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中医各家对慢性咽炎的认识概要

2024-04-03朱冉周凌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1期
关键词:咽炎医家咽喉

朱冉,周凌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慢性咽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近年由于自然环境、饮食习惯、生活压力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慢性咽炎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易反复等特点,患者备受其扰,日久不愈可引起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工作与生活,需积极治疗。西医治疗慢性咽炎主要采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药物,长期使用易产生耐药性,使病情反复。当代中医各家基于经典和临床经验对慢性咽炎形成了不尽相同的认识,且指导临床取得较好疗效,值得深入探究。目前对当代中医各家关于慢性咽炎认识的总结较少,本文总结当代祖国各地、各流派医家对慢性咽炎的认识,以期为慢性咽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慢性咽炎概论

慢性咽炎属于中医“喉痹”范畴,是以咽部红肿疼痛或异物梗阻不适感、喉底或有颗粒状突起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病因与肺肾阴虚、脾胃虚弱等有关[1-2]。西医认为,慢性咽炎为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慢性炎症,临床表现为咽部异物感、痒感、灼热感、干燥感或微痛感,病因复杂,主要有细菌感染、职业暴露、反流性咽喉炎和过敏性疾病等[3-4]。

2 古代医家对慢性咽炎的认识

“喉痹”一词最早见于《阴阳十一脉灸经》,中医经典中不乏对喉痹的论述。《黄帝内经》言及喉痹16次[5],其中论述对当前临床仍有借鉴意义。《素问·阴阳别论》云“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认为喉痹关乎厥阴和少阳之脉;《素问·厥论》云“手阳明、少阳厥逆,发喉痹”,认为喉痹与手阳明大肠经和手少阳三焦经有关。《伤寒论》云:“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为痹。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脓血,便脓血者,其喉不痹。”张仲景从厥阴病辨证论述了下利与喉痹的关系。《诸病源候论》言:“喉痹者,喉里肿塞痹痛,水浆不得入也。人阴阳之气出于肺,循喉咙而上下也。风毒客于喉间,气结蕴积而生热,致喉肿塞而痹痛。”巢元方认为喉痹因于风毒侵袭,气郁生热。

3 当代各家对慢性咽炎的认识

中医对慢性咽炎的认识随着时代变化不断发展和完善,至当代,各医家根据自身经验和对中医经典的理解形成了不同的认识,值得总结并研究学习。

国医大师干祖望,是中医现代耳鼻咽喉学科奠基人之一,行医80年,治病无数,经验丰富。从《黄帝内经》起,历代医家多认为慢性咽炎的病机与肺肾阴虚有关,干祖望教授则认为临床所见慢性咽炎患者属阴虚者少,属脾虚者多,脾虚难化精微,津液难上承于咽喉亦为重要病因[6]。干祖望教授认为,慢性咽炎属脾虚证者除有咽干、咽痛、咽痒、灼热、异物感等典型症状外,还可能伴胸闷、双侧颈部有牵掣感、咽部反射感、头昏乏力等症状[7]。《素问·阴阳类论》云:“喉咽干燥,病在土脾。”李东垣云:“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基于此,干祖望教授创立了慢性咽炎“从脾论治”学说,以健脾法为核心化裁出健脾益气法、健脾渗湿法、健脾润燥法、健脾消痰法、健脾升清法、健脾和胃法、健脾温肾法7种常用治法[7-8]。

李云英教授师从干祖望教授,继承并发展了其学术理论,认为慢性咽炎与脾胃功能密切相关[9]。脾胃为阴阳升降之枢,咽喉为阴阳升降之要道,咽喉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有赖于脾气的输布,而咽喉生理功能健全才能使脾胃完成消化、吸收、输布,咽喉与脾胃互为表里,关系密切,其中慢喉痹与脾不升清密切相关,治疗应用健脾益气之法,使脾气得复,诸窍得脾胃清阳之气而愈[9]。李云英教授认为,岭南地区气候湿热,加之脾失健运等,使临床上脾虚湿困证多见,治疗应重视健脾燥湿之法[9]。

蒋中秋教授[10]在继承干祖望教授以脾论治慢性咽炎的基础上,拓展性地提出从肝胆、肾、二阳结和膀胱气化不利认识慢性咽炎。蒋中秋教授[10]认为,肝胆经络循行于咽喉部,故肝胆病变可引发咽喉疾病;肾经从肺上入喉,肾阴或肾阳不足可致咽喉不适;膀胱气化不利,津不上承,则可导致咽干等慢性咽炎症状。《素问·阴阳别论》云“二阳结谓之消”,意为邪郁阳明经,肺胃热盛,脏腑气结,可致消渴症状,蒋中秋教授[10]认为此亦可解释慢性咽炎的咽干症状。

刘大新教授认为,肝郁脾虚是当前慢性咽炎的常见病因[11]。刘大新教授认为,当代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与古人相去甚远,因此慢性咽炎的古今病因病机具有差异,今时之人嗜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致脾虚,且生活压力大,气结致肝郁[11]。刘大新教授对慢性咽炎的中医命名也有自己的见解,认为按照急、慢性咽炎将喉痹分为急喉痹、慢喉痹或风热喉痹、虚火喉痹等的做法欠妥,这样的分类方法有悖于中医审病求因、辨证施治的思想,应将其统称为喉痹[12]。

王士贞教授认为,脏腑功能失调而致气机不疏是喉痹的主要病机,慢性咽炎的发生与肺、脾胃、肝的脏腑功能失调关系密切[13]。王士贞教授认为,肺为娇脏,易受外邪侵袭,导致肺气宣降失调,肺气上逆可致咽部梗塞;脾胃为升降之枢,饮食不节、思虑过度等可使脾胃升降失常,胃气上逆,致呃逆、咽喉哽哽不利;肝主疏泄,若肝气郁滞,使肝失调达,肝气上逆,也可致咽部梗阻不畅[13]。王士贞教授临床治疗慢性咽炎常见证型为肝脾不和证,此为肝郁犯脾致肝脾不和,痰气郁结于咽所致,治疗常将柴胡、白芍、茯苓、半夏、陈皮五药合用以调和肝脾[13]。

王东方教授基于“阴阳失衡论”认识慢性咽炎的病机[14]。王东方教授认为,慢性咽炎的主要症状咽干、咽痛、咽痒等均与咽喉干燥有关,咽干症状与津液的生成输布有关,而津液维持代谢平衡有赖于脏腑功能的调节,脏腑功能失调可导致咽喉干燥,而脏腑功能失调不外乎阴阳失衡,阳虚可使清阳不升,津不上承,故咽干,或阴盛格阳,虚阳浮表,熏灼津液,使咽干,阴虚可致阴津不足而使咽喉失于濡养,或阴虚不能制阳,阳盛火旺灼液则咽干,并认为治疗慢性咽炎的关键是缓解咽干症状[14]。

丛品教授认为,喉痹发病的外因为风、热,内因与肝、脾、胃相关[15]。外感风热为江浙地区慢性咽炎发病的常见病因,风热之邪上袭头面,引动肺胃郁热而驻于咽喉,致使喉痹发病或传变[15]。丛品教授认为,咽干、咽有异物感的患者不可概以阴虚论治,应考虑脾胃生化失常的可能性,脾虚津液生化不足,不能上达咽喉,亦可致咽干,肝气郁结也可影响脾胃升降运化功能而致病[15]。丛品教授治疗风、热致病者,常用金荞麦、桔梗、桑叶、知母等清热养阴、散血宣肺;治疗发病关乎肝脾者,善用柴胡、白芍、郁金加牡丹皮、茜草等调畅气机、理气活血[15]。

姚梅龄教授认为,慢性咽炎与三焦相关,因咽喉毗邻上焦焦膜,故慢性咽炎与上焦关系密切[16]。三焦为“决渎之官”,能运行水液,又能通行诸气,三焦运化失职可致湿邪凝聚,且三焦焦膜的病变有持续性、反复性,迁延不愈、表里兼病等特点。姚梅龄教授基于湿郁上焦气机认识慢性咽炎的异物感、阻塞感等临床症状,认为此由湿郁上焦,致肺气不宣,郁而化热,煎液成痰,郁痹于咽部所致,治疗时重用射干、马勃、瓜蒌壳等作用于上焦焦膜[16]。

谢强教授从经络论述慢性咽炎的发病机制,认为该病发病与经络失调、任督失和有关[17]。谢强教授认为,经络为五脏六腑之津灌注于头面诸窍的通道,任督二脉总领诸经络、脏腑,且统领阴阳之调节,故任督失和可致阴阳失调,且任脉可调节全身气血分布,督脉具有推动、固摄和温煦作用,故任督二脉与人体气血津液密切相关,若任督失和,督阳之火上犯,可致咽部干燥不利,发而为病[17]。鉴于此,谢强教授采用“醍醐灌顶针灸术”治疗五官疾病,选穴以廉泉、天突等任脉腧穴为主,以百会、大椎等督脉腧穴为辅,沟通任督二脉,平衡阴阳[17]。

陆家龙教授从地理因素考虑,认为昆明地区慢性咽炎发病的主要原因是“内外合燥”[18]。陆家龙教授认为,当地居民嗜辣且吸烟者多,香燥辛辣之品内耗胃津,使咽喉失于润养,加之昆明全年气候干燥,燥邪伤肺,内外合燥,故当地慢性咽炎患者发病多有咽痛、干咳症状[18]。《血证论》言:“咽喉为肺之关,胃之门。”陆家龙教授认为,昆明地区慢性咽炎的病机主要关乎脾胃,其次与燥邪伤肺有关,治疗时应注重润养和通利,常用沙参、麦冬佐陈皮、炒麦芽等培土生金、健脾润胃,桑叶、苦杏仁等解肺与大肠之热,降肺润肠通便[18]。

周凌教授认为,东北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尤其冬季室内取暖环境更加干燥,导致当地肺肾阴虚型慢性咽炎高发[19]。冬季室外天气寒冷干燥,室内环境烘热干燥,燥邪伤津耗液,使肺肾阴液亏损,咽喉失于濡养,或患者素体肺肾阴虚,虚火上炎,灼伤咽喉,致咽中干痒、微痛、灼热不适,周凌教授运用养阴润肺汤治疗肺肾阴虚型慢性咽炎,选用熟地黄、生地黄、麦冬、天冬、黄芪、桑叶、石斛、百合等滋阴补肾、润肺利咽,临床疗效佳[19]。

陈小宁教授认为,慢性咽炎的病机为肺经蕴热、脾土虚弱和肝胃不和,这与当代人生活环境多雾霾、生活节奏快和生活压力大关系密切[20]。陈小宁教授认为,咽喉为经脉聚集之处,经络通畅则咽喉可得濡润,应注意慢性咽炎发病日久可入络损及血分,治疗时善用升浮之药以达病所,用活血药物改善瘀血症状,营养头面官窍,固护脾胃,培土生金,同时柔肝缓急[20]。

王树槐老中医将慢性咽炎分为急性期和缓解期,认为应当区分认识[21]。王树槐老中医认为,慢性咽炎急性发作时多为痰、热、毒、虚互相兼杂,以气虚为本,或复感六淫之邪入里化为热毒,或热盛动血致血热,或热毒灼津成痰致痰阻,故此期症状常表现为发热、咽痛、咽痒和咳嗽少痰,常运用解热毒、凉妄血、化痰浊和补气血四联复合疗法治疗;缓解期多责之于肺、脾、胃失调,多用宣肺、升脾、健胃之法治疗;提出伏邪致咽病,认为慢性咽炎迁延不愈与肾之精气不足有关,肾气不足,正气被遏,不能至咽以透邪,使邪气藏匿于冬春之际发病[21]。

时毓民教授认为,小儿慢性咽炎虚实夹杂证较为常见[22]。小儿慢性咽炎多由急性咽炎迁延不愈导致,加之小儿肺、脾、肾多有不足的体质特点,感受外邪后易寒化或热化,使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痰、瘀等,故小儿慢性咽炎多为本虚标实之虚实夹杂证,治疗时应辨明虚实、寒热与病位,还应根据小儿体质特点进行辨证,同时应注意伴随症状[22]。

4 总结与反思

当代中医各家对慢性咽炎的认识不尽相同,多数医家认为其病因病机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也有医家认为,慢性咽炎的发病或与机体阴阳失调,或与感受外邪风、热,或与三焦病变等有关。还有医家从经络理论,或结合地理位置因素、现代人的生活环境等解释慢性咽炎发病的普遍性。亦有医家强调,应分期认识慢性咽炎,也应注意到小儿慢性咽炎和成人的不同。值得一提的是,中医古籍中多以阴虚认识慢性咽炎,历代医家也多参考此说法。干祖望教授结合临床经验和自身体会提出慢性咽炎发病,脾虚比阴虚更为常见,打破了常规,使中医对慢性咽炎的认识有了新的进展。

中医学有几千年的历史,想要更好更完善地认识慢性咽炎,首先应熟读经典,同时不断总结和积累临床经验。中医经典内容浩瀚,是前人宝贵经验的总结,要形成深刻的认识离不开对经典的研习,并注意活学活用,注意古时与今日生活环境、饮食习惯、体质等差异,且读经典时应广泛参考各家学说,不能失于偏颇。另外,理论应与实践相结合,从理论到实践,再上升到理论,不断总结积累临床经验,重视辨证施治,完善治疗方法。此外,可以进行更加广泛的学术交流,集思广益,各抒己见,加深对慢性咽炎的认识,同时只要临床上能获得良好疗效的治疗方法,即有参考、运用和推广的价值,期待今后关于慢性咽炎的研究取得更加丰富的成果,以便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猜你喜欢

咽炎医家咽喉
咽喉不适 试试这杯茶饮
火鍉针滑烙刺治疗慢性咽炎验案
治咽炎要分清证型
电子鼻咽喉镜在腔镜甲状腺手术前的应用
家用小方治疗咽喉肿痛
慢性咽炎雾化剂含漱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正统四象说” 与“医家四象说” 相关问题辨析
清代著名医家莫枚士之《经方例释》临证用药思路探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60例
浅谈清代河南医家李守先《针灸易学》的学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