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高校政治经济学一流课程建设研究

2024-04-09徐志仓

高教学刊 2024年10期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政治经济学能力培养

徐志仓

摘  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经济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也因为其理论性强,专业术语的抽象,而让很多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困难和存在畏难情绪,这种情况在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学环节中表现更加明显。该文基于一流课程建设的“两性一度”内在要求,结合应用型本科高校能力培养的实际,从课程内容的模块化改造,教学方法的技术性升级,教学方式上的学生有机融入等角度来分析该课程的一流化建设。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应用型本科高校;一流课程建设;课程思政;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10-0011-04

Abstract: Marxist Political Economics is a fundamental course in the field of economics. Due to its strong theoretical nature and abstract professional terminology. It makes many students feel difficult and fearful in learning. This situation is more evident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 of "gender equalit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first-class courses,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ability cultivation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We transforms the content from a modular perspective, and analyze the first-class construction of this cours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echnological upgrading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organic integration of students in teaching methods.

Keywords: political economics; appli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construction of first-class courses;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ability cultivation

教育部早在2019年就印發了《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育部随后实施了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双万计划”,即在2019—2021年间建设和认定万门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和万门左右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在省级层面也是加快了一流课程建设的步伐,例如安徽省在2019年3月就提出要在全省高校建设一批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虚拟仿真、社会实践等五类一流课程。这里的一流课程建设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金课”建设,而对于如何认定为“金课”建设的标准,说法有很多,目前普遍认可的是时任教育部高教司吴岩司长的“两性一度”指标,即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如何将一流课程建设落实到一门门具体的课程上?由于实施对象的差异性和课程自身的差异性都会带来建设内容的差异,本文以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为建设对象来分析如何进行建设。

一  应用型本科高校政治经济学一流课程建设的几点误区分析

现有关于一流课程建设的文献有很多,例如谭燕[1]就对我国高校推进一流课程建设以来的相关情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结合三门具体课程的建设经验来为其他课程建设提供借鉴。在相关一流课程建设研究中,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或政治经济学为对象来展开研究的文献成果也有一些,但就研究的内容看,主要是集中在课程思政的建设,例如申庆喜[2]就以政治经济学课程为例,从四个方面分析其课程思政融入的不足并给出路径;也有一些是针对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困境而展开的研究。如何有效在应用型本科高校这个确定环境中推进政治经济学一流课程建设?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不多,且现实中对如何开展政治经济学一流课程建设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一)  认为理论和应用难以有效结合

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有一种情况是始终存在的,无论是青年教师还是学生,都感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门课程难度很大,导致这门课的“教”和“学”存在一定程度的双向畏惧,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中这种情况更为突出,进一步深入了解得到的信息就是这门课程的理论性太强,而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是应用能力,很多人由此认为“应用型”决定了这两者之间难以有效结合。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性强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强而难以与应用结合多是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来阐述,一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条化,对于现实中出现的问题总希望能够直接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找到现成的回答,一旦找不到答案就认为理论难以与应用结合;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过时论,认为该理论形成于十九世纪,现在的各方面环境都发生了变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就有点过时了,难以在现实中得到应用。对于这些认知方面上的误区,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现在,各种经济学理论五花八门,但我们政治经济学的根本只能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而不能是别的什么经济理论。[3]”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指导地位清晰而明了的肯定,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是科学,不存在过时论一说。

(二)  理论研究和实践教学存在冲突

科研与教学应该是统一的,缺乏研究的教学谈不上是好的教学,离开了科研的教学也谈不上有深度。当前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和教学尤其是实践教学方面也有着不一致的认识,因为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来说,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实践教学,而实践教学不仅体现在实习实训,而且也体现在课程结构的适应性改造和教学的方式调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偏重于理论的课程,如何对其展开实践教学?这方面是该课程教学环节的一个难点,单纯的理论教学加之数量庞大且抽象的专用术语,更是加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从研究成果方面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领域研究成果并不少,但真正能够将其与实践教学挂钩的并不多,导致这样的认识误区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实践教学不同于一般课程的验证性试验,其实践应该是其理论的指导性分析和其科学的方法性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总结,当然也能够运用这一规律来认知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所以实践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我们的社会经济发展领域的实践问题,而不是从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中找答案,这种分析不仅能够拓展对问题的认识深度,而且也是对我们自身分析问题能力的一种锻炼。

(三)  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属性认知错位

过去很长时间以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在高校专业课中的地位是被边缘化和弱化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部分老师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属性认知看成是政治理论课,进而难以从经济学课程的视角来进行教学设计。就其属性来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不同于其他课程的单一属性,其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也是各经济专业的基础理论课[4],对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流课程的建设,必须要改变对其此前那种“爹不疼娘不爱”的状况,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课程建设不能是仅仅局限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之下的有限建设研究,经济类专业课教师必须要担负起课程建设的主责,需从政治方向指引和理论知识拓展两个方面来谋划其课程建设的架构和内容。

二  强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流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已经了解到正是基于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知上的误区和实践上的缺项,导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流课程建设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中处于相对的洼地状况,而从学科发展以及育人职责方面看,强化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流课程建设又是现实所需,从必要性角度来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  经济学科建设基础的强化需要

据江胜名[5]在对安徽省15所开设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本科高校统计结果情况看,在高校的经管学科课程设置中不仅存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时量少的问题,还存在工商管理类专业普遍不开设政治经济学课程的问题。由此我们也是能够看出,目前在大学经济学课堂教学中西方经济学主导的格局没有改变,而对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我们经济学科中的理论基础地位,其实在理论研究领域早就有共识,例如2010年第四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就认为:我國进入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新时期,在这样的时代和实践条件下,政治经济学理所当然要担负起新的历史使命。此外,作为一门学科,政治经济学还要担负起为所有经济管理学科提供理论基础的学科责任,要为有效地管理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民众福祉的不断提高提供理论的、政策的支持[6]。而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对现实经济的发展分析基础上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性的认知,其科学性和真理性也是经历了实践的有力检验,所以指导我们实践的经济理论只能够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尤其是当前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进程中,在经济理论方面我们正在构建自己的社会主义经济学的术语体系,而这必须是要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指导下来推进的。

(二)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供经济理论支撑

现代社会中任何一国的经济发展实践都是要在一定的经济理论指导下来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成就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供理论支撑。第一是它的科学性坚定了我们发展的信心。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不是凭空的想象,而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基础上的科学总结,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知,具有科学性,我们正是在这种科学的指引下依照规律办事,使得我们对自己的发展前途认知是明确的。第二是依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结合中国的具体实践,不仅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而且走出了不同于西方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且在这条道路下所取得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形成了我们自己的道路自信,也正是这条道路下,有效凝聚了我们的发展力量。第三是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学习,从来都不是一种僵化的为学习而学习,而是将学习与运用相结合,继承与发展相结合,我们在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的中国发展进而为世界提供了更多的中国方案和中国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为了更好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实践,既要坚持其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要同我国经济发展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新的理论成果。[3]”

(三)  为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落地运用提供入口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就马克思主义指导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关系时曾说:“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7]”。这就对我们的广大党员干部要能够自觉而熟练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正确认识问题、科学分析问题和有效解决问题提出更高要求。对于三观塑造期的广大青年学生来说,也必须要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有充分的认知和深入的了解,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流课程建设就担负起了这样的使命责任,通过对融入在各种经济理论之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有效解读和剖析,让广大青年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习不再陷入“云深不知处”窘境,而立场、观点和方法就是该理论教学的切入口,让大家在润物细无声中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运用自觉。

三  应用型本科高校政治经济学一流课程建设的几个节点分析

前面部分主要针对的是建设环境的分析,而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如何来建才是关键。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并结合现实的环境特点,笔者认为在应用型本科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流课程建设,至少需要在以下几个节点上来展开。

(一)  课程内容的模块化改造

理论知识学习是枯燥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专业基础课往往开设于大学一年级,对象是刚跨入大学的青年学生,他们在过去很长时间段内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学习路径依赖,尤其是高中阶段的应试教育方法,这显然不再适应大学阶段的专业课程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学生既有的知识储备之间呈现的是跳跃性的差异,依靠原有知识积累难以支撑对新知识理论的学习认知,只有在合适的方法下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对专业理论的认知和运用,对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用什么方法学习是合适的呢?对于这个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担任厦门市副市长时,面对一名大学生的“如何尽快读懂马克思主义原著,有什么窍门吗?”的请教,是这样回答道:“没有窍门,就是要反复读,用心读,要把马克思主义原著‘厚的读薄,薄的读厚。”这其实就是学习的方法问题,前半句突出的就是用合适的学习方法来达到在学习中归纳总结,后半句是在理论掌控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延伸拓展运用。我们教学现在要做的就是前半句,即运用合适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将“厚的读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知识体系庞大,知识点多,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中,帮助学生尽快构建起对该门课程的框架知识体系印象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做法上,旷爱萍[8]就认为应该采取“问题+专题+课题”相结合的方式来提高教学效果,问题是切入点,这是结合现实发展来强化学生的感性认知,专题是教师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知识体系的模块化改造,课题是教师教学的针对性研究,老师没有从事政治经济学的科学研究,理论功底的薄弱必将成为教学水平提升的一个重要障碍,通过与学生的同题不同答以提升自己教学的深度。

(二)  教学方法手段要有针对性创新

对于什么是一流课程以及如何建设,虽然官方将其建设解释的标准是“两性一度”,但不同的学者侧重点也不同,理解也有一定的差异,董立平[9]认为凡是课堂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准备充分,教学内容前沿,教学方法灵活,教学过程实效,师生互动研讨,融知识、能力与素养于一体的课就是“金课”或一流课程。一流课程建设的经验可以分享,但不同课程属性的差异,使得具体的建设内容也有差异,对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流课程建设侧重点主要体现在价值引领的高阶、知识学习方式的挑战,而这两方面的目标,在传统的单向“教”与“学”的方式中是难以实现的,必须要高度依赖教学方法手段的创新。对于很多老教师来说,曾经有效的教学模式,因为外在的教学环境发生了变化,导致教学效果在下降。当代大学生的知识来源不再局限于课堂传授,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的来源渠道更加宽广,但与此同时同学们的知识结构不成体系展现为碎片化现象也是更加明显。前面我们所提出的模块化课程改造就是要在碎片化知识与完整知识体系之间构建多个过渡性的中间整体,然后通过借助雨课堂等教学技术,将改造版的教学内容融于其中。在课前通过线上发布一些与模块理论相关联的现实经济发展资料,并给出一定的问题线索,让学生们能够在这样的线索下进行有针对性的准备,初步形成对相关理论朴素的认知。课中将相关的理论形成随堂可以回答的问题融于讲解中,学生及时回顾并加以巩固,并直接成为学生期末总成绩的一部分,学生随时都可以了解自己已经为本门课积累了多少分值以及他在班级处于什么样的名次,这样让他们对自己在这门课程到底掌握到什么程度有个相对清晰的认知,不至于让自己处在开盲盒的状况,随时且及时了解自己的状况,并给予补齐的机会,及时可见的学习效果,这在很大程度上让学生有一种紧迫感和危机意识,进而也充分地调动了他们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为了让一些抽象的理论学习能够更加活泼,也为了让不同学习效率的同学都能够有发挥的余地,我们还开发了一定数量的相关选题以小组辩论的方式呈现,后根据小组总表现给予总分值,由小组根据成员贡献和表现自行来分配分值,这可以强化同学之间的共同学习氛围。进而实现了在教师把握价值引领(方向)的情况下,方法的创新推进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达到了对自我不断突破的效果。

(三)  基于能力培养,促进学生有效融入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就是要在一定的理论支撑下更加重视实践能力培养,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通常将其归结为通识能力、专业能力和拓展能力三大类,但具体能力培养还是要落实在一门门具体的课程之中的,尤其对于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更是需要我们进行挖掘结合点和创新融入方式。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由于理论性强,如何挖掘其可实践的“点”以及如何与能力培养的有效结合?这是客观现实的难点,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点多和与实践融入不足的情况以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现实需要,主要可从三个方面来推进知识与能力的融合:第一是在价值引导之下实现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学生成长的关键标志之一就是对社会问题的认知力和判断力,如果不能够正确认知和判断,必然会致其后续的行为出现偏差,我们要在讲好中国故事这些同学们天天有感的事物上,從中提炼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价值性,使同学们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真行”的认知基础上,进而推进其能够真学和真用。第二是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融合上,突出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科学方法,进而实现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提升,这是大学老师的基本职责,从传授知识到教授方法的转变,掌握了方法,实质上就是掌握了学习的能力,变政治经济学的教学被动与学生的学习主动。第三是从做人的角度来推进学生从个人融入到团队的协作能力培养。现代的社会发展,在更多的时候所突出的是集体的力量,而不是个人英雄主义,这与高中阶段“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般的以个体为主是不一样的,锻炼学生学会融入团队,学会从他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学会相互之间配合来实现整体的目标最优,这方面的能力锻炼从团队考核方式等方面加以推进。

四  结束语

一流课程建设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教育强国的具体措施落实,教育主管部门虽然发布了一流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但由于应用型本科高校和研究性大学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差异,使得在同样课程建设上,建设的路径也不相同;另外不同课程的属性的差异,使得一流课程建设的内容也不一样。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由于其理论性强,课程属性的非单一性等特点,其作为经济学类专业一流课程建设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本研究是在分析当前建设困境和建设的必要性基礎上,结合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要求,从课程内容的模块化有针对性改造、现代教学技术方法的有效使用、推进学生在教学环节的有机融入等几方面分析其一流课程建设实践,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检验,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建设的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我们的具体建设措施也需要不断因时而变。

参考文献:

[1] 谭燕.我国本科高校一流课程建设研究——以S大学为例[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22.

[2] 申庆喜.课程思政融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路径[J].财经观察,2022(1):100-105.

[3] 习近平.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J].求是,2020(8):1-3.

[4] 李艳萍.政治经济学应在实践中提升和深化[EB/OL].(2023-6-17).http://www.dxlunwen.com/lw145993.html.

[5] 江胜名.“政治经济学”教学的困境与出路研究-基于安徽高校调查[J].牡丹江大学学报,2021(10):65-71.

[6] 吕莎.张丽.政治经济学要为所有经济学科提供理论基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11-30.

[7]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2021-7-8).http://www.cppcc.gov.cn/zxww/2021/07/01/ARTI16251

28982054756.shtml.

[8] 旷爱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创新——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例[J].教育观察,2018(13):118-121.

[9] 董立平.关于大学课程建设与改革的理论探讨——基于中国大学“金课”建设的反思[J].大学教育科学,2019(6):15-22.

猜你喜欢

应用型本科高校政治经济学能力培养
论政治经济学方法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构
应用型本科高校《交通规划》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应用型本科院校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中产教融合的途径研究
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创新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基于应用型本科高校推进产教融合的思考
构建更确当政治经济学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