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下内固定术与常规固定方法治疗锁骨骨折的效果对照观察

2024-04-06孙维

婚育与健康 2024年5期
关键词:锁骨骨折治疗效果

孙维

【摘要】目的:探究常规固定方法及微创下内固定术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锁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微创组(n=60,实施微创下内固定法)及常规组(n=60,实施常规固定方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优良率、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可负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微创组患者治疗效果优良率高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可负重时间均长于微创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微创组,P<0.05;微创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固定方法,微创下内固定术治疗锁骨骨折可缩短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可负重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建议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锁骨骨折;微创下内固定术;常规固定方法;治疗效果

Comparative observation on the effects of minimally invasive internal fixation and conventional fixation methods in the treatment of clavicle fractures

SUN Wei

Lixian People s Hospital, Changde, Hunan 4155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conventional fixation methods and minimally invasive internal fixation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clavicle fractures.Methods:120 patients with clavicle fracture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20 to December 2022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minimally invasive group (n=60,treated with minimally invasive internal fixation) and the conventional group (n=60,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fixation)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therapeutic effects,bone fracture healing time,intraoperative bleeding volume,operation time,postoperative weight-bearing time and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therapeutic effects in the minimally invasive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P<0.05);The fracture healing time,operation time and postoperative weight-bearing time of patients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were longer than those in the minimally invasive group,and the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volume was more than that in the minimally invasive group (P<0.05);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the minimally invasive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P<0.05).Conclusion: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fixation methods,minimally invasive internal fixation can shorten the operation time,fracture healing time and postoperative weight-bearing time for clavicle fractures,reduce intraoperative bleeding,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It is recommended to widespread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Clavicle fracture; Minimally invasive internal fixation; Conventional fixation methods; Treatment effect

臨床中,锁骨骨折是指直接或间接暴力外伤导致锁骨的完整性或者是连续性发生中断,主要临床症状包括颈肩肿胀、疼痛、瘀斑等,患者一旦出现该部分骨折,需要及时就医,并对其骨折部位进行复位,从而避免患者骨折情况持续恶化[1]。在本次研究中,治疗锁骨骨折时分别采用微创下内固定术及常规固定治疗方式,针对上述两种治疗方式的实际干预效果进行对比,具体探究报告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2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锁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微创组与常规组,每组60例。常规组男40例,女20例,纳入年龄范围18~78岁,均值(46.87±2.45)岁;微创组男36例,女24例,纳入年龄范围17~76岁,均值(46.56±2.32)岁。两组一般资料统计分析发现并无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 常规组治疗内容如下:常规组使用的是常规固定治疗方法。首先,需要在C型臂的辅助下对患者锁骨骨折部位做出一个切口,并保证患者骨折部位可充分暴露出来;切口完成后,需要将骨折部位的骨膜组织剥离,之后将患处骨折部位借助辅助装置建立连接固定。

1.2.2 微创组治疗内容如下:微创组采用微创下内固定治疗方式,该治疗方式需要对患者骨折部位采取微创钢板内固定方法。首先,需要在患者骨折部位远端做出一个切口,该切口需要避免伤及患者周围神经及血管等组织,同时还要注意控制切口深度,避免对此处骨膜造成损坏;其次,需要分离皮下隧道,之后需要利用C型臂透视进行观察,对患者骨折部位的骨膜进行剥离,确保剥离完后进行骨折复位;最后,将钢板等辅助固定装置通过皮下隧道放置其中,并使用C型臂观察患者骨折复位情况。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治疗方式后治疗效果优良率、各个时间指标、术中出血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治疗效果优良率治疗标准设定如下:治疗效果优秀表示患者在术后康复阶段其关节功能恢复正常,且可进行简单的日常活动;治疗效果良好表示在术后康复阶段患者锁骨愈合情况良好,可进行幅度较小的日常活动;治疗效果差表示患者愈合情况差,且不可进行肩颈关节运动。(2)各个时间指标及术中出血情況需要通过患者病历信息获取,并于最终进行数据汇总。(3)术后患者出现的并发症包括锁骨关节功能障碍、骨折部位复位不良、术后感染。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效果优良率 治疗后,微创组患者治疗效果优良率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2.2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时间等指标 治疗后,微创组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可负重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2.3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 治疗后,常规组患者锁骨关节功能障碍、骨折部位复位不良、术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微创组,P<0.05,见表3。

3结论

锁骨骨折在临床中较为常见,锁骨部位的骨折发生率占全身骨折的5%~10%,占肩关节损伤的44%,且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锁骨骨折在临床中被分为三型,分别为Ⅰ型、Ⅱ型、Ⅲ型,其中Ⅰ型骨折较为多见,该类型患者多表现为锁骨中1/3骨折,且经过临床辅助检查后显示典型的骨折位移及畸形情况[2-3]。当患者出现锁骨骨折后,多表现为肩关节活动异常、局部肿胀、瘀斑、疼痛感明显,头侧向患侧偏移,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开放性损伤,例如骨折端刺破皮肤表面等,一旦出现上述情况需要及时就医,综合控制疾病发展[4-5]。

在本次研究中,针对锁骨骨折患者采用微创下内固定治疗方法及常规固定治疗方法进行干预,其中常规骨折固定方法是指在C型臂可透视的情况下做出一个手术切口,切口主要在患者锁骨骨折部位,切口大小需要结合患者骨折部位是否完全暴露进行设置;在切口处将骨折部位的骨膜组织逐渐剥离,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伤害其周围神经及血管组织;骨膜组织剥离完成后,需要对患者骨折部位进行复位,并利用钢钉、钢板等固定装置稳定骨折部位,完成骨折复位后,需要开展缝合工作[6-7]。微创下内固定治疗方式是指在患者骨折部位远端作出切口,切口操作完成后,需要通过该切口分离皮下隧道,并与骨折部位建立良好的治疗通道,方便之后将固定装置放置其中;其次,需要联合C型臂可透视功能,对患者骨折部位的骨膜进行剥离,骨膜组织剥离完成后,将骨折部位进行复位,复位完成后,需要利用辅助固定装置通过皮下隧道完成骨折部位固定工作[8-9]。

在本次研究中,微创组患者治疗效果优良率高于常规组,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可负重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结合上述统计结果,可充分证明下述几点内容:第一,采用微创治疗方式干预,患者骨折预后情况良好,且可在康复阶段进行简单的日常活动;第二,常规治疗方式干预后,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多于微创组,且在术后阶段,患者各个时间指标均显著长于微创组,因此也进一步证明微创干预方式效果更佳;第三,采用微创内固定治疗方式干预后,对患者外部损伤较小,所以也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对锁骨骨折患者采用微创下内固定治疗方式及常规固定治疗方式干预,其中微创内固定治疗方式改善锁骨骨折患者预后情况,并为其康复打下坚实基础,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磊,钟龙冈.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效果及对骨折愈合情况、肩关节活动度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2,33(16):2496-2498.

[2] 张浩泉,张港,舒勋章,等.锁定钢板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22,25(6):829-832.

[3] 程爵富,蔡亦奇,木明江·依沙克,等.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锁骨骨折的研究进展[J].中医正骨,2021,33(1):46-47,59.

[4] 胡涛,袁富,朱建河,等.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在锁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1,42(11):942-945.

[5] 许志向,刘忠国,张春辉,等.锁骨骨折行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探析[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24):59-61.

[6] 刘涛,胡三保.锁定加压钢板、重建钢板及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比较[J].创伤外科杂志,2019,21(4):267-271.

[7] 冠青,陈圣海,蔡志翔,等.微创经皮锁定钢板与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效果比较[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9,35(10):30-32.

[8] 张文玺,王新明,李栋,等.三维打印镜像模型在锁骨骨折微创内固定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18,11(3):202-207.

[9] 张东阳,尚立林,李程锦,等.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8,50(9):1071-1072.

猜你喜欢

锁骨骨折治疗效果
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超声引导臂丛上干单点注射复合颈浅丛阻滞在老年患者锁骨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
手术治疗肩胛颈骨折合并同侧锁骨骨折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60例锁骨骨折患者内固定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