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发展格局下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实现问题

2024-04-09李佳张俊山

理论月刊 2024年3期
关键词:新发展格局技术创新

李佳 张俊山

[摘 要] 新發展格局包含技术创新这一重要因素。为考察新发展格局下的技术创新,可在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基础上构建基于技术创新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模型,推导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基于技术创新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顺利实现需要在两大部类按比例生产的基础上调整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比重。由于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在国民经济循环中的不同特征,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过程中易产生显性不平衡与隐性不平衡的平衡困境。考察2000年以来我国社会再生产的相关数据发现:我国一方面实现从技术引进向自主创新的转变,规避了社会再生产的隐性不平衡;另一方面在坚持技术自主创新的基础上不断优化社会生产结构与分配结构,规避了社会再生产的显性不平衡,有力地推动了新发展格局的构建。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技术创新;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实现条件;平衡困境

[DOI编号] 10.14180/j.cnki.1004-0544.2024.03.007

[中图分类号] F014.6; F12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544(2024)03-0059-12

基金项目:吉林财经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科研项目“马克思国民经济循环思想对新发展格局的学理构建研究”(2022WQN015);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科技自立自强视域下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政治经济学分析”(2023SK051);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科研启动项目“‘双维度—双目标视域下《资本论》导读课程建设与科研方法论的培养”(KYQD202330)。

作者简介:李佳(1988—),女,经济学博士,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张俊山(1954—),男,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一、问题的提出

进入新时代,技术创新在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愈加明显。2020年党中央提出的构建新发展格局内在地包含转变技术创新方式的时代内涵。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特别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更强调自主创新”[1](p4-18)。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特别强调科技自立自强,并将其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是经济循环畅通的前提条件。学界普遍认为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2](p108-115)[3](p68-77)[4](p44-53)[5](p14-16),并将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实现问题作为研究构建新发展格局问题的重要选题[6](p86-96)[7](p37-47)[8](p37-42)[9](p16-26)。关于新发展格局下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实现问题的相关研究主要分为四个方向。第一,社会总资本再生产问题的理论框架与新发展格局的实现机制。焦方义等阐述了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产品实现和剩余价值实现的作用机制,说明我国从国际大循环转向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必要性与必然性[10](p20-28)。武素云等结合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关系问题探讨了国民经济循环的畅通机制[11](p49-57)。第二,新发展格局下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葛扬等指出,为促进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与社会再生产的实现,要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我国实体经济[12](p1-6)。王俊等探讨了双循环条件下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双重社会再生产的实现问题,认为提高劳动者报酬、重视国内经济循环有助于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13](p36-45)。徐志向等通过研究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考察了新发展格局下两大部类需要满足的比例关系[14](p40-63)。第三,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之间的辩证关系。周文等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既注重价值生产又注重价值实现,在发展国内市场与开辟国际市场中发挥了巨大优越性[15](p1-9)。张峰探讨了国内经济循环与国际经济循环中社会再生产断裂的可能性,指出我国为避免社会再生产断裂须畅通生产与流通,构建新发展格局[16](p27-34)。陈晓枫等运用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考察我国经济内循环与外循环的实践过程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作用机理[17](p19-32)。第四,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实现问题中的数理分析。李帮喜等通过建立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三部门模型,实证研究说明经济循环中技术、分配、需求与生产四个方面形成的不同经济结构组合,以及这些组合构成的不同发展模式[18](p4-19)。谢莉娟等通过模型构建与实证检验,指出国家价值链建设有助于恢复社会再生产的平衡,构建新发展格局[19](p140-155)。

总体来看,学界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建立了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研究架构,通过考察国内经济循环与国际经济循环的数理比例,分析社会再生产中各环节的辩证联系,阐发新发展格局下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实现问题,深化了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研究。目前关于新发展格局下社会总资本再生产问题的研究较少从技术创新这一视角切入,而技术创新的不同方式(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在经济循环中有着不同的作用机理。为进一步考察新发展格局下社会再生产的实现问题,本文通过构建新发展格局下基于技术创新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模型,分析基于技术创新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探讨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显性不平衡与隐性不平衡问题;考察2000年以来我国社会再生产的现实状况,指出我国规避了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平衡困境,从而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创造了条件。

二、新发展格局下基于技术创新的社会再生产理论框架

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涵是强调经济发展的自立自强,把握国民经济循环的主动权,这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立论前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意味着我国的国民经济在更高的技术基础上实现高质量发展,因而考察国民经济循环中的技术创新问题,特别是不同技术创新方式所构成的国民经济循环图景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本文所构建的基于技术创新的社会再生产理论框架,以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中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为研究基础。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一是物质补偿的实现,二是价值补偿的实现。“这个运动不仅是价值补偿,而且是物质补偿,因而既要受社会产品的价值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比例的制约,又要受它们的使用价值,它们的物质形态的制约。”[20](p438)技术创新因素的存在使新发展格局下社会再生产的物质补偿与价值补偿更具复杂性,因为技术创新中的自主创新在再生产过程中表现出“在较长时间内取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而在这个时间内不提供任何有效用的产品”[20](p396)的特点,这就需要单独分析国民经济循环过程中的技术创新因素,以讨论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实现问题。基于技术创新的社会再生产循环如图1所示。

其一,图1涉及两大部类内部的再生产比例关系问题以及两大部类之间的再生产实现问题。传统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注重考察两大部类之间的再生产实现条件,然而在《资本论》第二卷中马克思指出,在任何社会生产方式下,两大部类内部都要满足一定的再生产比例关系。马克思以第Ⅰ部类为例:“如果生产是社会的,而不是资本主义的,那么很明显,为了进行再生产,第Ⅰ部类的这些产品同样会不断地再作为生产资料在这个部类的各个生产部门之间进行分配,一部分直接留在这些产品的生产部门,另一部分则转入其他生产场所,因此,在这个部类的不同生产场所之间发生一种不断往返的运动。”[20](p473)

其二,图1中单独列出技术创新支出作为再生产的重要因素,这是因为不同技术创新支出性质对再生产过程产生不同影响。用于技术引进的技术创新支出来源于本国生产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是对国外技术的支付。过于依赖技术引进将会使本国更多地受到国外技术的控制,削弱国内经济循环的主体地位。作為自主创新的技术创新支出来源于本国的剩余劳动①,用于本国技术的原始创新与技术的更新迭代。因而构建新发展格局应更加倡导通过自主创新以增强国内经济循环的主体地位,使技术创新成果更多地惠及我国人民,增强我国对国民经济循环的整体控制力。

其三,新发展格局的构建需要两大部类内部的技术引进部门与自主创新部门保持一定的比例,以保障两大部类内部的产品交换和技术交换,实现两大部类内部的物质补偿和价值补偿,确保我国在新时代发挥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综合优势。新发展格局下,两大部类之间须按比例进行产品交换和技术交换,使我国在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过程中把握技术创新的主动权,加快技术创新方式的转变,进而提升国民经济发展的技术基础,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总之,两种技术创新方式下技术创新因素的引入加大了社会总资本再生产顺利实现的难度。后文将构建基于技术创新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模型,进行相应理论探讨与实践分析。

三、基于技术创新的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

按照传统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分析,可以将简单再生产模型中每一部类的价值构成分为不变资本C、技术投入T、可变资本V以及剩余劳动量M,每一部类的总产值用Y表示。第Ⅰ部类、第Ⅱ部类的价值构成如式(1)所示:

[ⅠC+ⅠT+ⅠV+ⅠM=ⅠYⅡC+ⅡT+ⅡV+ⅡM=ⅡY] (1)

与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不同的是,式(1)中的每一部类增加了技术投入[T]。[T]为技术创新支出,该项支出在生产过程之前支付,但是由于技术创新中的自主创新具有不确定性,当期生产过程中不一定形成技术设备等相应物质实体①。将式(1)中的上式左右两边同时除以[ⅠV],下式左右两边同时除以[ⅡV],得到式(2):

[Ⅰc+Ⅰt+1+Ⅰm=ⅠyⅡc+Ⅱt+1+Ⅱm=Ⅱy] (2)

式(2)为简单再生产的生产效率等式。其中,[Ⅰc]、[Ⅱc]分别为第Ⅰ部类和第Ⅱ部类的资本有机构成;[Ⅰt]、[Ⅱt]分别为第Ⅰ部类和第Ⅱ部类的技术—劳动比,表示技术创新推动劳动力进行生产的效率;[Ⅰm]、[Ⅱm]分别为第Ⅰ部类和第Ⅱ部类的剩余劳动率;[Ⅰy]、[Ⅱy]分别为第Ⅰ部类和第Ⅱ部类的劳动生产率。式(2)中的等式关系表示:其一,每一部类的劳动生产率与这一部类的资本有机构成、技术—劳动比、剩余劳动率正相关;其二,一个部类在资本有机构成一定的条件下,技术—劳动比与剩余劳动率此消彼长;其三,提升劳动生产率一方面可以通过增加技术创新支出、改进技术水平来实现,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增加劳动强度,从而在单位时间内创造更多劳动产品来实现。

简单再生产的顺利进行须满足两大部类的基本交换关系。考虑技术创新的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两大部类交换关系等式为:[ⅠV+ⅠM=ⅡC+ⅡT]。因社会总资本再生产问题中所讨论的技术创新直接面对生产,所以技术创新支出的性质与生产资料的投资近似。以上两大部类基本交换关系等式表明:第Ⅰ部类生产者所需要的消费资料[ⅠV+ⅠM],应与第Ⅱ部类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技术投入[ⅡC+ⅡT]进行交换,从而实现两大部类的物质补偿和价值补偿。将两大部类基本交换关系等式的左边提取[ⅠV]、右边提取[ⅡV],得到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式(3):

[ⅠV(1+Ⅰm)=ⅡV(Ⅱc+Ⅱt)] (3)

式(3)表明:其一,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大部类中的可变资本投入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其二,在资本有机构成不变的条件下,第Ⅰ部类剩余劳动创造价值的效率取决于第Ⅱ部类对技术创新的需求情况。

以上是将技术创新作为一个整体性因素来考察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如果考虑技术创新的不同类型,将技术创新分为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两种方式,那么第Ⅰ部类、第Ⅱ部类的价值构成可以写为式(4)的形式:

[(ⅠCa+ⅠTa+ⅠVa+ⅠMa)+(ⅠCb+ⅠTb+ⅠVb+ⅠMb)=ⅠYa+ⅠYb(ⅡCa+ⅡTa+ⅡVa+ⅡMa)+(ⅡCb+ⅡTb+ⅡVb+ⅡMb)=ⅡYa+ⅡYb] (4)

在式(1)的基础上,式(4)对每一部类划分出两种技术创新方式。其中,角标a表示用技术引进的技术创新方式从事再生产的生产部门,角标b表示用自主创新的技术创新方式从事再生产的生产部门。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是不同技术创新方式对同一部类内部和不同部类之间的影响,而非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因而在此均假定同一部类内部具有相同的资本有机构成。令[βⅠ]、[βⅡ]分别表示第Ⅰ部类和第Ⅱ部类中采取自主创新的技术创新方式进行生产的比重,即[βⅠ][=ⅠCb+ⅠVbⅠC+ⅠV],  [βⅡ]=[ⅡCb+ⅡVbⅡC+ⅡV](张俊山,2008)②。将式(4)中的上式左右两边同时除以[ⅠV],下式左右两边同时除以[ⅡV],经整理,得到式(5):

[Ⅰc+(1-βⅠ)Ⅰta+βⅠⅠtb+1+(1-βⅠ)Ⅰma+βⅠⅠmb=ⅠyⅡc+(1-βⅡ)Ⅱta+βⅡⅡtb+1+(1-βⅡ)Ⅱma+βⅡⅡmb=Ⅱy] (5)

式(5)为考虑不同技术创新方式的简单再生产的生产效率等式。与式(2)相比,式(5)增加了不同技术创新方式的权重。每一部类的劳动生产率与该部类的资本有机构成、加权的技术—劳动比、剩余劳动率正相关。一个部门中自主创新比重越高,技术创新部门越能够通过提升技术—劳动比以及剩余劳动率提升劳动生产率。同样,根据简单再生产的两大部类交换关系等式[ⅠV+ⅠM=][ⅡC+ⅡT],可以得到考虑不同技术创新方式的简单再生产实现条件式(6):

[        ⅠV1+(1-βⅠ)Ⅰma′+βⅠⅠmb′=ⅡVⅡc+(1-βⅡ)Ⅱta′+βⅡⅡtb′] (6)

式(6)表示,当考虑不同技术创新方式时,第Ⅰ部类加权剩余劳动率和第Ⅱ部类加权技术—劳动比要保证协调的比例关系,以满足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也就是说,第Ⅰ部类中兩类技术创新部门要满足一定的比例,以实现第Ⅱ部类对技术创新的需求,通过与第Ⅰ部类的交换换取本部类两类技术创新部门所需要的消费资料。

考察考虑技术创新的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过程,有以下发现:

在不考虑技术创新类型的情况下:其一,就本部类而言,技术创新投入的增加一方面可以通过技术改进推动劳动者的劳动效率,提升本部类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在降低劳动者劳动强度的基础上保持本部类较高的生产效率。其二,为了使两大部类的简单再生产顺利进行,第Ⅰ部类剩余产品的积累需要第Ⅱ部类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创造条件。其三,无论是在生产效率等式还是简单再生产实现条件式中,两大部类之间的劳动投入均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因此保证生产部门劳动者收入稳定,稳步提升生产性劳动者的收入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要保障。

在考虑技术创新类型的情况下,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还要注意以下内容:其一,为了保证一个部类的生产效率,该部类需要自行调整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所占的比重,国民经济的宏观层面以及企业经营的微观层面都要处理好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之间的辩证关系。其二,采取不同技术创新方式的部门在剩余劳动的分配中表现不同。实行技术引进生产的部门其剩余劳动表现为剩余价值,这些剩余价值更多地被国外技术供应商榨取;实行自主创新生产的部门其剩余劳动表现为剩余产品的形式,这些剩余产品更多地用于本部门的长期建设。从长远利益上讲,自主创新能够更好地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打破旧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

四、基于技术创新的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

基于技术创新的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在追加资本的基础上进行,在区分不同类型技术创新的情况下,第Ⅰ部类的追加资本情况与第Ⅱ部类的追加资本情况分别如式(7)和式(8)所示:

[ΔⅠCa=ⅠCaⅠYa×kaⅠ×ⅠMaΔⅠTa=ⅠTaⅠYa×kaⅠ×ⅠMaΔⅠVa=ⅠVaⅠYa×kaⅠ×ⅠMaΔⅠCb=ⅠCbⅠYb×kbⅠ×ⅠMbΔⅠTb=ⅠTbⅠYb×kbⅠ×ⅠMbΔⅠVb=ⅠVbⅠYb×kbⅠ×ⅠMb] (7)

[ΔⅡCa=ⅡCaⅡYa×kaⅡ×ⅡMaΔⅡTa=ⅡTaⅡYa×kaⅡ×ⅡMaΔⅡVa=ⅡVaⅡYa×kaⅡ×ⅡMaΔⅡCb=ⅡCbⅡYb×kbⅡ×ⅡMbΔⅡTb=ⅡTbⅡYb×kbⅡ×ⅡMbΔⅡVb=ⅡVbⅡYb×kbⅡ×ⅡMb] (8)

为便于分析,假定追加到各部门的资本均按照原有生产结构进行追加。k[aI]、k[bI]分别为第Ⅰ部类技术引进部门、自主创新部门中剩余价值用于资本积累的比重;k[aⅡ]、k[bⅡ]分别为第Ⅱ部类技术引进部门、自主创新部门中剩余价值用于资本积累的比重。

在追加资本的条件下,第Ⅰ部类、第Ⅱ部类的价值构成如式(9)所示:

[          ⅠCa+ΔⅠCa+ⅠTa+ΔⅠTa+ⅠVa+ΔⅠVa+ⅠMa1-kaⅠ+ⅠCb+ΔⅠCb+ⅠTb+ΔⅠTb+ⅠVb+ΔⅠVb+ⅠMb1-kbⅠ=ⅠY          ⅡCa+ΔⅡCa+ⅡTa+ΔⅡTa+ⅡVa+ΔⅡVa+ⅡMa1-kaⅡ+ⅡCb+ΔⅡCb+ⅡTb+ΔⅡTb+ⅡVb+ΔⅡVb+ⅡMb1-kbⅡ=ⅡY]  (9)

将式(9)中的上式左右两边同时除以[ⅠV],下式左右两边同时除以[ⅡV],经整理,得到生产效率等式(10):

[Ⅰc+(1-βⅠ)Ⅰta+βⅠⅠtb+1+(1-βⅠ)Ⅰma+βⅠⅠmb=ⅠyⅡc+(1-βⅡ)Ⅱta+βⅡⅡtb+1+(1-βⅡ)Ⅱma+βⅡⅡmb=Ⅱy] (10)

由于各部类中无论是自主创新部门还是技术引进部门,追加的不变资本、可变资本与技术支出之和等于该部门剩余价值中除去消费的部分,以第Ⅰ部类的技术引进部门为例——[ΔⅠCa+ΔⅠVa+ΔⅠTa=kaⅠⅠMa],可知式(10)与式(5)是相同的。这说明无论是在简单再生产还是扩大再生产的条件下,考虑不同技术创新类型的生产效率等式是一致的。该生产效率等式的含义已在式(5)的讨论中涉及。

扩大再生产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条件是第Ⅰ部类中的可变资本、追加可变资本及扣除追加后的剩余劳动与第Ⅱ部类中的不变资本、追加的不变资本、技术投入及追加的技术投入相等,即满足交换等式(11):

[ⅠV+ΔⅠV+ⅠM(1-kI)=ⅡC+ΔⅡC+ⅡT+ΔⅡT] (11)

经过整理,式(11)左边提取[ⅠV]、右边提取[ⅡV],可以得到考虑不同技术创新方式的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式(12):[]

[         ⅠV1+(1-βⅠ)(1-ξaⅠkaⅠ)Ⅰma+βⅠ(1-ξbⅠkbⅠ)Ⅰmb=ⅡVⅡc+(1-βⅡ)Ⅱta+βⅡⅡtb+(1-βⅡ)ξaⅡⅡma+βⅡξbⅡⅡmb] (12)

其中,

[ξaⅠ=Ⅰc+ⅠtaⅠc+Ⅰta+1];[ξbⅠ=Ⅰc+ⅠtbⅠc+Ⅰtb+1]

[ξaⅡ=Ⅱc+ⅡtaⅡc+Ⅱta+1];[ξbⅡ=Ⅱc+ⅡtbⅡc+Ⅱtb+1]

在不考慮技术创新不同方式的情形下,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可以整合为式(13):

[ⅠV1+(1-ξⅠk)Ⅰm=ⅡVⅡc+Ⅱt+ξⅡⅡm] (13)

其中,

[ξⅠ=Ⅰc+ⅠtⅠc+Ⅰt+1];[ξⅡ=Ⅱc+ⅡtⅡc+Ⅱt+1]

对比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实现扩大再生产要额外满足以下规定:其一,当不考虑技术创新的类型时,两个部门的[Ⅰt]、[Ⅱt]要保持一定的比例,以保证各部类拥有稳定的利润率。剩余价值中用于追加投资的比重k越大,越需要第Ⅰ部类具有较高的国内利润率①,以满足扩大再生产条件下与第Ⅱ部类交换的要求。其二,在考虑技术创新的不同类型时,不仅要使不同部类的技术—劳动比保持一定比例,同一部类不同技术创新方式部门的技术—劳动比也要保持一定的比例。这一是出于我国对所引进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的需要,二是出于我国培育自主创新能力,使技术创新成果满足扩大再生产要求的需要,三是出于调节生产部门利润分配的需要。两大部类和部类内部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的生产部门要保持一定资本积累率,特别是在技术引进困难的时期,可以通过国内剩余劳动的过往积累形成自主创新生产部门的积累基金,以解决技术创新不足的问题,从而顺利实现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

五、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平衡困境

引入技术创新因素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过程须考量技术创新的资金来源、技术创新的价值实现、技术创新的价值分配以及不同技术创新方式之间的转换等情形,因而容易引发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平衡困境。这种平衡困境一方面表现为显性的不平衡,即由于技术创新的价值实现受阻而不能满足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另一方面表现为隐性的不平衡,即虽然满足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但技术创新方式转换后技术引进部门占比过高,导致社会再生产过程过度依靠国外技术,从而不利于国民经济结构的优化,阻碍新发展格局的构建。

(一)考虑技术创新的社会再生产显性不平衡

考虑技术创新的情况下,社会再生产表现出的显性不平衡源于自主创新的不确定性与长期性,两者都会造成技术创新投入与技术创新产出在价值上的不对等。自主创新的不确定性表现为一个部门或企业的每一次技术研发、技术攻关方向并不能保证都是正确的。即便所选择的技术方向是正确的,技术攻关也容易在竞争中被本国其他企业或国外企业赶超,使技术创新的收益难以覆盖其投入。自主创新的长期性是指技术创新投入在当期生产结束后并不能产生对等的技术创新产出,自主创新产品的价值实现需要经历较长时期。而技术引进在技术创新的投入和产出方面具有较大的确定性,技术引进免去了企业技术选择的试错过程,在当期生产就可以取得经济收益。因此在市场自发作用下,自主创新成果的价值实现面临困难,技术引进成果的价值实现较为顺畅。

在自主创新当期不能完全实现产品价值的情况下,第Ⅰ部类自主创新部门的投入小于当期的产出,表现为ⅠCb+ⅠTb+ⅠVb+ⅠMb<ⅠYb;第Ⅱ部类自主创新部门的投入小于当期的产出,表现为ⅡCb+ⅡTb+ⅡVb+ⅡMb<ⅡYb。从整体上看,两大部类中每一部类生产规模萎缩,价值产出小于期初的价值投入,表现为ⅠC+ⅠT+ⅠV+ⅠM<ⅠY以及ⅡC+ⅡT+ⅡV+ⅡM<ⅡY。

相应地,两大部类的生产效率等式(5)的等式关系被打破,成为式(14):

[Ⅰc+(1-βⅠ)Ⅰta+βⅠⅠtb+1+(1-βⅠ)Ⅰma+βⅠⅠmb<ⅠyⅡc+(1-βⅡ)Ⅱta+βⅡⅡtb+1+(1-βⅡ)Ⅱma+βⅡⅡmb<Ⅱy] (14)

这说明两大部类各自加权平均后的技术—劳动比较低,技术投入不足以维持当前社会所需要的劳动生产率。这样一来,第Ⅰ部类不足以为全社会提供足够的固定资本和技术投入,第Ⅱ部类不足以为全社会提供足够的消费资料,如式(15)所示:

[ⅠC+ⅠT+ⅠV+ⅠM<(ⅠC+ⅠT)+(ⅡC+ⅡT)ⅡC+ⅡT+ⅡV+ⅡM<(ⅠV+ⅠM)+(ⅡV+ⅡM)(15)]

式(15)表明由于自主创新不能在当期为社会提供足够的产出,因此不再满足简单再生产的条件式(3)和式(6)。由于自主创新的不确定性与长期性,社会再生产过程不能顺利进行①。以上分析表明,自主创新的不确定性和长期性给社会再生产带来的不平衡,导致不能满足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显性的不平衡。

(二)考虑技术创新的社会再生产隐性不平衡

自主创新的价值实现困境给社会再生产带来不平衡问题,促使生产部门进行自发调整,调整方向为降低自主创新生产的比重,同时提升技术引进生产的比重,即降低[βⅠ]与[βⅡ]。诚然,提升技术引进的比重可以在较短时期内使生产部门满足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但这会造成社会再生产的隐性不平衡。隐性不平衡由技术引进的依附性所致,表现为一个国家长期依靠技术引进,致使整个国民经济体系陷入国际垄断资本的技术控制。技术输出国代表国际垄断资本的利益,通过技术输出全面控制技术引进国的生产领域。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的企业倾向于选择立竿见影的技术引进以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而忽视长期技术引进削弱企业的创新动力,加强技术输出国对技术引进国超额剩余价值攫取等危害[21](p64-74)。自主创新是为现代化经济体系搭建技术基础,提升一国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但这些优点往往被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忽视,导致追求经济收益的生产企业在技术自主创新方面投入不足。

在社会再生产隐性不平衡的情形下,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仍然满足生产效率等式(5)或等式(10),均衡状态如式(16)所示:

[Ⅰc+(1-βlⅠ)Ⅰta+βlⅠⅠtb+1+(1-βlⅠ)Ⅰma+βlⅠⅠmb=ⅠyⅡc+(1-βlⅡ)Ⅱta+βlⅡⅡtb+1+(1-βlⅡ)Ⅱma+βlⅡⅡmb=Ⅱy] (16)

由于社会再生产的隐性不平衡,两大部类中自主创新所占比重较低,在(16)式中分别用[βlⅠ]与[βlⅡ]来表示第Ⅰ部类与第Ⅱ部类较低的自主创新比重。自主创新比重较低、技术引进比重过高造成两大部类的加权技术—劳动比[Ⅰt]和[Ⅱt]的大小更多地受到[Ⅰtb]与[Ⅱtb]影响,在技术推动劳动力进行生产的过程中,加剧了技术输出国对技术引进国技术创新投入资金和劳动者剩余价值的双重盘剥,使技术引进国的技术创新资金积累不足问题愈加凸显。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资金的来源与产品的价值分配具有差异性:在资金来源方面,自主创新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收入来获取资金,属于国家对国民收入的统筹使用,具有前瞻性;技术引进主要依靠企业收入,属于技术输出企业对技术引进企业创造剩余价值的占有。从产品价值分配来看,较大的技术引进比重使[Ⅰm]、[Ⅱm]中的较大部分被技术输出国占有,不能转化为本部类内部所需要的技术创新资金;较小的自主创新比重使自主创新部门不能从本部类获取足够的收入,导致下一阶段的生产中各部类内部的自主创新投入不足。

在社会再生产隐性不平衡的情形下,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式(6)仍然满足,均衡状态如式(17)所示:

[         ⅠV1+(1-βlⅠ)Ⅰma+βlⅠⅠmb=ⅡVⅡc+(1-βlⅡ)Ⅱta+βlⅡⅡtb] (17)

式(17)表示,较高的技术引进比重[βlⅠ]与[βlⅡ]虽然可以保证简单再生产的实现,但是由于简单再生产过程存在着两大部类的交换,发达国家的技术输出不仅能够控制本部类的生产过程,使本部类创造的剩余价值更多地流入技术输出国,还能通过社会交换过程控制另一部类的生产过程,以全盘控制技术输入国的生产领域。在式(17)第Ⅱ部类加权平均的技术—劳动比[(1-βlⅡ)Ⅱta+βlⅡⅡtb]中,由于技术引进比重过高、自主创新比重不足,此時第Ⅱ部类技术—劳动比的经济含义更多地表现为技术引进对劳动者创造剩余价值的占有,而非像自主创新那样能够降低劳动者的工作强度、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在两大部类交换过程中,国际垄断资本不仅可以从第Ⅱ部类生产中占有更多剩余价值,还能从第Ⅱ部类与第Ⅰ部类的交换中获取第Ⅰ部类创造的剩余价值。在第Ⅱ部类加权平均的技术—劳动比较高的条件下,两大部类交换中第Ⅰ部类需要更高的加权剩余价值率[(1-βlⅠ)Ⅰma+βlⅠⅠmb]与之匹配,从而维持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

在社会再生产隐性不平衡的情形下,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式(12)仍然满足,均衡状态如式(18)所示:

[        ⅠV1+(1-βlⅠ)(1-ξaⅠkaⅠ)Ⅰma+βlⅠ(1-ξbⅠkbⅠ)Ⅰmb=ⅡVⅡc+(1-βlⅡ)Ⅱta+βlⅡⅡtb+(1-βlⅡ)ξaⅡⅡma+βlⅡξbⅡⅡmb] (18)

其中,

[ξaⅠ=Ⅰc+ⅠtaⅠc+Ⅰta+1];[ξbⅠ=Ⅰc+ⅠtbⅠc+Ⅰtb+1]

[ξaⅡ=Ⅱc+ⅡtaⅡc+Ⅱta+1];[ξbⅡ=Ⅱc+ⅡtbⅡc+Ⅱtb+1]

式(18)中较高的技术引进比重说明技术引进部门投入较高,而技术引进部门是以牺牲劳动者收入来换取大量的技术引进支出的,因此两大部类技术引进部门中具有较高的技术—劳动比,即[Ⅰta]、[Ⅱta]数值较高。较低的自主创新比重意味着自主创新投入不足,因此两大部类自主创新部门中技术—劳动比较低,即[Ⅰtb]、[Ⅱtb]数值较低。这样一来,国民经济循环中[ξaⅠ]、[ξaⅡ]的数值较高。总体上看,[(1-βlⅠ)(1-ξaⅠkaⅠ)Ⅰma]整体偏高,意味着第Ⅰ部类会使用更多的剩余价值购买国外技术,以实现社会扩大再生产的需要;第Ⅱ部类中[(1-βlⅡ)ξaⅡⅡma]数值较高,意味着第Ⅱ部类中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更多地被用来支付国外技术,这会挤占第Ⅱ部类的自主创新支出。虽然加权的技术—劳动比[(1-βlⅡ)Ⅱta+βlⅡⅡtb]可以满足扩大再生产的需要,但自主创新部门的技术支出不足、自主创新动力欠缺使整体国民经济循环受制于发达国家的技术控制。

以上分析表明,通过增加技术引进比重、降低自主创新比重虽然能够满足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实现条件,但却是以牺牲技术创新主动权为代价而换取的“经济平衡”,这既不利于增强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又不利于增强国民经济循环中的主动权。新发展格局下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实现需要扩大自主创新比重,为国民经济循环创造有利的技术条件,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不断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六、避免平衡困境:2000年以来我国技术自主创新型社会再生产模式的形成与完善

通过2000年以来国民经济生产领域的实践,我国形成了技术自主创新型社会再生产模式,避免了陷入社会再生产的两重平衡困境:一方面,我国技术创新方式实现从技术引进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的转变,规避了社会再生产的隐性不平衡;另一方面,我国在坚持技术自主创新的基础上不断优化社会生产结构与分配结构,规避了社会再生产的显性不平衡。二十余年来,我国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平衡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新发展格局的构建。

(一)规避隐性不平衡:从技术引进向自主创新的转变

2000年以来,我国技术创新方式经历了由技术引进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的转变,形成并完善了技术自主创新型社会再生产模式。这一模式既能帮助我国摆脱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使国内循环成为经济循环的主体;又能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为国际循环良好发展创造条件。

21世纪初,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发达国家期望通过经济全球化从我国获取更多贸易红利与技术输出红利,这为我国的技术引进创造了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2000年至2010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技术引进支出大于自主创新支出(图2)。2005年以前,技术引进支出占技术创新总支出的比重较高,保持在76%以上,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2001年达到最高值78%。随着我国“入世”5年缓冲期结束,2006年后我国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直面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为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我国自主创新的投资力度显著增强。2011年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支出首次超过技术引进支出,达到5994亿元,技术自主创新型社会再生产模式形成。2011年后,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对不利于技术引进的国际环境,我国进一步巩固技术自主创新型社会再生产模式,大幅提升技术自主创新比重。2020年,我国自主创新比重达到78%,较2011年增长了2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支出高达15271亿元,是2011年的2.55倍。

我国在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两方面做出努力,促进了技术自主创新型社会再生产模式的建立与完善。其一,摆脱对发达国家的技术引进依赖,增强国内循环的主体地位。随着我国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技术引进愈加困难,发达国家对技术的层层加密不利于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2000年以来,我国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经费支出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从2000年的22.8亿元增至2011年的峰值202.2亿元,2020年又跌回75.6亿元。这说明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发达国家向我国技术转让的过程中为引进技术的后续开发设置了重重障碍,使我国难以依靠技术引进得到技术提升。为此,我国通过增加国内技术购买支出以促进不同部类之间的技术交流。2020年我国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达到457.7亿元,是2000年的13.24倍。这说明技术自主创新成果惠及更多的部门,提升了国民经济的技术基础,增强了国内循环的主体地位。其二,摆脱国际市场中的不平等交换,建立良性的国际循环。2000年至2004年,我国与发达国家存在较为严重的不平等交换问题。该时期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技术引进支出与货物贸易的进出口差额相抵(图3),这说明我国依靠廉价劳动力、廉价资源在国际市场中获得的贸易红利仅能弥补对发达国家高额的技术引进支出。2005年后,随着我国贸易结构的不断优化和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货物贸易进出口差额遠远超过技术引进支出,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为国际循环的良好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规避显性不平衡:技术自主创新基础上社会生产结构与分配结构的优化

技术自主创新投入不能短期内转化为产出,这会阻碍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实现,造成社会生产结构与分配结构失衡,即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过程中的显性不平衡。我国在建立与完善技术自主创新型社会再生产模式的过程中,一方面妥善处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保持合理的社会生产结构;另一方面着力增加劳动者的收入,提升劳动者的地位,促进社会分配结构不断优化。

2000年后,我国在技术引进向自主创新转变过程中妥善处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2000年至2008年,我国技术创新方式以技术引进为主,通过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消化吸收引进的技术,并使生产部门增加的产品适时进入消费领域,使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扩大与消费水平提升并进,保证了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实现。2008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144587亿元,是2000年的4.39倍,而200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10995亿元,是2000年的2.89倍。2003年后,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超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图4)。2000年至2008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值持续上升,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处于先行积累阶段。2008年后,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值基本稳定,2014年后呈微小下降趋势。这是由于生产领域的前期投资普遍进入收益期,一方面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自主创新投入短期内不能转化为产出的情况,另一方面能推动消费领域提升品质,促进消费领域价值实现。因此,即使在技术自主创新支出不断增长的条件下,我国社会总资本再生产也能顺利实现。

我国通过提升生产领域劳动者报酬优化社会分配结构。2000年,我国非金融企业部门劳动者报酬仅为18127亿元,2019年这一数值增至266647亿元,是2000年的14.7倍(图5),而同期工业生产总值增长了7.7倍,这说明生产领域的财富分配逐步向劳动者倾斜,劳动者报酬显著提升,社会分配结构得到优化。21世纪初,我国劳动者收入较低,以货物贸易为主营业务的外资企业向劳动者支付较高的劳动报酬,推动劳动者平均收入增加。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我国货物出口总额增速明显放缓,货物出口总额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呈降低趋势(图5),从2008年的76%降至2020年的57%。不利的国际贸易环境一方面促使我国总需求从保外需向扩大内需转变,提升劳动者收入水平以消化内需;另一方面倒逼我国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推动自主创新成果在国内应用,在保证技术自主创新部门价值实现的基础上,增强我国广大劳动者在经济发展与技术创新过程中的获得感。

七、结论

本文为新发展格局下技术创新问题的研究构建了基于技术创新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模型,通过模型的理论研究与我国2000年以后的实践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新发展格局下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由于考虑技术创新因素而变得复杂。第二,在基于技术创新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好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的比例关系。第三,自主创新支出会面临在当期不能完全实现价值的问题,这将导致一国自主创新投入不足,出现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平衡困境:显性不平衡不能满足社会再生产实现条件,使国民经济循环出现萎缩;隐性不平衡虽然能满足社会再生产实现条件,但过高的技术引进比重不利于优化国民经济结构。第四,我国2000年以来致力于建立与完善技术自主创新型社会再生产模式,从而避免陷入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平衡困境,为构建新发展格局从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J].求是,2021(9).

[2]程恩富,张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求索,2021(1).

[3]王娜.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解析[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1(4).

[4]刘灿,韩文龙.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2(10).

[5]邱海平.关于新发展格局战略思想的几点认识[J].当代经济研究,2021(1).

[6]周小亮.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理论逻辑与实践思考[J].东南学术,2021(2).

[7]陈甬军,晏宗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与实践创新[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6).

[8]施红,程静.从社会再生产角度看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理论源泉和升华[J].理论视野,2022(3).

[9]张占斌.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成果[J].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2(1).

[10]焦方义,史宁.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21(11).

[11]武素云,胡立法.马克思供需平衡理论视域下国民经济国内大循环的畅通路径[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2(9).

[12]葛扬,尹紫翔.我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理论分析[J].经济问题,2021(4).

[13]王俊,苏立君.论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下的社会总产品实现问题——基于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20(11).

[14]徐志向,丁任重,张敏.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视阈下中国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研究[J].政治经济学评论,2021(5).

[15]周文,刘少阳.新发展格局的政治经济学要义:理论创新与世界意义[J].经济纵横,2021(7).

[16]张峰.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视野下的畅通国民经济循环[J].当代经济研究,2022(3).

[17]陈晓枫,钱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理论逻辑与现实发展[J].中国经济问题,2021(6).

[18]李帮喜,奕菡,冯志轩,等.价值循环、经济结构与新发展格局:一个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与国际比较[J].经济研究,2021(5).

[19]谢莉娟,陈锦然.国家价值链与中国经济平衡发展——新发展格局下的理论与经验分析[J].财贸经济,2022(11).

[20]馬克思.资本论:第2卷[M].中共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1]李佳,张俊山.新发展格局下我国技术自主创新的学理解释与现实考察[J].政治经济学研究,2022(2).

责任编辑(见习)   倪子雯

猜你喜欢

新发展格局技术创新
中国经济:从客场到主场的全球化发展新格局
基于问题导向的中国制造业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
新发展格局下对现代流通体系的思考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世界经济形势与中国新发展格局
“新发展格局”,牵动人心
在新发展格局下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技术创新路径下的产业结构调整机制研究
浅方式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