发现土壤条件不再符合果树的生长进程,就要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增强土壤肥力,优化土壤条件。
二、合理应用果树栽培技术的价值
果树栽培技术是现代林果业种植技术体系中的重要基础,是影响果树种植效益的决定性控制因素之一。通过合理应用果树栽培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果树的产量和品质。以苹果为例,选择适合当地气候的苹果品种,并采取适当的修剪、施肥和病虫害管理措施,可以增加苹果的产量和改善果实口感。栽培技术可以帮助果树更健康地生长,并延长它们的生命周期。例如,在桃树栽培中,合理的修剪和疏果操作可以延缓树木老化,保持长期生产能力。河南省的气温季节差异较大,合理应用栽培技术可以帮助果树更好地适应不同季节的温度变化。柿子是一种适应温差较大的水果,通过科学管理,可以确保柿树在寒冷的冬季和炎热的夏季都能茁壮生长。在同种果树中,如果产量下滑,可以从其他果树上截取枝条,然后嫁接在下滑的果树上。不同类型的果树之间也可以进行嫁接,在嫁接完成后,做好固定保温工作,然后在嫁接面上涂抹抗生素。通过采用合理果树栽培技术,可以实现果树高产。科学合理地应用果树栽培技术,具有以下积极影响:
1、提高果树产量
合理应用果树栽培技术可以提高果树的产量。这可以适当消除果树生长过程中的一些不利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果树造成的生长阻碍,确保果树充分利用生长资源,增强生长势头,实现高产目标。同时,实现果树高产,可以进一步提高整个果园的经济收益,促进我国果树种植产业的有效发展。
2、提高水果品质
合理应用果树栽培技术还可以提高水果的品质。相关人员可以结合市场需求,适当调整果树的生长条件,充分满足果树的结果需要,生产出口感更好、味道更丰富、营养价值更高的高品质水果。这些高品质水果既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也能提高种植户的收入,更能促进我国种植业的转型升级。
3、保障水果安全
合理应用果树栽培技术也能保障水果的质量安全,为消费者带来安心的消费体验。许多消费者都会担心水果的农药残留问题,通过合理运用果树栽培技术,可以实现绿色病虫害防控,减少有害农药的使用。这不仅可以确保果树健康生长,为种植户创收更多经济效益,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果树的周围环境。消费者也可以获得无农药残留的高质量水果,保证水果质量安全和消费者的食用安全。
三、现代林果业中果树种植常见问题
近年来,在经济力量和科技力量的双重推动下,我国林果业已取得良性发展,获得一系列显著成就,部分区域林果业种植已经初具规模,取得了相当的经济效益,但是目前来看,我国林果业种植中仍然存在着一些显著问题,影响着林果产业规模的扩大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果树栽培技术不成熟
就我国现代林果业果树栽培技术的发展现状来看,现有的技术体系不够成熟和完善,因为林果业的栽培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不仅包括种植环境的监测、果树品种的选择、果树生长期间的处理等多个环节,一旦某一环节出现疏漏,都会对果树的生长状况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会导致果树死亡,果树整体存活率严重降低。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由于果树栽培技术还不够完善,许多地区林果业的产品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2、林果规模化种植欠缺
目前来看,许多地区的农民依旧是凭借过往经验种植水果,缺乏科学的种植方法,以个体生产为主,应用到的机械器械相对较少,因此无法形成产业规模。除此之外,许多地区会受到地形、经济条件、运输条件等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导致林果产业无法形成一定的规模。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水果的销售速率,影响水果的销售价格,不利于果农经济效益的创收。
3、果树管理技术不健全
日常管理是林果业种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内容,在完成果树栽培工作之后,还需要通过精细化管理模式对果树进行定期养护,确保果树存活以及健康稳定生长。一方面,我国许多地区的林果产业无法形成一定规模,这也会带来管理方面的问题。林果产业管理方式以分散式、小规模为主,果园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相对较低,会受到自然环境的限制。另一方面,工作人员忽视了林果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导致果树存活与市场需求之间出现差距,果树生长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没有及时修剪果树,导致果树挂果量较低。种植过程中采取了以化学药剂为主的防病虫害方式,不仅会导致水果的农药残留量持续增长,还给果树健康生长带来一定威胁,并对周围的自然环境造成了一定破坏。
四、果树栽培技术在现代林果业种植中的应用
为了促进林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必须进行技术革新,充分提高林果业的种植水平,为果农创收更多的经济效益。为此,需要对果树栽培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实现果树栽培技术在现代林果业种植中的科学合理运用,对果树栽培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出发:
1、品种选择技术
果树品种选择是果树栽培的第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会对后续各个环节产生持续影响。工作人员在选择果树品种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需要根据本地区的市场需求,选择结果率较高,经济效益相对突出的果树品种。②需要根据本地区的气候条件和水文条件,选择与本地环境基本适应的果树,严格按照当地的种植基础筛选品种,重点参考土壤、温度、水分这三方面的种植条件。③需要选择水果质量较高的果树品种,确保果树产出形状较好、甜度适宜的水果。为了选择合适的果树品种,种植人员需要提前根据本地区的种植条件进行预先调查,将其作为品种参选的重要依据,确保后续品种选择活动的合理性。同时,种植人员在选择了合适的果树品种之后,还要对其后续生长状况进行长期观察,做好全方位的分析工作。一旦发现不符合本地种植条件的果树品种,要对其进行及时淘汰或者适时地调整种植方式,最终选择出性价比最高的果树品种,进行规模化种植。
2、果树栽植技术
选择了合适的果树品种之后,工作人员需要根据果树的种植条件合理开展果树栽植工作,保障果树健康稳定生长。在此需要注意以下两点:①工作人员需要严格控制果树的栽植密度,避免果树密度过大所导致的土壤养分不足和果树生长减缓。一般来说,果树之间的距离应该控制在50-100cm之间。具体种植间距,则需要根据本地区的土壤、温度、水分等条件以及果树品种确定。②工作人员需要把控好果树种植的时机,一般要在果树发芽之后进行种植。在種植之前还要对土壤条件进行勘察监测,如果发现土壤条件不适合果树种植,需要对其进行一定改良,以提高果树的存活率。
3、果树修剪技术
在果树生长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及时修剪果树的枝条,去除一些多余的部分,避免营养浪费,适当抑制顶端优势。这不仅可以提高果树生长资源的利用效率,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阳光透光率,促进果树的光合作用,为果树的健康生长提供基础条件。工作人员在修剪果树时,需要坚持以下注意事项:①需要注意修剪的角度和方向,尽可能地按照自上而下、由内而外的顺序开展修剪工作。②需要注意修剪的最终形状,既要保证阳光的穿透力,还要避免主干高度过低。③在修剪果树时,需要按照果树的整体结构、果树的品种、果树的生长习性等进行针对性地整形。
4、果树控长技术
在栽培果树时,还要对树根部的生长情况进行合理有效地监控,通过调整果树生长技术,促进果树的健康生长。①可以通过浅栽的种植技术促进果树根部的健康生长。这主要是为了限制垂直根的数量和水平根的数量,对根系进行科学调节。工作人员既要使根系不能进行垂直生长,确保果树的水平根得到充分生长,有效吸收土壤中的营养成分,还可以利用这种生长技术促进果树的矮化生长,确保果树及时开花结果,提高果树的最终产量。②种植人员还需要根据果树的品种和生长条件,适时地喷洒果树生长调节剂,使其均匀分布到树冠中,缩短果树发芽的时间,促使花芽快速分化,限制果树枝干的生长速率。在实际生产中,具体采用哪种生产控制技术,还需要根据果树的实际生长状况来进行科学选择,在提高果树产量和生长速率的同时,避免对果树造成不利影响。
5、施肥灌溉技术
在果树综合管理环节中,施肥灌溉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内容:
①工作人员需要根据果树的品种确定灌溉计划,通过合理的灌溉活动,确保果树生长过程中水分充足,同时避免水分过量对果树健康生长造成不利影响。一般来说,冬季灌溉对果树的生长过程至关重要,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果树的抗寒能力,还可以为果树提供充足水分,确保果树安全越冬。在春季工作人员需要提前灌溉。在夏季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天气条件选择合适的灌溉时间。在秋季工作人员不宜采取过多的灌溉活动。除此之外,为了提高灌溉效率,工作人员还需要结合本地区的种植条件采取一些保水措施。例如,针对一些半干旱地区的山地果园,工作人员可以用地膜对果园土壤进行覆盖,避免水分的过度蒸发,提高种植效率,节约水资源。
②工作人员还需要做好肥料管理工作。在施肥时,既要根据果树对养分的需求进行适当施肥,还要尽量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效率,尽量选择一些无毒无害、不会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有机肥料,对果树进行营养补给。在条件充裕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可以选择腐熟的农家肥,不仅可以提供果树所需的营养成分,还能促进农作物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肥料生产成本和果树管理成本。在当前市场中,常见的肥料有磷肥、氮肥等,种植者应当根据果树种植种类施加合理的磷肥、氮肥,逐步增加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在果实生长以及采摘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追加肥料,从而让果实品质得到提高,使果树健康成长。
6、病虫害防控技术
病虫害防控也是果树栽培管理环节的关键一环,是确保果树健康生长的关键控制因素。在传统的种植模式中,种植人员在极大程度上依赖于有害的化学农药,不仅会造成水果药物残留,还会破坏周围生态环境,在新时期,工作人员需要采取一些创新性、环保性的防控技术:①可以应用物理防控技术。例如,工作人员可以利用虫类的趋光性准备一些黄色灭蚊灯吸引害虫。②可以应用生物防控技术,在果园中养殖一些生物天敌捕杀害虫。例如,工作人员可以在果园中养殖走地鸡捕食害虫。③还可以应用一些高效低毒的化学药物,但是要注意避免农药残留,并且严格控制化学农药的使用分量和使用时间。
总之,在我国农村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林果产业已经成为支撑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影响果树生长的条件有水分、土壤和温度,因此需要加强这三方面的控制。合理应用果树栽培技术,可以提高果树产量,提高水果品质和保障水果安全。但是就我国林果种植产业发展现状来看,许多地区果树栽培技术不成熟,林果规模化种植欠缺,果树管理技术不健全。为此,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需要重视品种选择技术、果树栽植技术、果树修剪技术、果树控长技术、施肥灌溉技术和病虫害防控技术,促进对果树栽培管理技术的合理应用,助力现代林果产业的良好发展。
(作者单位:471600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