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协同育人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机制建构*
2024-04-02李若雪江先文蒋丽张俊
李若雪, 江先文, 蒋丽, 张俊
(成都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 成都 610500)
党的二十大报告着眼“健康中国”战略,要求“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1],而医学教育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石,是医疗卫生队伍的源头活水。作为医学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医学人文教育承担着“培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人民健康守护者”[2]的圣神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3],为医学院校思政课将医学人文教育作为“三全育人”工作的突破口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近年来,我国医学院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民育医,不断推进“新医科”与“新文科”的融合发展,医学人文教育在育人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新进展,特别是在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方面有了新突破。为适应健康中国战略下民众对“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2]的医疗卫生健康服务新需求,迫切需要精准把握当下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协同育人的价值意蕴与现实困境,以此建构可推广、可复制的协同育人新机制。
1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协同育人的价值意蕴
我们正处于一个加速演变的时代,元宇宙、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正成为医学教育变革的重要力量,各类高新技术正在重塑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正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交往方式与行为习惯,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已成为时代的呼唤和学生的诉求。医学院校的思政课与其他院校的思政课既存在共性,也有个性,在完成一般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同时,只有将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并做到协同育人,才能充分彰显医学院校思政课的课程特质与行业诉求,才能真正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实、落细,彰显其价值。
1.1 是深化思政课程改革提高课程育人质量的需要
现代医学教育经历了三轮变革,高等医学教育理念也因此呈现出三段式发展脉络。自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医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医生,以满足社会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强调“做中学”的教育理念;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医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医学人才,以适应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所以提出“规范化、服务社会”的教育理念;20世纪90年代至今,医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更加强调医学与人文的融合。[4]怎样实现医学与人文的融合,专业课大有可为,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思政课更是责无旁贷。
思政课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的双重使命。作为医学院校,如何将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之中,破解其碎片化、疏离感与空洞性,既是当下医学院校思政课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也是现实痛点。此次新冠疫情中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主动担当与个别医学生不负责任的言行,从正反两方面凸显了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与长期性。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讲话精神,激发校、院、医、教等各方协同育人的创新活力,培养医学生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职业责任感与使命感,推进“精准思政”落到实处,迫切需要医学院校思政课找到开展“三全育人”工作的突破口和落脚点。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探索与实践,正好契合了新时代“三全育人”工作理念与目标诉求,有利于打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盲区和断点,使思政课教学更有温度、思想引领更有力度、立德树人更有效度,使思政工作能更好适应和满足医学生成长诉求和民众健康需求,能发挥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功效,有利于推动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提升,推动医学院校“三全育人”工作的落地、落实、落细。
1.2 是实现育人目标培养德艺双馨医学人才的需要
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教育的一切行为都应围绕教育目标而展开。我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明确规定了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医学毕业生。”[5]从其内容来看,仅“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就提出了十二条要求,且在“知识目标”十条和“技能目标”十三条中大都涉及有医学人文的内容。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完成这一目标是思政课题中应有之义。2020年《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要“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医学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加强医德医风教育,着力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注重加强医者仁心教育,在培养精湛医术的同时,教育学生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尊重患者,善于沟通,提升综合素养和人文修养,提升依法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做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医生”[6],由此可见,《纲要》就如何开展协同育人、协同育什么样的人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要求。
实践证明“医学教育应是医学科学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缺失医学人文教育的医学教育是残缺的教育”[7],整个医学教育都应自觉将医学人文教育贯穿医学教育教学全过程,共同培养具有仁心仁术的医学人才。在现阶段医学人文教育体系相对薄弱的境遇下,思政课更应在立德树人方面走在教学改革的前列,探索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协同育人的模式、路径与方法,为培养德艺双馨的医学人才做出更大贡献。
1.3 是彰显医学本质肩负救死扶伤使命的需要
回首医学的起源到医学模式的转变,无一例外地确证了医学的本质是人学,人文是医学的灵魂。从医学的起源看,医学是为救治病人生命、确保患者健康而产生的一个特殊行业,如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誓言所载:“我愿在我的判断力所及的范围内,尽我的能力,遵守为病人谋利益的道德原则,并杜绝一切堕落及害人的行为”[8];清代医家张志聪曾言:“不明四书者不可以为儒,不明本论(即《伤寒论》)者不可以为医”[9];医学的基本宗旨是“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决定了它在本质上是一门实实在在的“人”学,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人文教育是医学专业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10]。
从医学模式的转变看,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医学模式再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使生物医学和技术能够在临床实践的人文框架内传递给患者,充分彰显了医学的本质,是医学教育遵循自身发展规律,顺应医学模式变化的必然要求,对医学生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体现了救死扶伤的医学使命。正因如此,著名医学专家钟南山院士曾引用威廉·奥斯勒关于“医学是一种专业,而非一种交易;是一种使命,而非一种行业……这项使命要求于你们的,是用心要如同用脑”这一揭示医学本质和医学存在价值的话语,来表达他对医学与人文不可分割关系的高度认同[11]。临床医学实践反复证明:医学工作者只有从内心深处认同医学的本质是人学,才能唤起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才能在医疗实践中自觉践行救死扶伤的使命与责任。
1.4 是转变教学理念服务健康中国发展战略的需要
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总体看法和基本态度,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教学理念有理论层面、操作层面和学科层面之分,明确表达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急需高等医学院校因时而变及时转变教学理念,满足国家对大批德艺双馨医疗卫生人才的需求。
长期以来,高等医学教育的工具理性、技术理性观念根深蒂固[12],近年来虽大有改观,但医学人文教育仍处于半边缘化的状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更未能在医疗实践中全面、自觉地贯彻施行,究其原因既有医疗卫生体制机制的掣肘,也有医学教育的弊端与责任。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居民生产生活方式和疾病谱不断发生变化,“加快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13]已成为新时代医疗卫生实践的新理念、新需求。医疗卫生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理应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民众需求提供有力的“健康支持”。新时代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人们对卫生健康更加关注,对“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需求更加强烈,要求以“大国计、大民生、大学科、大专业”的新定位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创新发展,进一步“加强救死扶伤的道术、心中有爱的仁术、知识扎实的学术、本领过硬的技术、方法科学的艺术的教育,培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人民健康守护者”[2]。
当下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频发的医患信任危机,迫切呼唤医学人文精神的回归,医学院校在认真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等问题上,应摒弃陈旧理念,强化德育的教化功能,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充分彰显思政课在协同培育职业道德高尚、人文情怀深厚的医学生方面的独特作用,为“健康中国”战略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2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协同育人的现实困境
我国中医文化历史悠久,医学人文精神深深内嵌于医者的医疗实践中,但自近代西医传入中国以来,中国医学人文的价值观就深受西方医学人文影响,目前尚未形成牢固的特色的中国人文价值观念[14]。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受西方医学人文教育改革的影响,我国医学人文教育逐步受到关注和重视,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以后,“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实施与推进,医学人文教育取得重大进展,另一方面也应看到,医学人文教育与党和民众对医疗卫生人才的期盼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在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协同育人方面面临诸多现实困境。
2.1 育人理念仍然滞后,未形成协同育人的自觉行动
理念决定行动,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决定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并最终决定育人成效。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科技的广泛应用带来教育和医学领域的重大变革,需要高等医学教育确立与之相适应的“大思政”理念和“三全育人”理念。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育人主体做到:从领导到教职工,从思政课教师到后勤管理服务人员的通力合作;需要育人课程做到:从思政课程到专业课程,从学校理论课到教学医院临床实习课的医教同向同行;需要育人阵地做到:从第一课堂到第二课堂及第三课堂的协同配合,以实现教、管、医三方的勠力同心、合力育人。
近年来,叙事医学成为医学人文关注与研究的热点,也成为医学人文落地的工具。有调查显示,“叙事医学总体认知度仍较低;推进困难在于临床工作繁忙及对叙事医学缺乏了解。”对于不同岗位对推广叙事医学的认知度,“选择‘需要及非常有必要’的比例最高的是医院管理者,占比80.6%,其次是医生,占比为57.5%,护士这一比例为55.8%”,且仍有人认为如外科、重症医学科、急诊科这些病人病情急、重的科室是没有时间进行“叙事”的,简单地认为叙事医学就只是医患沟通[15]。由此可以看出,在医学领域“技术中心主义”仍有相当市场,“实用主义”的顽疾并未从根本上消除。而医学院校也仍然存在职责上条块分割,工作上各自为政。一方面,部分医学专业课教师过分偏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传授,难以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存在“两张皮”现象,严重影响协同育人工作的深入推进;另一方面,部分教育管理者仍存在重管理、轻育人,部分服务工作者仍存在为服务而服务、被动服务和消极服务等传统管理服务理念,在开展思政育人活动时,甚至出现部门、人员、活动在不同层次的“三分离”现象,“大思政”理念和“三全育人”理念还远未成为医学院校全体教职工的共识与自觉行动。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理念的滞后严重影响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协同育人合力的形成,这既与“生物·心理·社会”现代医学模式相悖,也严重影响思政课科研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工作的深入开展,严重影响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完成。
2.2 条件保障仍然不足,未提供协同育人的有力支撑
教学条件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保障。充足而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优良的教学场馆、充足的资金等都是教学所需的重要条件。新时代,新医科建设和医药领域反腐的不断推进,我国医学院校的教育教学环境和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和提高,为培养具有职业素养、人文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创造了条件,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地方医学院校在发展新医科过程中,面临着科研合作不足、教学改革滞后、协同培养不畅、人才供需失衡、教育资源紧张的现状”[16],现有教学条件与国家对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求相比、与大学生日益增长的高质量教学需求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有调查显示,11.4%的教师表示所在的教学单位未成立课程思政工作小组,也未开展集体备课活动;仍有不同职称、教龄的教师都认为“思政课教师、辅导员是课程思政的教学主体”,认为“教学过程中难以找到切入点”“医学专业课程本身难以挖掘思政元素”“教学方式、方法设计的困惑”“医学专业课学习任务重,学生不想听”是医学院校课程思政教学遇到的最主要困难[17]。当前思政教师教学协同育人不力,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从师资队伍建设看,近年来,由于国家对思政课生师比有明确而严格的要求,大多数医学院校的生师比达到或基本达到规定要求,但存在两个严重不足,一是大量青年教师充实到思政课教学岗位,教学经验与教学艺术严重不足,不善于将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之中;二是从事思政课教学的大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的教师,且很少经过医学人文的专题培训,医学人文知识严重不足,难以将医学人文案例娴熟地运用于思政课教学之中,影响融入的成效。从教学场地和资金保障看,医学人文教育重在情感体验和价值认同,不仅需要传统教室进行人文知识的传授,更需要相关考察场馆、仿真实验室、实践场地及相关经费的保障,便于医学生通过实践考察和体验,培育和提升如珍视生命、善于沟通、勇于担当、懂得隐私保护等人文精神。从教学资源的整合与运用看,一方面教学资源总体不足,另一方面由于条块分割,又存在有限教学资源闲置、重复购置等状况。
2.3 考核手段仍然欠佳,未健全协同育人的奖惩制度
考核既是加强过程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检验工作成效的有效举措,更是奖惩的重要依据。如果说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难,那么实现协同育人则更难,而“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18],要将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协同育人落到实处且常抓不懈,最根本的还是要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目前,由于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协同育人工作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经验不足,可操作性的路径办法不多,更缺少硬性的制度约束和奖惩激励措施,大多数的医学人文教育还停留在文件上,强调在口头上,难以落实在师生的行动上,这也是医学人文教育虽呼声很高但成效不显的重要原因。有学者认为,“医学人文教育的配套政策急需完善;国家政策方面没有明确指出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路径与具体措施,基本上都是各种方向指导和原则意见”[19];为加强顶层设计和激励引导,“作为政策制定者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医学教育部门,应该高度重视医学人文教育和医务人员人文精神培育工作,给予医学人文教育培训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20]。总之,针对当前医学人文教育存在理念陈旧、资源分散、知行脱节、未能贯通医学生成长始终等现实困境,医学人文教育必须着力顶层设计,加强制度建构,充分发挥制度的激励约束作用。
3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协同育人的机制建构
机制,是指有机体内部要素的构成、功能及其相互作用关系。因此,建构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协同育人机制,必须抓取影响其中的内在关键要素:教、学、管、医,并在理顺其相互作用关系的基础上发挥其育人功能。根据医学院校的学科特色、专业实际和思政课特质,可将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协同育人细化为:课课协同即思政课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协同,校院协同即教务学生工作部门与马院的协同,院院协同即专业院系与马院之间的协同,医教协同即带教医院与医学院校之间的协同等四个方面,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医术精湛、情怀深厚的创新型医学人才搭好台、服好务。
3.1 从组织管理入手,做好校院协同育人顶层设计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协同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想取得明显成效,需要从学校层面加强顶层设计与制度建构,力促育人相关方的支持与配合。
3.1.1 建立健全协同育人领导小组。负责人由分管马院的校领导、分管教学和学生工作的校领导担任,成员由马院、宣传部、教务处、学生处、团委、财务、后期等部门负责人,各二级院系分管工作负责人以及各教学医院分管教学副院长组成,负责制定协同育人管理规定、研究协同育人重大举措以及奖惩相关事项,协调处理校内外重大事宜,为协同育人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领导小组办公室挂靠马院,成员由马院党政领导、各教研室主任和教务科科长组成,负责协同育人的日常具体工作。
3.1.2 加强教务、学生工作部门与马院的对接。一是加强马院与教务处之间的协同,主要就教学模块及课时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生学习状况的反馈等方面,加强沟通与协调;二是加强马院与学生处、团委之间的协同,立足于医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医德的提升,重点就医学生思想动态的了解与引导、教育与管理、激励与惩戒,校园文化活动、实践教学的安排与合作等方面,实现与学生工作部门的无缝衔接。
3.1.3 构建协同育人体制机制。根据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育人目标和教学实际,通过座谈、调研、专家访谈等多种方式,总结成功经验、修正完善不足,重点就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协同育人的教学运行、师资供给、场地与经费保障,教、管、医三方的责任与义务、支持与配合以及教学督查、考核、奖惩等制定和完善相关管理规定;从学生层面,将医学生参与医学人文教育的相关活动不仅纳入思政课教学考核之中,也纳入学校“第二课堂成绩单”之中,形成激励医学生积极参与医学人文教育活动的管理、考核机制,最终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和模式。
3.2 从调动内因入手,夯实院内协同育人基础工程
课程教学是育人的主渠道,也是高校的首要任务。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思政课程教学的实施主体,也是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责任主体,只有夯实院内协同育人这项基础工程方能确保育人成效。
3.2.1 加强马院党组与行政间的协同。在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将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作为院党政的共同意志和重要工作,统一部署,共同推进,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教师党员积极参与编写《医学人文教育典型案例》、带头将典型案例融于教案中并带头示范,率先推出优秀教学案例、教学模式和教学成果,特别注重挖掘当下抗疫典型案例,以医学人文精神为主题,对思政课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设计、整合与创新,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3.2.2 加强思政课课程与课程间的协同。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安排,思政课各门课程之间既分工协作又各有侧重,共同建设“典型案例共享资源库”,形成五门思政课各具特色的融入模式,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侧重于医学哲学思维的训练,着力培养医学生的辩证施治能力、科学探究精神和守正创新意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侧重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医学成果的呈现与辨析,增强医学生对优秀中医文化和当代医学成果的认知与认同,进一步增强四个自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侧重于医学伦理与法规的讲授与践行,特别是通过讲述红医故事,培养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引导医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侧重于新旧社会医疗卫生状况的分析与对比,培育医学生的历史自豪感和建设“健康中国”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3.2.3 加强思政课教师与教师间的协同。教学有常,但教无定法,实践证明教师是在相互学习交流和实践磨砺中成长起来的。为避免各课程之间医学人文典型案例的简单重复和生搬硬套,需要加强思政课程内教师之间、课程与课程之间教师的相互沟通与联系,除各教研室开展常规的集体备课外,可适度组织马院全体教师参加集体备课和相互听课,召开教学经验交流会和学术研讨会,相互取长补短,促进教师“融入”教学水平的普遍提升。
3.3 从育人目标入手,破解院院协同育人老大难问题
“三全育人”的精髓在于突破育人屏障与壁垒,增强育人合力与效能。相较而言,院内协同比较容易达成,而学院与学院之间由于行政设置不同、管理理念不同、利益诉求不同等多因素的制约,导致院院协同育人困难重重,已成为“三全育人”的老大难问题。能够实现协同育人的基础在于,医学教育是医学科学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育人目标一致。
3.3.1 落实协同育人责任。学校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协同育人工作例会,通报相关信息,解决存在的问题,部署下一步的工作;各二级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书记负责主抓,辅导员、班主任具体抓,班级学生干部协助抓,形成层层抓落实的责任机制和舆论氛围,真正做到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
3.3.2 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以“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为依托,借助教学竞赛、学术交流、专题培训等平台,构建有利于协同育人的师资保障体系,打造一支集“思政课程”与“医学人文”知识相互交叉的集体攻关团队,相互交流、分享各自学科的理论知识和“融入”经验。通过医学院校自身独特的历史传承、发展基础和学生特点等,构建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协同育人工作保障体系。
3.3.3 完善沟通协作机制。思政课是面向全校大学生的公共课,要及时了解掌握医学生思想动态、学习状况等,须建立任课教师与所在院系分管辅导员的沟通机制,共同分享医学生具体情况,提出协同育人的具体办法与措施,以便因材施教并由班级教学助手学习委员和宣传委员做好表格登记,将之作为思政课教师考核医学生课堂表现和辅导员考核医学生思想素质的依据,其沟通协作的执行情况与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的评优、年终绩效挂钩。
3.4 从见习实习入手,打通医教协同育人最后一公里
医教协同是当下推进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医学人才培养的时代之需,也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保障”[21]。当前,医教协同的重点是临床医学技术与技能的培训,将医学人文精神有机融入医学生的实习、见习的认知不足、力度不够、效果不显,并已成为制约和影响医教协同育人的“最后一公里”,迫切需要打通。
3.4.1 修正人才培养计划。由学校教务处牵头,马克思主义学院与相关院系协同配合,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将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列入医学生临床实习、见习之中,将临床技能与医学伦理的指导与培养作为临床带教医生的双重职责,实行医学人文教育与临床技能培养一并策划、一并部署、一并指导、一并考核,以提升临床实习中医学人文实践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3.4.2 落实人文培训内容。临床见习、实习是医学生完成角色转换的重要阶段,需要加强人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继而在医学生心中播下人文的“种子”,为将来“开花结果”奠定基础。带教医生要根据教情和学情的状况,调整和充实临床教学内容,在精准供给医学人文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开展查房指导,引导医学生耐心了解病人状况、解答疑难问题,通过完善病历、下达医嘱等培训,全面提高实习医生的人文情怀和人文能力。
3.4.3 完善人文评价标准。国家明确要求“规范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健全教学标准动态更新机制”[21]。在督查考核中,应把实习医生的评价和满意度作为衡量医学人文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准,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与结果相统一转变,加强对医学人文教育的过程监测与督导,强化形成性评价。可尝试通过制定《医学生人文教育成长手册》,将医学生需要参与的社会公益活动、人文科学课程、见习实习等,以量化的形式体现在《手册》中,引导和帮助医学生全面成长、健康成长。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是在“以学生为本”理念指导下,思政课回应新时代呼唤、满足医学生需求、提高育人实效性的有益探索,是体现行业特色和专业属性的明智之举,需要继续在创新中发展,在实践中完善,从而展示出新时代医学院校思政课的新气象、新特点、新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