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晚唐五代湖湘诗人的隐逸情怀

2024-04-07杨小佳张灵妮

今古文创 2024年10期

杨小佳 张灵妮

【摘要】湖湘诗派与楚地传统精神一脉相承,湖湘诗风的形成可追溯至晚唐五代。晚唐五代时期,李群玉、齐己、刘昭禹等湖湘地区本土诗人崛起,首次形成了本土文学与流寓文学笙磬同音、更唱迭合的局面,这些带有明显湖湘地域特色的诗歌创作中,表露出了大时代背景下相当一部分仕人在乱世之中辞官归隐的普遍心态,以及对逍遥物外隐居生活的追求向往,而这种隐逸情怀的来源,也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湖湘诗人;隐逸情怀;晚唐五代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10-0037-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10.011

湖湘诗派是同光时期诗坛中一个重要的学古诗派,其与楚地传统精神一脉相承,在清代前期,因时代动荡,湖湘诗坛尊崇杜甫,作品以反映现实为主,風格多为悲凉幽怨,同时因时代多艰也更让人关注和珍惜自然之美,诗句亦有王维和韦应物的妙造自然、幽远淡逸之风,比如陶澍评宁乡易清照的诗曰:“其诗之佳处,妙造自然,入王、韦之室,非郊、岛、姚合诸人所能拟。”而这种淡远清逸诗风的形成,可追溯至晚唐五代时期。

在晚唐五代之前,湖南文坛一直由流寓作家所主导,前有以屈原为主的楚文化留下深远影响,后有贾谊等人谪居在此继承屈原楚辞精神、延续和促进湘楚文学的发展。及至晚唐五代时期,湖南本土诗人崛起,涌现了李群玉、齐己、胡曾、王璘等一批湖湘诗人,他们创作的诗歌不仅数量上首次超过了流寓作家,同时表现出相当的积极主动性,在思想和创作上也显现出一定的湖湘地域特征,尤其是沉叹哀怨、淡远飘逸的诗歌风格,以及隐逸避世的倾向,都对后世湖湘诗风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讨论在晚唐五代这一特殊的时代背景之下,湖湘诗人隐逸情怀的形成。

一、动荡乱世与隐逸心态的形成

晚唐五代时期,上层统治阶级的纵情声色导致了社会阶级矛盾尖锐,唐王朝由盛转衰,愈演愈烈的藩镇割据和朝堂的朋党之争使得这个曾经的盛世王朝气息奄奄,官场黑暗腐朽,百姓民不聊生。在这样动荡的乱世,大时代背景下文人普遍共有一种哀叹时世的哀戚怅叹与退避三舍的不安心态,所诞育出的诗文便蒙上了一层深沉哀怨的阴郁之色,这一时期的湖湘诗人也普遍拥有一种退隐田园、远离尘世喧嚣的情怀与愿望,这在他们的创作中具有相当的体现。

晚唐五代湖湘诗人,以李群玉的创作最具代表性。李群玉,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极富诗才,被誉为“唐代湖南三大诗人”之一,《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笔妍丽,才力遒健”。李群玉早年无意科举,一直居于故乡,后杜牧游于澧州,与李群玉相交,劝说其参加科考,并作诗一首《送李群玉赴举》。李群玉“一上而止”,一次科举失败便不再尝试。当朝宰相裴休看重李群玉的才华,盛情邀请其作诗,李群玉便“徒步负琴,远至辇下”,向皇帝献诗“三百首”,皇帝任命其为弘文馆校书郎。然而,李群玉在朝堂为官三载,便断然辞官回乡,死后被追赐进士及第。他在晚唐五代湖湘诗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著有诗前集3卷,后集5卷,《全唐诗》录他的诗共263首。

从李群玉的生平行事,便可看出其本性对朝堂官场无意,而更追求怡然自得的田园归隐生活,这种退隐的心态,与其生于晚唐、居于乱世息息相关。晚唐时期,藩镇割据与朋党之争导致社会动乱不安,朝政黑暗腐败,百姓民不聊生,晚唐时期的文人创作中都不免蕴含抑郁哀怨之风,李群玉亦是如此,如他的《乌夜号》,语句凄然幽怨,缠绵悲吟。

层波隔梦渚,一望青枫林。有鸟在其间,达晓自悲吟。

是时月黑天,四野烟雨深。如闻生离哭,其声痛人心。

悄悄夜正长,空山响哀音。远客不可听,坐愁华发侵。

既非蜀帝魂,恐是桓山禽。四子各分散,母声犹至今。

这首诗描写了细雨迷蒙的夜晚,林间鸟儿通宵达旦的悲啼鸣叫,犹如离别之人的哭声,声声痛彻人心,使作为远方来客的诗人夜不能寐,独坐白头。鸟鸣之悲切让诗人不禁揣测,若啼叫的不是帝望托生的杜鹃,就应是比喻离别之痛的桓山鸟了。这首《乌夜号》语句凄怆哀怨,所用“梦渚”“青枫”“烟雨”“蜀帝魂”“桓山禽”等意象,勾勒出一个鸟鸣悲切的凄冷雨夜,饱含诗人伤离别、怕离别的无限感触,正是晚唐时期文人普遍共有的哀时伤世情怀的典型体现。

正是由于身处晚唐五代这样的乱世,湖湘诗人也不免产生出隐逸避世的思想,在哀怨怅然的诗句中表达归隐田园山水、求仙问道脱离凡俗束缚的情怀,这在李群玉的很多其他诗歌创作中都有所体现,如“一去霄汉上,世人那得逢”(《升仙操》)、“境寂良夜深,了与人间别”(《山中秋夕》)等等,都十分直观地抒发了他渴望远离官场朝堂和功名利禄的束缚,寻求超凡脱俗、纯静美好的精神世界的愿望。

五代十国时期,“天策府十八学士”在湖南文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五代时,南楚文昭王马希范仿照唐太宗设天策府和文学馆的先例,以其幕僚廖匡图、李宏皋、刘昭禹等十八人为“天策府十八学士”,这批文人的创作,对长沙和湖南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这一批湖湘诗人,仍有继承晚唐时期湖湘隐逸传统的趋向,其中以刘昭禹为例。

刘昭禹字休明,今湖南桂阳人,为人勤奋好学,自吟“句向深夜得,心从天外归”,他在全唐诗中仅存诗15首,在诗中他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赞颂向往之情,也抒发了隐逸避世的情怀,有代表作《经费冠卿旧隐》:

节高终不起,死恋九华山。圣主情何切,孤云性本闲。

名传中国外,坟在乱松间。依约曾栖处,斜阳鸟自还。

这首诗开篇直抒胸臆,赞颂隐士费冠卿死恋山水、不愿失节的决然信念,颔联“圣主情何切,孤云性本闲”则充分展示了对所谓当政“圣主”急切招揽的嘲讽之意,又以“孤云”自比,表达了自己孤傲不群的性情、无意政途的心迹。“名传中国外,坟在乱松间”两句极尽反讽之意,费冠卿这般名士最终只落得孤死林中,正是因为对朝政的失望与无奈、自身的高洁性情使然,这让诗人联想到自身仕途的坎坷与艰辛,时世的动荡与离乱,使得其处于隐匿和入世的矛盾中,但尾联二句诗人给出了答案,以鸟喻人,表达了自己对回归自然山水的渴望。

刘昭禹的隐逸情怀在其他诗歌中也有体现,如“何当尘役了,重去听猿啼”(《登天台山》)、“应笑干名者,六街尘土深”(《怀华山隐者》)、“因共真僧话,心中万虑宁”(《冬日暮国清寺留题》)等诗句都直接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出了作者渴望逃离现实生活,追求宁静生活的愿望。

通过分析晚唐五代湖湘诗人的诗歌作品,不难看出现实的动荡对他们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们生活在乱世之中,想要匡时救世,但现实的残酷却让他们空有一腔热情而无计可施,他们渴盼遁世隐居,去追寻自己内心的安定,于是在诗歌创作中蕴含着他们浓郁的隐逸情怀,这也可以说明动荡乱世是晚唐五代湖湘诗人隐逸情怀产生的重要原因。

二、宗教文化与隐逸思想的产生

唐代隐逸文化盛行脱离不开宗教的影响,唐朝时三教合流,儒释道三教文化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渗透着文人的思想和创作,佛教有“入世”“出世”,道教有“清净”“无为”,儒家有“有道则现,无道则隐”,皆蕴含着隐逸思想,推动着隐逸文化在文人群体的盛行。

“唐代湖南三大詩人”之一的齐己是一名诗僧,俗名胡得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齐己的一生经历了唐朝和五代中的三个朝代,阅尽了晚唐五代时期气息奄奄、满目疮痍的惨烈境况,他作为一名僧人,却醉心于诗歌吟咏,著有《白莲集》十卷、诗论《风骚指格》一卷传于后世,《全唐诗》收录其诗作800余首,他的诗作清润平淡而高冷峭远,具有强烈的佛教色彩,也贯通着佛教望空渺远、超脱尘俗的隐逸情志。

佛教有“入世”与“出世”之教义,“出世”即超脱人世束缚,即不再关心世俗中的功名利禄,更多的是追求一种精神上的超脱;而“入世”则是表示一个人渴望在现实生活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佛教对于“入世”与“出世”没有好坏区分,认为其只是一种心态上的选择,佛教的出世思想原则是“智不堕世,悲不弃世”,重点在于正确认识世间无常苦空、虚幻不实的本质,放弃一切贪恋之心,同时秉持普度众生的慈悲之心,并非厌恶和逃避现实,而是自求净乐,所以佛教往往与文人隐逸情怀相切合。

由于齐己的特殊身份,他在思想上和为人处世上都深笃不慕名利、飘逸归隐的佛教教义,尤其在他的诗歌创作中有着直白的表露。如《寄南徐刘员外》二首:

竟陵兵革际,归复旧园林。早岁为官苦,常闻说此心。

海边山夜上,城外寺秋寻。应讶嵩峰约,蹉跎直到今。

昼公评众制,姚监选诸文。风雅谁收我,编联独有君。

馀生终此道,万事尽浮云。争得重携手,探幽楚水濆。

这是两首寄予诗友、表达自身志向的诗,作者曾与作为知己的好友约定共攀嵩峰、欣赏胜景,却因友人身陷官场藩篱而难以履约,作者慨叹中隐有对友人的劝归之意,也表达了自己的隐逸之志,尤其是“馀生终此道,万事尽浮云”二句,直抒胸臆,指出世间万物如梦似幻,一切浮名皆为浮云泡影,应当修身养性、涤荡心灵,不必强自追求功名利禄,而他志在一生追求诗道,吟咏情性,以潇洒苦吟的态度怡然于禅林寺塔之间,希望能再与好友携手,纵情山水之间。

此外,齐己还有名句“任是神仙客,也须成朽骨”(《日日曲》),指出人世间一切功名利禄和对欲望的追求只是过眼云烟,即便是神仙也终将成为朽骨,不必过于在乎身外之物;“返朴遗时态,关门度岁阴。相思去秋夕,共对冷灯吟”(《寄诗友》)则描绘了自得其乐的归隐生活……齐己以清冷淡逸的笔触与禅意盎然的韵致抒写了无数动人诗篇,彰显着世外之人飘然欲仙的归隐意趣。

除佛教所蕴含的隐逸观之外,道教对湖湘诗人隐逸情怀的形成影响也颇大,李群玉的诗歌中就充斥着大量的佛道意象和色彩,他本人更是与方士、道士等交往甚密,写有二十多首寻仙访道、赠予道教中人的诗篇,他神思超脱,追寻游仙访道之萧然物外,写下了数首以仙道之思抒发隐逸之志的诗篇。比如名篇《别尹炼师》,诗人就发出“城市不可留,尘埃秽仙骨”的慨叹,抒发了对俗世生活的厌倦,追求身心的解放和安逸。

晚唐五代湖湘诗人与宗教交往密切,佛教的“出世”、道教的“无为”这些思想和与佛道人士的交流唱和对他们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进而推动了他们对归隐生活的渴求,促进了他们隐逸情怀的产生。

三、“学陶”传统与隐逸情怀的继承

《论语·微子》中记载有楚狂接舆、长沮桀溺、荷蓧丈人的故事,晋陶渊明写的著名散文《桃花源记》,文中也有“武陵人捕鱼为业”,这些都说明湖湘有隐逸避世的传统。

陶渊明是田园诗派的开山鼻祖,其数次致仕、招辟不就而选择归隐田园的志趣和“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素来为我国文人所赞赏效仿。他一生作有相当数量的田园隐逸诗,对唐宋诗人有很大的影响,杜甫和苏轼等人都受其影响,晚唐五代的湖湘诗人也具有诸多“学陶”趋向,这体现在对其隐逸精神的继承发扬和对其作品的效仿两个方面。

陶渊明隐逸避世、安贫乐道的思想深为湖湘地区的文人所接受和效法,如李群玉“一上而止”、为官三载便辞官归隐,再如懒残和尚拒绝征召。

懒残又名懒璜、明瓒,唐至德中隐居衡山石中,为门徒众多的普寂禅师24位法嗣弟子之一,《宋高僧传》《佛祖统记》和《南岳总胜集》都载有其事迹。

据惠洪《林间录》卷下记载,懒残“……隐居衡山之顶石窟中。尝作歌,其略曰‘世事悠悠,不如山丘;卧藤萝下,块枕石头。其言宏妙,皆发佛祖之奥”,德宗听闻其名声,派遣使者征召,使者来到石窟宣读天子诏书,懒残却“方拨牛粪火,寻煨芋食之,寒涕垂膺,未尝答”,使者笑劝他擦拭鼻涕,他却说:“我岂有工夫为俗人拭涕耶。”遂拒绝了天子的征召,写下了一首《辞召》诗:

三十年来独掩关,使符那得到青山。

休将琐末人间事,换我一生林下闲。

懒残面对皇帝的征辟丝毫不曾动摇淡然之心,不为俗世的名利所诱惑,只一心投身于山林清修,与陶渊明屡次致仕、拒不应召的归隐之心何其相似。

另一方面,晚唐五代湖湘诗人在诗歌写作上的“學陶”则更加明显。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即《桃花源诗并序》)中所描写的“桃花源”就是今湖南常德桃园县,陶渊明中年时曾入荆州刺史桓玄幕,在荆州待了两年,了解武陵旧事,416年刘裕篡晋称帝,他根据武陵人逃亡山中避乱的传说,写了《桃花源诗并序》。

李群玉的诗歌中,也不乏如《钓鱼》《江南》等表达闲情逸致的田园闲逸诗,他有一首诗歌,直接便名为《桃源》,写道“我到瞿真上升处,山川四望使人愁。紫云白鹤去不返,唯有桃源溪水流”,田园牧歌式的吟咏,令人不由联想到“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世外桃源;在《请告出春明门》中,“本不将心挂名利,亦无情意在樊笼。鹿裘黎杖且归去,富贵荣华春梦中”,与陶渊明一样将官场事务视作“樊笼”,并且发出了名利富贵不过黄粱一梦、不如归去的感悟;他更有一首《雨夜呈长官》,直接发出了“借问陶渊明,何物号忘忧。无因一酩酊,高枕万情休”的感叹,直白地表现出对陶渊明饮酒作诗、田园之乐的向往与感怀。

“天策府十八学士”之一的李宏皋也作过一首诗名为《题桃源》,写道:“山翠参差水渺茫,秦人昔在楚封疆。当时避世乾坤窄,此地安家日月长。”仍是借用武陵人避乱山中的典故,描述了武陵人在乱世之中独守一隅、过着平静恬淡田园生活的美好景象,表达了对世外桃源般山水田园闲逸生活的向往之情,以及乱世中渴求和平安宁的强烈愿望。

晚唐五代湖湘诗人对陶渊明隐逸思想的继承既来源于地区隐逸思想的传承,也源自仕人群体自身深陷泥淖的无奈境遇,故将目光聚焦于古人旧事,以期逃避残酷黑暗的现实,抒发自己对遁世隐居、买田阳羡生活的期冀。

综上所述,晚唐五代湖湘诗人隐逸情怀的产生可以归因于动荡乱世、宗教影响和“学陶”传统这三个方面,身处濒临暮尽的晚唐时期和乱世纷争的五代十国的湖湘诗人们,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创作积极性,创作出不计其数的优秀篇章,然而,长夜难明的灰暗现实又迫使他们在出仕与归隐间进退两难、踌躇不决,投身佛道之说寻求精神解脱是他们在艰难时世之中的选择,又由于深受湖湘地区本土文化的影响,使得他们的创作中不乏湘风楚声之韵和“学陶”访古的映现。在这些因素的推动之下,晚唐五代湖湘诗人普遍在作品中表现出一种寻求超脱解放、向往山水田园的隐逸情怀,以期在安闲雅静的隐居生活和魂飘神荡的求仙之道上寻求心灵的宁静和解脱。

参考文献:

[1]彭定求等.全唐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陈书良主编.湖南文学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8.

[3]陶渊明著,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4]羊春秋辑注.李群玉诗集[M].长沙:岳麓书社,1987.

[5]觉范慧洪.林间录辅言白话[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5.

[6]张翰仪著.曾卓,丁葆赤校点.湘雅摭残:第1册[M].长沙:岳麓书社,2010:107,41,182,381,381,393,18.

[7]向双霞.曾国藩与晚清湖湘宗黄风尚的形成及意义[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51(04):101-109.

[8]李琳.唐代湖湘诗人与“三教调和”[J].中国文学研究,2017,(03).

[9]李春桃.湖湘文化对李群玉诗歌的影响[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3):40-41.

[10]吴宝明.五代十国时期马楚诗人与诗歌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