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表象积累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摭谈

2024-04-03赵春花

成才之路 2024年7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赵春花

摘要:表象积累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任务,教师应该注重二者的协同发展,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体验机会,引导他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文章结合表象积累的概述,强调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提出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表象积累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进行探讨,旨在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表象积累;思维能力;教学方法;联想和想象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4)07-0081-04

表象是一个人对以往感知过的事物在脑海中存留下的印象,在后续学习或运用这些事物时,即便事物不出现,但只要借助特定条件刺激,事物也会在脑海中重现。简而言之,表象是人们通过对事物外部形象的感知,捕捉并记忆其显著特点,从而在心智中形成持久、可复现的印象的一种方式。表象作为连接感知与思维的桥梁,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思维材料,使得他们能够在没有实际事物在场的情况下,通过心理操作重现这些印象,进而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推理。本文对表象积累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探讨,旨在推動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一、表象积累的概述

1.表象积累的要素

表象积累的要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客体”与“实体”的深入感知。表象积累首先关注的是对事物外在特征的探索,这不仅仅是对事物表面的简单观察,而是通过对事物外表的分析,试图揭示其内在的本质。这种探索以事物的外在特征为切入点,借助个体的感受和反映,逐渐深入到对事物本质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案例”和“主题”的运用至关重要,它们帮助个体将注意力集中在特定的事物上,从而进行更加深入和系统的探索。其次,反射性思维能力的全面运用。表象积累不仅仅是对事物外在特征的被动接收,更需要学生运用反射性思维能力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反射性思维能力是一种对思维对象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的能力,它能够帮助学生将接收到的信息转化为更加抽象和概括的形式,从而实现对事物的有效转化和新的思维能力的掌握。最后,记忆机制的全程参与。表象积累是围绕图像实质进行的一个复杂而多维的心理过程,而记忆机制在这个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个体若想感知以往所接触过的人或物,必须要依赖相应的记忆能力。记忆不仅帮助个体储存和回忆过去的信息,还在信息的整合、比较和提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记忆机制能够帮助学生将不同的表象进行联系和整合,形成更加系统和完整的认知结构。

2.表象积累的要点

表象积累,指的是个体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部信息,并在大脑中形成相应的形象或印象,进而储存和积累这些形象或印象的过程。这一过程对于个体的认知发展、记忆增强、思维拓展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感官体验的丰富性。表象的形成主要依赖于学生的感官体验,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广泛地接触和体验各种事物,学生能够获得丰富而多样的感官信息,这些信息被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到大脑中进行处理和储存,从而形成表象的基础。其次,注意力的选择性。在接收感官信息的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起着筛选和过滤的作用。由于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有限,学生不可能同时注意和处理所有接收到的信息。因此,学生会有选择性地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些重要或感兴趣的信息上,以便更深入地加工和记忆这些信息,从而形成更加清晰和稳定的表象。再次,记忆的巩固性。表象的积累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信息接收过程,还需要通过记忆系统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巩固和稳定。在表象积累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不断的复习和回忆来加强和巩固记忆,使表象在大脑中的储存更加稳定和持久。最后,思维的参与性。表象积累并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是需要学生的思维积极参与其中。通过分析和综合接收到的信息,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形成更加准确和全面的表象。同时,思维的参与还能够促进表象之间的联系和整合,形成一个更加系统和有序的认知结构。

二、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首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能力培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涵。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学生需要通过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方式来运用语言,而这些语言活动都离不开思维的支持。通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现象,掌握语言规律,提升语言素养。其次,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能力培养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其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需要其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能力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终身学习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生活方式,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终身学习的关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学习习惯,从而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这对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人生规划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未充分借助和探究课本中的表象信息

其一,忽视图像等直观教学素材。在小学语文课本中,除了文字描述,图像、图表、插图等直观教学素材也是非常重要的表象信息来源。然而,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只重视文字部分的讲解,而对于这些直观教学素材则选择性地忽略或只是简单提及,这种做法不仅忽略图像等素材在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拓展思维方面的重要作用,也错失了利用这些素材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想象能力的机会。其二,未能深入挖掘文本内的表象信息。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本往往蕴含着丰富的表象信息,如人物形象、场景描绘、情感表达等,这些信息需要学生通过深入阅读和想象来感知和理解。然而,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关注文本的表面意义,未能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这些表象信息,导致学生无法全面、深入地理解文本,也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的发展。

2.未有效运用学生已掌握的素材

其一,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知识储备和学习经验。然而,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部分教师无法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經验,因此无法准确地把握学生已有的表象信息。这种信息不对称会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有效地利用学生已掌握的素材,从而降低教学效果。其二,当教师未能有效运用学生已掌握的素材时,教学活动往往会变得单调乏味,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部分学生会感到新知识难以理解、难以掌握,因为他们无法将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联系起来,这种情况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还会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3.教学活动缺少表象思维训练的环境

首先,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和讲解,而忽视对学生表象思维的培养。课堂上,部分教师按部就班地讲解知识点,学生则被动地接受信息,缺乏主动思考和想象的机会。同时,由于缺少对表象素材的利用和展示,学生很难将抽象的文字信息与具体的表象联系起来,这会导致知识理解不深入、记忆不牢固。其次,部分教师虽然意识到表象思维训练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教学中未能有效地实施。一方面,部分教师缺乏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手段,无法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表象素材。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对表象思维的理解不够深入,无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表象思维训练。最后,在缺少表象思维训练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很难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无法形成深刻的理解和感悟。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会逐渐降低,甚至出现厌学情绪。

四、表象积累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

1.在字词句的教学中,帮助学生扩充表象

在字词句的教学中,帮助学生扩充表象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虽然表象是具体而形象的,但其表达却常常依赖于字词句的精准运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对字词句,特别是那些具有鲜明形象特征的字词句进行深入浅出的解释,来调动学生脑海中已有的表象信息。这样一来,文章中的文字就不再仅仅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幅幅色彩斑斓、栩栩如生的画面,在学生的大脑中徐徐展开。以此为基础,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逐步引导他们掌握课文中涉及到的各种表象。这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学生在理解和感知表象的同时,也在不断提升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例如,在教学《刻舟求剑》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中标记出故事的重难点词语,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有关“船、剑、记号”的初步表象。然后,教师可以围绕故事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互动中进一步加深对故事的理解。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船”的移动与“剑”的静止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1]。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不仅可以将“刻舟求剑”这个成语与具体的表象紧密结合,形成更加深入和全面的理解,而且可以提升语言素养和思维能力。

2.在阅读教学中,助力学生巩固表象

表象是记忆中的一种形象,是学生理解和感知阅读内容的基础。为了帮助学生巩固表象,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来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感知。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逐渐构建起与阅读内容相关的表象,这些表象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清晰和丰富。通过多次阅读,学生可以不断回顾和强化这些表象,使它们在大脑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巩固表象。例如,可以使用多媒体设施展示与阅读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视觉资料,让学生在直观感受中形成更加鲜明的表象。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感知,从而形成更加深刻的表象。最后,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不断挖掘阅读内容中的深层含义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从而将表象与阅读内容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更有效地提升阅读水平[2]。

3.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注重实践教学,是语文教师借助表象积累方式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首先,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并通过自主实践不断强化思维能力。实践活动是学生接触和感知表象的重要渠道,通过亲身参与,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进而形成深刻的表象记忆[3]。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其次,在锻炼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时,教师应围绕学生的基本认知进行引导,促使他们将思维转化为记忆。在实践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思考和操作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教师还应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形成正确的表象记忆。最后,教师应借助具体操作增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进一步保障教学的有效性。理论与实践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只有将两者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例如,在教学《风向袋的制作》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前为学生准备好学习材料,并引导他们按照文章中介绍的步骤进行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学生会逐渐掌握风向袋的制作方法,并深入理解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让他们交流制作经验和心得,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通过这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教师不仅可以显著提升教学的有效性,还可以让学生充分把握相应知识内容,实现表象积累的丰富与思维能力的提升[4]。

4.通过直观教学方法,丰富学生表象素材

表象的积累是学生理解和认知世界的重要方式,它建立在感知的基础之上。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感知能力越丰富,他们所形成的表象就越具有概括性,也越能够快速地把握规律性知识[5]。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来扩充学生的感知,帮助学生积累正确且丰富的表象。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实物、图片、视频等来增强学生的感知。例如,《故宫博物院》对紫禁城的外貌进行了大量描述,然而仅凭文字信息,学生往往难以充分领略紫禁城的雄伟与壮丽。对此,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搜集与紫禁城相关的图片和视频材料,并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给学生。通过观看这些直观、生动的素材,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紫禁城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内涵,从而在脑海中形成更加深刻、生动的表象[6]。其次,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模拟来再现课文中的场景,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积累表象。例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通过亲身参与,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小蝌蚪的成长变化和它们与妈妈之间的深厚情感。最后,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他们从生活中积累表象[7]。例如,在教学《腊八粥》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准备腊八粥的样品,让学生品尝并感受其口感和味道。通过品尝腊八粥,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一传统美食的独特之处。这一体验为学生们提供了丰富的表象素材,可加深他们对这一传统习俗的认知。

5.利用联想及想象,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想象是心灵的翅膀,能够带领学生飞越现实的边界,探索未知的领域[8]。在小学语文教学過程中,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将平面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立体、生动的画面和场景,从而深化对文章内涵的理解,感受作者的情感世界。例如,《山居秋暝》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初晴、初秋薄暮的山间美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进入古诗所展现的意境中,让学生在朗读时想象那雨后的山间,清泉流淌、竹子青翠、莲叶摇曳生姿的画面。随着朗读的深入,学生可以进一步感受到山间傍晚的宁静与美丽,体会到诗人寄情山水的情怀。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将想象中的画面用语言描述出来,这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积累生活经验和表象素材,为想象提供更丰富的土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主动观察、积极思考、大胆想象,让他们的思维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翱翔。

五、结语

综上所述,表象积累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策略。同时,这些策略也可以相互结合、灵活运用,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在字词句的教学中,帮助学生扩充表象;在阅读教学中,助力学生巩固表象;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通过直观教学方法,丰富学生表象素材;利用联想及想象,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语文教育的目标,培养出既具有丰富知识,又具有高超思维能力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周瑞霞.运用思维导图导学案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研究[J].成才之路,2023(30):77-80.

[2]王华.聚焦核心素养,关注思维发展———以部编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评价为例[J].当代教研论丛,2023(10):42-45.

[3]杨军年.微探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名师在线,2023(27):21-23.

[4]万雪.“珠心算”教学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实践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3(18):78-80.

[5]王慧敏.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策略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3(21):53-55.

[6]田勇.浅谈表象积累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 2020(02):7.

[7]马金花.基于新课标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究[J].成才之路,2023(25):69-72.

[8]岳沙.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策略浅探[J].新课程研究,2023(23):22-24.

Exploration of Superficial Accumulation and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Thinking Ability

Zhao Chunhua

(Minqin County Xiguan Primary School, Gansu Province, Minqin 733399, China)

Abstract: The accumulation of appearances and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thinking abilities are important tasks in the education process. Tea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two, provide students with rich learning experience opportunities, and guide them to engage in in-depth thinking and exploration. The article combin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rface accumulation to propose the problems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thinking ability in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and explores strategies for surface accumulation and cultivating students thinking ability, aiming to more effectively improve students thinking ability and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ir future learning and life.

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Chinese language; surface accumulation; thinking ability; teaching method;association and imagination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培养思维能力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培养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