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中国》:古建筑意象的东方美学表达
2024-04-06靳唯鸣
◎靳唯鸣
《航拍中国》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一部航拍纪录片,从空中视角俯瞰中国大地,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与强烈反响。该片通过影像为观众建构出一张形象生动的人文地图,勾勒出一个个熟悉却又新鲜的神州图景。古建筑是片中美丽中国、文明中国的重要体现,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影片对古建筑意象的描绘并非游览手册般简单罗列,也不是浮光掠影的刻板印象,而是凭借高远的立意、精美的画面、和谐的声音,营造出动人的东方美感,唤起观赏者的内心共鸣。
一、象外之旨:画面的美感与意象的生成
画面是意象的生成环节。《易传》有云,“立象以尽意”,形象与文字语言相比具有更为强大的表意能力,在意象的表达上更具优势。《航拍中国》以古建筑的象表达东方美学的意,以有限的象追求无限的意,为观众带来别开生面、别出心裁的古建筑东方之美。
(一)古建筑蕴藏自然之美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是庄子在《知北游》中提出的美学命题,是指天地间存在着无需用言语来描述的至美。这一观念也与后代艺术家不懈追求的“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千年文化的不断积淀下,东方美学更追求一种不舍不施的自然美感。《航拍中国》摄制组在进行实景拍摄期间共调用数十架直升机、百余台无人机,累计行程达一百余万公里。与传统的拍摄方式相比,摄制组在新技术新设备的加持下让镜头运动更加自由自然,航空拍摄的高度与角度可以带领观众围绕古建筑在天地之间尽情驰骋,追寻无穷的自在美感,因此在意象的表达上也就更加得心应手。在介绍中国传统古村落安徽宏村时,画面的运动颇具东方美感。尽管镜头只是简单地上升拉远,但是创造出了无尽的诗意与趣味。画面以一叶扁舟在村庄中央碧绿的月沼中缓缓滑行作为起始,伴随着空间的升高,宏村粉墙黛瓦的烟火人家出现在观众的视野之中,继续向上运动,这座由水网织成的古老聚落完整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从碧潭斗笠扁舟到俨然屋舍再到水乡村落,古人往往用“水中之月”“镜中之像”来形容“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空灵玄远的诗境,这恰恰与上述看似随意的片段有异曲同工之妙。画面充满了丰富的意象叠加,每一帧都蕴含着中国古典美学独有的所指,并随着镜头的不断运动进行演变与交融,最终将古村落独具的江南水乡秀美意境沉淀在每一个观者的心中。与此同时,作为纪录性质的影片,《航拍中国》理所应当地采用大量环绕镜头、推镜头等有助于刻画古建筑具体细节的运动方式,这些看似简单的镜头的广泛运用使《航拍中国》不是过眼云烟般浮于空中,而是以无言的深刻画面勾勒出中国古建筑自成一派、别具一格、气韵生动的独特东方美感。然而,“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不仅说明天地之美,更多的是强调人立于天地之间,需观于天地,判天地之美才能探求大美之境。“‘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虽呈现为外在的客观形态,实质却指向那最高的‘至人’人格。”①在《航拍中国》中,这种人格往往依存于天地间屹立的古建筑下生活着的一个个不同群体。中原就是古人观念里的天地之中,在介绍少林寺时,首先以河南辽阔的江河、碧绿的麦田、壮阔的嵩山展现天地之大美,接下来画面一转,天地之间一座古老寺庙已然伫立于嵩山之巅,随即画面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寺庙中生活的人群,天空翱翔的鸟雀羽翼下闪过崇山中打坐的僧人,傲立的松柏间少林弟子们在塔林习武修身,摄制组用巧妙的镜头语言刻画出少林人居于天地之间,以天地为师的追求与情操。这段画面要传达的不仅是中华武术与少林文化的渊源,更多的是强调中国人居于天地间修身养性的精神秉性。
(二)古建筑凝练中和之美
“中者,天地之所终始也;而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夫德莫大于和,而道莫正于中。中者,天地之美达理也,圣人之所保守也。”②天地立于“中”而成就于“和”,“中”是最正的“道”,而“和”是最大的“德”。这是古人对中和的提炼,中和观念无处不在,其在不断地演进发展中实现了对于东方人心理结构定式的完善与补充,不同的中和外化形态在中国人的眼中有不同的内在所指。在《航拍中国》里,中和观念被大量体现,不胜枚举,但又各有意味,别具风格。中和观念存在于中国人的骨子里,带给每个中国人和谐与平衡的精神愉悦享受。在介绍承德山庄时,画面的第一个镜头就是经典的对称式构图,镜头定格在朱红色漆木大门的正前方,大门缓缓打开,将古老的皇家避暑园林的优美景致向观众徐徐呈现,恰如一幅逐渐展开的中国古典卷轴水墨画。居中对称式的画面结构是最符合中国人传统审美习惯的经典方式,整个画面平衡统一,将皇家园林的正统与气派毫无保留地表现了出来。中和观念也是治理天下的通达政治观念,是千百年来君王与权力的象征。《航拍中国》第四季第一集北京篇中对紫禁城的刻画引起观众强烈的反响,在介绍这座皇城文化的活化石时,镜头运动大量采用沿中轴线飞行的方式,画面整体上是贴着太和殿中线由低飞逐渐升高的过程,观众的视线也跟随镜头的轨迹,从洁白平整的地面伊始逐步转移,贴着雕刻有精美云龙浮雕的螭陛御路缓缓上升,汉白玉栏杆与香炉从眼边匆匆闪过,太和殿的全貌也随着镜头的飞跃以仰视角度呈现在观众面前。这段画面不仅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砖、石、木有机结合的特点呈现出来,其居中贴地低飞再逐步升高的运动方式更是生动地表现出紫禁城的皇家威仪与皇权气象,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只有了解中国文化、中国古代建筑的人,才能理解这条运动轨迹背后的掌故,进而产生共鸣,使得中和观念在心中久久激荡。中和观念更是千百年来中国一脉相承的哲学思想,东方哲学虽理念不同,但都突出对“中”的追捧,儒家“中庸”,道家“中道”,佛家“中观”,而“中”的观念在东方哲学的推崇下继而深刻地影响着东方美学。《航拍中国》在对世界最大的祭天建筑群天坛进行刻画时,随着中轴线不断延伸,古老的天坛建筑群却始终居于画面的中心,方形的祈年殿与环形的圜丘具象地传达了千百年来东方特有的天圆地方古代哲学思想。此外,镜头中祈年殿的光影也显得颇为考究,受到古建筑遮挡的阳光将画面划分为明亮与昏暗两部分,似乎象征着派生世间万物的阴阳太极。太极是天人合一的哲学体系,是中国古人对于天、地、人协调平衡的追求。《航拍中国》短短的几个画面便将千百年来中国人精神里的中和观念不断具象化而又予以升华。
(三)古建筑饱含虚实之美
虚实相生起源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道家思想,虚实二者相互联系、互相转化,最终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庄子也有云,“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乘物以游心,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实与虚是千百年来东方美学家们广泛探讨的话题,在这样的长期思辨与实践中,东方人的美学基因便得天独厚地具有洞见二者的能力。中国绘画往往追求实处落笔,虚处传神,《航拍中国》以影像画面证明了这一古老理论在新时代仍能焕发源源不断的生机与价值。虚实相生是实景与虚情的交融于一。虽说是以航拍的方式看遍中国的每一个角落,但是影片纪录组并未囿于水过地皮湿般的高空俯拍方式,而是充分吸收东方美学观念,用实景刻画看不见摸不着的人文情感。以王家庄园为例,第一个画面就是贴着屋檐的近距离特写,将屋顶刻有精致花纹的烟囱展示给观众,引起欣赏者的探索欲望,随后镜头不断拉远高度持续上升,画面从特写切换成近景中景展现出一整个房屋,最后拉至全景,俯瞰整个大院,从烟囱、屋再到院、城,震撼的王家大院才以完整的姿态呈现在观众面前。无数个实体实景背后是古建筑下的市井生活气息,小小的烟囱与家庭乃至家族的命运与血脉联系在一起,共同编织出一首由画面组成的抒情诗。虚实相生是眼中之实与虚构之境的有机统一。介绍圆明园遗址时,摄制组特意选择了北京隆冬一个白雪霏霏的时刻进行拍摄,覆盖积雪的断壁残垣在画面中破碎散落,大水法后残破的斑白拱形石雕宛如巨型画框将惨白的雪景摄入其中,这些古建筑已然成为两鬓苍白的老者,默默地诉说着近代中国的磨难,画面背后隐含的情感与历史内涵不言而喻,以覆雪的白色废墟为“实景”,被历史所铭记的“虚情”深藏其中,观众的思绪自然而然地从现存的圆明园遗址飞驰到屈辱的近代,华丽的园林在列强的枪炮下化为一炬,悲剧般的痛苦与惋惜之情也因此得以自然流露。虚实相生是有限与无限的合二为一。得益于航拍可以用新奇的视角为人们提供不一样的视野,一些非常规的构图与画面恰恰彰显了古建筑意象的东方之美。《航拍中国》纪录组在展示终南山的古建筑时,就采用了别具一格的构图形式,通过高空拍摄,使太乙山的古建筑隐藏在松涛白云之中,画面中仅出现一点红色的古建筑身影,画面的其他区域都是翠绿的森林与茫茫的烟云,这与中国古代写意画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些缥缈朦胧的云雾正如“马一角”“夏半边”书画中的留白一般,具有强烈的写意性,大有“古人用心,在无笔墨处”之感,将终南山隐居圣地的特性以镜头语言的方式巧妙地表现了出来,也让观众从画面中仅存的一丝白墙灰瓦上领略无限神秘的道家风采。
二、弦外之音:声音的追求与意象的完善
对于中国古代诗学而言,“弦外之音”“ 韵外之致”是比喻化的表达,而在东方美学的乐论之中,声音之外的无尽意象却是美本体的呈现方式。《航拍中国》以丰富优秀的声音元素,实现了对中国古典音乐美学“心道合一”的追求。
(一)音乐音响实现古建筑情景交融
艺术的创作与接受主体往往会依据自己的审美经验在对客体进行审美认识时触发感性的情感体验。“情”“景”二元关系的论断经过刘勰、谢榛再到王夫之等人的不断丰富完善,成为东方美学认识和创作领域的重要理论。“景以情合,情以景生,初不相离,唯意所适。”③心与物、情与景的融合统一带来的是东方美学独具魅力的艺术表达习惯与深藏其中的文化和情感价值。
在影视艺术中,画面的表达与情感的抒发虽然有着极强的联系,但是声音的出现更是在二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彼此的桥梁,至此,情景交融的体验得以完善和升华。
受到纪实主义观念的影响,音乐在纪录片的创作中曾一度处于被忽视的地位。近年来,随着纪录片创作观念的变化和种类的扩展,音乐也逐渐成为纪录片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当的音乐不仅可以补充画面,也可以进一步将观众的情感推向新的高度。作为一种非语义性、非描绘性的元素,音乐可以通过调动观众的听觉器官,引起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在《航拍中国》中,后期制作编辑的主观音乐在完善古建筑传递出的情感时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如古代音乐美学的集大成者徐上瀛所言:“音从意转,意先乎音,音随乎意,将众妙归焉。”④一方面,音乐在抒发情感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介绍黄河冲积平原上的后土祠时,先是以一段快节奏的音乐配合黄河离开高原在平整的大地上流淌的画面,当画面给到后土祠时,音乐的节奏明显变缓辅助画面进行情感表现。两千年来,后土祠一直是帝王祭祀河流土地的重要建筑,尽管黄河无数次冲毁后土祠,但它也一次次地得到重建。弦乐器悠扬的声音传达了无数时代变迁中人们始终保持着的那份对黄河的执念,将历史的沧桑感与农耕文明对母亲河的敬畏感揉入其中,后土祠中饱含的情感随着这支曲调刹那照面氤氲而生。另一方面,音乐在古建筑意象的表达中有效地渲染了气氛。洪洞大槐树是中国寻根文化的重要象征物,在介绍这一著名景点时,画面未入,一曲铺满中国传统乐器的音乐依然出现,尤其是沉重的钟声锣声和舒缓的笛声顷刻间就将观众的思绪带到遥远的古代,以旋律渲染出时间的悠游感。这一景点单就画面本身的参天槐树和古老庙堂实际上是难以传达情感的,但是音乐的巧妙介入将告别故土的不舍以流动的兴韵供给观者悠游。此外,音乐还把控了段落的情绪节奏。在介绍平遥古城时,主要展现的是如今溢满的生活气息与古老的城市特征,如何让两个大相径庭的特点在一座古建筑上体现,纪录组先是别出心裁地使用了一段快节奏的吉他演奏,将古城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激情表现出来,与画面中大妈的广场舞和小学生的课间操,表现出富有生机的古城风貌,紧接着音乐渐渐停止,随着平遥古城全景的展现,史诗般的音乐开始演奏,伴随着荡气回肠的音乐,明代的县衙、金代的大殿、六百余年的听雨楼轮番登场,将古城厚重的2700年文化底蕴诉诸众人。这两段鲜明的音调与错落的节奏将活着的古城这个主题情感洋洋洒洒地挥发出来。
音响也是纪录片声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强调纪实性的纪录片中,音响成为营造真实感与临场感的重要元素。《航拍中国》在确保真实感的同时,音响更强调的是对于画面的补充与情感的抒发。在拍摄各地的古建筑时,自然音响与环境中的人造声音都成了借景抒情的重要依托。同样是在圆明园的片段中,音响的处理对于古建筑隐含的情感抒发起到了极为重要的衬托作用,乌鸦被北京人称为老鸹,它凄惨悲凉的叫声被人们认为是不幸的象征,在此起彼伏的乌鸦嘶鸣中,又穿插着呼啸的风声,将圆明园遗址背后隐含的中国近代不幸的遭遇与凄凉的气氛渲染出来,为整个段落的讲述奠下沉重的基调。在对甘肃扎尕那的风光进行阐述时,音响与画面相辅相成,将探险家约瑟夫·洛克眼中的伊甸园以镜头的形式记录下来。扎尕那是一座有着自己生活节奏的小城,在鸡鸣声中画面推进,这座平静和谐的古镇出现在观众眼前,林中的莺歌燕舞与村民劳作时的声音交叉叠加在一起,让小镇俨然成为美好的世外桃源。
(二)解说词赋予古建筑玄妙之美
老子最先提出了“玄妙”的美学范畴,并奠定了后世中国美学对“玄”“妙”二字的理论基础。“玄”之“妙”不只是一种有形有限的美,而是在有形有限中通向无形无限的美,即妙不可言的美。这种难以言说的无限与超越之美,是东方美学的重要一脉。解说词是配合画面进行解释说明的文本内容,旁白解说可以有效地帮助观众领会画面中的内容并传递情感价值,更能通过适时地出现满足古人玄妙的追求,为观众的视野与思绪带来无限的延伸。《航拍中国》中古建筑部分的解说词整体上平实具体,但在画面的精心配合下,给观众带来了余兴悠长的心神体验。解说词首先是完成了对画面的补充说明,在拍摄悬空寺片段时,先是一句“悬空寺很娇小”与画面远景悬崖边逐渐出现的寺庙轮廓相配合,接着镜头一转,近景移镜头扫过整个寺庙,此时解说词恰到好处的评价爬到50 米高的悬崖上瞬间就高大起来,一前一后的对比将古寺的奇观性与独特性展现出来,接着以游客的脚步为引,指出立柱是承重的假象,又列出十几米、27 根等直观数字具体介绍直插崖壁的低调横梁。这一段解说词十分自然,也颇具引导性,让观众从具体有形的数据中体悟到了悬空寺背后所包含的古代劳动人民的建筑智慧。还有一些解说的内容更力求于将画面的含义再度拔高,例如在云冈石窟部分,画面先是拍摄断壁上出现的一些中小型石窟,解说词介绍到石窟外围的木质建筑木构窟檐在岁月侵蚀下垮塌,接着以无人机环绕断崖高处的中小石窟内佛像,向观众展现小型洞窟内部精美的佛像,此时解说词缓缓地道出:“终于,飞行让我们和他们再次相遇”,瞬间将观众的思绪由具体的现实建筑拉向广博的认知视野,唤起了观众多样复杂的审美知觉。《航拍中国》以娓娓道来的讲述方式平实而又不缺生动地为古建筑带来新的超脱认知,完善了观众的审美体验。
三、声画同构:民族的认同和记忆的呼唤
“声”与“画”是影视艺术的基本元素,两者的有机结合大幅提升了《航拍中国》的可看性,也映照了中华美学托物言志、寓理于情、形神兼备、意境深远的精神追求。总的来说,声画同构彰显了古建筑意象背后的家国情怀与时代呼唤。
家国情怀是千百年来东方美学不断流露出的深刻情感内涵,东方美学典籍往往会出现诗言志的观念,其中的志正是崇高伟大的家国之志,历朝历代也都有源源不断涌现的文艺名家高举家国观念唤醒民众,这些都是东方美学追求家国情怀的深刻体现。陈望衡在《中国美学的“家国情怀”》中提出:“家国情怀与其说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理念,还不如说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情感——一种既厚重又绵长的家国浓情。正因为如此,家国情怀也被视为一种美学情怀。”⑤《航拍中国》通过古建筑的视听表达唤起家国情怀,建构民族认同和文化自信。在北京篇对万里长城的讲述中,摄制组先是调用直升机俯瞰蜿蜒盘旋于崇山峻岭之间的长城,将这条银白色的巨龙尽收眼底,紧接着再使用无人机贴近长城表面快速掠过,让观众领略到古老沧桑的长城细节,张弛有度的整体画面极富动感,突出了长城的壮美崇高,与之相匹配的是恢宏大气的背景音乐,令观众血脉偾张。此时的解说词也由朴实的长城本体叙述升华为对文化认同感的追寻,划分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长城从未割裂中华民族的不同文化,不同文化都汇聚于中华文化范畴中,无论当初是出于怎样的需要,如今的长城早已成为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图腾。至此,观众心中潜藏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自觉地随着精美的画面与精彩的声音油然而生。
东方美学也讲求在俯仰之间体察万物之情的观照方式。《易传》是重要的儒学经典,其中的美学观念通常只是寥寥几字,但却在后世的不断引用与解读中成为东方美学上一股极为重要与珍贵的理论源泉。《易传》中提到“仰观俯察”,即通过仰天俯地以类万物之情,后世王羲之更是依此在《兰亭集序》中说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的不朽至言。东方美学这种独创的观照审美方法,可以给人带来审美快乐与精神满足。在《航拍中国》中,观众可以通过航拍的奇特视角轻松实现“仰观俯察”,从而唤起时代共同文化记忆的“万物之情”。在介绍山西太原永祚双塔寺时,快节奏但具有沧桑感的音乐体现了时过境迁的岁月之变,伴随着背景音乐,蓝天白云下朴素的双塔与夕阳下同样挺拔的烟囱先后出现在画面之中,与远处的城市缩影形成强烈鲜明的对比。解说词以第三人称的视角,说明双塔在屹立400 年之久后,看到了同样高耸的烟囱,烟囱和双塔一样成为太原人的老朋友。在这一段落中,出现了两个重要的意象,一是作为太原市重要文化标志的双塔,二是作为太原重工业属性文化符码的烟囱,古今不同形态的高建筑合二为一、遥相呼应,这一声音与画面在俯仰之间已然成为当今时代语境下太原人所共有的文化记忆,唤起了观众对于古建筑所蕴含的共同情感价值的追寻。同样,在讲述北京箭楼时,灰色的古老防御建筑如今已被翠色的景观植物覆盖,瓮城也被宽阔的柏油马路取代,此时的音乐轻松明快,解说词介绍高耸的箭楼如今不再承担防卫功能,而成了中国路网的重要标志节点。无人机俯拍下连片的翠绿与马路上七彩的车流将北京古建筑与都城文化融入现代城市空间,体现了时代之变,展现了现代都市与古代建筑之美的和谐共生,阐释了古建筑在新时代焕发出的生机与文化内涵。
四、结语
《航拍中国》是一档成功的大型航拍纪录片,独具一格的画面与声音巧妙相融,展现了古建筑背后别具风格的东方美学价值,为观众带来了精彩的空中旅程。同时,其也为当代纪录片,特别是人文风光纪录片如何响应时代号召,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追求中华美学精神,提供了现实可行的参考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