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震荡寻底走势明显,未来走势如何?
2024-04-09甄梦莹郭云峰
甄梦莹,郭云峰
(1.中国种猪信息网,北京 100102;2.天津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天津 300061)
1 生猪价格
春节前,受中东地区恶劣天气影响,华东以及华中地区区域缺猪明显,生猪调入难度较大,国内猪价呈现大幅走高局面。临近春节,由于屠企节前备货完成,猪价颓势有所显现,但是,由于生猪购销停滞,猪价跌势被迫中断。但是,理性来看,春节前,部分散户以及集团猪企存在一定出栏难度,养殖端存在压栏年后出栏现象。春节长假期间,养殖端存量猪源体重增加,节后面临集中出栏的压力增加。尤其是,受春节小长假影响,主流头部猪企出栏窗口期减少,规模猪企节后日均出栏压力较大。年后,随着南北主流规模猪企恢复开工,适重生猪有明显增量出栏现象,而散户猪场节后也有抢占出栏时机现象,南北地区,适重生猪供应明显增加,屠宰场猪源到厂水平大幅改善,缺猪压力明显缓解。
而在猪肉消费方面,春节前迎来一波消费高潮,春节期间,居民肉制品消费集中,节后消费习惯变化,冰箱囤货尚未消耗殆尽,下游市场生鲜猪肉需求匮乏,批发市场贸易商白条接货力度较低,市场剩货压力增加,屠企面临白条走货难度。
受阶段性供需调整,市场供强需弱态势凸显。春节后,猪价偏弱的局面将更为明显。一方面,仔猪价格高位运行,市场延续上涨的走势,这对于标猪市场有一定支撑,养殖端认亏出栏的心态偏弱;另一方面,节后,市场存在一定抄底心态,二次育肥有补栏中低标猪或仔猪育肥的现象,而屠宰场也有一定逢低分割入库的积极性。因此,节后猪价虽然震荡寻底的走势,但是,价格重心或将难以跌回此前13.33元/kg的原价”,价格或将横盘在14元/kg上下。
2 原料价格
玉米方面。春节前,玉米价格在秋粮上市后频频走低,2024年1月底,山东潍坊地区现货玉米报价跌至2 270元/t,相比2023年8月末3 070元/t,降幅高达800元,玉米报价累计下跌了26.06%。随着春节临近,国内产区玉米售粮普遍过半,缓解了市场对于玉米卖压的担忧,部分企业陆续出现一定补货的操作,现货玉米价格呈现筑底回升走势。年后,玉米现货报价稳中偏弱,阶段性玉米市场或将面临供强需弱压力。一方面,下游需求主体谨慎建库的心态较强,市场对于玉米前景略显悲观,观望心态较强,主流饲料企业尚未恢复采购,深加工多以滚动补库为主,玉米集中补货心态偏弱;另一方面,年后国内南北地区气温回升,东北地区玉米开化现象较为明显,农户有一定恐慌卖粮心态,而在华北以及黄淮地区,新一轮雨雪天气即将到来,基层农户受存储难度以及玉米变质的风险,基层上量相对宽松。不过,随着新一轮雨雪天气的到来,基层粮源购销或将停滞,企业门前上量或将减少,玉米价格或有短暂的支撑。尤其是,随着寒潮天气的到来,东北地区气温或将大幅下降,玉米储存难度有望减轻,粮源卖压的风险或将减弱。
豆粕方面。年前,随着春节假期的逐渐临近,市场资金交投意愿明显下降。春节前市场备货需求结束,油厂豆粕库存压力依然较大,部分地区油厂胀库情况依旧明显。叠加,国内养殖行业低迷,进口大豆持续入港,豆粕价格大幅下跌。随着油厂陆续停机过年,下游多数维持春节基本库存为主,春节期间,市场购销停滞,豆粕市场略显偏稳。但是,豆粕断崖下跌或仅是开端,年后价格或将破位下跌。一方面,南美大豆丰产预期较高,巴西、阿根廷等大豆对华出口或将进一步增加;另一方面,国内生猪产能去化加快,养殖端对于年后猪价不景气的担忧增加,年后市场压栏增重的积极性较低。市场对于饲料需求或将下降,饲料产量或将进一步下调,这也将抑制豆粕市场消费的水平,尤其是,年后国内各种养殖行业普遍迎来周期性淡季”,豆粕消费前景不佳。叠加,春节前,国内豆粕以及大豆库存水平处于较高的阶段。其中,样本油厂豆粕库存在74.65万t,大豆库存水平依然充足,年后市场面临严峻的库存消耗压力。多空博弈下,豆粕市场年后表现或将较为冷清,虽然,阶段性进口大豆水平处于低位,对于价格有一定的支撑。
小麦方面。春节前,受小麦价格走低,主流现货报价重心回落至1.34~1.4元左右,部分地区小麦现货报价低于深加工企业囤粮成本价,持粮主体有惜售挺价的心态,叠加,春节前夕,政策性小麦投放成交价格屡创走高,这也缓解了市场对于节后悲观的心态,小麦价格底部支撑较强。年后,小麦市场或将在震荡中偏强运行,但是,受临储以及地方性小麦竞价投放增多,进口小麦激增对于市场心态有一定利空情绪,小麦上涨空间相对有限,不过,随着基层余粮逐步减少,供应缺口或将逐步增加,后期优质小麦价格前景或将偏强,价格有一定拉涨的空间。
3 生猪市场
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全国生猪现货均价15元/kg,较2022年下跌19.27%,生猪价格下跌原因是什么?
首先,近年来,中国生猪养殖行业经历了剧烈的市场波动,尤其在政策鼓励及市场预期驱动下,出现了一轮大规模的投资热潮。新建养殖场、扩大养殖规模等新增投资现象十分突出,这种趋势导致了当前生猪市场进入了一个产能的集中兑现阶段。原本期望通过扩产满足市场需求和提升行业效率的企业,现在面临的是市场上供应量的大幅度增加,产能去化进度受到限制。由于生猪生产周期较长,从母猪繁殖到商品猪出栏通常需要超过一年的时间,因此一旦大量新增产能投入市场,短期内难以迅速调整,造成市场供应整体处于相对充足的态势。
其次,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观念的日益深入人心,国内猪肉消费的增长势头明显放缓,并且有达到天花板的趋势。消费者更加注重饮食均衡和营养多元化,对于肉类的选择也日趋多样化,不仅限于猪肉,牛肉、羊肉、禽肉以及水产品等替代品的消费量都在逐年增长。这一结构性变化削弱了猪肉需求端的支撑力,使得即使在季节性消费高峰时期,猪价上涨动力也显得较为乏力。
第三,生猪产业内部还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ü冻品库存问题。在过去猪价高位期间,许多企业为锁定利润或应对未来可能的价格波动,选择将部分猪肉产品冷冻储存。然而,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这些冻品库存未能及时消化,反而持续累积,进一步压低了市场对新鲜猪肉的需求。当市场试图通过消耗过剩产能来提振猪价时,高企的冻品库存成为猪价反弹的重要阻力,不仅抑制了市场价格的回升速度,也压缩了价格反弹的空间。
第四,从长远来看,我国生猪养殖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正逐渐提高,头部企业的规模化效应越来越明显,这也意味着市场竞争将更趋激烈。面对目前猪肉价格低位徘徊的情况,大型猪企如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和新希望等不仅要面对短期的巨额亏损压力,更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成本控制能力以适应市场的严酷竞争。只有那些能够有效降低成本、优化管理流程、实现高效生产的养猪企业,才有可能在长时间的低价环境中生存下来,并最终影响整个行业的格局和猪价的长期走势。
4 小结
生猪价格未来一段时间可能会处于低位徘徊的状态。在这一过程中,只有那些具备强大成本控制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养殖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并取得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