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德与法治课有机融入革命文化资源的教学策略

2024-04-08黄雅莺

教育科学论坛 2024年10期
关键词:革命法治精神

●黄雅莺

革命文化又称红色文化。 它是中国共产党独具特色的精神标识,是凝聚全国人民的思想基石[1]。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革命文化的弘扬与传承, 注重对学生进行革命文化传统教育。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弘扬革命文化”“用好红色资源”,因为革命文化具有赓续血脉、凝心聚魂的优秀基因。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必须将革命文化这一重大主题教育资源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增强课程的育人性。

《道德与法治》教材的一个重要编排特点,就是融合了较多革命文化资源[2]。 开发和运用好这些革命文化资源,有助于促进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革命情怀、传承革命薪火、勇当时代新人,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党的初心使命、历史经验、革命精神融入少年儿童血脉。

在道德与法治课中, 教师要深刻领会和理解革命文化的内涵和价值,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党的奋进历程中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重要成果为主线, 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发展、新中国的成立和发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重要章节,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引领其立志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基于教学目标,推动革命文化教育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合理设定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教学效果。 对学生进行革命文化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也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需求, 同时还是革命题材课文的教学重难点。

“欢欢喜喜庆国庆”是《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 课。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的重要节日——国家意义上的“国庆节”、国家象征及标志。

在教学第一框“新中国的生日”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设计相应教学目标。政治认同:知道国庆节是祖国的诞辰日;道德修养:了解国庆节的来历;法治观念:懂得国旗、国徽、国歌是国家象征和标志,尊敬国旗、国徽、国歌,自觉遵守升国旗的基本礼仪;健全人格:感受“开国大典”的隆重与庄严,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责任意识:明白新中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感恩和崇敬革命先烈,倍加珍惜我们党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围绕这一教学目标,在进行课前预习时,教师先让学生搜集“国庆节的历史、由来”“国旗、国徽、国歌是如何诞生的”“中国烈士纪念日为什么选在9 月30 日”等资料。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结合课本上的图片,以及通过课件出示图片《中国地图》,视频《1949年开国大典》《70 周年国庆大阅兵》《2022 年北京冬奥会》等,引导学生想一想、说一说:“共和国生日是哪一天?”“今年的10 月1 日是祖国的第几个生日?”“新中国来之不易,说一说你所知道的故事。 ”“在学校内,除每周一举行升旗仪式外,还有什么时候会唱国歌升国旗?”“在生活中还看到过国旗吗?”“除了学校里, 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升国旗、 唱国歌的场面?”“你认识鲜艳的五星红旗上面的图案吗?它们分别代表着什么? ”“祖国还有自己的徽章,叫国徽,它是什么样的呢?”“我们身边哪些物品上也有国徽? ”“你们知道为什么人民币、护照、身份证等重要物件上要印着国徽?”“在平时学习生活中,你是怎么尊重和爱护国旗、国徽、国歌的?”“周一的早晨,我们要举行升旗仪式,面对国旗,我们应该怎么做? ”等等,让学生结合课前的资料搜集进行分享交流。

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整合本节课内容设计了两道拓展型作业题:选择观看革命电影,了解英雄事迹;调查身边的人准备怎样庆祝国庆节,促进学生对国庆节和国家象征及标志有更深刻的了解和理解,并能将所学知识迁移运用到实践中去。

通过这样利用生活情境进行情感体验,学生了解了国庆节的由来,理解了十月一日是伟大祖国的生日;熟悉了我国的国旗、国徽及国歌,知道它们是国家的象征;明白了新中国的成立是无数先烈奋斗换来的,从而增强了对烈士的崇敬之情,更加珍惜新时代的美好生活。

二、围绕单元主线,拓展革命文化教育

单元主线是指在单元教学中占主导地位或统领单元教学的线索。 为了更好地突出单元教学的整体性、联系性,选择单元主线显得非常重要。 选择以什么样的内容作为单元主线,直接影响到单元教学的整体思考、设计和组织实施。 “百年追梦,复兴中华”是《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下称“本单元”)内容。 本单元设计了六篇课文,这相当于其他册两个单元的分量。

在教学时,教师选择以革命精神为主线,来呈现我国从鸦片战争到走进新时代的历史脉络, 展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救国、兴国、富国、强国,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该单元主要讲述了抗争精神、孙中山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南泥湾精神、沂蒙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焦裕禄精神、雷锋精神、改革开放精神、深圳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革命精神谱系[3]。

对于小学五年级学生来说, 了解这段历史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这一单元的学习,教师要围绕党史主题开展课程教学,不仅要结合课文内容,还应将其尽可能地扩展和充实,并充分利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以下简称《读本》),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系统有机融入课堂教学, 贯彻到整个党史主题课程教学中,用这一思想为学生培根铸魂、启智增慧。

为进一步活用教材中的革命文化资源, 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革命理想、革命精神、革命历史、革命传统、革命人物所表现的革命文化意蕴,要让学生具体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和建立的历史功勋。

在学习本单元第9 课“中国有了共产党”时,要结合《读本》第2 讲“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来开展学习,同时结合之前学到的中国所遭受的屈辱进行解读。 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次次攻克难关,一步步推进伟大事业,创造了一个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这些奇迹,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的革命气节、坚定执着追求理想的革命精神,进一步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它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才能带领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从衰落蜕变为崛起,在历史丰碑上镌刻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答卷。

最后,教师引领学生齐呼“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口号,唤起学生作为少先队员、祖国未来接班人的责任意识,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祖国和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整节课环环相扣,对学生进行革命文化教育水到渠成。

三、聚焦学科融合,深化革命文化教育

伴随着我国教学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课程综合化、跨学科融合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教学趋势。道德与法治学科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革命文化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义务教育各学科的共同指向。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 (2022 年版)》明确要求要努力学习和弘扬革命文化;《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中强调要整合革命文化教育等相关主题, 并对如何开展革命文化教育、 提高学生革命文化知识运用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在课程性质、课程目标、总目标、教材编写建议中反复要求继承和弘扬革命文化,在“课程内容”之“主题与载体形式”中,对革命文化的内容主题、主要载体做了专门、详细的阐述;《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性质”中明确指出要着力加强革命文化教育,在“总目标”中也要求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在“课程实施”之“教材编写建议”部分再次强调要有机融入革命文化。 可见,在开展革命文化教育时,教师要以道德与法治学科为主体,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科壁垒,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尤其要有意识地融合语文、艺术等学科中的革命文化资源或革命文化教育元素,共同将革命文化教育贯穿始终,让所有学生都能聆听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加深学生对革命历史的理解,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开天辟地的大事”是“中国有了共产党”这一课中第一话题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通过讲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五四运动、中共一大等历史事件,使学生了解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4]。 本话题特点是包含了大量党史内容,但从课文的正文内容、阅读角和活动园的设问中可以看出,比起讲解党史知识点, 本话题更强调学生对党史事件和党史人物背后革命精神的思考与感悟。

在教学时,可以以“责任”为主题,融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相关课文,如体现毛泽东主席伟大胸怀的《青山处处埋忠骨》,体现刘伯承意志如钢的英雄气概的《军神》,展现方志敏舍己为公的崇高美德的《清贫》等,将这些课文内容进行融合,引导学生更直观、生动地感受毛泽东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精神和强烈责任感、使命感。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文“阅读角”的油画《五四运动》及其文字内容,与美术学科进行深度融合,生动再现了1919 年5 月4 日北京十几所学校的3000多名学生通过游行示威,要求当时的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的情景,激发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此外,还可以通过挖掘表达对“五四精神”的赞美与歌颂,对伟大祖国热爱和祝福的优质视频资源,设计“五四运动我参与”系列活动,用革命文化涵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

四、注重课后延伸,丰富革命文化教育

道德与法治课既贯彻了本课程的政治性、 思想性和实践性、综合性的学科要求,同时又融入了学科自身的时代性和创新性。其中,实践性对其他特性的实现具有重要影响, 没有实践性其他特性就无法得到有效落实。因此,开展革命文化教育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让其真正走入学生的内心,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互动发展且形成和谐的统一体。

基于革命文化包括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 在教学中除了重视发挥课堂这个主战场对学生进行国家层面的革命文化教育外, 还应注重地方性革命文化资源挖掘,以地方革命文化为立足点,在创新传承理念的引领下, 加强校内教师与地方革命文化机构之间的合作, 在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中提升革命文化育人价值,并在多元实践中有效利用革命遗址、博物馆、纪念馆中的育人资源,切实发挥革命文化的价值引领和文化熏陶作用。

宁德是全国著名的苏区和革命老区, 文化底蕴深厚,革命史迹遍布境内。全市核定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64 处、可移动革命文物721 件,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 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 处。 革命文物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坚如磐石的信仰信念, 彰显着历久弥新的初心使命[5],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宁德革命文化资源优势,经常结合课本中的学习内容,在“清明节”“‘七一’党的生日”“烈士纪念日”等重要节日期间,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当地的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参观革命先烈当年生活、战斗甚至牺牲的地方, 让道德与法治这一课堂成为生活大课堂的真实再现。

例如,清明节,教师组织学生前往宁德市蕉城区革命烈士陵园祭奠先烈,并开展“祭英烈知党恩,传承革命精神”主题教育活动。 活动中,学生们拿出提前制作的小白花献给英烈们。 一朵朵普普通通的小白花,却是一颗颗炽热的心,代表了学生们对革命英烈的尊重和敬意;在烈士墓碑前,少先队员们重温誓词“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出一切力量。 ”庄严的宣誓声响亮且坚定。祭扫结束后,学生又在教师的带领下前往闽东苏区纪念馆参观。 学生们认真观看,从历史文物、珍贵图片、文献资料中深入直观地了解先烈们所经历的艰苦岁月,重温烈士赤诚肝胆的爱国热忱。在纪念馆讲解员绘声绘色的讲解中,不少学生悄悄地握紧了拳头。 在这庄严又神圣的氛围中,每一名学生的灵魂受到一次深刻的洗礼,进一步明白今天的美好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 和平来之不易,作为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学生们暗暗发誓要踏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努力学习,奋发图强,在祖国建设新征程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以“先烈永存我心”为主题的班会,让学生谈感受、学精神、立志向,进一步追溯信仰源头,补足理想信念之“钙”。 这种重视学生情感体验的实践活动,不仅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还进一步促进红色革命精神内化,达到育人“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总之,道德与法治课程旨在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修养等,增强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6]。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铸魂育人功能,将革命文化教育自然地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全过程,创新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不断厚植学生革命情怀[7],有效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度,并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学科融合,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切实发挥革命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

猜你喜欢

革命法治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