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视角下的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阅读推广策略研究

2024-04-03戴成英

兰台内外 2024年6期
关键词:文献图书馆文化

摘 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成熟和推广,在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阅读中的优势逐步显现出来。本文从新媒体的独特作用出发,认为公共图书馆在实践中存在着思维认知、应用能力、应用方式、影响效果、督导考核方面的不足。要实现新媒体与文献阅读深度融合,需要从资源建设、宣传平台推介、沉浸式阅读空间打造、文献阐释研究和支撑体系等方面加强。

关键词:新媒体;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阅读推广

“互联网+”是新时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新业态、新产物,作为新的媒介,在推动地方文献阅读推广、释放地方文化潜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公共图书馆要与时俱进,积极运用新媒体优势,打造创新式的阅读推广模式,突破“信息轰炸”时代中普遍存在的“浅阅读”“不阅读”“断续阅读”等瓶颈问题,实现阅读效果的提升。

1 新媒体在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推广中的独特作用

1.1 激发阅读兴趣

“互联网+”时代,传统的纸质阅读模式被数字化阅读形式所取代,公众可以随时随地获得知识营养,比如通过智能终端进行电子阅读,智能的大数据系统会根据他们的阅读兴趣、关注时长、搜索习惯等要素主动推送相关信息给终端。但是推送内容由于审核机制不严格等因素,导致“娱乐”性质多,“学习”内容偏少,这种不加过滤、筛选的“娱乐性”知识信息资源内容参差不齐,极易导致人们价值观的偏差。透过地方文献的知识阅读,能够让公众感受地方文化的魅力,激发知家乡、爱家乡的豪情,远离“低级文化”,增强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感。

1.2 优化阅读服务

在新媒体发展的过程中,人工智能算法得到广泛应用,它能够通过对用户行为的分析、文本内容分析以及图像分析等,挖掘用户的喜好、行为等,从而提供更精准的阅读知识服务。与此同时,人工智能也可通过自然语言生成技术进行文章自动生成和智能客服等,用更加高效的方式服务好用户。对于地方文献而言,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效提炼海量的文献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帮助文献提高受众率、加强用户互动体验,进而使文献受欢迎的程度不断提升。

1.3 拓宽阅读渠道

公共图书馆的阅读重点已由传统的学生、教师、知识分子向全民覆盖,推广的空间从图书馆面向全社会,在对象和时空上都有较大的转变,新媒体的优势就适应新形势的变化,拓宽文献阅读渠道。2021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中明确提出,要以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项目和公共文化云项目为引领,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取得新突破[1]。目前来看,各公共图书馆通过某信公众号、官方某博、视频号等新媒体渠道进行图书资源的展示与服务,加强与读者的互动和关注,提高图书馆在社交媒体上的影响力,打破了时空界限,满足用户对于随时随地获取文化资源、参与文化活动的需求。

1.4 丰富数据形式

某信、某博、公共数字文化网等新媒体平台不仅具有实时传播快、信息更新快、群体覆盖广的特点,还能够以丰富的数据形式和表现方式,激发公众阅读的形式,摆脱传统阅读的静态模式,实现多样性模态交织、多手段展示,增强地方文献资源展示的灵活性,如淮南市图书馆打造地方文献阅读微服务以文献文字、图像、声音等为载体,通过剪、编、制、播等手段,向读者推送本地的历史人文、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等,发挥新媒体平台宣传推广优势。

2 新媒体在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推广中的不足

2.1 思维认知不足

受传统图书阅读思维的影响,图书馆系统对新媒体阅读推广的重视程度不够,还停留在传统的纸媒时代,对新媒体的传播环境了解不够,没有将地方文献资源真正“活起来”的思维认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应运而生,用户需求多样化、个性化已经成为趋势,但有的公共图书馆未能利用新媒体平台,及时跟进用户需求的变化,导致用户体验下降,进而影响了地方文献的使用率和群众对图书馆的重新认知。

2.2 应用能力不足

公共图书馆在应用推广能力建设上与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不适应,难以有效地利用互联网提升地方文献阅读的质量。根据上海文化部门对公共图书馆人员的调查数据显示,对新媒体传播知识的掌握有较明显欠缺,仅12.6%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学过有关新媒体知識的课程或书籍,35.7%参加过网络知识、新媒体运用的培训。有的仅仅把新媒体看作是信息发布平台,不注重研究新媒体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有的干部对读者意见建议不能及时充分地回应,导致新媒体运用长期无法破题。有的虽然建立了图书馆新媒体账号,但仅限于书籍推广、工作信息等,内容索然无味,未能将新媒体效能最大化。

2.3 应用方式不足

新媒体专业化服务于地方文献阅读推广的专业性不够。新媒体运营专业人员配备紧缺,整体素养不高,在新媒体知识和技术方面存在“短板”。主要原因:一方面,大多数图书管理人员初步策划新媒体信息内容,大多数为兼职,日常工作任务较重,无法将该项工作持续完成。另一方面,通过政府购买专业的第三方运营因为质量和效果较差无法达到推广的要求。与此同时,图书馆各部门之间相对独立,信息、资源难以最大限度地共享和集成,难以满足新媒体的多样化展示需求。

2.4 影响效果不足

新媒体发布形式和内容展示较为落后,部分信息还处在信息发布、由上到下的传统阶段,范围不足。有些文献阅读未能真正与广大受众群体形成有效互动,群众的参与度不够、粉丝量不足,未能完全实现线上、线下的互动互联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媒体对受众的吸引力。新媒体的个性化推送和服务不到位,未能运用人工智能的数据分析、智能算法等技术分析读者的需求,公众的体验感不强。

2.5 督导考核不足

目前,文化主管部门对新媒体的应用并没有强制性要求,只是在部分评比指标中进行了规定,导致公共图书馆新媒体的作用有限。阅读推广的支撑要素督导不够,有的部门受地方财力影响,文化资金投入不足,在新技术购买上有较大压力,只是将图书上架进行简单的内容介绍,限制了用户在网络环境下获取图书馆服务的便利性。

3 新媒体视角下的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阅读推广路径

3.1 加强地方文献数字资源建设

一是加强图书数字化工作。地方文献因年代久远,大多不适宜线下借阅,通过扫描、OCR等技术,将大量的纸质书籍转化为电子书籍,为实现线上阅读奠定基础。同步建设地方文献数据库,收集和存储体现本地区发展历史和状况的地区文献资源总量名录,编制发行不同专项的地区文献资源期刊、图书,为各地人民群众提供信息服务打下基础。二是加强地方文献资源征集。进一步拓展征集网络,采取主动征集与接受捐赠、自身征集与他馆交流相结合方式,依托某信公众号和网站等平台,切实加强地方文献征集宣传,常年围绕地方史志、名人资料、家谱族谱、民间文献、红色文献、酒文化文献等专题开展征集工作,建设地方文献保管重镇。三是打造智慧云图书馆。数字资源上云是媒体宣传的必经路径。通过打造数字化图书馆,实现数据的全民共享和智能化管理,对读者信息、借阅需求、图书资源情况及安全监管等实现全方位的信息掌握[2]。特别是地方文献的云端管理,减少借阅对实体书籍的破坏,有力发挥线上数字阅读服务优势。

3.2 深化新媒体平台宣传推介

新媒体快速、多样的传播特点,为文献阅读提供了关键平台。一是加强某信公众号宣传推介。某信公众号是影响面甚广的新媒体平台,图书馆可在公众号开设“地方文献阅读”板块,定期推出具有地方文献书目数字化展示、评论等,提升推介的广度;要提高某信的引领力,推出研究学者文章、大众读后感等,激发公众的阅读兴趣。二是开发应用小程序。手机应用程序(App)能够为读者提供更加方便的阅读体验,有利于地方文献的推广,如上海市图书馆App为读者打造了一个全方位的地方文献阅读社区,读者可以与其他读者交流、分享阅读心得,也可以参与图书馆举办的在线讲座和文化活动。通过这一功能,读者不仅可以拓展自己的阅读眼界,还能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进步。这样的阅读社区的搭建,既满足了读者交流阅读经验的需求,又让读者感受到了更多地方文献的乐趣。三是打造短视频平台。某音号、某信视频号是影响力较大的视频推介平台,要根据读者简短、凝练、碎片化的阅读习惯,制作精致而简洁的短视频,提升文献的吸引力,如瑞安市图书馆制作的短视频系列节目《瑞邑有书》,通过采集与梳理地方文献背后的人与故事,用精彩的内容吸引用户,向公众宣传推广瑞安地方文献。短视频一经推出,便得到了观众的欢迎和点赞,屡有喜爱者留言“催更”[3];陕西省图书馆举办“分享阅读”短视频展播,将地方文献与当地的文物古迹、风景名胜、文化街区融合起来讲述和推介,提高了公众对文献阅读的兴趣。

3.3 打造沉浸式地方文献阅读空间

沉浸式阅读空间以数字人文技术为依托,利用数据分析和智能算法对新媒体用户的阅读习惯和知识需求进行挖掘分析,分析用户偏好,拓展地方文献阅读场域,打造沉浸式的空间体验,让平面的文字“流动”起来,让地方文献充满“生命力”,将地方文献的内涵与科技、旅游、美学场景等多领域跨界融合为理念来打造,打通线上线下阅读通道,读者可在虚拟环境中体验地方文献的魅力,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文化的厚重,不断丰富完善图书馆业态和读者体验,如遂宁市图书馆利用数字赋能打造地方古籍修复和展示网上空间,经过数字化展示地方古籍,经过修复师的巧手,在拆书、揭页、补洞的修复中“复活”的场景,带给读者一种具有“生命力”的书香体验。要以元宇宙技术赋能地方文献全民阅读,随着AR、VR等技术的成熟落地,文献阅读逐渐变得更加立体,图书馆可以借鉴比特书房模式,推动数实空间的深度交融,共创元宇宙地方文献阅读新体验,如某咕阅读App创办“比特书房”,为不同阅读偏好用户打造的公共书房,提供各品类的优质好书,一触即享品質阅读,阅读的空间将实现“从线下书店到5G+云书店,再到比特书房”的跨越。这为地方文献推广提供了良好的经验借鉴。

3.4 加强地方文献研究阐释

地方文献资源保存了当地文化的文献信息资源,其中蕴含着地域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以及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样貌,展现了独特的地方艺术特色,是受众喜闻乐见的知识宝库,也是阅读推广的主要抓手。要进一步加强文献的开发和阐释,与高校、文化研究机构共同研究,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讲好文献背后的故事,拓展地方文献研究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如宿迁市图书馆围绕馆藏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及利用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牵头成立全市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服务联盟,发挥图书馆、高校等机构合力,推动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研究,推出地方文献线上展览活动,积极展出地方古籍、文史资料和本土文学作品的研究成果等,让地方文献鲜活起来。

3.5 优化阅读推广,支持体系建设

一是人员素质要到位。要围绕新媒体建设与服务开展业务提升行动,根据新媒体发展趋势和与地方文献阅读结合点,让管理人员系统掌握新媒体运行规律、方式和地方文献展示形式,提升运用新媒体的能力。要加强经验运用,积极借鉴其他地区的好做法,结合本地历史人文情况,推出有特色的阅读品牌。通过举办阅读推广人选拔大赛、经典诵读比赛等活动,积极挖掘各行各业的优秀阅读推广人才,通过提供展示、交流、宣传的平台,全面提升人才队伍素质,更大地发挥阅读推广的作用。二是资金保障要到位。每年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新媒体维护和地方文献征集保护;着力加强信息化建设,开展项目攻关,对于年代较为久远的资料以数字化开发赋能阅读推广;积极开展与第三方合作,将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媒体建设,提升宣传实效。三是加强组织领导。要增强做好新媒体推动地方文献阅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推广活动融入全民阅读过程中,不断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丰富活动平台载体,加大文献阅读推广引领,统筹组织开展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全民阅读活动,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阅读需求。

结语

面对新的传播方式,公共图书馆有责任有义务积极推广新媒体阅读方式,利用手机App、某信公众号等传播范围广、使用快捷方便的新媒体拓展网上“云阅读”服务[4],实现地方文献书籍和数字资源的有机整合,使读者获得更便捷的图书阅读服务,为建设文化强国、激发爱国情怀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袁静,刘晓媛.用户参与图书馆智慧服务价值共创模式及其机理分析[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3(04):14-15.

[2] 郭学庆.涿州市加快数字化产业建设[N].保定日报,2023(07):19-20.

[3] 李佳霖.小屏幕做好全民阅读大文章[N].中国文化报,2022(07):11-12.

[4] 王曼华.让“全民阅读”成为“全民悦读”[N].保山日报,2021(02):09-10.

作者简介:戴成英(1968—),大学本科,浙江省衢州市图书馆研究馆员,研究方向:文献资源建设及地方文献研究开发。

猜你喜欢

文献图书馆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谁远谁近?
图书馆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飞跃图书馆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