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文化外译与传播”专题

2024-04-02刘云虹

山东外语教学 2024年1期
关键词:外译译介英译

刘云虹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翻译领域发生了多方面的重大变化,尤其在翻译路径上,以往“外译中”占主导地位的局面已逐步转变为“中译外”与“外译中”并重的态势,中华文化外译与传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随着“中译外”实践不断推进,中华文化外译与传播研究也日益深入,通过实践考察与理论探讨,进一步揭示翻译活动的丰富性、复杂性和创造性,为中华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与互鉴积极拓展空间。同时,“中译外”实践的推进也不断催生新的理论问题,不仅涉及翻译文本选择和译本生产,也关乎翻译在异质文化语境中的传播与接受,亟待译学界对翻译整个生成过程予以深切关注和深入思考。

本期“中华文化外译与传播”专题的三篇论文聚焦中国文学和文论外译,就其中的现实与理论问题展开探索。文学接受与传播是中国文学外译的重要一环,如何让中国文学既走向世界又真正走进世界,是翻译界、文学界和文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李琴撰写的《中国文学走出去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建设:原则与方法》直面中国文学不仅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的现实问题,力求在遵循科学性、多元化、实用性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一个较为科学和完备的中国文学走出去效果评估体系,一方面为中国文学外译与传播效果评价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另一方面为中国文学外译与传播实践提供参照,提升中国文学的跨文化传播力。

翻译在形式上是一种语言转换活动,翻译策略与方法的合理运用是成功实现翻译转换的必要条件。胡作友、卢玉香撰写的《〈文心雕龙〉英译的外显化策略分析》关注《文心雕龙》的英译策略,通过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路径,对宇文所安译本和施友忠译本的外显化翻译策略进行了探究。基于自建汉英平行语料库的数据分析,该研究指出,《文心雕龙》的这两个经典译本在形式、意义和语境等层面均存在外显化特征,翻译目的、文化立场和意识形态等因素是译者采取外显化翻译策略的主要动因。该研究认为,外显化翻译有助于挖掘原著的思想内涵,促进中国话语体系的异域重构,对中国典籍英译实践具有参考价值。

文学译介具有阶段性和动态发展性,既定历史时期的文学翻译与接受往往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袁芳、吕世生撰写的《文明与理性的想象:中国传统戏曲在英语世界的早期译介与接受(1736—1840)》考察中国传统戏曲《赵氏孤儿》《老生儿》《汉宫秋》在英语世界的早期译介与接受状况,通过对翻译策略的分析,发现译者在戏剧结构和内容层面对原著分别进行了“整一性”调试与“合式性”改写并取得成功,促进了目的语读者对中国传统戏曲的接受。该研究进一步指出,这样的改写体现出译者在自身文化传统中对人本思想和逻辑理性的自觉追求。

这三篇论文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当下中华文化外译与传播研究应着力的三个方面:一是对中外文化交流历程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与文化译介实践予以重新梳理、考察与思考,为进一步深化“中译外”实践与研究提供借鉴,同时也为翻译史研究拓寬视野;二是立足文学翻译生成过程,深刻认识翻译策略和方法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三是密切关注并科学评价文学译介与传播的效果,探索增强中华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的有效路径。

猜你喜欢

外译译介英译
《三字经》裨治文的两次译介行为考察
摘要英译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文化翻译视阈下《流浪地球》的英文译制讨论及其对影视外译的启示
余华作品译介目录
柔性侵入:文化外译接受策略研究
如何讲述中国故事: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学的外译问题
民族典籍外译比较研究——以藏族《萨迦格言》英译本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