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绿色高效栽培技术推广策略优化及应用分析

2024-04-09梁建梅

农民致富之友 2024年8期
关键词:高质田间管理秧苗

梁建梅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大部分农村居民的生活保障,实现农业生产绿色、高产、高效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绿色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是一种以科学种植、综合管理和病虫害防控为核心的农业技术体系,是通过优化种植结构、提高农艺措施和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实现农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和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在基层农技推广中,应用绿色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对于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农业生产中水稻是非常重要的农作物。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水稻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但是在水稻种植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比如,在实际种植过程中,若水稻施肥管理不科学,就会导致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出现病虫害,而病虫害问题也会影响到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因此,为了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要提高水稻栽培技术水平。

一、绿色水稻种植技术的优势

1、抗病虫害能力较强

在传统水稻种植中,大量使用化肥易引发纹枯病等病虫害问题,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为应对这些病虫害,农户常依赖化学农药。尽管短期内农药能发挥一定的灭虫效果,但长期使用会导致病虫害抗药性的增强。这不仅降低了防治效果,还增加了种植成本,并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相比之下,绿色水稻种植技术的引入能有效提升水稻对病虫害的抵抗力,进而降低对化肥和农药的依赖,确保水稻的高产和优质。

2、对化肥农药的依赖性较小

绿色水稻栽培技艺巧妙地将生物防治与药物防治相结合,充分发挥自然生态的平衡作用,显著减少水稻生长周期内对化肥和农药的依赖,降低农户的经济投入,提升其种植收益。此外,该技术还能有效减轻对稻田及周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二、关键要素分析

1、品种选择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优良水稻品种,对于实现高产高效的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这些优质品种通常具备抗逆性强、耐病虫害、生长旺盛以及产量稳定等特性。为了有效推广新品种,需要充分考虑农民的接受程度。因此,选择具有高产量潜力和优良品质的品种,成为基层农技推广的关键策略之一。在品种选择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全面考虑水稻的生长周期、抗逆性、品质特点、产量潜力以及适应性等因素。通过与农民的沟通交流以及实地考察,我们能够深入了解不同地区的土壤类型、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从而筛选出适应性强的优质品种,确保其具备较高的产量。此外,针对不同种植区域,还需进一步考虑当地的种植制度、市场需求以及农民的种植习惯等因素。这些因素对于品种的推广与应用同样具有重要影响。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更好地推进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实现农业的高产高效发展。

2、苗床管理

为了有效发挥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运用价值,必须在科学选择栽培基地与水稻品种的基础上,做好水稻苗床各项管理工作。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苗床整理。为切实保障水稻种苗的成活率,除了选择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区域作为水稻苗床以外,还应在播种前7d翻耕土壤,由此来提升绿色水稻种植土壤的透气性和松散性。在开展翻耕土壤作业时,翻耕深度应控制在20cm,这样不仅可以清理干净田间杂草、石块,还可以利用太阳光杀灭土壤病菌、虫卵,进一步降低水稻病虫害的发生概率。②塑盘育秧。在开展育秧工作前,种植人员应合理控制软盘开厢范围、厢沟宽度和深度,并及时覆盖防虫网,在保证水稻栽培整齐度的同时,避免水稻遭受飞虱、螟虫的为害。③水分管理。水稻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农作物或经济作物,对水资源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因而在水稻种植区域必须做好水分管理工作。一般情况下,水稻秧苗2叶1心前以沟灌为主,秧苗生长后期多采用浅灌方式。同时,在育秧过程中应保持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以促进秧苗健康生长。水稻秧苗种植20~30d后应当做好水稻秧苗移栽、揭膜、喷施送嫁药等工作,以确保后续水稻种植作业有序实施。④施肥管理。在开展施肥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种植人员应根据水稻秧苗生长期,及时做好施肥、追肥工作。通常情况下,在秧苗长到1叶1心时,为避免水稻徒长,需要喷施适量多效唑;当秧苗生长到2叶1心时,必须施加适量复合肥;当秧苗生长到4叶1心时,应结合秧苗实际生长情况,合理调整施肥量和施肥频率,只有这样才能为秧苗生长发育提供必要的养分。

3、插秧

水稻插秧时,推荐使用水稻机插秧侧深施肥技术,该技术是将水稻插秧机上安装配套侧深施肥装置,同时完成插秧、施肥作业,不仅优化了插秧工艺流程,降低了勞动强度,提升了插秧效率,而且提高了施肥效率和质量,减少肥料流失和浪费,使肥料和秧苗保持适当的距离,解决烧苗等问题的出现,为水稻秧苗早生快发创造了有利条件。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技术应用时,并不需要提前施加底肥,但要将稻田整平,同时要沉浆2d,田间土壤要求软硬适度,田面水清,水深控制在3cm以内。插秧前要做好机械设备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并排除异常故障。做好零部件调试、润滑、更换工作,防止对插秧作业造成不利影响。插秧时要严把质量关,要求漏插率<5%、伤秧率<4%、漂秧率<3%、勾秧率<4%、翻倒率<4%、均匀度合格率>85%,为水稻高产奠定有利基础。

4、田间管理要科学

从水稻播种、移栽到收获的全过程,田间管理发挥着重要作用,科学的田间管理能保证水稻高产高质。水稻的田间管理工作包括整地、合理施肥与灌溉、科学防治病虫害等。水稻产量不仅受土壤因素影响,而且与土地管理有密切关系,水稻种植需要进行整地处理,以便后续的稻苗栽插工作顺利开展。整地工作主要是对稻田进行翻地处理,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深翻程度,一般情况下深翻15~30cm,确保翻地深度适合稻苗生长。田间管理人员需要对深翻后的土地及时补施肥料,避免栽插后的稻苗生长养分不足,不利于稻苗的健康生长。水稻周围会存在大量杂草,与水稻争夺土壤中的养分,导致水稻生长所需的养分不足,降低水稻产量和质量,田间管理人员要及时对稻田内的杂草进行有效防治。水稻生长的各个阶段都需要保证稻田内的营养充足,促进水稻茁壮生长。稻田内的养分补充主要来自肥料的供给,需要定期给水稻施肥,保障水稻的营养充足。不能过度施肥,应合理控制施肥量。市面上的肥料种类多样,要选择适宜水稻生长的肥料,注意合理分配氮、磷、钾肥。水稻各生长周期所需的肥料量不同,要结合实际情况,不同阶段施加不同的肥量。水稻生长必不可少的两个要素是光照、水分,田间管理人员要严格把控水稻对水分的需求,依照水稻不同时期的生长需求、发育状况进行合理灌溉,保障水分供应充足。管理人员还应对水稻的不同生长情况进行分析、记录,为下次水稻培育提供参考数据。水稻的不同生长阶段所需的水分差异较大,比如幼苗期和成熟期所需的水分相差比较大,要结合生长阶段适度调整灌溉水量。由于病虫害对水稻的生产有巨大影响,不利于水稻生长,田间管理人员要通过应用一些措施积极防治病虫害。

5、病虫害防控

科学的病虫害防控策略可以减少病虫害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减少农药使用量,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病虫害防控的关键在于综合防治,采取多种措施进行防治,包括合理轮作、病虫害防控技术培训和推广、定期监测和预警以及及时防治等。通过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早期预警,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6、水稻秸秆还田技术

水稻秸秆是一种富含有机质的生物质资源,将其粉碎后还田,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升土壤保水保肥能力,进而为水稻后续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水稻茎秆富含纤维素,柔韧性较强,不易粉碎且难以降解。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充分发挥水稻秸秆还田技术的运用优势,可采取机械化还田模式,高茬收割水稻,将高茬翻耕至地下15cm处,提升土壤透气性,有效避免土壤熟化问题,进一步增加土壤有机质、氯化钾、碳酸氢铵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除此之外,在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栽培作业中科学运用秸秆还田技术,能够有效降解土壤中残留的化学农药和重金属,有效避免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在保证水稻种植产量和质量的前提下,促进水稻种植产业和当地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三、推广绿色水稻种植技术的有效策略

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綠色水稻种植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绿色农业生产技术,通过广泛应用该技术可以对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绿色产业的发展需要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有政府的支持。因此,要想把绿色水稻种植技术广泛推广应用下去,政府部门还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对绿色水稻种植技术给予大力支持。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政府部门可以为水稻种植户提供适当的便利,让种植户深刻认识到应用绿色水稻种植技术的价值。当前,还有不少种植户缺乏对绿色水稻种植技术的了解,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水稻种植。为此,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者应该深入到田间向种植户普及绿色水稻种植技术,并通过实行惠民政策等措施鼓励种植户们进行绿色水稻种植。

2、加强田间管理和保护工作

田间管理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具有显著作用,水稻极易遭受病虫害的侵袭,高效的田间管理可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常见的病害有稻瘟病、纹枯病等,都会影响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做好田间管理防治病虫害极为必要。在整个水稻生育期内,稻瘟病随时可能发生,大多在阴雨时节且较为潮湿的环境中发生,是水稻生长过程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现稻瘟病时,要及时通知种植技术人员处理、保护稻苗。在水稻孕穗期容易发生纹枯病,水稻叶鞘会逐渐出现暗绿色斑点,慢慢转变为褐色斑纹,待水稻被完全感染时,整棵水稻枯萎死亡。管理人员一定要加强防范,降低稻苗的死亡率。还可以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采用适宜的水稻种植方式,充分利用地理优势,采取稻鱼种养模式,创新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利用生物互惠和资源互补的生态学原理,构建稻渔共生轮作系统,实现稻田集约利用,有效控制稻田病虫害的发生,帮助农民实现水稻增产、农业增收。

3、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绿色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致力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资源利用效率提升涉及水、肥、光等多个方面。在水分管理方面,科学的灌溉技术和节水措施是关键。合理调控灌溉量和灌溉时机,根据水稻生长阶段的需水量,避免过度灌溉和缺水,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在肥料管理方面,合理施肥和养分调控是关键措施。科学地评估土壤养分状况,合理制订施肥计划,根据水稻生长阶段的需求,选择适当的肥料种类和施肥量,以提高养分的利用效率。同时,合理利用有机肥和化肥,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肥力,减少肥料的损失和环境污染。通过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和合理轮作,能够充分利用光照资源,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例如,选择适宜的栽培密度和行距,调整种植时间和方向,避免植株之间的竞争,可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4、加强专业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

在推广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过程中,各地区农业管理部门必须注重培养专业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可适当提高农业技术推广岗位转入门槛,创新人才选拔及晋升机制,广泛吸纳兼具农业知识与技术经验的高素质人才,进而为后续开展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宣传推广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另外,针对现有工作人员,可定期组织开展专业化岗位技能培训活动,鼓励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采用入户指导、稻田实际操作等方式,帮助当地种植人员掌握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运用要点,有效解决种植人员在水稻种植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难题,以确保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得到广泛运用。

5、土壤养分循环与吸收利用

水稻作为营养需求较高的农作物,对土壤中的养分吸收和利用能力直接影响着其生长发育和产量水平。土壤养分循环是指土壤中各种养分元素的动态变化过程。土壤中的养分来源包括有机肥料、矿质肥料和土壤有机质分解,养分损失则主要包括水分排失、氮素挥发和淋失等。在绿色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中,科学合理地管理土壤养分循环过程,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效养分含量,为水稻提供充足的营养基础。土壤养分的吸收利用是指水稻根系对土壤中养分的吸收和利用能力。水稻根系通过根系毛细管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溶解在其中的养分元素。不同养分元素对水稻的吸收利用具有差异性,如N、P、K等主要元素对水稻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水稻根系的生长和发育状况、土壤中养分的有效性、土壤水分状况等因素都会影响水稻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利用效率。在绿色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中,科学合理地调控土壤养分循环和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是提高水稻养分吸收利用效率的关键。一方面,通过合理施肥和应用有机肥,调整养分供应的时机和剂量,满足水稻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另一方面,加强土壤养分管理,如采用合理调整耕作制度、绿肥种植和土壤保护等措施,提高土壤肥力和养分利用效率。

总之,对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水稻生产对我国粮食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粮食足够才能保证国民共济的正常生活。因此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高质高效栽培技术也在逐渐完善。从事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要做好水稻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有效提升水稻种植技术,获得品质较高的水稻幼苗,同时要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意识,有效提升水稻的亩产量,保证我国的社会稳定和谐。

(作者单位:232232安徽省淮南市寿县茶庵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站)

猜你喜欢

高质田间管理秧苗
小我融入大我 跑出高质发展加速度
无花果田间管理
高质高效完成冬奥会延庆赛区工程建设保障任务
DA-6对番茄秧苗生长的影响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初夏马铃薯 田间管理抓哪些
油菜田间管理抓『四防』
勇于担当敢于负责 推进项目高质发展
教你孕晚期拥有高质睡眠
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