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缀生活不可或缺
2024-04-06
清中期 透明两色玻璃双连噶出哈式笔架
长5厘米热铸成型后雕琢而成。两个羊拐相连式样。羊拐,满语称为“噶出哈”。清宫档案中多次记载双连羊拐玻璃笔架,如雍正五年皇帝下旨玻璃厂作“照双连噶出哈、双连夫巾、双连牛骨式样烧做玻璃笔架30件”。
作为一种新兴材料,玻璃取材方便、可塑可雕、晶莹剔透,装点着清代宫廷的角角落落,从书房案牍之间到闺房妆奁之内,大到可映整身,小至盈握在手。
与此同时,清代晚期的玻璃制造深受工业革命影响,产量逐渐突破了手工业时代的局限;过去“一件难求”的玻璃产品开始普及。玻璃的使用范围,也从室内的雅玩陈设,拓展至建筑装饰等广阔的领域。
· 文房雅玩 ·
清代皇帝勤于政事,文房用品是与他们每日相伴的器具,体现出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结合。玻璃文房制品自然也不例外,甚至更加凸显皇帝的审美趣味。乾隆时期,造办处用仿制成功的金星玻璃制作了整套文房用具,秉承皇家制品雍容华贵的艺术风格。
清 金星玻璃雕山水人物图臂搁通高2.8厘米 长14.7厘米 宽4.8厘米整块金星玻璃雕琢而成,书卷式,面上雕琢云卷云舒,山崖陡峭,寬阔的水面一人独坐船头,颇具潇洒隐逸的文人气息。臂搁为文房用具之一,书写时搁放手臂之用,可避免衣袖沾墨,又可防止臂上汗水洇纸。
18世纪 英国 铜镀金冠架式水法跑鸭钟 高71厘米 长49厘米 宽29厘米玻璃装饰乐钟。下层乐箱里装置机械,箱上中央连接一组“水法”装置,四周镜面水池,池面小鸭嬉戏游动。水法旁叶纹曲腿支架支撑着二针报时钟。钟顶为一帽架。其中,“水法”装置为一组通过机械转动的透明螺旋形玻璃柱,产生波光粼粼、水流潺潺的流水效果。
19世纪晚期 捷克 西洋镀金画珐琅玻璃酒具 高34.9厘米 口径17.6厘米蛋形玻璃盒,内盛一瓶六杯,模具吹制或工业压模成形,19世纪捷克默兹尔(Moser)玻璃工坊的作品。该工坊1857年建立,致力于生产无铅水晶玻璃,是波西米亚玻璃的代表品牌之一。整套酒具以镀金、珐琅彩绘装饰,设计精致巧妙,受到新艺术运动影响,极富浪漫主义风格。
· 饮食起居 ·
清代宫廷饮食起居中使用的玻璃器皿看似寻常,实则内涵精妙。皇帝、嫔妃随身携带的玻璃鼻烟壶,集清宫造办处玻璃代表性技艺之大成。外国进口的钟表、镜子乃至酒具,亦为当时的宫廷生活增添雅趣。
清 长珠花朵玻璃叶簪 通长16厘米 宽6厘米
· 服饰穿戴 ·
玻璃自诞生之初便是替代天然宝石的不二之选。
如我国历史上的“药玉”“药珠”等,指的便是仿玉石、珍珠的玻璃器和玻璃珠。随着清代玻璃呈色水平和通透度的提高,其在妃嫔钿子、首饰上的出现频率大幅提高,还出现了专以玻璃为材料而编制的串珠首饰。
清 霏雪地套红玻璃寿字镯 高1.5厘米 外直径7厘米
· 室内装饰 ·
清代早期,由于平板玻璃十分珍贵,用于室内装饰的玻璃仅有方寸大小。之后随着平板玻璃的制作技术取得突破,镶嵌大面积玻璃的屏风等家具在清中后期逐渐出现。乾隆时期,倦勤斋、符望阁等处的内檐装饰中均使用了镶嵌玻璃。慈禧太后主政后修缮的长春宫、体元殿、储秀宫也大量安装西洋玻璃。
从这张故宫体元殿内景可以看出,玻璃已经在清宫室内装饰中成为重要的一部分。
清 紫檀木边画玻璃年景婴戏图挂屏 高140.5厘米 宽90厘米紫檀木边竖挂屏,屏心为画玻璃年景婴戏图,用细致的手法描绘出节庆时的居室布局和人物情态。画面中室内高悬式样各异的挂灯,瓶中插置的梅枝、盆景中的水仙,表明这是新年假日中的一天。场景中的男女老幼,姿态各异,呈现出其乐融融的氛围。
特别鸣谢:故宫博物院 嘉德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