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书院制背景下师范生师德情怀实践教学研究
2024-04-02孙湘华
孙湘华
摘要:师德情怀是教师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师范生师德情怀的培育以现代书院制为依托。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围绕师范生师德情怀教育现实诉求对实践教学路径进行优化,通过显性课程教学和隐性课程铸魂有机结合。另一方面,协调整合多方力量,利用现代书院制的优势为师范生师德情怀培养搭建平台,设置情感体验场,提升师范生师德情怀教育效果,为未来从事教师岗位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现代书院制;师范生;师德情怀;实践教学
引言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弘扬高尚师德,是对师范生师德情怀培养的新要求。高校应给予师范生师德情怀教育足够的重视,并围绕如何开展师德情怀教育这项课题进行研究和探讨,进一步明确在现代书院背景下开展师范生师德情怀践教学的具体思路,全面提升师范生综合素质和能力。
一、现代书院制特点和优势
近年来,按照立德树人目标,部分高校开始推行书院制教学,并将其作为高校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书院制教育更加强调通识教育课程,重视校园文化熏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文化校园环境,拓展学生学术交流,促进文理专业相互渗透,实现专业互补,让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交流,打通了我国传统文、史、哲学科壁垒,融汇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精髓,现代书院制是一种非常灵活的组织形式,是现在教育改革的重要补充[1]。现代书院制坚持因地制宜原则,打破了传统学习方式诸多限制,让学生能够参与到具有生命力的教育和文化活动中来。書院制教学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教育服务,还有助于社会风气改良。
现代书院制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学习、借鉴、整合西方学院制的基础之上形成的现代书院制。另一类,是对我国传统书院制的继承,融入现代元素,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书院制度。中国传统书院制本身就有一套师生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的组织形式,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成长。通过传统书院管理方式与西方住宿学院制度的有机结合,使学生生活事务管理与通识教育有机结合,将现代教育与传统书院教育有机结合,有效地弥补了现代大学的育人缺陷。现代书院制背景下,为师范学生师德情怀培养提供了更为宽泛的空间。
二、现代书院制背景下师范学生师德情怀培养的价值意蕴
师范生师德情怀培养有利于为我国教育事业输送优秀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一)打牢立德铸魂的育人根基
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的“后备军”,理应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主力”。未来,师范生必然会走上教师岗位[2]。这也就决定了师范生对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将起到关键性作用,更体现出师范生师德情怀培养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师范生在师德情怀培育过程中有助于坚守育人初心,将师德情怀转化成为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现代化的内在动力,用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职业素养推动我国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自觉地将师德情怀诉诸教育实践。另一方面,师范生在师德情怀培育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带到未来岗位教学之中,为时代新人浇筑精神之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传播者,进而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
(二)加速推动我国教育改革
高校在师范生教育过程中要给予师德情怀教育足够重视,在师范生心中种下师德情怀的种子,唤醒师范生的师德自觉,涵养师德情怀,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提升师范生的道德素养和专业素养,切断未来可能出现师德失范行为,为我国教育事业夯实师资队伍基础。新时期,很多院校也在积极推进教师队伍改革,构建多种形式的师德情怀培养模式[3]。但从具体实践看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部分高校在师范生教育培训过程中只关注了师范生的技能提升,忽略了师德情怀培养。因此,为推动我国教育事业改革,有必要从加强师范生师德情怀入手,筑牢教师队伍“后备军”的“蓄水池”,为新时代教师队伍改革提供优质的师资力量。
(三)顺应师范生个人成长需求
师范生作为有为的青年一代,高校期间正是师范生人生成长的关键期,加强师范生师德情怀培养,顺应了师范生的内在成长规律。从目前看,师范生在职业成长过程中仍然会受到多元价值影响,如果师范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师德迷茫,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就可能出现职业情感缺失,职业认知偏差,进而出现师德失范行为。而崇高的师德修养需要从师范生的成长各个阶段入手,高校期间在师范生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师范生的个人成长诉求,不断地激发师范生的内生动力。在培养师范生师德情怀过程中要增强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直面教师的责任和义务,明确师范生的未来职业发展定位,引导师范生澄清教师职业本质,不断地丰富师范生的精神家园,进一步提升师范生的自我认同,更好应对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冲击和影响。
三、新时代师范生师德情怀教育的实践路径
新时期,师范生师德情怀具有其现实必要性,在具体实践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充分尊重师范生成长规律,主动地运用现代书院制的有利条件,为师范生的师德情怀培养创设场域,搭建平台。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校内外各方力量,围绕师范生师德情怀建设,形成良好的外部环境,将师德情怀贯穿到师范生人才培养始终。
(一)重视课程体系建设,畅通师德情怀育人主渠道
课堂教学是师范生提升专业技能,获得专业知识,明晰未来职业发展规划,筑牢初心使命的主要渠道。新时期,在师范生师德情怀教育实践过程中要明确教育目标,打造特色课程体系。重视主渠道作用,深入挖掘思政课、专业课和教育类课程蕴含的师德情怀元素。围绕师德情怀培养,实现各个课程的“同向同行”,打造现代书院制育人模式,进一步提升师范生师德的情怀教育效果。一是要发挥师德课程“显性”育人功能[4]。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导师范生对师德概念、本质和构成要素进行认真思考,明确师德的基本概念,并将相关内容内化于心。二是要深刻把握思政课程的关键性作用。思政课是引导师范生形成正确职业道德的关键课程。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引领,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核心,引导师范学生认识到师德情怀教育的重要意义。三是要挖掘其他课程的“隐性”育德功能。积极引导师范生关注我国教育改革,充分认识到教育类专业课程与师德教育的统一性,学科专业课程知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传授师范学生专业理论知识,也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教育品格。
(二)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创设合适的育人场域
校园是师范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在校园教育场域建设过程中要围绕师范生师德情怀培养这一目标落实现代书院制相关要求。一方面,要构建师生师德学习共同体。师范生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主体,应在平等交流、双向互动中习得知识,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学校有必要构建师生师德学习共同体,让教师和学生在平等宽松的环境下,针对师德情怀相关问题展开探讨,加深学生对于师德情怀的理解。教师从旁辅助引导,提升学生师德情怀的教育效果。另一方面,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环境的熏陶作用,组织师范生经常参与以师德情怀培养为主题的知识竞赛和演讲比赛。通过校园活动浓厚校园氛围。要强化制度硬件建设,精心设计针对师范生师德培养的制度机制,在制度约束下引导师范生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发展导向。
(三)重视师范生实习环节,搭建师德情怀实践平台
师范生道德情怀培养离不开实践活动。提升师范生道德情怀教学效果不能只依靠单纯的理论灌输,而是要通过“做中学”方式,在实践活动中让师范生将道德准则具体化、内化、可操作化,打破传统师范生道德情怀教学范式。一方面,要将师范生情怀教育元素贯穿到实习全过程,要让师范生在实习过程中掌握育人本领,主动地捕捉道德情怀片段,加深学生对道德情怀场景认知,进一步激活师范生主体责任意识,主动与带队教师进行交流,获得诚恳的指导意见,不断地总结自身在师德情怀培养方面的不足和问题,并有针对性加以弥补。另一方面,师范生要主动参加多种形式的支教活动。现代书院制背景下,为师范生参与农村学校支教提供了平台和载体。随着相关制度的不断完善,师范生可以获得长期稳定的支教活动机会。在这一程中能够更好地激发师范生的荣誉感、使命感、奉献精神和教育热情,让师范生的师德情怀变得更为扎实。
四、新时期现代书院制背景下师范生师德情怀实践教学保障措施
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师资队伍建设和评价体系建设,学校可以更好地保障师范生师德情怀实践教学的有序开展。同时也能够提高教师的师德情怀意识和实践教学能力,培养更多有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的优秀教育人才,为教育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加强师范生师德情怀实践教学的组织领导
为确保师范生师德情怀实践教学顺利开展,高校应在组织领导方面做进一步的努力。首先,学校要成立专门的师德情怀实践教学领导小组,由学校领导亲自担任组长,师范学院院长、教务处负责人以及相关专家学者担任成员。该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师德情怀实践教学的总体规划与具体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时间计划,对师范生的师德情怀实践教学进行全面的指导和协调。其次,学校要设立师德情怀实践教学中心或办公室,负责具体的实施与落实工作。该中心可以由教务处牵头,汇聚师范学院教师和专家资源,组织开展培训研讨、教学观摩、实践活动等,以提高师范生师德情怀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要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明确教学目标、内容、教学形式等,确保教学工作的科学有序进行。
(二)加强师范生师德情怀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
要提高师范生师德情怀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培养一支高水平的师德情怀实践教学师资队伍。首先,要重视师范生师德情怀实践教学教师的选拔,建立科学合理的选聘机制,教师选拔要注重德才兼备,既要具备优秀的教学能力,也要拥有高尚的师德情操。其次,学校要加大对师德情怀实践教学教师的培训投入。组织开展针对性的教学培训,包括教学方法、情感教育、师德修养等方面的内容,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师德情怀意识[5]。其次,学校要鼓励优秀教师参与教学研究与实践活动,并将其经验分享给其他教师。建立导师制度,让有经验的老师指导年轻教师,共同提升师德情怀实践教学水平。此外,学校还可以引进师德情怀实践教学领域的专家学者,拓宽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促进师德情怀实践教学的学科交叉与融合。同时,要定期组织教学研讨会、座谈会等,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與互动,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三)建立健全师德情怀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为了全面评价师范生师德情怀实践教学的成效,学校应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首先,要明确评价目标和标准,明确师德情怀实践教学的核心内容和评估要点。评价目标应突出教学质量、情感教育和师德修养等方面的要求,以保证评价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其次,要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包括课堂观摩、学生评价、教师自评、实践成果展示等。不同的评价方法相互配合,形成评价结果的多维度比较,更好地反映师范生师德情怀实践教学的真实水平。此外,评价体系应具有时效性和可持续性,可以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以适应教育发展和教学改革的需求。同时,要定期组织教学评估与反馈,及时发现问题与不足,提出改进意见,不断优化师德情怀实践教学工作。
结语
高校要将师范生职业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将师德情怀作为师范生核心素养加以培养。要充分认识到师范生对于推动我国教学改革,提升基础教育整体素质的现实作用。高校在师范生职业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过程中要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要从宏观层面对高校师范生师德情怀实践教学给予政策支持,从微观层面对师范生师德情怀实践教学进行细致指导。在具体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实践性教学,为学生搭建平台,提供机会,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师范生师德情怀培养效果。
本文系1.琼台师范学院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资助项目《书院制创新学生管理模式改革研究》(项目编号:QT2022——22);2.2019年度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思政专项)《时间视角下高校辅导员身份认同困境与优化路径研究》(项目编号:hnsz2019-39)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晓梅.基于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师德践行能力标准的人文素养培育实践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12):155-160.
[2]马千惠.基于书院制的卓越师范生培养模式研究[D].导师:董海霞.渤海大学,2020.
[3]刘晓颖.“新师范”背景下师范生师德培育途径[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9,(05):72-76.
[4]龙跃君.书院制融入我国现代大学的价值探讨[J].大学教育科学,2018,(05):50-54+126.
[5]杨瑷宁,曲波.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体育师范生体验式师德养成的前提、机制及施行[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3,42(03):48-55.
(作者单位:琼台师范学院)
(责任编辑:豆瑞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