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POC模式下基于雨课堂的线上线下教学改革实施成效分析
——以“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为例

2024-04-08周建英李利丹凯里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贵州凯里556011

安徽建筑 2024年3期
关键词:本门学年课前预习

周建英,李利丹 (凯里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贵州 凯里 556011)

1 引言

“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是土木工程、工程造价等专业必修课之一,作为后续课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先导课程,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会影响到学生对结构设计的理解及实际应用。同时,“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内容较多、覆盖面广,需要扎实的力学基础作为支撑。由于各类构件的计算方法主要建立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之上,经验公式多,学生难以理解复杂的限制条件和构造规定。加之学院该课程理论教学只有48 学时,课堂教学学时有限,为完成授课任务,任课教师通常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满堂灌”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授课,使得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学习效果较差,挂科率比较高。因此,本文对“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进行了SPOC 模式下基于雨课堂课程的线上线下教学改革,在教学改革实施完成两轮后对其实施成效进行分析。

2 雨课堂+SPOC教学模式

SPOC 是指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同时在大学和开放平台上开课,但把运营和管理的重心放在大学在校生身上[1-2]。其作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的延伸和拓展,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3]。SPOC 教学模式可以提前开放课程,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学后续课程内容,基础较弱的学生也可以反复观看和学习较难理解的知识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通过开展线上自主学习,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实现个性化教学[4]。同时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雨课堂是学堂在线和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联合研发的一款新型智能教学软件[5]。学生无需下载软件,只要有微信就可以进入雨课堂听课、答题、发送弹幕,实现与教师的实时互动,课后还可以观看回放。教师只需要在PPT中安装一个小插件,就可以在课前传送预习视频、语音、课件等资料到学生手机端,课堂上可以进行限时测试,课后还可以推送课堂个性化报告、讨论等,为学生形成性评价提供更加准确、丰富的直观量化数据[6]。

真正意义上的SPOC 教学模式需要录制小规模在线课程,但该校作为地方院校,受资金和设备等条件的限制,教师自主录制微型在线视频非常困难。本课程改革利用现有的慕课资源及在线视频等,采用雨课堂构建狭义的SOPC 教学模式。教师根据教学需要查找合适的慕课视频或在线教学视频,利用雨课堂发布任务,同时结合视频内容设置相应的习题,检查和收集学生的学期数据和学习情况。

3 期末考试成绩分析

“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为该校工程造价专业的核心课程,开设学期为大二下学期,目前对改革后的该课程已完成两轮教学,本文选取改革前一学年的期末考试成绩与改革后两学年的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分析。

各学年的考试成绩平均分及优良率如表1 所示,其中2019-2020 学年为教学改革前的学生成绩,2020-2021 学年及2021-2022 学年为进行教学改革后的学生成绩。由表1 可知2020-2021学年为教学改革探索阶段,期末考试的平均分与2019-2020 学年相比有所提高,但提高幅度非常小,仅为0.76 分;优良率的提高较为明显,为9.84%。经历了两学年的教学改革后,2021-2022 学年的学生成绩明显提高,与过去两学年相比,2021-2022 学年学生成绩的平均分及优良率均显著提高。其中,平均分比2019-2020 学年提高7.51 分,比2020-2021 学年提高6.75 分;优良率比2019-2020 学年提高 48.93%,比2020-2021学年提高39.09%。

表1 各学年考试成平均分及优良率表

各学年成绩分布图如图1 所示。由图1可知,3学年的学习成绩分布均主要集中在及格、中等和良好三个区间,教学改革前成绩在中等区间的学生人数最多,其次是及格和良好;进行教学改革后,中等区间的学生人数依然最多,但是成绩良好的分数多于及格人数;教学改革实施两年后成绩在良好区间的学生人数最多,其次为中等,再其次为及格和优秀,不及格人数为0。随着改革的推进,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呈现逐渐向好的趋势,说明应用SPOC 模式对“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进行教学改革初见成效。

图1 各学年成绩分布图

4 基于雨课堂线上线下混合教学问卷调查分析

对SPOC 模式下基于雨课堂的线上线下教学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学生对教学方法的反馈及建议。

4.1 问卷发放及回收情况

通过雨课堂主要围绕“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课程展开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94 份,回收问卷78 份,回收率为83%。

4.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针对问题“你认为应用雨课堂进行线上线下教学对学习本门课程有用吗?”,认为“非常有用”的占64%,认为“有点用”的占36%,认为“没有用”和“不知道”的学生人数为0。这表明学生对于SPOC 模式下基于雨课堂课程的线上线下教学模式认可度比较高。

针对问题“你认为本课程的学习对你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有用吗?”,59%的学生认为“非常有用,是以后工作中必然用到的”;41%的学生认为“有点用,以后工作中可能用到”;认为“没有用,以后工作中完全用不到”和“不知道”的学生人数为0。这表明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本门课程非常有意义,对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是非常有帮助的,没有学生认为开设本门课程毫无意义,说明学生对本门课程的认可度较高。

针对问题“你对本门课程的重视态度如何?”,62%的学生认为“必须认真对待,追求高分”;36%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重要,尽量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2%的学生认为“及格就行”;认为“看心情”的学生人数为0。这说明绝大多数的学生对本门课程是比较重视的。

针对问题“教师结合雨课堂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有没有帮助你提高学习本门课程的积极性?”,56%的同学认为“帮助很大”;44%的同学认为“有点帮助”;认为“没有帮助”和“不知道”的学生人数为0。这表明大多数同学认为采用雨课堂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能够提高学习本门课程的积极性。

针对问题“你认为应用雨课堂发布课前预习任务对你的学习有没有帮助?”,56%的同学认为“帮助很大”;44%的同学认为“有点帮助”;认为“没有帮助”和“不知道”的学生人数为0。表明大多数学生认可采用雨课堂发布课前预习任务的线上教学模式,并能积极参与到课前利用慕课视频进行预习的任务中去,并且通过这样的课前预习能够帮助学习本门课程。

针对问题“你认为采用哪种预习形式对你有帮助?(多选)”,选择“观看慕课视频”的学生人数占45%;选择“做题”的学生人数占43%;选择“观看慕课视频并做题”的学生人数占66%;仅认为观看慕课视频对学习有帮助的同学占13%,仅认为做题对学习有帮助的同学占8%,认为观看慕课的同时进行相应的练习对学习有帮助的同学占79%。表明大多数的学生认为预习要在观看慕课的同时进行相应的巩固才能发挥预习的作用,同时说明教师在发布慕课视频作为预习任务时要设置相应的检测题以督促学生认真预习。

针对问题“你最喜欢雨课堂教学的那个环节?(多选)”,74%的学生选择了“课前预习”;38%的学生选择了“上课互动答题”;53%的学生选择了“提交作业”;66%的学生选择了“查看课件”。表明74%的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前预习,学习主动性较高;38%的学生能够主导参与课堂教学,但还有62%的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不够;一半学生认为利用雨课堂提交作业比传统的提交纸质作业更为方便;66%的学生课后能够主动查看课件进行复习。总体来说,采用雨课堂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能够让大多数学生自主参与到课程学习中,但学生课堂参与度还有待提高。

针对问题“你觉得传统课堂教学和雨课堂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哪个教学效果更好?”,18%的学生选择了“传统课堂教学”;82%的学生选择了“雨课堂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这表明大多数学生喜欢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这种学生参与度更高、主动性更强的教学方式,少数学生喜欢传统教学这种被动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

针对问题“你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是?”,认为“很好”的学生占87%;认为“较好”的占13%;认为“一般”的学生人数为0。这说明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认可度较高。

针对问题“你对教师教学有哪些意见或建议?”,其他学生均没有建议,只有3 位学生提了建议意见,分别是“课程负担较重”“老师可以将知识点讲解的更详细一些”和“期望老师上课能够幽默风趣些”。从以上3 个问题可以看出,有的学生对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较为浓厚,期望能够更加深入详细地学习知识;有的学生认为本门课程比较枯燥乏味,没有学习的动力。

通过上述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发现学生对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认可度比较高。采用线上线下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还有待加强,任课教师需调整教学思路及授课方法,尽可能令课程生动有趣,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 过程考核分析

5.1 考核形式

改革前后过程考核形式存在差异。本文仅就改革前后的改革形式进行分析,各学年过程考核形式及考核学生表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教学改革前过程考核形式为考勤、作业和课堂提问三种形式,其中课堂提问由于教学时间有限,加之本门课程学时少、内容多,课堂提问不能涉及到所有学生;教学改革后的过程考核形式为作业、课前预习、课堂表现三种形式,由于使用雨课堂这一智慧教学工具,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各环节考核,能够全面考核所有学生参与各个教学环节的情况。

表2 各学年过程考核形式及考核学生表

5.2 考核内容分析

5.2.1 课程改革前

考勤。主要考核学生出席课堂教学的情况。

作业。主要考核学生作业的提交情况及课后知识点的巩固情况。

课堂提问。主要随机考核学生课堂的听课情况及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5.2.2 课程改革后

作业。考核的内容与课程改革前的相同。

课前预习。老师在雨课堂发布课前预习任务,学生需在课前完成相应预习任务方可获得预习成绩。为防止学生不认真预习,根据视频内容设置相关测试题,雨课堂根据学生观看时长及答题情况计算预习成绩。在课前阶段,学生通过阅读PPT 等教学资源和观看视频,对要学习的知识点有初步的了解,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存在疑问或不懂之处,可以在雨课堂标注或发布问题与同学老师进行讨论,也可以将问题记录下来在课堂上进行讨论。所以,课前预习不但考核了学生是否进行课前预习,还考核了学生预习的效果。

课堂表现。一方面考核学生的到课情况;另一方面,教师可根据知识点设置相应的题目,在课堂中通过雨课堂发布,让所有学生参与答题或者自由讨论、随机点名答题,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听课表现及课堂活跃度。既考核了学生的到课率,又考核了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情况。

教学改革后的过程考核贯穿课前、课中和课后各个教学环节,得益于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各个教学环节均能涉及到所有的学生,使得各个教学环节的考核更加全面、具体。针对各个环节进行考核,考核结果计入平时成绩中,能够激励鞭策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各个教学环节的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6 结论

通过对期末成绩、问卷调查及过程考核进行分析,对SPOC 模式下基于雨课堂课程对“钢筋混混凝土与砌体砌体结构”进行线上线下教学改革,取得了如下成效。

①通过期末考试成绩分析,发现进行教学改革后学生期末考试平均分和优良率均显著提高。

②通过问卷分析,发现采用雨课堂进行线上线下教学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可,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还有待提高,需要在今后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探讨。

③通过改革前后过程考核方式及内容的分析,发现教学改革后过程考核贯穿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能够充分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猜你喜欢

本门学年课前预习
开设全科医疗中的医患关系及沟通技巧课程的调查分析
“全国第17届可拓学年会”征文启事
第二届星火学年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杨浦区老年大学举办2015
——2016学年期末汇报演出
浅议语文教学的课前预习
做好课前预习
Control-Oriented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n Rigid-Aeroelasticity Coupling for Hypersonic Vehicle
体育学院学生对理论课课程改革的适应现状
——以《中学体育教材教法》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