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国窑业实业家杜重远

2024-04-03齐丹丹薛静文

兰台内外 2024年6期
关键词:红砖实业瓷器

齐丹丹 薛静文

在沈阳大东区沈铁路39号有一处肇新窑业公司厂房遗址,在悠长的岁月中,这座清灰相间的小楼记载着一段百年前民族工业精英践行实业报国的历史往事。肇新窑业公司是中国最早的机制制瓷民族企业,创建于1923年,距今已有一百年的历史,肇新窑业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东北地区规模和影响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他不仅填补了中国机制陶瓷的空白,还为陶瓷工业化成功发展提供了先进经验。肇新窑业的成功,源于一个人赤城的爱国心和对理想信念的坚持,这个人就是杜重远。

杜重远,原名杜乾学,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三月十五日生于公主岭市(怀德县)杨大城子镇凤凰岭屯。他自幼聪颖,勤勉刻苦。1911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东北最高学府奉天省立两级师范附属中学。1918年,杜重远怀揣“实业报国”的理想考取官费留日,进入东京高等工业学校专攻陶瓷制造专业。这一学就是五年。1923年春,25岁的杜重远学成归国。为了实现建厂的目标,他投亲访友,筹集资金,在沈阳北门外二台子购地60亩,开始掘井筑窑,办起了一个小型砖瓦厂。他给自己的工厂起名为肇新窑业,肇新就是新的开始。可以看出杜重远以“肇新”为窑业命名寓意深远,想以此开创中国民族工业的新局面,达成实业救国的目的。砖瓦厂很快投入生产,当时社会上流行用青砖,而不是红砖,由于对市场不够了解,导致杜重远的工厂生产的红砖全部积压。就在杜重远一筹莫展之际,恰巧听到东北大学建筑校舍,杜重远积极联系,期望促成这单生意。当得知红砖是中国人自己生产的,东北大学毫不犹豫地购买了这批红砖,建起了图书馆、理工学院、汉卿南楼等校舍。杜重远的工厂积压的红砖销售一空,这不但帮了杜重远的大忙,还等于给肇新窑业做了一次很好的社会宣传,一下子给杜重远的砖瓦厂打开了市场,紧接着杜重远开始向陶瓷业进军。

1928年,肇新窑业的瓷器正式投入生产。为了提高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杜重远励精图治,革新生产技术,开始采用新法烧制陶瓷。肇新窑业的瓷器坚硬耐用、质地润泽,釉色和花纹多样。为了进一步改变日本企业的垄断状况,杜重远招募股东充盈资金以扩建厂房、添置设备,并运用超前的营销手段在东北多地进行商演、馈赠瓷器,告诉人们这是中国人自己生产的。一时间,“肇新”成为爱国的代名词,一件件精美的机制陶瓷源源不断地走进千家万户。1929年,肇新窑业公司年产量达到300余万件,到1930年,产量翻番,肇新瓷器很快取代了日瓷在东北市场的垄断局面,肇新窑业公司也成为中国机械制陶的领军企业。初步实现了杜重远实业救国的远大抱负。邹涛奋在上海主办的《生活》周刊曾撰文介绍肇新窑业,从而扩大了肇新窑业在全国的影响力。

“九·一八”事变后,沈阳沦陷,杜重远不得不舍弃苦心经营的实业,去往关内寻求抗日救亡的出路。肇新窑业则被日军占领。1931年底,杜重远抵達上海,在上海与各抗日团体取得联系,并第一次见到了周恩来。周总理鼓励杜重远要拿起笔,唤起民众的抗日觉悟,鼓起民众的抗日热血。杜重远深受启发。1934年2月,《新生》周刊诞生,这是冲破黑暗之后的黎明,也是一个新生的开始。

(作者单位:公主岭市档案馆)

猜你喜欢

红砖实业瓷器
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澳大利亚Tjuringa红砖之家
瓷器中的文人雅趣
解析元代瓷器——釉里红瓷器和钧窑瓷器
心无旁骛做实业 扶贫助困为人民
红砖白石五店市
红砖及砂浆强度试验方法探讨
吉祥猫事务所 红砖楼的秘密
实业为何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