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个自信”导向下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团队建设与实践探讨

2024-04-09周韬

高教学刊 2024年10期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教学团队四个自信

周韬

摘  要:现阶段,“四个自信”成为新时代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火热实践中,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与改革势在必行。目前,西方经济学教学存在内容枯燥、形式僵化、教法单调的问题。该文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西方经济学教学团队建设方向、内容及举措,为提升西方经济学教学效果提供可行思路。

关键词:四个自信;课程思政;西方经济学;教学团队;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10-0082-04

Abstract: At present, "Four Self-confidence" has become the basic requirement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 the new era. In the hot practice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it is imperative to construct and reform the teaching team of Western Economics. At present, the teaching of Western Economics has the problems of boring content, rigid form and monotonous teaching methods. On the basis of literature research, case study and teaching practic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irection, content and measures of the teaching team construction of Western Economics, in order to provide feasible ideas for improving the teaching effect of Western Economics.

Keywords: Four Self-confidence;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Western Economics; teaching team; teaching practice

根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文件要求,把立德树人内化到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建设等方面,深入发掘和提炼各课程所蕴含的思政要素和德育功能,进一步完善课程教学大纲,在全部课程中加强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引导师生在学思践悟中自觉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大力倡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背景下,传统的西方经济学教学需要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人才培养等方面亟待改革,以适应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需要。为此,需要融入思政元素,注重精神引领,坚定师生理想信念,培养师生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充分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济智慧、经济发展史和改革开放史中的中国经济规律。

一  西方经济学授课特点与要求

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经济学课程都使用《西方经济学》教材。西方经济学课程理论体系晦涩难懂,学生反映内容抽象,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考试前背书本、笔记和资料等情形。在本课程的讲授过程中,由于课时量偏少,教学内容较多,“教师讲学生听”模式普遍,学生容易产生畏惧心理,教师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不佳[1]。为此,教师就需要对理论知识进行精简化,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2]。需要建设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教学团队,打造精品課程,推动经济学理论教学与实践。

西方经济学是经管类学生的专业核心课,为一至二年级的学生开设。这一课程的开设,一方面是对学生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延伸,以及为学生下一步的专业学习打下基础;另一方面,拓展学生的经济学视野,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学术观念,激发学生对经济现象的观察、理解和思考。教师们除以班级课的形式在课堂上授课外,还鼓励学生走出课堂,根据自身专业的不同特色,进行经济学调研与实践。根据专业课程的不同要求和特色,进行政策模拟、案例研究及田野调查等实践教学工作,进一步促进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在“四个自信”要求下,本课程需要结合中国实际,在经济学教材内容安排上注重中国案例,强调辩证思维,读懂中国故事,彰显文化自信。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好读书笔记、经济评论和政策解读的分享,培养学生对经济现象的分析能力,训练学生的经济学思维。另外,鼓励学生课外积极参与专家讲座、社会调研等活动,增加学生对经济行为的感性和理性认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从而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

二  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西方经济学的授课老师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

政治经济学课程在经管类专业本科生教学中的比重不足,政治经济学被弱势化、淡化和边缘化[3]。西方经济学的大量模型基本来自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实践,导致中国学生无法对经济理论具象化,进而无法在短时间内理解和掌握课堂内容。另外,由于经济学理论涉及文化、政治及数学等学科,显得内容庞杂,让学生尤其是初学者产生畏惧心理,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二)  教学中注重理论的讲授,忽视对经济制度、文化、阶级及发展道路的讨论

经济学理论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与发展场景下总结出来的,离开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和经济运行条件,无法凸显理论的价值和意义。尤其是经济学中的宏观部分中的总需求与总供给理论,出现了凯恩斯主义、新古典主义、理性预期等众多学术流派,理解这些学派的核心观点和政策导向,需要结合其研究的经济现象和环境,把握结论成立的条件,将看似互相矛盾的理论体系在不同经济运行条件下模拟,才能真正理解不同理论的精髓。可见,在经济学理论讲授中,要将不同理论放在特定制度与文化层面进行解析,不能脱离理论适用的土壤。

(三)  在对学生的评价上,过于重视分数等量化手段,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

将学生排除在评价主体之外,剥夺学生参与建立评价标准和自我评价的机会。其一,长期以来,我们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学生在校学习的动态过程无法得到及时反馈,学生几乎没有机会与教师共同构建课程评价标准。其二,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评价过于强调外化管理,如实行严格的课堂出勤和纪律管理制度,而对学生是否认真听讲、学习效果如何则缺少保障措施。其三,考试方式只注重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忽视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和创造力的培养,不能够全面考查学生的真实水平和实际能力,不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  “四个自信”导向下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设计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经济学理论的讲授提供了经典的素材,也给传统经济学理论的讲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中找不到解释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理论依据。从理论体系角度来看,需要对经济学理论进行完善,需要寻找解释类似中国这种大国且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的经济理论,因此,在讲授经济学的过程中,必须以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体系为主线,同时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实践、研学项目、社会调研等相结合,融入“四个自信”教育,激发大家对新问题的思考和新理论的探索,将“四个自信”融入教学内容(表1),促使学生对身边经济现象观察,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应在“四个自信”导向下解析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局限性,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性、科学性、优越性和传承性。道路自信从历史维度认识其必然性,理论自信从发展维度认识其科学性,制度自信从现实维度认识其优越性,文化自信从价值维度认识其传承性[4]。

四  “四个自信”导向下西方经济学教学团队建设实践

(一)  建设目标

1  组织管理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

教学团队是最基层的教学组织。教学团队以共同的教学理念、目标为基础,通过组建教学团队,旨在提升团队成员各方面的素质,从而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6]。经济学教学团队建设,首先要健全团队领导和工作机构,制定与实施管理细则,实现教学团队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二是注重团队绩效考核评价,将过程考核与效果考核紧密结合,制定并实施全面系统、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综合评价细则,确保组织管理长效化。

2  探索新方法,全面提升经济学理论课教育教学效果

在教学团队建设当中,一是以问题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到课率、抬头率、听讲率为牵引,加强集体备课力度,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依据每门课程要求,吃透大纲,突出专题教学,推进案例解析,拓展大班教学小班研讨,实施教学“三精”计划(精品教案、精彩课件、精彩课堂),推进教学效果“两追踪”计划(结课后满意度调查,毕业后受益度调查)并建立相应数据库,探索并提炼经济学理论课课堂教学崭新方式,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全面转化。二是围绕经济学理论课,加大社会实践力度,夯实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形成“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理实融合”教学模式[7]。三是积极应用在线开放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技术、线上线下混合等教学手段,开展翻转课堂、探究式、导学式和研讨式等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3  建强学科发展前沿,实现对经济学理论的中国化探索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以国家战略发展为导向,聚焦产教研融合教学模式改革,与企业行业、科研机构、文化机构等深入探索协同育人机制,持续推进课程改革、资源建设与教学创新。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方向,深入研究并提升经济学最新成果研究水平,兼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全力打造经济学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高地。

4  立足实际,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经济学是一門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需要依托院系各类科研平台,积极承担地方政府委托的项目,打造高端智库,为地方政府提供决策研究、咨询服务。在此基础上,发挥优势,成立专家顾问团,主动承担经济理论与党的产业政策、区域战略、高质量发展的宣讲任务和干部培训任务。鼓励团队成员走进农村、社区,以挂职、兼职方式推动乡村振兴、低碳经济以及共同富裕等相关工作。

(二)  建设机制

构建完善的教师培养体系,支持教师参与社会实践和考察学习,提高教师理论教学和实践能力;组织教师参加国内外各种高水平学术会议,参加全国和省内学术研讨和学术交流,鼓励、支持中青年教师出国访问交流。加强协同创新,健全传帮带机制,突出问题导向,厘清任务清单,实现集体攻关。通过开展教学大练兵、大调研、大讨论和集体备课、集中培训,全方位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建立“名师工作室”,推出“青年教师工作坊”,推进课程首席教授、主讲教授、骨干教师与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学术新秀层级对应的团队融合,课程首席教授即为学科带头人,主讲教授为学术带头人,骨干教授即为包括学术新秀与教学骨干。

(三)  建设举措

1  争当“金师”,打造“金课”

重视团队教师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政治理论素质和业务素质。认真学习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育思想和系列讲话,按照“四有”好老师的标准,提升内涵素质、修养,注重师德师风,争当一名合格的好老师。积极响应国家的要求,严格按照“金师”“金课”标准开展自身建设,不断完善集体备课制度。从加强理论学习、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建立导师制、开展业务能力提升交流会、组织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以及实地调研等方面,注重对教师的培养,打造一支乐为、敢为、有为的教师队伍。

2  将课程思政融合课堂教学

1)积极召开课程思政主题研讨会。定期组织教学展示、通过讨论发言点评、疑难问题共研的形式,教师们围绕如何将教学内容与课程思政充分结合,开展积极的讨论。强化学生核心素养训练,形成课程目标与核心素养组合的课程目标体系,促进经济学教学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型。充分利用超星、雨课堂等虚拟平台,将课堂互动、章节测验、分组讨论等在线工具有机结合起来开展过程性考核[8]。

2)端正师德师风,完善规章制度。为进一步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更好地为立德树人发挥作用,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学习背景,强调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3)重视课程思政学习培训。团队教师要积极参加国家级、省级的思政课教学科研骨干教师培训班,以适应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数字化、信息化教学技能要求。满足学生大数据分析软件操作、学科最新发展方向,跟进用人环境等最新变化,开展一系列线上课程建设,在课堂上灵活运用最新教学技术,扩展课堂上对经济学原理教学的广度与深度。

4)指导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和社会实践。在经济学教学中,除了课堂讲授之外,还需要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授课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之外,要将学生的视野拓展到课堂之外,深入经济发展一线,组织学生参与企业管理、政府决策制定以及体验各类经济发展规划产生的经济效应,增强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和探索理论的兴趣。通过课堂教学、科研训练、项目实施和以赛促学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交流。重视与校内及校外相关专业的交流,充分借鉴吸收同类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最新理念和方法,不断丰富和提升教学水平。定期举办经济学教学交流会,以“国外+国内”“正方+反方”“传统+现代”的形式,将专业学习与思政内容巧妙结合,将“读懂中国的政策、讲好家乡的故事”的理念通过“讲解+我的实践”的方式呈现出来。在完成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团队教师要带领学生服务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一线,开展公益活动与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学生投身社会,培养学生爱国护党思想觉悟和投身改革乐于奉献的时代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6)实施“团队能力提升计划”。围绕教学能力的核心问题,强化“两大能力”建设构建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的教师教学能力新体系。通过学生精准识别,强化教学设计,以教学竞赛、示范与说课等方式强化集体备课,完善课前、课中、课后链接以培训评比方式提升教师教学认知与设计能力、教学方法与调控能力、技术使用与开发等能力,增强教师理论教学能力。以课程为单元,打通教师课堂教学实践能力、校园内教学实践能力以及校外教学实践能力,注重网上教学实践能力提升,实现课堂上下、校内校外和网上网下的融合,探索出经济学理论教学的立体化方式[9],增强教师经济学理论课程思政教学能力。

7)考核方式转向多元综合评价。现代的高等教育主张从“以人为本”出发,着重培养具有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全面协调发展高素质的人才。工商管理专业理论基础课必须从改革考试形式和考試评价标准入手。按照课程内容的特点,选择合理的、科学的考试方式方法。根据课程性质和教学实际,选择不同的考试方式。考试方式可选择闭卷、开卷、答辩、口试、读书报告、文献综述、项目设计、小论文、调查报告和实践操作等不同形式,或采用上述方法的部分组合。全方位关注学生学习理论、概念、思路、方法、过程、因素、步骤、伦理、策略和评估评价,构建适应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环境下的多元考核方式。考试不再只采用以期末考试方式为主要终结性评价的传统考试方式,而是采用线上表现性评价、参与与落实、期末考试、平时成绩等方式相结合的考试评价方式[10]。

五  结束语

西方经济学是经管类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课,为一至二年级的学生开设。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得不到有效开发,为此,教师就需要对理论知识进行精简化,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在“四个自信”指引下,经济学教学需要建设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教学团队,打造精品课程,推动经济学理论教学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有机衔接。教师们除以班级课的形式在课堂上授课外,还需鼓励学生走出课堂,根据专业课程的不同要求和特色,进行政策模拟、案例研究及田野调查等实践教学工作,促使学生掌握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冬艳.工商管理专业微观经济学过程性考核方法研究——以吉林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微观经济学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18):253-254.

[2] 谭亮.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矛盾与化解——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七版)》[J].中国教育学刊,2020(2):126.

[3] 徐则荣.加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改进西方经济学教学工作——西方经济学教学工作研讨会综述[J].当代经济研究,2007(7):68-71.

[4] 常丹,李晶,申覃.推动“四个自信”教育在“概论”课程教学中的实施[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35(2):90-93.

[5] 赵明霏.实验教学在微观经济学课程中的应用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6(7):287-291.

[6] 赖绍聪.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团队建设的策略与路径[J].中国大学教学,2023(5):9-17.

[7] 李建强,曾明莉,骆康.经济学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3,9(20):28-31.

[8] 张铁蕊,许艳艳,孙明慧,等.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过程化”课程考核评价模式研究[J].现代农村科技,2023(7):117-118.

[9] 王丹竹.基于网络教学平台辅助的微观经济学考核方式改革——以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为例[J].营销界,2020(11):98-99.

[10] 刘东皇,朱林,刘宁.高校《西方经济学》过程性考核方案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1):195-196.

猜你喜欢

西方经济学教学团队四个自信
党的历史为“四个自信”提供史鉴支撑
党的历史为“四个自信”提供史鉴支撑
厚植“四个自信” 不断夯实意识形态阵地
土建类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研究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校企双师团队建设研究
坚定“四个自信”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
生物工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网络营销》精品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试论讲好导论这一课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