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实施与意义建构:人格教育建构谫论

2024-04-08徐向阳周瑶

教育科学论坛 2024年10期
关键词:人格中学生语文

●徐向阳,周瑶

发展人、完善人是人类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所在,也是教育的永恒主题[1]。 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与人格教育理念具有内在统一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强调坚持立德树人, 增强文化自信, 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2]。中学阶段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阶段,这要求语文课程在重视语文能力开发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对人格的培养,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紧抓中学生人格发展的关键期,协调多种教育资源,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增强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后劲。

一、人格教育的目的

人格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源于古希腊的“persona”,原意是指古希腊戏剧中演员所戴的面具,代表演员扮演的角色和身份,包含两个层面,一层是人格的表层,即“人格面具”,意指一个人按照他认为别人希望他那样去做的方式行事,亦即角色扮演;另一层是人格的深层,即真实的自我[3]。 人格是一个由性格、气质和自我调控等共同组成的复杂结构, 是在个人先天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受家庭教养、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而逐渐形成和巩固的。 人格反映天性和教养的共同作用, 具有独特性、 稳定性、整合性、功能性、社会性和复杂性。人格的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个体在家庭教养方式、同伴群体交往、受教育程度方面存在差异,所表现出来的人格也有很大的不同。

人格教育的终极指向是育人,这是提升中学生整体素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手段。对中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其价值在于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美好道德品质,培育浩然君子人格,以促进中学生的社会化,为人生下一阶段做准备的同时使学生体验到成长的愉悦。

(一)培养良好心理素质

人格包含各种心理特质及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个体心理健康水平。 人格健全的人必定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反之,如果一个人的人格发展不完善或是有缺陷,那么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也会在某些方面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

在教育实践中应贯彻人格教育,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引导中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促进学生心理和谐发展。

(二)形成美好道德品质

于漪老师“以人为本,教文育人”的教学理念,认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还要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高尚的审美情趣及爱国主义精神,要发展潜能,发展个性,形成健全人格”[4]。 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课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为人格教育的有效融入提供了基础,将教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起来,使学生受社会人文精神熏陶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 语文课程更应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塑造人格的优势,结合当前中学生人格发展现状,密切关注中学生道德品质的培育,借助语文教材为中学生提供正确的引导, 使全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感悟、有所思考,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实现学生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

(三)培育浩然君子人格

中华民族重德行、重和谐的文化血脉和内在基因使得中华文明源源不断、历久弥新,这其中的血脉和基因就是儒家的“仁和之道”。 以诗言志,以文载道,格物致知,进而成为德才兼备、文质彬彬的君子。语文学科所承载的人格教育自古而始,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我国古代的教育本质上是以语文为主要内容而进行的君子人格教育。 儒家所推崇的“君子”人格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凝结在了人的主体生命中。 “仁礼之学”作为我国古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和基本道德准则,广泛渗透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并且代代相传。

二、语文课程中蕴含的人格要素

朱自清认为“文艺增进对于人生的理解,指示人生的道路,教读者渐渐悟得做人的道理。这就是教育上的价值。文艺又是精选的语言,读者可以学习怎样运用语言来表现和批评人生……文艺是主要的教材”[5]。 语文教材是整个人类优秀文明的积淀,选文具有典范性和时代性, 囊括当前社会所需要的理想人格取向,所蕴含的人格因素或隐或显。

(一)匹夫有责,铁肩道义的家国情怀

积极把握教材中的爱国因子,在中学生心中牢固树立家国意识,从而增强中学生对国家和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中学语文教材中还有很多描绘祖国壮阔山川,并且把对自然景物的赞颂和对国家与人民命运的关切结合起来的文章。 可有效帮助学生摆脱个人的荣辱得失,以天下为己任,时时处处都在关心革命进程与祖国的前途。

(二)乐观进取,士志于道的进取精神

君子之乐在于对理想志趣的孜孜以求、对道德底线的始终坚守、对所作所为的坦荡无愧,可实现内在人格与外在现实的融合统一,达到知行合一的理想境界。中学语文教材中不乏志道之君子,无论身处怎样的逆境,始终能够朝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奋进。如苏轼在“乌台诗案”遭受重大的打击后,他月夜泛舟,饮酒赋诗,作《赤壁赋》。通过主客问答,议论风生,显现出其在逆境中仍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心态。 乐观旷达堪称儒道佛思想融合的升华与结晶,宦海中的沉浮,政治上的失意,与颠沛流离的生活并未让他意志消沉,即使到了山穷水尽处,仍能眺见柳暗花明,保持豁达,积极进取。

(三)恬淡清净,安贫乐道的士人情怀

语文教材中,乐道之君子都坚守着恬淡清净、安贫乐道的处世原则,始终秉持不为任何事物所左右的超然态度。 如生活在晋末宋初的陶渊明辗转沉浮于官场十余载,看到了官场的污浊黑暗,屡仕屡隐,几经挣扎终于认清现实,毅然放弃仕途,走向田园,表现出追求悠闲自在、崇尚清贫、安逸知足的美好品质。同时作者描写闲适自得的田园生活,看似漫不经心、平淡无奇,却充满了盎然诗意,耐人寻味。文中的每一句诗,每一个词,甚至每一个字眼都无不流露作者重返田园的愉悦之情,表现出陶渊明遗世独立、安贫乐道的士人情怀。

(四)真挚热烈,美好纯粹的人际交往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个体获得幸福感的来源,也是其沟通交往能力的集中体现。 中学生情感丰富而细腻,追求独立与个性,对良好人际关系的需求更为强烈。 语文教师不仅要在日常生活中关心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还应利用中学教材中表现志同道合、尊师爱生的一些事例,积极引导学生提升情绪管理能力。如《兰亭集序》中王羲之与一群知己好友“曲水流觞”,与志同道合的朋友探讨哲理,获得了心灵的净化。 这样一觞一咏的友情,不受任何外界的约束,没有长幼之间的隔阂差异,是群贤毕至的天涯知音,是君子之交的和谐共鸣。《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廉颇以功高而贬损相如,蔺相如为保持将相和睦,不给外敌可乘之机,始终回避忍让,廉颇知其缘由后,亲自到蔺相如府上负荆请罪,从此二人冰释前嫌,成了刎颈之交。 《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描写大堰河是如何在地狱般的环境下默默地从事着无休无止的劳作,看似平凡,实则充满了诗人与乳母之间的真情。

(五)追求自由,尊重生命的永恒追求

学生如果只知被动地接受知识, 无法对生命的本质、意义和价值形成正确的认识,这就需要教师将自身的人生感悟与经验相结合, 利用教学资源启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如《逍遥游》中,庄子通过许多寓言来表述逍遥游的内涵,提出并阐明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道理。 《囚绿记》中常春藤尽管被“幽囚”在黑暗的小屋里,却依旧执拗地向着阳光生长, 谱写了一曲绿色的生命赞歌。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积极创设情境,教导学生敬畏生命,引领他们主动探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学生在动心动情之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学会热爱生命,明确“因何活”和“为何活”的真谛,自觉关心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从而达到思想情感上的升华。

三、语文课程践行人格教育的路径

在对学生的人格教育上不仅要做好与以往教育的衔接工作,确保对学生影响的连续性,使学生的人格得以循序渐进的发展,还要把中学生社会化的发展要求落到实处,为学生之后的社会生活、高等教育以及职业道路做好必要的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熏陶感染,创造教育环境

教师的道德修养、知识能力、教育态度、个性心理素质等都会在无形之中熏陶感染着学生, 并对他们的认识、行为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肩负教书育人任务的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严于律己,努力做到“慎独”,才能在学生中有良好的声誉和较高的威信,成为示范引领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楷模,起到表率、激励、诱导的作用。

首先,加强教师人格修养。结合新时代背景下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语文教师还要树立语文人格教育观念,关注语文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积极参与语文人格教育的专题讲座,与时俱进,实现从“教书匠”到“研究型教师”的转换。

其次,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作为实现教育目的主渠道, 课堂教学也是人格教育的重要途径。 毫无疑问,新课程的“新”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设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必须恰当处理师生角色, 把教学的重心由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才能为学生创造民主、和谐的人格教育环境。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活动在教育环境创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师要在保证教育任务充分完成的情况下,积极与学生互动,重视合作教学,在思想碰撞中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欲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同时要注重学生情感的参与,尊重学生的人格,重视学生的需要,可以利用教学环节适当创设情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二)知人论世,联系语文内外

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学情出发,联系课内外,善于发掘人格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

首先,知人论世,了解作者。“文如其人”,作者的思想、情感、态度等都在文中得以体现,因此在语文学习中不能仅限于品味文章作品的艺术魅力, 还要重视作家的人格魅力,要在知“文格”的基础上阅“人格”。 学生在知人论世的过程中,寻索作者著文时的内心世界,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中学生的人格正处于形成发展阶段,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把握作者的精神气质, 实则是在无形之中使作者人格成为学生人格形成过程中明亮的灯塔, 起到引领学生、启迪学生的作用。优秀的作家不仅能以自己的作品感染读者, 而且还能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读者以极大的启示。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对于未知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渴望通过了解名人的人生经历来设想自己未来的社会角色。因此,在学习新课之前, 对作者人生经历以及选文写作背景的介绍不容忽视。教师应重视学生对名人生平事迹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他们的崇拜和敬仰,将个人理想与社会、国家、民族联系起来,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

其次,深入文本,体会人物。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刻画了许多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知识结构,立足文本,深入解读,挖掘蕴含的人格教育价值,使学生在体会人物中深受典型榜样的人格感染,在联系自身发展中谋求前进方向。 中学生的心灵、行为、语言、体态等都能在潜移默化中向善向美发生改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

最后,重视阅读,拓展视野。“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2],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教会学生基本的阅读方法,尊重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允许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并且在教学中应该最大限度地贯彻审美教育、情感教育、生命教育。 采用个性阅读、整体感悟的方法,学生自由选择各自喜欢的阅读方式,教师灵活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中学语文阅读的延伸,主要是拓展对健康作品的阅读,可以是人文经典读物,也可以是科普类读物。

(三)情感体验,提升审美境界

“文章不是无情物”,而是承载作者情绪和情感的载体,带有作者很强的主观意识和浓烈的精神意志,值得读者反复推敲和斟酌。 中学生通过文章阅读、语言学习,以及口语交际等方式,认真体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其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也将得到锻炼和培养。

教师只有认识到了文本的审美价值, 才能通过审美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 在潜移默化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塑造健全人格。中学生的审美素养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应该从审美培养的第一步, 也就是从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着手。这其中说教的成分很少,但也为人格教育提供了思路和可操作的角度与方法——在语文课文鉴赏中加深学生自我感知体验。

(四)知行合一,实现自我塑造

从本质上看,作文是写作的一种方式,表现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对世界的认知和领悟,抒发学生对事物的真情实感。 《典论·论文》中,曹丕提出“文以气为主”的观点,并“以人论文”,认为作家的个人气质对其文风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写作是从生活中获取灵感和素材的,脱离了生活,作文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充实的生活、丰富的阅历是学生在写作中有话可说、有事可写的重要依据。 因此,作文教学应关注学生的生活阅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实践,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学生通过大量对生活的观察和对事物的感悟,视野得以开阔,获得书本以外的情感体验,在写作时就能自然而然地将生活融入文章中。每一次写作,都是学生个性的自我建构与发展,都是对学生人格的无声教育。学生将作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在“学作文”中“学做人”,在对生活选材立意的灵感中逐渐养成关心社会、热爱自然的意识。

(五)科学评价,关注学习过程

教师应该把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看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对学生的现在予以重视,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的过去,更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 除此之外,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理解个体发展的需要,运用多种评价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人格素养, 从而发现学生在人格学习中不同方面的进步, 放大学生人格的闪光点,挖掘学生人格的潜能。

教育对生命的关怀和对人类价值的尊重是教育本质的回归, 教师灵活有效的引导和潜移默化的熏陶尤为重要。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使其自身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作用不容小觑。因此,语文教育更要发挥其自身的学科价值,把语文知识、文化内涵、审美陶冶渗透在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之中, 重视语文知识教学的同时关注学生人格发展,探索人格教育新模式。

猜你喜欢

人格中学生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
漫画之页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