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文化”:让教育更立体
2024-04-09祝瑞松
祝瑞松
【摘 要】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初级中学第一附属小学是一所开办仅6年多的“新学校”。学校用了6年多的办学实践和思考回答了“文化兴校策略、教育立体发展路径”的问题,实现了快速、高质量的发展。学校以“星文化”作为文化建设内核,着眼“师生、教育、学校”的立体发展,积极落实“五育并举、全员育人”的要求。
【关键词】校园文化 “星文化” 因材施教 立体发展
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初级中学第一附属小学是一所2017年开办的“新学校”。迄今,学校开办6年多,已有50个教学班,123名教师,近1800名学生。
“一附小速度、一附小精神、一附小品质”成为这所开办仅6年多新建学校的代名词。太多的数据、实绩、口碑,让这所新建学校迅速成为家长眼中的好学校。究其发展的背后,学校独特的办学思想、教育理念、学校文化,让我们看得见教育,看得清教育。“做适合的教育,办儿童的学校”是这所新建学校的发展定位,“星文化”作为新建学校发展文化顶层设计核心,倡导“颗颗小星星,个个亮晶晶”育人价值理念,让每一名师生都星光灿烂。学校坚持因材施教,弘扬正能量,激活办学活力,让教育更立体地可持续发展。
一、“星文化”:着眼师生立体发展
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不仅仅是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对教师的要求。
学校的“星文化”,着眼人(师生)的健康成长,以“颗颗小星星,个个亮晶晶”为理念,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地尊重、包容、欣赏、支持每一名师生的发展和成长。
(一)让每一个儿童都星光灿烂
学校的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星娃娃。这是学校“星文化”基因之一。“颗颗小星星,个个亮晶晶”既体现对每一个学生的尊重,也是对每一个学生的期待。他们如同天空中的繁星,有的璀璨耀眼熠熠生辉,有的星光点点光芒微弱,个体差异显著。因材施教,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教育不能选择学生,更不能一把尺子衡量学生。“五个星”多维度评价给学生多一种成长可能:健康星,健康的你真强;微笑星,微笑的你真美;乐学星,乐学的你真棒;向上星,向上的你真行;适合星,适合的你真好。
基于儿童立体式成长框架,学校把“人”字“一撇”解读为身体健康,“一捺”解读为心理健康。在星娃娃身心两方面都健康的基础上,发展他们的个性,支持儿童个性化成长。
“一个不能少”“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可能,都要试一试”。学校的每一个星娃娃都能得到尊重、包容、等待、支持。学校以“星文化”为核心的德育品牌“星德育”,坚持让儿童站立学校正中央,把每个儿童看作一颗发光的小星星。寓教于乐,把教育教学活动融入师生生活。突出学生常规、教育常态、成长常效,让学校德育工作有痕亦无痕,入心入灵,促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
此外,学校“小星星课程”体系建设依然以“星文化”为核心,突出三个层次建设:恒星“太阳”课程,是指国家课程,是学校教育的保障和内核;行星“地球”课程,是指校本必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和受用一生的行为习惯及人格品质;卫星“月亮”课程,是指校本选修课程,是选择和引领,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特长。这些课程的设置,为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可能。
(二)让每一位教师成为赶路人
眼中有人,不仅要有学生,还要有教师。只有让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才能让学生享受幸福的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可以创造、传播、彼此影响”。学校所有教师都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星教师”,意为每位教师都是一颗独特、闪光的星星。星教师不仅自己要发光,还要照亮他人,成为一束光。学校“星光不负赶路人”师德主题墙、“星教师星光成长计划”“南外河西一附小星教师正能量表”、省级立项规划课题“暖制度下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与研究”等一系列的师资队伍建设“组合拳”,让学校星教师迅速成为“追光者、逐梦人、赶路人”。在这里,每门学科都重要,没有主科、副科之说,每位教师都重要。 “我们”的称呼更流行,让每一位教师都成为闪亮的教育之星。具体来说:
(1)身正为范立师德。通过弘扬正能量文化,丰富“星光不负赶路人”内涵;坚持“每周一语”,净化教师心灵。
(2)学高为师强师能。突出教的能力,围绕“适合的教育”,积极开展课程实践的十种探索:①适合:坚持立德树人,铸就教育之魂;②适宜:创设课程场域,丰富课堂体验;③适切:深化學科融合,适应变革需要;④适当:改变学习方式,不断超越自我;⑤适性:突出课程评价,落实因材施教;⑥适度:融入特色项目,培养创新思维;⑦适量:丰富课程资源,激励延伸学习;⑧适时:更新教学观念,促进深度学习;⑨适然:变革教学方式,提升学习品质;⑩适用:开发社团学习,放手发动学生。
二、“星文化”:着力教育立体发展
卢梭在《爱弥儿》中写道:“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学校从创办之初就把“办一所适合儿童的学校”作为办学定位。“做适合的教育,办儿童的学校”是学校的教育追求。学校依循“适合的教育”的“1234”定律:围绕1个教育核心——教书育人;把握2条教育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坚持3条教育原则——把教育做软、把文化做暖、把心灵做远;践行4条教育信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育发生在细节中、学生成长在活动中,着力学校教育立体发展。
(一)育人,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初心
学校“星文化”倡导的“把教育做软、把文化做暖、把心灵做远”是学校对外的教育宣言。学校教育人对教育、教学有着自己的理解。不跟风,不拔苗,坚守着自己作为教育人的良知和美好。
学校需要可持续发展,尤其新建学校,更要有自己的办学思想、文化内核。学校“星文化”框架表现为:(1)坚持文化兴校(“星文化”);(2)坚持准确定位(办一所适合儿童的学校);(3)坚持立德树人(大写的人、立体的人、全面的人,尊重每一个、发展每一个、进步每一个);(4)坚持“一附小印象”(依法办学,减负不减质,向课堂要质量,向儿童学习生活要质量)。
(二)适合,是教育创新实践的核心
“做适合的教育,办儿童的学校”是学校的教育追求。创新儿童的学习生活,学校的实践“密码”是“适合”。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坚持创新,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为了遵循教育规律和儿童身心發展规律,符合学校实际,融入学校文化。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把教育打开”,关注可以发挥教育积极作用的一切资源,全方位、立体式,发现教育契机、资源,发挥好家校社的立体育人作用。“家校社教育联合体项目”是2022年南京市立项的品格提升工程。学校的每一名师生都时刻牢记,我们一定是自己跟自己比、今天跟昨天比、改变跟问题比,不断发现学生、教师、家长、学校的进步。
(三)儿童,是学校生活学习的中心
“办一所适合儿童的学校”是学校的办学定位。学校为谁而建?教育为谁展开?学校教育人认为:儿童姓“童”,教育教学要源于儿童的生活,更要高于儿童的生活。学校“星文化”系统,已为儿童创设了一个属于儿童的“星校园”。学生喜欢这里的老师、环境、课程、活动等,喜欢一切属于他们的学习生活。学校始终坚持以下工作:
(1)坚持常态:还学校教育的本来样子。突出循序渐进、细水长流,在学校工作的正常状态下,有效地抓好教育工作。学校教育不能急功近利、拔苗助长;不能“一阵风”,为了教育而教育;不能违背教育规律,打乱正常教育秩序。学校制订“南外河西一附小一日作息时间表”“学校课程表”,细致、周密地做好每一件教育小事。
(2)坚持常规:还学校教育的应有样子。学校教育的使命和担当是“育人”。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坚持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从“人”的健康成长出发,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关注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的行为习惯养成,让教育看得见、摸得着。
三、“星文化”:着重学校立体发展
学校办学,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违背教育规律,随意取舍,急功近利。学校要有自己的教育主张、办学实践。学校领导班子着重立体发展,从“星文化”视角出发,涵盖“办学思想、教育理念、学校文化、内涵发展、课程建设、队伍建设、活动开展、学科发展、环境建设、家校联系”等各方面,整体思考、统筹安排、分工合作,真正做到“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让学校立体发展。学校教育人有着自己心中的未来学校样子。主要呈现为三种样子:
(一)让学校成为学校
学校遵循“一切为儿童”的教育思想,努力办“一所适合儿童的学校”。“让学校成为学校”,不折腾,不跟风。主动作为,创新发展,实施9种育人途径:(1)加强礼仪育人;(2)注重仪式育人;(3)落实学科育人;(4)坚持文化育人;(5)探索悦动育人;(6)发挥协同育人;⑺经历体验育人;(8)做亮特色育人;(9)弘扬师德育人。同时,学校坚持目标导航,用“适合”规划“小星星课程”实施路径,“让学校成为学校”。
(二)让儿童成为儿童
“儿童健康发展”是学校工作的灵魂。学校遵循儿童成长的规律,坚持从知识育人走向文化育人,把“让儿童具有良好的体验和收获”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让每个儿童个性化发展。学校提出“南外河西一附小十五好”“课间十分钟星风尚”“五个真”多维度评价等儿童成长教育主张,不断从“儿童的立场、细节的眼光、生活的取向、国际的视野”四个维度,培养“有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现代儿童”。积极做到“颗颗小星星,个个亮晶晶”,让每一个儿童都“精彩”。
(三)让教师成为教师
学校教育的动力源在教师。只有真正关心教师、发展教师,想教师所想、急教师所急,才能让教师安心,教书育人。学校遵循“星文化”内核,在“双减”背景下课后服务创新之举“暖心晚餐:暖了胃,焐热了心”,每学期“给教师过集体生日”以及“列出‘星理由来决定春节走访哪些教师家庭”等一系列暖心举措,旨在让教师获得尊重、包容、欣赏、肯定、支持,让教师赢得尊严,实现专业成长,从而更好地投身教育教学实践中。
正是基于以“星文化”为内核的文化建设,学校“让每一个角落都能充满人性的关爱和教育的智慧,让学生每一个时刻都能收获学习的成就和成长的乐趣,让教师每一天都能体会专业的尊严和职业的幸福”的教育气象催人奋进,让教育发展更加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