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审计实践中研究型审计的创新路径分析
2024-04-06汪涛
汪涛
【摘 要】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审计工作中,研究型审计的全面实施已成为促进审计工作高速发展的重要途径,研究型审计不仅能够促进企业价值增值的实现,也能进一步地提升审计工作质量,相关单位应该不断地创新思路,加强针对于研究型审计的工作探索,开展更深层次的优化与创新工作。论文首先从宏观与微观层面对研究型审计的内涵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其次对研究型审计的特征和开展研究型审计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审计实践,介绍了审计工作实践中研究型审计的创新思路,并提出了相关的实施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审计实践;研究型审计;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F239.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4)01-0145-03
1 引言
《“十四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强调:要积极开展研究型审计,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研究型审计的开展与推进既能有效促进企业实现价值增值,还能促进审计工作质量的提升,促进审计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因此,在新时代背景的企业审计工作中,全面推进研究型审计的开展是重中之重,进一步加强对研究型审计的认识与研究,对研究型审计工作的开展进行积极创新,探索更加优化的工作思路,提升审计效果十分重要。
2 研究型审计的内涵与特征
从企业的战略层面上来说,研究型审计贯穿且服务于企业各类审计业务和审计项目的全过程,是企业审计与研究的综合体,同时,也是企业开展科学的、系统的调查研究的重要活动。企业要立足于从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来构建研究性审计体系,从而提升理论研究成果和审计工作成果,促进审计价值增值和效益最大化。从企业的管理层面来说,研究型审计需要聚焦主责主业开展课题研究,从推广和普及先进的审计理念、技术和方法入手,解决企业审计创新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一方面,加强对企业所处环境的分析及企业体制、机制、制度及其运行情况的研究;另一方面,强化审计信息化技术应用,加强对审计思路、取证方法、定性、评价和处理追责的研究。
研究型审计具有政治性、宏观性、前瞻性等特征。首先,政治性是研究型审计的重要特征之一。研究型审计工作需要立足于党的领导,要与党中央的思想保持高度一致,通过不断地增强党中央的领导,进一步提升政治政策研判力、理解力与执行力,在研究型审计工作的全过程中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真正落实党中央关于审计工作的战略部署。其次,宏观性是研究型审计不可或缺的特点之一。研究型审计需要研究并全面掌握党中央国务院对企业发展及企业所在地区、所属行业、所涵盖领域的决策部署和“十四五”规划对企业相关领域的宏观战略安排,从而完成对研究型审计的目标、任务、方式、策略、保障措施等的整体规划。最后,前瞻性也是研究型审计的重要特征之一。研究型审计并不仅仅是在“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对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预防问题的出现。在研究型审计中,需要深入研究并全面掌握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战略规划等,并总结前期的工作经验,分析接下来的审计工作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与风险,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以此来明确审计工作的定位与重点。
3 研究型审计实施的必要性
3.1 符合审计高质量发展要求
研究型审计是新时代审计工作进一步提升的必经之路,相关企业需要应变求变,在系统深入研究和把握党中央、国务院重大经济决策部署的出台背景、战略意图、改革目标等根本性、方向性问题的基础上,促使相关的审计人员优化系统和增强法治思维,不断提升审计工作的政治性和前瞻性,打赢研究型审计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以此实现审计高质量发展。
3.2 符合国家现代化治理要求
在多元化因素的影响之下,现代化信息技术为现场实物查证转变为远程在线审计提供了保障。加速大数据赋能,形成研究型审计数据分析平台,实现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域的数据比对分析,运用相关数据进行关联分析、比对,提升审计查核问题、评价判断、宏观分析能力,推进信息技术在研究型审计业务中的运用,不断拓宽研究型审计覆盖面。研究型审计的实施符合国家现代化治理要求,能够促使审计人员形成科技强审理念,进一步学习与掌握信息技术手段,以现代化科技手段开展数据收集分析,深挖数据价值,建设大数据平台,智能化地开展审计工作。
4 研究型审计的创新思路
4.1 全面把握,全员参与
审计工作者作为各项审计的主要实施者,也是研究型审计实施的主要推动与落实者,需要全体人员参与其中,并贯穿全过程、面向全要素,对研究型审计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统筹组织,转变观念,对当前的审计思路与理念进行进一步的创新。在充分了解相关的专业程序、法律法规、技巧方法的同时,分析企业的规律特征、发展趋势,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审计监督工作新格局,以促进研究型审计的整体提升。
4.2 出台办法,考核激励
研究型审计工作的创新需要先从人的思想入手,在促使审计人员转变思想理念的同時,及时制定并推出相应的制度办法,设计研究型审计相对应的考核激励策略,激发审计人员学习业务、提高审计技能的热情,发挥优秀研究型审计项目的示范标杆作用。
4.3 深化发展,开拓创新
在研究型审计的不断深化发展过程中,通过实施可量化、可追溯、分层级的措施,在优秀审计项目评选标准中关注研究型审计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果和效果,并通过开展审计大讲堂、优秀审计案例分享、典型审计案例等培训交流创新理念,从各种优秀典型案例中进行总结与吸收,积累经验并开拓创新,从而提升研究型审计水平。
5 研究型审计的实施方法
5.1 审计前阶段
在审计准备阶段,首先要熟悉审计单位的相关制度与出台背景,深层次全方面了解被审企业的运行发展情况、设计状况、未来改革方向、发展策略等,在此基础上构建数据库,在数据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可开展试审活动,全面采集各类数据表,并依托先进技术对各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有效利用前期的审计成果,收集更加准确、直观的信息,深入剖析问题线索,完善审计方案,并在实施审计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资料信息,做好资料的收集、分析、处理与应用工作,超前谋划与研究,充分体现研究型审计的前瞻性特点,有效提升审计效率与质量。
5.2 审计中阶段
在审计实施阶段,相关审计机构与人员首先应该结合企业特点,以“政治—政策—项目—资金”为主线,通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开展研究,充分揭示典型性、倾向性、普遍性问题,有效揭示因体制问题形成的障碍、机制问题形成的缺陷和制度问题造成的漏洞,在充分挖掘与研究的前提下,结合主管部门和相关学者的研究,提出建设性意见并采取针对性措施,从多层次角度入手综合分析目标任务、法律法规、战略部署等内容,分析审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与隐患,从而得出更加准确全面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对审计报告进行科学编制。
5.3 审计后阶段
在审计报告阶段,审计人员在精准高效揭示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对相关问题进行汇总、取舍、提炼,并分清问题主次和本质,提出可批示、可落实、可解决问题的审计意见和建议,并根据审计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对相关的制度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与完善。同时,审计人员之间也要加强交流与联系,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对审计成果进行整理与汇总,将各种新成果以多元化的形式进行展现,合理纠偏,以此来增强其政策研究能力,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提质保量。
6 研究型审计在企业审计实践中的运用
为了更好地探索研究型审计的实施方法,笔者结合自身参加企业审计工作实际,进一步分析探究研究型审计实施路径。
6.1 构建大数据审计模型,提高审计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企业审计中,构建大数据审计模型可以提高审计效率。
首先,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审计人员可以从海量数据中提取出与企业管理、企业政策、行业规定等相关的数据信息。这些数据信息可以包括政策法规、业务数据、财务数据、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发现其中的异常和疑点,为后续的审计工作提供参考。
其次,通过数据分析技术,审计人员可以对行业管理、企业经营、税收、融资等方面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例如,可以通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数据和财务数据的分析,发现是否存在经营目标造假、隐形债务、资金风险等问题;可以通过对政策执行情况的分析,发现是否存在政策落实不到位、政策效果不佳等问题。
最后,通过数据比对技术,审计人员可以对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和分析。例如,可以通过对不同地区企业的生产经营数据和财务数据比较和分析,发现是否存在地区间的不公平竞争问题;可以通过对不同时间的数据的比较和分析,发现是否存在异常波动和趋势变化等问题。
6.2 创新审计方法和技术,适应新形势发展
在企业审计中,创新审计方法和技术是适应新形势发展的必要手段。传统的审计方法和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审计工作的需求,因此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首先,采用数据可视化技术可以对海量的审计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数据可视化技术可以将复杂的数据通过图形、表格、图像等形式展示出来,帮助审计人员更加直观地理解和分析数据。在企业审计中,可以通过数据可视化技术对企业生产经营、企业项目实施、资金来源及去向、债权债务、融资贷款等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快速发现其中的异常和疑点,提高审计的精准度和效率。其次,采用云计算技术可以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存储和处理。云计算技术可以提供大规模、高可靠性的计算和存储资源,实现对海量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分析。在企业审计中,可以通过云计算技术对企业管理、政策目标、项目目标、资金目标等数据进行集中存储和处理,实现数据的快速查询、分析和比对,提高审计的效率和质量。
6.3 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调合作,形成监督合力
企业审计工作会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包括财政、金融、发改、环保、市场监管等部门以及学术机构、社会团体等。为了更好地开展审计工作,需要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调合作。首先,可以与财政、发改、环保、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和协作机制。通过信息共享,可以及时获取相关政策法规、业务数据和监管信息,为审计工作提供支持和参考。通过协作机制,可以共同开展监督检查和执法工作,加强对企业的监管,确保企业的有序发展。其次,可以与学术机构、社会团体等开展合作交流。学术机构和社会团体在企业管理领域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和专业能力,可以为审计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际指导。通过合作交流,可以共同研究企业经营发展问题,探讨解决方案和发展策略,提高审计工作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同时,还可以借助社会力量,扩大审计工作的社会影响力,提高公众对企业发展的关注度和认识度。
6.4 注重风险评估和质量控制,确保审计结果公正可靠
在企业审计中,注重风险评估和质量控制是确保审计结果公正可靠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审计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可以识别潜在的風险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和应对。这包括对审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漏洞和欺诈行为进行预测和防范,以及对审计结果可能受到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进行预测和应对。
在风险评估方面,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企业审计项目中的政策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进行全面评估。例如,可以分析国家政策的变化对企业审计工作的影响,预测市场供求变化对审计结果的影响,以及评估审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操作失误或欺诈行为。通过对这些风险点的识别和评估,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和应对,降低审计风险。
在质量控制方面,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对企业审计过程进行全面监督和管理。这包括对审计程序的合规性、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审计报告的真实性等进行审核和监督。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审计队伍的素质和能力,确保审计工作的质量。
通过注重风险评估和质量控制,可以降低企业审计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确保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这有助于提高审计工作的公正性和可靠性,为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的支持。
7 结语
研究型审计有助于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实现企业价值增值,是我国经济发展转型路上的助推器。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进一步提升研究型审计重视程度,以研究形式合理开展审计工作,深入把握研究型审计的内涵、特征、必要性等内容,并积极探索审计工作实践中研究型审计的创新思路与实施方法,提升审计工作价值成效,推动其高质量高效率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晶晶.以研究型审计理念创新审计项目组织方式[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3(10):147-149.
【2】欧铁军,吴腾飞.建筑型企业开展研究型审计的数字化探索[J].审计观察,2023(09):70-73.
【3】韩启央.以研究型审计为引领 促水利资金提质增效[J].审计与理财,2023(08):11-12.
【4】刘珏滟.数字化建设下的研究型审计路径探索与实践[J].财会学习,2023(23):129-131.
【5】張晓霞.关于国有企业开展研究型审计的几点思考[J].投资与创业,2023,34(15):162-164.
【6】刘娜,张翠枫.探索研究型审计推动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的途径[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3(14):91-92+95.
【作者简介】汪涛(1967-),女,云南昆明人,高级审计师,研究方向: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