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心雕龙》英译的外显化策略分析

2024-04-02胡作友卢玉香

山东外语教学 2024年1期
关键词:文心雕龙

胡作友 卢玉香

[摘要]本文基于自建汉英平行语料库,对《文心雕龙》宇文所安译本和施友忠译本的外显化特征进行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通过提取威氏拼音和词汇、句法层面的参数发现:两个英译本总体呈现外显化特征,主要体现在译文的语言及诗学形式、词句意义和文化语境等方面,背后的非文本原因可归于翻译意图、文化立场和意识形态等因素。两位译者的外显化翻译使译文指涉更加明确,语境更加清晰,意义更易理解,原著的文论思想、美学精神和文化内涵得到充分阐释。外显化翻译在信息补偿、话语建构和文论互动方面具有一定价值,表明其作为中国古代文论的指导性翻译策略具有可能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文心雕龙》;外显化;宇文所安;施友忠

[中图分类号] H059[文献标识码] A[文献编号]1002-2643(2024)01-0114-11

On the Explicitation 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Wenxin Diaolong

HU Zuoyou LU Yuxiang

Abstract: Based on a self-built Chinese-English parallel corpus, this paper makes a study on explicitation in the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Wenxin Diaolong by Stephen Owen and Vincent Yu-chung Shih from bot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perspectiv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both versions present notable explicitation in such ways as linguistic form, lexical and sentential meaning, syntax and cultural context, which can be attributed to various aspects, including translation intention, cultural stance and ideology. Explicitation as the translation strategy makes the reference of the translation more specific, the context clearer and the meaning easier to understand, eliciting a full explanation of the literary theory, aesthetic spirit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e original work. Explicitation has a certain value in information compensation, discourse construction and literary theory interaction, manifesting its possibility and feasibility as a guiding translation strategy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Key words:Wenxin Diaolong; explicitation; Stephen Owen; Vincent Yu-chung Shih

1.引言

外顯化(explicitation),亦称作显化或明朗化,指通过增添、凸显或阐释等方式,提高译文的衔接程度,将原文隐含的信息明确化,使译文与原文相比呈现出形式更清晰、意义更明确、理解更方便的特点(Vinay & Darbelnet, 1995:23)。成功的翻译需要译者的准确理解和充分阐释,涉及词汇处理、话语分析等复杂的加工过程,因而外显化翻译不可避免地增加译文的冗长程度(Blum-Kulka, 2000)。《文心雕龙》作为中国古代文论发展的高峰,拥有众多英译本,其中施友忠译本(Shih,1959)和宇文所安译本(Owen,1992)是读者群体最大、研究最多的经典译本(后文分别简称施译本和宇文译本)。两个译本都成功再现了原著的文学概念、哲学思想和美学价值(胡作友、张丁慧,2019a:100)。本研究基于自建《文心雕龙》汉英平行语料库,采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外显化在《文心雕龙》英译中的具体运用及其背后的非文本动因,揭示外显化翻译对于有效译介中国古代文论的意义,也期待更多学者关注翻译实践,深化翻译研究(许钧,2023:11)。

2.文献综述

国外早期的《文心雕龙》英译研究主要依照西方文论的标准对刘勰的文学观念进行论证,如刘若愚(Liu,1966)和吉布斯(Gibbs,1972)将《文心雕龙》嵌入艾布拉姆斯四要素理论框架进行系统分析,随后则多是对《文心雕龙》英译本的质量评价。20世纪出现了跨文化视角的相关英译研究,如美国学者彼得Peter Way(1990)将《文心雕龙》与《诗学》进行对比研究,蔡宗齐(Cai,2002)将《文心雕龙》与西方诗学进行了内文化、跨文化和超文化的比较研究。国内《文心雕龙》英译研究主要包括以下类型:对《文心雕龙》英译史的梳理,对书名及术语翻译的评价和基于西方哲学、语言学、传播学、社会学等理论的翻译研究。尤其第三类主要为单译本研究和多译本研究,如杨国斌(1991)对《神思》(《文心雕龙》第二十六篇)三译本翻译策略和语言风格的对比研究、胡作友和刘梦杰(2019)对《文心雕龙》陌生化翻译的探讨、胡作友和张丁慧(2019b)关于《文心雕龙》英译对中国文论话语体系构建的探讨等等。可见,《文心雕龙》英译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成果和内容相对有限且以定性研究为主,因此本文拟借助语料库方法对《文心雕龙》英译本的外显化特征进行定量研究,以补充、推动相关翻译研究。

3.研究设计

3.1 研究问题

本研究自建《文心雕龙》汉英双语对比语料库,拟解决的问题包括:1)两译本在拼音和词汇、句法层面的数据有何差异;2)译文是否体现外显化特征;3)背后的非文本动因是什么。

3.2语料选取

本研究语料来源于《文心雕龙》原文、施友忠译本和宇文所安译本。所选语料有以下特点:1)语料为两译本共同包含的18个章节;2)译者均为美国大学教授,译文都具有较高的学术性;3)两译本均由美国权威出版社出版,享有庞大的英语读者群。本研究借助分词标注软件TreeTagger 2.0对英文语料进行词性赋码,使用ParaConc 2.6.9平行软件附加人工校对,以原文为标准进行句级平行对齐,保证了语料的典型性和可比性。

3.3 研究方法及步骤

庞双子、王克非(2018:13-14)认为,翻译外显化特征是否存在可以通过译文与目的语原创文本的“语内”对比和译文与原文的“语际”对比分析得出。因此本文先后将两个英译本与原创英语语料、汉语原文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探讨《文心雕龙》英译本的外显化特征。首先,本文假设:与英语原创语料或原文相比,如果译文在语言层面呈现出显著的形式凸显、增添、句子容量扩增、具体化、明示、阐释等倾向,则表明译文存在外显化特征。其次,依据假设,选择合适的参数进行检索和统计,如拼音占比、标准型次比、翻译比、词汇密度、词类占比、平均句长等。通过统计和分析,考察两个译本是否呈现外显化特征以及译本之间的差异。若存在外显化特征,则进一步考察其体现形式;若不存在,则指明译本呈现的具体特征;最后解读外显化翻译的动因,总结其对于典籍翻译的意义。

4.结果分析与讨论

外显化通常体现在译文的词汇和句法层面,可提取型次比(type-token ratio,TTR)、标准型次比(standardized type-taken ratio, STTR)、词汇密度、词类占比、平均句长、翻译比等参数作为考察外显化的指标(庞双子、王克非,2018:15)。

4.1 威氏拼音

古汉语高度凝练,融合音、形、义于一体。英语音义之间具有任意性,形义之间具有双重性,这导致《文心雕龙》中诸多概念术语在西方文学体系中部分甚至完全空缺。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通过音译、意译等方法灵活处理空缺问题,以减少汉语音形义的缺失。本文使用自编程序,对两译本中的拼音进行检索统计,结果如下:

从表2可知,两译本均以多种拼音(分别为172和175)呈现原著中并不存在的词汇,它们由威妥玛氏拼音音译而来。《文心雕龙》原文中单音节概念术语、双音节复合术语、人名、地名、作品名等中国文化特色词层出不穷,两译本始终采用释义加“威氏拼音”的译法,既凸显汉字的语音特色,使读者从中窥见汉字术语的一丝原貌(Owen, 1992:16),也为英语创造了新的词汇,引入新的术语符号,提醒读者它们与英语术语存在本质不同。两译者采用威氏拼音音译概念术语,使得拼音符号和汉语的语音特征在译文中得以外显。

两译本的不同之处在于:宇文译本无论是拼音总频次还是总占比,都明显高出施译本。在宇文译本中,每类拼音概念出现的平均频次约11次,施译本则不到4次,原因在于两位译者对于概念术语的外显化方式不同。宇文所安的“双向阐释”译法(胡作友、张丁慧,2019a:105),按照“一段原文,一段译文,一段阐释”的模式进行,在逐句讲解和中西文论对比阐释过程中复现大量拼音术语。施友忠的“以中释中”译法(胡作友、张丁慧,2019a:101)则保持原文段落结构,并将较长的阐释信息置于文外注释。故而,施译本正文中的拼音种类与宇文译本相当,总频次和占比却远少于宇文译本。

4.2 词汇丰富度

词汇丰富度可以参照型次比(TTR),一般来说,型次比越高,用词越富于变化(Baker,2000:250)。由于两译本语料库的容量不同,型次比不具有可比性,因此本研究使用AntConc3.3和AntSplitter1.0统计两译本的标准型次比(STTR)来比较词汇丰富度。

文學作品通常每1000个汉字对应670-800个英语单词(王克非,2003:415),即一般英文使用更少词汇。但在表3中,宇文译本汉英翻译比约为1∶4;施译本汉英翻译比约为1∶2,即两译本都存在显著的“过量翻译”,而其主要原因在于外显化(胡开宝,2008:73)。

宇文译本形符约为施译本的两倍,说明其篇幅扩张程度更大。就标准型次比而言,宇文译本明显高于施译本,这表明宇文译本总体上较施译本用词更加多变,语言形式化程度更高(Hansen-Schirra et al., 2007:259),更少通过重复用词实现句式衔接,书面用语的精准度和信息密度更高,外显化特征更显著(Biber et al., 1999:43)。

4.3 词汇密度

词汇密度指实词形符在总形符中的占比。词汇密度越高,功能词占比越低,语篇的信息量越大,文本更正式。本研究使用AntConc3.3统计出两译本词汇密度如下:

由表4可知,两译本的词汇密度均明显高于原创英语语料(Brown Corpus,布朗文学语料库),另也高于同时期翻译英语语料的词汇密度52.87% (Laviosa,1998)。进一步对比具体词类发现,尽管不同于英语,汉语最常用的指代方式为“名词复现”,而非显性人称代词(王克非、胡显耀,2010:16),但两译本代词占比均低于英语原创语料,名词占比均高于英语原创语料,呈现两极对应的典型特点,这意味着文本更多使用名词进行语义衔接,使隐含的指代内容得以明示化(Leech et al., 2009:210) 。此外,汉语为意合语言,逻辑隐藏于行文之中。但两译本介词和连词占比却远高于原创英语文本,说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显化了逻辑关系和衔接符号。这既证明译文在语内、语际两方面都存在外显化特征,也体现出译者为平衡译文的陌生化和可接受性而做出的努力(胡显耀等,2020:280)。

4.4 平均句长和翻译句对比

平均句长和翻译句对比可以作为句法层面的指标研究翻译外显化(庞双子、王克非,2018:15)。形符总数除以句子数即为平均句长,句长越长,结构越复杂。本文以句号、问号、感叹号和省略号作为句子标记,对原文和两译本的句子进行统计,结果如下:

布朗文学语料库的平均句长为13.4,翻译英语语料的平均句长为24.1(Laviosa,1998),但由表5可知,两译本平均句长都高于以上数据:宇文译本是原文的2.58倍,施译本是原文的1.4倍。句数的增加和句长的扩充表明译本具有显化的共性(胡显耀等,2020:280)。整体上,宇文译本冗长度更高,句子结构更加复杂。经统计,宇文所安在正文中增添了758句个人阐释,译者声音外显;而施译本总体上采取句对句翻译,译者声音内隐。从这个角度上看,宇文译本对原文的外显化处理幅度更大。

综上,《文心雕龙》两译本均存在外显化特征,且宇文译本更显著,具体表现为音译现象更明显,词汇上实词更多、信息负载更大且重复度更低,句子更加复杂等。

5.《文心雕龙》外显化翻译的体现形式

两位译者的外显化特征在译文中是多层次展开的,主要有三种体现形式:形式外显化、意义外显化和语境外显化。

形式外显化指译者通过对原文的语言形式和诗学形式采取强调、凸显等处理方式,以保证译文的忠实性、异质性和艺术性。《文心雕龙》所用的古代汉语,一字对应一音一形,既是书写单位,又是音节单位和语义单位,被译成现代英语时,语音和字形的损失难以避免。对于这个难题,两位译者有意采取形式外显化的处理手段,保留并凸显原著独特的语言形式,吸引目标读者对原文的关注。例如,原文中的概念术语均使用音译法进行翻译。拼音可以巧妙地凸显汉语的语音特点,既保证了术语的统一性,又赋予译文异域性,更为西方文论引入了新的概念因子。如此,译者借助英语读者熟悉的威氏拼音反倒使译文生发出迷人的陌生感。

此外,两位译者还采取保留和强调汉字的形式外显化策略。宇文所安对原文中章节名、重要诗学概念、关键作品和作者姓名,如“神思”“含蓄”“钟嵘”“《楚辞》”等不仅使用音译,还标注了汉语繁体字形;施友忠则在文后手写了120个汉语术语词条。这一方面使英语读者眼前浮现出生动的汉字图景,产生对中国文字的欣赏之情,另一方面也体现出译者在进行弱势语言向强势语言的转换时对汉字文化的尊重和保护。

只传递意义而忽视文学形式的翻译是孱弱卑屈的(Lewis,2000:270),因此文学翻译既要忠于内容又要反映诗学特征(王东风,2010:10)。《文心雕龙》用词简约、意义丰富、修辞繁复、诗学内涵包罗万象。两位译者在翻译时都关注到了它的诗学特色,有意识地保留原文的文言句式和修辞效果,凸显译文与原文在句式结构、音韵和语音等方面的契合。

意义外显化指译者通过增添解释性语句、补充原文省略成分、明示隐含信息、突出上下文照应等处理方式,保证译文的可理解性和可接受性。古汉语语法的模糊性,句子成分的非全息性和跳跃性,句式结构和逻辑的灵活性以及意义的不确定性,都给习惯于以形显义的英语读者造成了巨大的理解困难(孙太、文旭, 2022:83)。在翻译时,两位译者均选择对读者负责,对缺失、隐晦和抽象的地方进行补充或阐释,使译文的意义变得清晰、易懂、可读。例如:

原文:镕钧“六经”。必金声而玉振。(《文心雕龙·原道》)

宇文译:He molded the Six Classics so that they would ring like metal and jade.

施译: The Six Classics, since he has cast and molded them, ring out the resonant music of bronze and jade.

原文重意合,无主语和连词,句中的逻辑关系需要推导才能得出。若逐字翻译,译文必定成分残缺,读者难以理解。两位译者凭借认知关联,首先在译文中增加了“镕钧”的逻辑主语“他(孔子)”以及“金声”和“玉振”的主语“它们(六经)”;其次将隐含的逻辑关系分别通过“so that”和“since”予以顯化,使得译文成分完整,逻辑合理,读来清晰明了。这样的外显化翻译在两译本中比比皆是,故而译文与原文相比更加清晰易懂。

中国传统文论术语定义模糊、空灵圆活、注重体验和感受,意义是在经典文本中不断使用而确定的,往往只可意会而难以言传;西方文论多是理性的、逻辑的,追求精确定义,通过固定意义来控制词语(Owen,1992:5)。这种差异导致在汉语语境中清晰易懂的概念被直译成英语时会出现各种问题,因此术语翻译需要加入解释才能使其意义明确。以“气”为例,它在原著中共出现37次。宇文所安主要将“气”译为chi,并辅以详细阐释;施友忠则根据不同语境将“气”具体化为“physical vitality”“vital force”“air”“breath”等。两种外显化方式虽不同,但目的都是使读者对这一重要概念获得深刻的理解。

语境外显化指译者通过阐释、注释、增译等将隐藏的文化背景明示出来,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作的精神,实现文化交流。汉文化是高语境文化,多数信息编码通过社会习俗、价值判断、行为习惯、思维方式传递;英语文化是低语境文化,信息通过文字编码直接传达,对语境的依赖性相对较低(Hall,1976:70-79)。这种语境的错层和文化的空缺极易造成信息损失。因此,翻译《文心雕龙》时,译者需要充当文化向导,补充文史知识,构建文化语境,帮助英语读者理解原著的思想内涵和论说方式。

用典是《文心雕龙》的一大特色。要想领悟作者刘勰论证的巧妙和贴切,关键在于理解典故的隐喻内涵。若直译而不加以解释,必定给英语读者的理解造成困难(杨国斌,1991:46)。宇文所安通过增译法,添加必要的语境阐释,清晰地补充了文学典故的背景故事,如“后妃之德”“邯郸学步”“庖丁解牛”等。施友忠采取“直译+注释”的方法,不仅明确典故的具体出处,还提供翔实的文献资料。两位译者的译法不同,但都将原本遮蔽在文本中的文化语境呈现在英语读者眼前,开阔其文化视野,加深了读者的理解。

此外,两位译者都不惜笔墨,通过序言、导言、注释、关键词索引等途径,为译本编织更宏大细密的历史语境网,多角度、多渠道引领英语读者步入真实厚重的中国历史文化语境,给读者提供深入研究原著的条件。差异在于:宇文所安介绍中国古代文论的起源和发展、术语特点、论说方式和主要的文体类型等,旨在强调中西文论对比,其对原文语境的外显化处理满足了西方汉学界对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需要,有利于中西文化交互式发展(Lynn,1994: 51);施友忠介绍中国早期文学传统和哲学思想,提供中国文学史料,传播中华民族文化,对学习者和研究者而言具有非常高的使用价值(Lanciotti,1960:59)。

6.《文心雕龙》外显化翻译的原因解析

译者在译文中加入原文所不具备的个性化内容,代表了译者对原文的解释(Schiavi,1996:21),而宇文所安和施友忠对《文心雕龙》进行外显化翻译,与译者自身的种种因素密切相关,这些因素包括翻译目的、文化立场和意识形态等。

6.1 翻译目的

宇文所安英译《文心雕龙》有教学和学术两个目的。首先,他将中国文学批评译介给美国高校学生,让他们接触一些非西方的文学思想(胡作友、张丁慧,2018:124)。宇文所安的讲解是中西对比式的,融合了传统学者和现代学者的观点,以对方的文化视角彼此考察,凸显双方的话语差异,产生新的思想和构建(宇文所安,2003:乐黛云序)。文本细读式的翻译有助于英语读者克服先验印象,摆脱对中国文论的成见;双向阐释有利于保持中国文化传统的美和生命力。其次,观念史是当时中国学界正流行的文学批评研究法,宇文所安试图打破常规,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方向。他提倡将中国思想文本的本来面目展现出来,让文本在文化语境的讲解中鲜活起来(宇文所安,2003:序言)。

施友忠也有两个目的。一是教学目的:翻译《文心雕龙》,首先是将其作为研究生教材,希望目标读者能够深入理解刘勰的主要思想,对中国文论话语体系形成更清晰的认识(Shih,1959:xxxiv)。二是文化传播目的。施友忠在美多年,发现有关中国文学的英语资料极少,关于中国文论的英文著作更是微乎其微,因此很有必要将中国古代文论传播出去(胡作友、刘梦杰,2020:97-99)。同时,他认识到中国文学批评研究本身存在诸多难点,除非知道确定的语境,否则很难准确地译出文论术语的意思。要解决这个难题必须补充足够的文化资料,辅助读者理解译文,鼓励、引导更多学者进行深入研究(Shih,1959:xlv)。因此他主要采取直译加注释的翻译方法,希望能够通过清晰准确的阐释和翔实的文献史料,完成传播中国文化、构建中国文论话语体系的使命(Shih,1959:xlvi)。

6.2 文化立场

文化立场会影响译者的翻译实践。外显化翻译与译者身份有一定关系,文化身份的本土性和异域性影响译文的风格特征。在西方,用词丰富是精英文化的一个标志(Ben-Ari,1998:69)。宇文所安和施友忠都是美国大学教授,目标读者主要是西方知识分子和汉学家(胡作友、张丁慧,2020:113)。译者身份和读者群体决定其译本无论在词汇丰富度、词汇密度、平均词长和平均句长都高于一般英语原创文本,呈現出显著的外显化倾向。

文化态度的差异影响着译者思想观念的传达。宇文所安坦称在准备翻译《文心雕龙》时面临矛盾:顺应目的语文化,还是保留源语文化异质。他把向现代英语读者英译《文心雕龙》类比为向古代中国读者汉译《诗学》,最终得出结论:完全迎合目的语文化规范和不顾读者接受的陌生化做法都是极端的。应该采取第三种方法,对中国文学传统既有所归化,又有所保留、挖掘和创造(Owen,1992:147)。他还反对文学封闭性和排他性,希望通过中西互动式的翻译使中国文学成为全球共同财富(钱锡生、季进,2010:70)。

20世纪中期,中国的综合国力、文学地位、中西文化逆差等客观因素决定了施友忠英译《文心雕龙》如同一场由东向西的文化逆旅。《文心雕龙》的体裁特点以及施友忠的民族情感和文化使命决定其“阐释式”“捍卫式”“抗拒式”的翻译本质(胡作友、张丁慧,2019b:116)。因此,施友忠主要采取直译,保证译文的忠实性和异质性、文化形象的真实性和中国文论话语的体系性。对于难以在译文中周全处理的文化因素,则以注释的方式将语境阐释、翻译缘由和个人见解表达出来(胡作友、刘梦杰,2022:110)。两位译者的不同文化立场使其外显化翻译方式有所差异:宇文所安的文化对比显化了译者声音,施友忠主要借用注释隐晦表露个人的民族文化价值取向、对原文的思考和对中国文化的眷恋。

6.3 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会影响译者的文本处理(Lefevere,1992:preface)。宇文所安称,翻译《文心雕龙》并不完全是为中国文论发言,主要是服务美国的文化建设(胡作友、张丁慧,2018:124)。他长期从事中国文化研究,发现中国古代思想蕴含的道德、美学精神能够提供心灵的慰藉,希望通过翻译在美国文化中融入中国传统中关注自然法则、尊重人类心灵的精神。因此,他选择翻译的内容都是当时西方学界热烈讨论的,而西方读者不感兴趣的话题则予以舍弃(Owen,1992:186)。经统计,《神思》《物色》《体性》等章节的汉英翻译比值高达5.57-5.94,外显化特征尤为显著。这些篇章无不体现着中国文学传统天人合一、心物交融的观念,其感性思考和直觉体验正是注重理性逻辑的西方文论所需要的。

施友忠出生于中国,早期一直在国内接受教育,受到儒道文化的熏陶和中国教育体制的影响,对国家文化有认同感,以保护中国文学为翻译的使命(钱锡生、季进,2010:69)。在面对西方强势话语时,施友忠始终坚信中国文学思想的独特价值,通过翻译构建中国文论在世界舞台的话语权,抵抗彼时盛行于西方翻译领域的“我族中心主义”和“本土化”倾向(吴赟、牟宜武,2022:77)。逆向翻译要想为西方读者所接受,当译文因价值观念和信仰差异而不得不牺牲一些异域性的时候,注释便成为较为稳妥的途径,既不会打断读者的连续阅读,又传达原文的价值观念,巧妙地革新英语读者的中国文化观。施友忠的翻译,还原了刘勰的文学观和人生观,实现了《文心雕龙》在异域话语中的传播和接受。

7.結语

语言简洁,修辞华丽,结构严谨,论说巧妙,语境深厚,意义深远,这些既是《文心雕龙》的特点,又是译介的难点和关键点。本文通过自建语料库对《文心雕龙》两个权威英译本进行定量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两个译本在语音、词汇、句法等方面均呈现显著的外显化特征,在译文中体现为形式外显化、意义外显化和语境外显化。其次,两个译本的宏观策略相同,但在具体操作上各有特色。宇文译本整体上外显化程度更高,中西对比更频繁,整体上更侧重对中国文论思想内涵的挖掘和借鉴;施译本对原文的改造更保守,更侧重对原著风貌的真实再现和对中国文论话语权的捍卫。这些差异反映出与翻译密切相关的种种因素,包括译者的翻译目的、文化立场和意识形态等等。

中国古典文论对外译介的长远目标是得到目的语读者的理解和接受,进入外国学者的研究视野,与他国文学思想形成互动,与目标文化相互借鉴,最终实现话语体系的异域重构。成功的译文需产出清晰可读的语言,挖掘丰富深刻的内涵,构建明确真实的语境。译者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传达原著思想,填补文化空缺,阐释异质文化,引导话语互动。无论是宇文所安的双向阐释,还是施友忠的以中释中,都有助于将翻译与研究相结合,保留中国文化传统,突出中国文论优势以推动其走向世界。可知,外显化翻译有助于挖掘深层次的文论内涵,打破研究视野局限,促进中西思想互动,促进中国理论外传和话语体系的异域重构,对于中国典籍英译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性与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 Baker, M. Towards a methodology for investigating the style of a literary translator[J]. Target, 2000, 12(2): 241-266.

[2]Ben-Ari, N. The ambivalent case of repetitions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Avoiding repetitions: A “universal” of translation?[J]. Meta, 1998, 43(1): 68-78.

[3]Biber, D., S. Johansson, G. Leech, S. Conrad & E. Finegan. Longman Grammar of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M]. Harlow: Pearson Education, 1999.

[4]Blum-Kulka, S. Shifts of cohesion and coherence in translation[A]. In L. Venuti (ed.).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C]. London: Routledge, 2000. 298-313.

[5]Cai, Zong-qi (ed.). Chinese Literary Mind: Culture, Creativity, and Rhetoric in Wenxin Diaolong[M].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6]Gibbs, D. A. Literary Theory in The Wen-Hsin Tiao-Lung[D].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1970.

[7]Hall. E. Beyond Culture[M]. New York: Anchor Books, 1976.

[8]Hansen-Schirra, S., S. Neumann & E. Steiner. Cohesive explicitness and explicitation in an English-German translation corpus[J]. Languages in Contrast, 2007, 7(2): 241-265.

[9]Lanciotti, L. The Literary Mind and the Carving of Dragons: A study of Thought and Pattern in Chinese Literature by Liu Hsieh (book review)[J]. East and West, 1960, 11(1): 58-59.

[10] Laviosa, S. Core patterns of lexical use in a comparable corpus of English narrative prose[J]. Meta, 1998, 43(4): 557-570.

[11]Leech, G., M. Hundt, C. Mair & N. Smith. Change in Contemporary English: A Grammatical Study[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9.

[12]Lefevere. A. 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M]. London: Routledge, 1992.

[13]Lewis, P. E. The measure of translation effects[A]. In L. Venuti (ed.).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C].London: Routledge, 2000. 264-283.

[14]Liu, J. J. Y. The Art of Chinese Poetry[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6.

[15]Lynn, R. J. A review of Readings in Chinese Literary Thought[J]. China Review International, 1994, 1(2): 43-57.

[16]Owen, S. Readings in Chinese Literary Thought[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17]Way, P. B. Classicism in China and Europe: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ristotles Poetics and Liu Xies Wenxin Diaolong[D].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1990.

[18]Schiavi, G. 1996. There is always a teller in a tale[J]. Target, 8(1): 1-21.

[19]Shih, V. Y. (trans.). The Literary Mind and The Carving of Dragons by Liu Hsieh[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59.

[20]Vinay, J. & J. Darbelnet. Comparative Stylistics of French and English: A Methodology for Translation[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95.

[21]胡开宝, 朱一凡. 基于语料库的莎剧《哈姆雷特》汉译文本中显化现象及其动因研究[J].外语研究,2008,(2):72-80.

[22]胡显耀, 肖忠华, Andrew HARDIE. 翻译英语变体的语料库文体统计学分析[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20,(3):273-282.

[23]胡作友,刘梦杰.《文心雕龙》英译的陌生化策略分析——以宇文所安英译本为例[J]. 中国翻译,2019,(4):135-142.

[24]胡作友,刘梦杰. 存异、化同、谋合——施友忠 《文心雕龙》英译本的伦理维度[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20,(4):96-104+161.

[25]胡作友, 刘梦杰. 《文心雕龙》英译的致诚维度——以施友忠英译本为例[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22,(1):105-113.

[26]胡作友,张丁慧. 《文心雕龙》英译:一个意识形态的考察[J]. 学术界,2018,(7):120-129.

[27]胡作友,张丁慧.《文心雕龙》英译中的文化翻译策略[J]. 山东外语教学,2019a,(5):99-108.

[28]胡作友,张丁慧. 权力话语与中国话语的建构——以《文心雕龙》首部英文全译本为例[J]. 河南社会科学,2019b,(1):114-119.

[29]胡作友,张丁慧. 翻译对意识形态的创构——以宇文所安《文心雕龙》英译本为例[J]. 外语学刊, 2020,(4):110-116.

[30]庞双子,王克非. 翻译文本语体“显化”特征的历时考察[J]. 中国翻译,2018,(5):13-20+48.

[31]钱锡生,季进. 探寻中国文学的“迷楼”——宇文所安教授访谈录[J]. 文艺研究,2010,(9):63-70.

[32]孙太,文旭. 论译诗难与译者的双语言问题——从拜伦《哀希腊》汉译本说起[J]. 外语教学,2022,(1):83-88.

[33]王东风. 形式的复活:从诗学的角度反思文学翻译[J]. 中国翻译,2010,(1):6-12.

[34]王克非. 英汉/汉英语句对应的语料库考察[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6):410-416.

[35]王克非,胡显耀. 汉语文学翻译中的人称代词的显化和变异[J]. 中国外语,2010,(4):16-21.

[36]吴赟,牟宜武. 中国故事的多模态国家翻译策略研究[J]. 外语教学,2022,(1):76-82.

[37]许钧. 关注翻译实践,深化翻译研究——在齐鲁文化“走出去”与译者行为研究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J]. 山东外语教学,2023,(3):10-11.

[38]杨国斌.《文心雕龙·神思》英译三种之比较[J]. 中国翻译,1991,(4):43-48.

[39]宇文所安. 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M]. 王柏华,陶庆梅译.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杨彬)

收稿日期: 2023-01-10;修改稿,2023-06-18;本刊修订,2024-01-06

基金項目: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心雕龙》话语体系英译和中西文论对话研究”(项目编号:17BYY061)和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面向人工智能时代的翻译概念形式化与翻译技术能力建构研究”(项目编号:AHSKY2022D22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胡作友,博士,教授。研究方向:翻译与西方文论。电子邮箱:huzuoyou01@163.com。

卢玉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与西方文论。电子邮箱:2696598705@qq.com。

引用信息:胡作友,卢玉香.《文心雕龙》英译的外显化策略分析[J].山东外语教学,2024,(1):114-124.

猜你喜欢

文心雕龙
辞赋创作理论研究
怎样读《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通变”论主旨研究综述
《文心雕龙》的易学思想
略论刘勰对王粲诗赋的接受
论《文心雕龙》象喻批评的逻辑建构特征
《文心雕龙》“隐秀论”之美
《文心雕龙》选读
《文心雕龙》: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文艺理论巨著
刘勰《辨骚》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