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EAM 教育背景下小学跨学科课程实施路径研究
2024-04-08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中山小学侯跃芳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中山小学 侯跃芳 岳 丽 杨 帆
一、前言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实现育人方式根本转变,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特征。为此,新课程方案和新课标确立了“加强课程综合,注重关联”与“变革育人方式,突出实践”的基本原则,既强调课程综合,又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可见,走向跨学科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势。
STREAM教育是一种契合跨学科课程特性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教育理念,是新时代教育改革深化形势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落实“五育并举”“五育融合”的有效途径之一。近年来,STREAM教育和跨学科课程的实施逐渐受到众多教育研究者的关注,与其相关的探索在各学校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本文以STREAM教育理念为指导,创新小学跨学科课程设计和实施的途径与方式,构建小学跨学科课堂教学新模式,提高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提升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为全面提高小学跨学科课堂教学质量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与样例。
二、STREAM教育的内涵与意义
(一)STREAM教育的含义
STREAM是科学、技术、阅读与研究、工程、艺术、数学六个领域的英文首字母缩写,是一种注重多门学科融合,强调真实情境、创设问题、合作探究,致力于培养多方位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教学理念。
(二)STREAM教育的意义
将STREAM教育融入跨学科课程中,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完成学习任务,对于改善跨学科课程实施现状、改进跨学科课程设计与实施方式、提高跨学科实施效果、促进跨学科课程充分发挥综合育人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1.基于STREAM教育的学科整合性,促进学生综合全面发展
STREAM教育通过将多门学科、多种知识和技术整合起来,提高学生利用多学科知识从多方面、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基于STREAM教育的合作探究性,提高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STREAM教育需要学生在跨学科项目式活动中,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主题互相交流、合理分工、合作探究,在学习、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3.基于STREAM教育的现实情境性,帮助学生掌握生活技能
STREAM教育理念引导下的跨学科课程通过创设真实情境,高效调动学生的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参与,有利于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获得相关的生活技能。
三、STREAM教育与跨学科融合
(一)课程体系建构
基于STREAM教育理念,以科学和综合实践课程为主要阵地,以基础课程为奠基平台,以拓展课程为延伸平台,以个性课程为特色平台,在学校层面为学生构建多学科融合的跨学科课程体系,加强学生对科学、数学、工程学、语文、艺术等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全面发展。
(二)课程内容设计
STREAM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跨学科课程内容设计见表1。
表1 STREAM教育背景下小学跨学科课程内容设计
四、实施路径
(一)设计真实驱动问题
驱动性问题,就是把比较抽象的本质性问题转化为更加形象的、具体的、能够引发学生思考并激发对应学段学生自主探究欲望的问题。STREAM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运用各科知识,基于真实情境去发现问题、创设问题。因此,STREAM教育理念下小学跨学科课程设计与实施,需要在明确课程主题的基础上,立足于真实情境和问题解决,有效地驱动学生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中自主思考和探索。
立足学科融合,教师在跨学科课程中设计真实的驱动性问题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明确活动主题;第二,从活动主题出发引导学生提出想要探究的问题。例如,“植物工坊”跨学科主题学习旨在让学生了解种植方法以及植株生长、开花、结果、繁殖等过程。在该项目式学习过程中,学生提出了“植物生长需要怎样的土壤湿度”“如何满足不同植物生长对土壤湿度的不同需求”“如何制作自动化灌溉的装置”等问题。基于驱动性问题的引导,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欲望,学生参与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积极性显著提升,小组合作探究的氛围愈发浓郁。
(二)深化学生合作探究
STREAM教育相关课程的顺利实施需要多门学科知识融合,而不同学生在各学科知识储备量和运用能力等方面各有不同,因此需要深化学生的合作探究。此外,基于真实情境设计的驱动性问题,需要学生收集资料、分析资料以实现得出结论、解决问题的最终目的,这些任务容量较大。因此,合作探究便成为基于STREAM教育理念的跨学科课程中解决真实驱动性问题的重要方式。
为保障和支撑融合STREAM教育理念的跨学科课程有效实施,发挥团队协作的最大效用,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深化小组成员间的沟通、交流。详细来讲,首先,教师需要指导学生设立探究小组、选举小组长、明确小组任务。其次,各小组在驱动性问题的引导下和小组长的组织及带领下,明确小组研究任务,制订小组研究计划和实施步骤;随后,各小组成员根据计划和实施步骤共同探究,依次完成各自既定任务,小组长引导小组成员做好阶段性总结和经验分享,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探究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三)促进多门学科整合
STREAM教育是一种融合多门学科的具有跨学科特性的综合性教育方式,课程建设是STREAM教育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知识跨界融合是STREAM教育最主要的特质。鉴于此,在学校层面构建和实施STREAM教育时,可以以课程设计或校本课程为推动点,以科学和综合实践课程为主要阵地,以拓展课程为特色平台,先从较小规模的社团或年级区域性试点进行,随后根据经验总结和修订计划分层推进,逐步将STREAM教育发展成为学校科学、数学、综合实践、信息技术等课程中的重点。
STREAM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跨学科课程本质上就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具有综合性、情境性、实践性、探究性、合作性等特性。建立融合STREAM教育理念的跨学科课程要求学校层面要加强科学、语文、数学、美术、音乐、综合实践、信息技术等基础性学科的建设,从而进一步推动校内课程统整和学科整合。
(四)优化课程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有利于教育者适时把握教学进度,检查教学实施质量,及时改善或调整课程实施计划,确保教学顺利而高效地完成。跨学科学习作为新时代落实“五育并举”的重要途径,科学有效地进行监测评估对其课程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优化跨学科课程评价体系,可改进跨学科课程实施方式,提高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成效。
STREAM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跨学科课程评价应该围绕着活动目标、实践过程、学习成果等内容开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保证课程评价多样化:多元评价主体,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家长评价、外部专家评价、公众评价等;多维评价指标,包括测试成绩、成长档案袋、综合素质评价等;全面评价内容,既有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价,又有对反映学生内在和外在能力水平的综合素养的评价,既有对学生过程性成果的评价,又有对团队总结性成果的评价;多样评价方式,从多个角度、多个等级、多种分数对学生多方面的素养进行评价。教师应在跨学科主题学习开始之前及时讲明本次课程的评价标准,激励学生朝着教师指明的课程目标前进。
五、效果与反思
(一)效果
1.通过跨学科学习实践获得生活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在种植活动过程中,了解了植物生长的相关知识,学会了锄头、锄耙、铁锹、铲子等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了松土、播种、施肥、养护植物等方法和技能。
2.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有效提升
在分小组探究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过程中,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默契大大提升,学生倾听、交流、分享、合作的能力显著增强。
3.多学科知识在实践过程中得到应用和检验
跨学科课程以动手操作为重要教学活动,是对知识的应用,也是对知识的检验,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增强认知,学习知识。
(二)反思
根据跨学科课程实施的实际情况,为了提高实施效果,现提出以下建议:
1.主题的确立要依据学生年龄、学习水平和生活情况
跨学科学习的主题是否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学习水平和生活情况,决定了学生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中是否积极参与、是否能顺利掌握相关知识。教师在选择跨学科学习主题时,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认知规律、兴趣爱好等。
2.活动实施场地、设备和工具的准备要齐全
活动场地、必要设备和工具是跨学科主题学习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教师要在课程实施前确定课程开展的场地并准备好充足的设备和工具,以确保课程安排能够按时进行、顺利进行。
3.课程实施前根据活动内容明确安全保障制度
安全是贯穿课程实施始终的重要一环,活动实施前要根据课程制订符合《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的安全保障制度。安全保障制度最好张贴在课程实施场所的显眼位置,在活动开展前和活动过程中及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综上所述,基于STREAM教育理念的小学跨学科课程可从设计真实驱动问题、深化学生合作探究、促进多门学科整合、优化课程评价体系四个维度创新跨学科课程实施途径,培养学生“爱知识、学知识、用知识”的好习惯以及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