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它们居然是玻璃

2024-04-06

中国收藏 2024年1期

图1 清 黄花梨木边座画人物图玻璃插屏 高250厘米 宽140厘米 进深80厘米

玻璃谁没见过!今天日常生活中无处不有的材质。

明亮通透、流光溢彩,是当代人对于玻璃的普遍印象。但当你与下面这些制作于清代的器物“面对面”时,不少人会问:“它们真的是玻璃?”

图1中的插屏,为清朝乾隆时期以明代屏风木架与清代玻璃画配装组合而成,共两座成对,此为其一。黄花梨木边座、屏框光素。屏心镶嵌仕女图玻璃画,画中椅上坐一人,手拈一枝花,站立者手持团扇,四周环以透雕螭纹绦环板。此屏造型雅致,雕饰卷转生动,全无单调重复之感,似此体量的大型黄花梨木插屏,在故宫博物院的藏品中仅此一对。

蚀花玻璃套蓝藤萝蝴蝶图挂屏(图2),材质为双层套色玻璃,蓝白相映,清新淡雅。上层蓝色玻璃采用减地手法,蚀刻出一幅素雅的《藤萝蝴蝶图》,四周环绕一周福寿纹;下层白色从线条之间露出。图中花、叶、藤、蝶处,玻璃薄厚富于变化,故蓝色有浓淡之别、渐变之势,层次丰富,立体感鲜明,颇有绘画意趣。这种套色玻璃也称“套料”,是清代宫廷玻璃厂开创的重要品种之一,盛行于乾隆时期。制作时利用高温使两种及以上颜色的玻璃相结合,冷却后再逐层碾琢或蚀刻图案;图案常以白色或其他浅色作地,彩色作纹。

再看仿玛瑙纹玻璃蕉叶式三足杯(图3),外壁装饰蕉叶纹一周;三足为单独制作,熔接于底部。整器由白色与褐色的混色玻璃吹制而成,两种颜色的玻璃料相互掺和搅拌,形成天然玛瑙般的纹路,此工艺后世称之为“搅料”或“搅胎”。杯壁蕉叶纹的加工采用琢刻法,借鉴了传统玉器的装饰技艺。

说到玉器,图4这件佩饰恐怕更能让你产生错觉。此件纤巧的圆形佩饰,以半透明乳白色玻璃精心琢磨而成,工艺技法与砣玉类似。其顶有穿系孔,两侧对称镂雕仿古螭纹,螭脊相对;中部琢为覆钟形,钟上有方孔,镂“卍”字纹。其所用材料有意模仿白玉温厚细腻的质感,边棱打磨光滑圆润,几可乱真。

仿白玉玻璃是我国玻璃的传统品种之一。战国楚墓中曾发现大量模仿玉石的玻璃璧、瑗、环、璜、印、蝉等,表明楚国是当时重要的玻璃产区,而以玻璃模仿玉石也是当时流行的做法。赵翼《陔余丛考》卷三十三“琉璃”条云:“俗所用琉璃,皆消融石汁及铅锡,和以药而成。其来自西洋者较厚而白,中国所制则脆薄而色微青。”

图2 清 蚀花玻璃套蓝藤萝蝴蝶图挂屏长53.5厘米 宽32厘米

白色玻璃寿字双耳水杯(图5)也属仿白玉玻璃一类。此水杯通体由乳白色半透明玻璃制作,外壁饰浅浮雕长寿字与如意纹,应为模具吹制而成。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两、三百年前的玻璃器物不同凡响?康熙三十五年,清宫造办处玻璃厂建立,专事皇家玻璃器用生產。如今,这些巧夺天工的玻璃文物蒙尘尽去,风采重现,观众有幸近距离观之赏之。

图3 清 仿玛瑙纹玻璃蕉叶式三足杯高7.7厘米 口径7.5厘米

图4 清 白色玻璃双螭纹钟式佩直径5.3厘米 厚0.65厘米

图5 清 白色玻璃寿字双耳水杯高5.8厘米 口径7.1厘米 最宽12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