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学生体能训练策略探析
2024-04-07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第五中学唐国宇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第五中学 唐国宇
初中学生体育锻炼普遍较少,体能水平较低,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教师对课程设定进行相应的调整,在课程中渗透体能训练内容,以科学性、互动性、开放性的活动形式,帮助学生建立体育运动意识,为学生积极参与体能训练提供内驱力。在体能训练活动组织时,教师从学生的基本学情出发,对体能训练程序做科学预设和规划,确保训练课程能够顺利推进,为学生提供更多训练机会。
一、整合训练资源,提升体能训练认识
体育训练资源丰富,教师围绕学生兴趣爱好和身心发展需求,搜集、整合恰当的体能训练资源,提高不同学生群体的训练契合度。教师在整合训练资源时,从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协调性、灵敏度等方面展开教学设计,对学生的体能基础做检测、分析、记录、总结,建立学生的基础体能档案,结合学生存在的体能问题和学校软、硬件设施条件,规划更具个性化的训练计划,提升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认知。
力量练习是体能训练中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身体素质的基础。在教学体育与健康学科七年级第二部分“跳跃练习”时,教师摒弃传统的体能训练模式,结合教材图示内容,在体能训练形式新颖化、实效性等方面做出积极探索。在正式训练活动开始前,教师以“达尔文进化论”的游戏进行热身,要求学生两两依次进行“用脚猜拳”的形式决定胜负,胜者从初始的“猿人”进化为“原始人”,然后同其他的“原始人”比拼,赢第二盘后就变为“智人”,再次与同类别的比拼,赢第三盘后进化为“现代人”,看谁最先进化为现代人。学生对这样生动、有趣的体育活动比较感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在不断的跳跃“猜拳”过程中,不仅活跃课堂气氛,还能锻炼其跳跃能力。用脚猜拳的游戏对操作条件没有过多要求,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广泛应用,让学生在兴趣的支持下积极进行体育锻炼。
教师适当导入趣味性、竞技性、教育性的体能训练方法,创新设计不同形式的训练活动,为体能训练活动注入更多属性特征,引导学生发掘体能训练的乐趣,帮助学生建立主动锻炼的意识。竞赛活动、合作活动、游戏活动、实践活动等,都可以作为教师整合体能训练资源的发动点。教师宏观把控不同训练模式的预期效果,根据当前教学内容,融入不同活动形式,创造更多运动学习契机,为学生主动参与体能训练提供助力,提升学生学科学习的内驱力。
二、精选训练项目,明确体能训练目标
枯燥、单一的训练内容,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教师在搜集、筛选训练项目时,结合学生的训练进度,逐步增加不同层次训练强度、难度的项目,动态设定训练目标,帮助学生打好运动基础。训练活动能否高效推进,学生的训练心理是关键,教师要重点考量。在训练项目筛选时,教师推出丰富的运动项目清单,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状况和兴趣爱好自由选择,主动申请感兴趣的训练项目,为训练项目的精选提供更多参数支持。
初中学生的身体发育迅速,男、女生运动能力、兴趣爱好、运动需求的差异逐渐拉大。男生对竞技性的活动比较感兴趣,喜欢有一定强度的训练项目,女生则对动作优美、运动量偏小、韵律性强的活动有参与兴趣。教师在教学第四部分“运动项目的选择”时,为学生解析不同类型运动项目的,引导学生建立循序渐进的锻炼意识,根据自身体能提升状况,选择相应的运动项目,制定能够长久坚持的每日运动时间和运动目标。在男生体能训练时,教师引入强度较高的平板支撑、引体向上、长短跑等运动项目,可以有效强化其心肺功能。在女生体能训练时,教师选择背后握手拉伸、双人肩部拉伸、坐姿腰部拉伸、双人体侧拉伸等活动内容,提升其身体柔韧性、协调性。教师适当组织学生开展多样化的竞技活动、游戏内容,以提升学生的运动热情,建立良好的体能训练基础。
教师结合男、女生的体能差异和体能基础设计运动方案,并引导学生了解自身、认知自身,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制定合理的健身目标,避免学生产生畏难心理。学生在体能训练过程中,教师适时渗透一些竞赛和游戏内容,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为训练活动的顺利推进提供保障。教师从学生训练角度出发,适当推出一些运动内容,鼓励学生以自身条件为基础进行自由选择,学生能够积极响应,有效提升训练效果。
三、创设训练情境,激发体能训练兴趣
学生对体育运动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排斥心理,教师对学生的运动习惯和心理做调查,创设观察、实践、思考、交流相结合的运动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其乐于主动参与体能训练活动。教师整合游戏、竞赛、表演、展示等对学生有吸引力的活动内容,充分利用体育器材和训练道具,借助多种辅助教学手段,创新个性化运动情境设计方案,激发学生运动兴趣,通过提升学生的力量、速度、协调、耐力、柔韧、灵敏等各项运动指标,进一步提升训练效果。
在运动练习时,诸多动作需要演示操作,教师邀请学生做运动展示,能够有效提升激发效果。在韵律操学习环节,教师先做展示,要求学生边观察边模仿动作,并邀请动作较标准的学生上前展示,训练活动气氛逐渐高涨。教师在学生展示时,针对学生的具体动作展开详细讲解,学生通过直观的观察,能够理论结合实际,接受更为主动。在进行柔韧练习时,对基本动作有一定要求,教师让学生分解动作要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互动帮助对方拉伸,展开对应训练。学生对展示情境教学设计接受度更高,学习起来更加轻松,能够顺利进入到学科学习核心,凸显学生运动训练的主体地位。对于俯卧撑这样的男生训练项目,教师适当融入竞赛因素,组织学生以小组接力的形式进行比拼,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体能训练兴趣。
教师适当融入展示、竞赛、游戏等趣味性活动内容,为学生创造轻松的运动情境,帮助学生顺利进入训练环节。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呈现差异化,教师对其运动能力、表现能力、理解能力等做客观评估,以便做出科学的个性化教学设计,为不同的学生群体量身定制不同的训练目标、训练任务,规划科学、合理的训练内容,促进其全面提升综合素养。初中生具备一定的反思能力,对自我身体素质有一定了解,教师适时给予专业指导,帮助学生强化体能训练体验,为塑造学生长期坚持体能训练的意识有重要帮助。
四、创新训练活动,强化体能训练体验
为了提升训练效果,强化学生的训练体验,教师推出体能训练课程时,要对训练方案的可行性做客观评估,对训练环节做细化处理,确保训练活动高效、顺利的推进。教师尊重学生的学习、训练主体地位,以学生的体能现实为依据,增加训练活动的互动性、竞赛性、趣味性,对训练的方式、方法和运动目标做出具体布设,激活学生体育锻炼的责任感,避免学生在运动过程中产生厌倦心理。
教师创新设计教学方案,用接力跑的方式为体能训练增加学习乐趣。在“跑的练习与游戏”的教学时,教师准备几张白纸放在距离队伍一百米的位置,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男生和女生分开进行组句接力跑比赛,每组第一位学生拿一支笔跑到白纸前写一个字后跑回,将笔交给下一位组员,第二位学生跑到白纸前写下第二个字后跑回,依次类推,看哪个组完成得更快,句子结构更完整,如不能组成完整句子则被淘汰。教师注意强调规则,前一个学生回到原始位置后,下一个学生才能跑出,传递笔只能递交,不能抛出,引导学生建立体育运动规则意识。部分初中生对体能训练活动缺乏学习兴趣,参与效度较低,究其原因是传统体能训练形式过于单一、枯燥。教师创新训练活动形式,在训练活动中融入更多趣味元素、多学科知识点、生活元素等,使训练活动更加切合初中生运动心理特点,从而促使学生改变传统体能训练的刻板印象。
教师在体能训练内容设计时,从训练时长、训练强度、训练频次、训练难度等角度出发,结合学生体能差异,布设不同层次的训练任务,逐步挖掘学生运动潜能。在学生进入训练环节,教师关注学生运动诉求的多元化、个性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类型的训练内容,不同层次的训练任务和训练目标,使学生能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项目,自然增强运动学习的积极性,加之小组协作和教师及时给予技术支持,能够有效提升体育学科教学质量。
五、传授训练方法,提升体能训练品质
体能训练不是简单的跑一跑、跳一跳、动一动,所有运动项目都有对应的训练方法和运动技巧。为了提高学生的运动成效,教师对训练方法做出更多探索,为学生传授更为丰富的方法积累,能够提升体能训练品质。训练方法和技巧的传授,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各项运动的特点,结合自身实际合理安排训练,提升坚持锻炼的信心。教师及时给予学生技术支持,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能够让学生在运动中获得更多运动启迪。
学生进入体能训练环节后,需要更多运动技巧和训练方法的支持,教师留意观察学生的运动进度和动作的规范性,对学生运动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客观分析,为传授训练方法提供更多素材参考,让学生运用适合的训练方法开展运动锻炼,其训练效果会更为突出。在篮球投篮技巧传授时,教师从运球到上篮技术,一一为学生展示正确操作,并剖析每一个动作要领,要求学生依次完成操作。初中生模仿能力较强,能够顺利完成运球、上篮动作,并在众多同伴的关注下,积极参与锻炼。教师定期对学生的体能状况做检测、分析、总结、记录,让学生对自己体能的提升有进一步了解,提高体育运动信心。教师对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训练的行为,及时给予正面肯定,鼓励学生分析、总结自己运动中遇到的问题和获得的进步,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对体能训练方法、技巧的掌握存在一定差异。教师适时对学生的体能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学生运动中遇到的难题、错误的训练方向,并针对这些问题传授相应的解决办法、操作方法,为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启示。高效训练方法的掌握,是体能训练效果的关键,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做不同方法推介,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针对性方法指导。学生在训练探索中也会积累相应的训练方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分享自己的运动技巧,其助学效果显著。
六、延伸训练设计,培养体验训练习惯
学生良好体能状态的保持,单纯靠有限的课堂训练活动是不能实现的。教师在体能训练任务布设时,拓宽训练维度,选取中长期的训练目标和强度递增的训练任务,引导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短期目标和长期计划,让学生在坚持完成训练任务的过程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科学的训练任务布设、明确的运动目标设定、适宜的运动计划设计,对学生各项体能的提高有积极促进作用。
体能训练需要长期坚持,但部分学生的自律性较弱,难以做到不间断。教师结合学生学情,规划长期训练目标,并设计相应的监督机制,确保学生建立长期锻炼的意识。学生的日常生活缺乏完善的体育器材,教师在训练任务布设时,适当布置田径运动、球类运动、体操、武术等,对场地、设施要求低的运动项目,并搭建家校信息交互平台。教师在平台发布当日打卡运动项目,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一项锻炼,并以视频的形式进行打卡。打卡的目的不是追求跑多快、跳多远,而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为教学目标,逐步让每日打卡常态化、制度化。教师鼓励学生利用课余碎片化的时间随时做锻炼,设置相应的奖励机制,在学生群体掀起运动热潮,能够形成更强的激发作用,辅助更多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学生对互动性、集体性、游戏性、竞赛性的运动有较高的认同感,教师围绕学生运动心理做创新教学设计,创造更多符合初中生身心发展的运动热点,成功激发学生参与训练的积极性。
教师推出一些训练项目的选项,让学生自由选择运动项目,并鼓励学生自主展开运动计划的设计,制定每日训练的目标,促使延伸训练设计达到预期的效果。体育锻炼需要坚持的意志,学生在运动过程中会遭遇各种制约因素,从而轻易放弃。教师推出相应的监督机制,借助家长或其他学生的力量,为学生坚持锻炼提供动力,并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运动检测、交流,鼓励学生分享在运动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趣事,营造轻松训练氛围的同时,对不喜欢锻炼的学生起到一定督促作用。
初中生基于学业压力,缺乏体育锻炼,不能达到标准体能规定指标。教师尊重学生运动主体地位,深潜学生群体,对学生的体能基础、兴趣爱好、生活环境、运动条件等做深入调查,创新学科教学设计,开展丰富的体能训练活动,推出更多运动项目清单,布设针对性的训练任务,让学生在契合的运动训练中成长各项体能,为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提供助力。体能训练是体育学科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教师在训练策略方面做出积极探索,借助多种辅助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训练,建立长期锻炼意识,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