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造影诊断下肢淋巴水肿的研究进展
2024-04-03付文艳王雅晳段莎莎施依璐金之湲张小杉
付文艳,王雅晳,段莎莎,施依璐,金之湲,张小杉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超声医学科,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0;*通信作者 张小杉 13947133133@163.com
下肢淋巴水肿是下肢淋巴系统发育异常或淋巴管受损,导致淋巴液异常引流积聚在肢体皮下组织[1]。下肢淋巴水肿全球患病人数达1.2亿,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其中女性患病率较高,若未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淋巴水肿会持续进展,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3]。早期诊断及治疗可缓解临床症状,避免疾病进展为慢性阶段。临床多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等进行诊断,但该病早期临床症状轻,皮肤无明显变化,增加了诊断难度,易造成治疗的延误[4]。
目前诊断下肢淋巴水肿的影像学方法较多,如X线淋巴管造影、CT、MRI淋巴显像、吲哚菁绿荧光淋巴造影、断层淋巴显像等,但均存在一定的应用局限性。随着超声技术水平的提高,其在淋巴相关疾病中表现出较高的诊断价值[5]。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简单、快捷、无创、重复性好,在临床中广泛应用。超声可应用声像图评估下肢淋巴水肿情况,但较难直接且完整地对各级淋巴管清晰显像从而进行诊断[6],因此应用限制。随着超声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超声淋巴造影为下肢淋巴管显像应用提供良好的诊断依据。超声造影(CEUS)作为诊断组织器官血流灌注情况的新技术,具有便捷、实时、无辐射、重复性好的特点,目前已应用于淋巴管显像[7]。本文通过总结CEUS在下肢淋巴水肿的相关研究,对该领域相关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1 下肢淋巴水肿的流行病因
下肢淋巴水肿的病理生理学改变主要为细胞外积聚大量蛋白质,影响氧气与营养物质正常输送,从而损伤信号途径,造成间质静水压力平衡异常使细胞死亡,发生炎症反应,加快成纤维细胞与平滑肌细胞增殖,病理解剖可观察到组织细胞呈纤维化排列,脂肪处于沉积状态[8-9]。由于破坏了皮肤的健全性与弹性,使损伤的创口迁延不愈,诱发皮肤坏死、慢性溃疡与反复发作的蜂窝组织炎、淋巴管炎。慢性溃疡是淋巴水肿进展为晚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重要的感染源,使临床治疗难度增加[10]。继发性淋巴水肿主要为一些肿瘤性疾病和(或)治疗手段所致。盆腔肿瘤术后该病发病率水平与治疗方法密切相关,区域性淋巴结切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发病率较高[11];在盆腔、腹股沟位置放疗后,超声检查发现局部组织纤维化显著,甚至有瘢痕出现,使淋巴循环系统功能受限导致下肢淋巴水肿[12]。
2 下肢淋巴水肿分期
按照国际淋巴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lymphology,ISL)制订的不同程度分期:0期是淋巴水肿的早期阶段,此时患肢肿胀不明显,双侧下肢体积差异<20%,极少患者会有间歇性疼痛、疲劳、患肢沉重等临床症状;I期出现蛋白质的液体聚集造成患肢明显肿胀,甚至还出现可凹性水肿,将患肢向上抬高可显著缓解肿胀,患肢与正常下肢间体积差异为20%~40%;II期出现非可凹性水肿,皮肤可见显著纤维化,脂肪组织出现病理性增殖表现,向上抬高患肢无法缓解肿胀;III期患肢皮下组织增生,皮肤表现出皱褶、角化过度,出现疣状物与皮肤乳头状瘤等临床表现,与健康肢体比较体积显著改变超过40%,该阶段患者已进展为淋巴性象皮病,会造成下肢畸形,病情严重者会出现残疾等[13]。
3 CEUS在下肢淋巴水肿中的诊断应用
CEUS又称声学造影,通过造影剂注入管腔内增强液体散射回声,让部分组织的回声与周围回声异常而增加对比度,通过不同组织间灌注时相的差异,让造影剂清晰显像,从而达到鉴别诊断的目的。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乳腺癌、甲状腺癌前哨淋巴结显像[14-15]。贾妍等[16]研究发现,在乳晕邻近皮下位置注射造影剂可充分观察到淋巴管情况,能够定量分析引流淋巴管。下肢淋巴肿胀浅淋巴管在分布深度及内径方面与乳腺较为接近,而目前采用CEUS评价肢体淋巴管的相关研究较少。部分研究发现,CEUS可诊断特异性淋巴系统畸形情况,而在淋巴特异性造影剂应用方面仍存在限制[17]。CEUS定量技术可通过光谱计算出皮肤组织的衰减系统与反向散射系数,经光学传感器对获取的CEUS数据处理后,淋巴水肿与诊断系数间存在正相关性[18]。综上,CEUS在下肢淋巴管异常时显像较好,取得的数据对下肢淋巴水肿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可为临床提供诊断下肢淋巴水肿的检查方法,为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在下肢淋巴水肿诊断中,参考吲哚菁绿荧光淋巴造影技术的造影剂注射位置发现,指或趾蹼皮内注射可清晰显示病变部位[19]。张丽等[20]通过临床解剖学发现,内侧趾蹼注射回流区组织并不密集,起始淋巴管对造影剂吸收效率可达最大化,并将造影剂充分转移到下肢淋巴系统。曹严严等[21]使用CEUS诊断下肢淋巴水肿,也选择足部第1、2趾间趾蹼位置进行造影剂注射,可形成准确的CEUS成像。刘勇等[22]使用CEUS观察到浅淋巴管分布结果与上述研究相符,能清晰地观察下肢淋巴管发育及走行,进一步评估下肢淋巴水肿回流障碍情况,定位病变部位。Mori等[23]发现CEUS可清晰、实时地观察淋巴管走行及结构显像,观察皮下脂肪层出现叠瓦状结构,伴明显扩张、迂曲。按摩远端肢体后淋巴管中造影剂会在短期内快速流动,通过造影剂填充可清晰显示淋巴管的走行,至腹股沟位置可观察到淋巴管汇入浅淋巴结,淋巴结亦可观察到均匀一致的增强,能够清楚地观察到全程显影情况[24]。
CEUS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相比,可确定淋巴阻塞部位、对淋巴管走行及结构清晰显像[25-26];与同位素淋巴管、吲哚菁绿相比无辐射,并能显示自注射部位至最终汇入淋巴结的走行;与螺旋CT、MRI相比,可评估不规则形态的淋巴水肿肢体及患肢纤维化程度、准确鉴别水肿原因,且耗时短、对所有患者均适用;作为诊断“金标准”的X线淋巴管造影,因手术切口的损伤性及操作过程中会并发淋巴管炎、纤维化加重病情的缺点,且造影剂过敏者不能应用,使其应用范围受限。而CEUS为无创性操作,患者依从性很好,可利用其观察感兴趣区或者病变区。Jung等[27]研究报道,CEUS诊断下肢淋巴水肿的敏感度为84.3%,特异度为78.5%,准确度为80%。综上,随着CEUS的应用,其对淋巴管具有良好的显像价值及重复性好的优势,可作为评估下肢淋巴水肿的无创方法。
4 总结与展望
下肢淋巴水肿作为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目前关于本病的诊断影像学方法较多,但因各自优缺点不同而均存在部分应用受限。随着超声技术发展,CEUS在下肢淋巴水肿诊断中有较高的灵敏性,准确定位病变部位,可为需手术患者准确找出有效淋巴管,对临床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但CEUS目前仍存在一些不足:关于下肢淋巴水肿诊断造影剂注射部位尚未统一;CEUS剂量的选择亦无统一报道,较大剂量患者不易耐受,低剂量影响其显像范围。以上不足仍待未来进行深入研究,为下肢淋巴水肿的诊断及治疗提供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