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医大师禤国维调五脏以养肤之经验

2024-04-02梁家芬熊述清袁娟娜李红毅

江苏中医药 2024年2期
关键词:健脾气血皮肤

梁家芬 裴 悦 熊述清 刘 维 袁娟娜 李红毅

(广东省中医院,广东广州 510120)

皮肤乃一身之表,是健康、美丽的重要标志,养肤、美肤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中医美容可通过中药和传统疗法来达到美容的目的,因效果确切、安全性高而广获好评。中医学认为,“有诸内必形诸外”,内脏疾病会反映在皮肤表面,进而影响美感。皮肤疾病往往是人体内在脏腑功能不协调的外在表现,人是有机整体,脏腑功能正常,则血气在全身流通顺畅,使皮肤健康美观。因此,中医美容更注重整体调理,使身体气血充盛,脏腑调和。

禤国维教授为第二届国医大师,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有“皮肤圣手”之称,其临床治肤以“中”“和”为道,形成了“平调阴阳,治病之宗,以和思辨”的学术思想,强调身心和谐,饮食调和,阴阳平衡,百病不生。笔者有幸拜禤老为师,常侍诊左右,现将禤老调五脏以养肤之经验介绍如下。

1 调肺以养肤

《素问·五脏生成》云:“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肺主皮毛,是指肺通过宣发作用,将气血、津液输布到皮肤毫毛,以滋润营养周身皮肤、肌肉。皮毛,包括皮肤、汗腺、毛发等组织,是一身之表,也是现代人越来越重视和追求的美容对象。

气与血是人体内两大基本物质,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如《素问·调经论》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气是血液生成和运行的动力,血是气的化生基础和载体,因而有“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之说。肺主气,肺从自然界吸入清气和呼出体内浊气,实现体内外气体交换的新陈代谢。肺健则能行气血以滋润濡养肌肤,使皮肤润泽、有弹性;若气血运行不畅,不能上达而荣养头面,则皮肤失去光泽而出现面色㿠白或者暗黄,气血瘀滞不畅,或者瘀久化热,将会出现黑变病、黄褐斑、痤疮等。如治疗黄褐斑时,禤老虽多从肝脾肾入手,然肺主呼气,肾主纳气,金水相生,肺主气,脾益气,脾土生肺金,故禤老也常加入润肺、益肺之品如山药、沙参、冬瓜仁、桔梗,这与黄褐斑在头面、在皮肤及肺为华盖、主皮毛的理论相契合,注重益肺气往往能事半功倍。

肺能将脏腑代谢后所产生的浊液下输于肾和膀胱,生成尿液。生命离不开两样东西,一是空气,二是食物。人体内负责运化空气的是肺,负责传导食物的是大肠。“肺与大肠相表里”,所以如果肺出现病变,大肠运输糟粕的功能将受到影响,肺功能失常,腑气不通,糟粕不行,秽浊之气熏蒸,会使肌肤晦暗无光。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失衡常常与多种皮肤病如玫瑰痤疮、特应性皮炎、银屑病等相关[1-3]。因此,肺功能正常对肌肤的润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禤老建议,日常食疗可选择百合、玉竹、沙参、山药、霸王花、银耳、梨、萝卜、蜂蜜、马蹄、甘蔗等润肺之品。

肺为华盖、五脏之天,肺气宣发卫气于体表,使腠理致密,肌表坚固,邪气难以入侵,卫气的强弱与肺脏有着密切关系,肺脏损、卫气弱则可出现荨麻疹、多汗等皮肤疾患。如慢性荨麻疹患者常见风团色淡、疲倦乏力、动则多汗,舌淡、苔白,脉细等表现,乃肺气虚,卫表不固,当治以益气固表,禤老常用玉屏风散加减。若虚不受补者,为防黄芪之温燥,易黄芪为五指毛桃以平补肺气之虚;若大便成形、瘙痒甚、口干者,可加北沙参以养肺阴、益肺气,并取其能治身痒之效,《神农本草经》言沙参“补中,益肺气,久服利人”[4],《本草纲目》言其可“补虚,止惊烦,益心肺,并一切恶疮疥癣及身痒,排脓,消肿毒”[5];汗多者,加乌梅、煅牡蛎敛阳固表;血虚明显者,加熟地黄、白芍养血补血;夜间瘙痒甚者,加远志、酸枣仁安神止痒,生龙骨、珍珠母重镇安神、息风止痒;大便溏烂脾虚甚者,加山药、党参健脾益肺气;瘙痒甚者,加钩藤、蒺藜祛风止痒。

2 调脾以养肤

脾主运化、升清,《素问·玉机真脏论》云:“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傍……”脾的主要功能是运化水谷与水液,此乃皮肤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脾能将其消化后产生的水谷精微、水液上输于肺,化生气血、津液等营养物质,滋养皮肤。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皮肤需要气血来滋养,故皮肤的好坏与脾胃功能息息相关。如脾的功能出现异常,皮肤就会因失去正常的濡养而出现病变[6],如紫癜、白斑、面色萎黄、面色唇色淡白无华等。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若其功能异常,化生气血少,津血不能滋润充养肌肤则会出现口唇干裂、脱皮、瘙痒而发生唇炎。治疗唇炎,禤老常以健脾益气、养阴生津为法,方选参苓白术散加减。因唇干脱屑多见,乃肺脾阴虚之象,禤老常以北沙参代替人参或党参,助山药、茯苓、白术等加强益肺脾之阴,并加生地黄养肾阴,达到补先天以养后天、金水相生之效,加“风中之润剂”防风祛风止痒、乌梅润燥生津并能抗过敏止痒[7]。《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湿疹为皮肤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禤老认为脾虚是湿疹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湿疹的表现虽在皮肤,然病位在中焦脾胃,脾胃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本病的症状轻重。如患者舌体胖大有齿印、脉象沉细,脾虚湿困之象明显,禤老用白术、茯苓、太子参、薏苡仁等健脾渗湿之品助脾胃运化。如患者舌质滑、少苔,则有肾气不足之征,用山萸肉、山药、芡实等益肾固元,助水湿气化。辨治儿童湿疹时,因小儿具有腑脏娇嫩、形气未充、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故尤其要注意调理脾胃。禤老临证擅用健脾化湿之五指毛桃,其清香可口,香可醒脾,可给脾胃补充“动力”,具有益气健脾化湿之功。禤老强调,思伤脾,若患者平时工作、学习压力大,应嘱其适当放松,自我调节,劳逸结合,静养脾胃。

3 调心以养肤

《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心主血脉的功能是由心气的作用来实现,心气旺盛,才能使血液在脉中运行不息,将血中营养物质供给全身的组织器官,从而使面色荣润有光泽,口唇红润。心气不足,血脉亏虚,行血无力,心血瘀阻,面色苍白无光泽,甚至面色口唇晦暗青紫。“心在志为喜”指心的生理机能和情志的喜有关,所以心情喜悦往往能面色红润有光泽。反之,悲伤、恼怒或者焦虑会使面容失色而无光泽。心为阳脏而主通明,像太阳一般照耀万物,使万物生机勃勃,生生不息。禤老总结的养生之法就有静心、常笑,皆与心相关。心藏神,是指心具有主宰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一切生理活动和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平时的工作、学习需要劳心费神,若不适度用神,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心神耗伤、消耗心血,从而出现神志不宁、失眠、心悸、健忘、面色苍白、神疲乏力等表现,故需要适度调心修心。《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指出:“神太用则劳,其藏在心,静以养之”,禤老常用静坐的方式修心。禤老对待患者总是温和带笑,常嘱患者要保持乐观的心态,乐观也是治疗疾病的一道处方,常笑的患者往往比愁眉苦脸的患者康复得更快[8]。如普秃患者常因毛发全脱而满脸愁容,见心烦气躁、失眠健忘,伴有手足心热、口舌生疮、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此乃心阴不足,禤老常用天王补心丹加减,治以养心安神、补心治本为主。待心神得养,睡眠改善,再加强补肾之品以促头发生长,心肾两顾,患者容貌得以恢复。再如特应性皮炎患儿常因瘙痒而睡眠不安,见情绪敏感、舌尖红有齿痕、小便黄等。此乃脾虚心火旺盛,禤老常用参苓白术散合导赤散加减。方中灯心草、淡竹叶、连翘清心火,看心火旺盛程度药用一到三味不等。麦冬、百合清心安神,布渣叶、独脚金健脾消滞,山药、莲子、甘草健脾益气,生地黄、玄参凉血降火。并配合防风、地肤子祛风止痒。如出现夜惊、失眠、心烦,可易莲子为莲子心,以形补形,宁心安神定惊,心神安宁则肌肤得养。

4 调肝以养肤

肝藏血,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的功能。肝主疏泄,能调节气血津液的输布,通过调节脾胃的气机升降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泄,促进食物消化吸收,调畅情志,还能促进男性排精和女性排卵,改善男女生殖系统。肝血充足,则面色红润、视物清晰、爪甲红润有光泽;若肝血不足,则面色无华、两目干涩、爪甲不荣。肝气舒畅,则能协调其他脏器的功能,共同维持皮肤的美态;若肝气郁结,则颜面气血失和,面生色斑。禤老认为,黄褐斑的病机乃肝郁脾虚或肾虚火旺、灼络成瘀,常以疏肝理气、健脾益气、滋肾养阴、活血通络为法。方选柴胡疏肝散或逍遥丸合六味地黄丸加减,药用柴胡、白芍、郁金、枳壳、泽泻、淮山药、山萸肉、牡丹皮、茯苓、熟地黄、北沙参等。“百病生于气”,故在辨证的基础上常加强疏肝理气,可加川楝子、玫瑰花、菊花、素馨花等。广东人喜饮花茶,如菊花能清肝明目,玫瑰花能疏肝美颜、顺气解郁、通经止痛、活血化瘀,入血分,对黄褐斑肝气不舒者有较好的功效。“怒则伤肝”,禤老强调养肝养肤要制怒,可适当户外走动,舒畅情志,以疏理、调达体内的抑郁之气,减少怒气产生,才能保养皮肤。

5 调肾以养肤

肾为先天之本,是五脏六腑精气生成的根本场所。肾阳像太阳一样温煦其他脏器,肾阴像泉水一样灌溉滋润其他脏器,故肾脏是其他脏器的根本。肾精充沛则五脏气血旺盛,肌肉骨骼充实健美,肢体活动有力,肌肤有光泽,容貌美丽。肾精不足,则面色㿠白、肌肤晦暗,出现黑眼圈、脱发、黄褐斑等。在日常生活中,保养肾脏要珍惜精气,节戒色欲,肾虚之人容易出现腰膝酸软、夜尿多、怕冷、阳痿早泄、易掉头发等,从而影响容貌。禤老擅用的补肾方有二至丸、水陆二仙丹。二至丸方中女贞子、墨旱莲二药分别在冬至和夏至采摘,故名二至,具有滋补肝肾、明目乌发的功效。时下年轻人熬夜多,易耗伤阴血,出现眼睛干涩、头发油腻、脱发等,此为肝肾阴血亏虚而虚火旺的表现,服用二至丸能养阴清热、补益肝肾。禤老擅用二至丸治疗脱发、痤疮、脂溢性皮炎等损美性皮肤病[9-11]。水陆二仙丹方中金樱子、芡实二药,一在水而一在陆,故名。金樱子可固阴治脱、补中益气,补五脏而养气血,善治梦遗、精滑、崩漏、吐血等,是固阴养阴之佳品;芡实补肾益脾、祛湿止泻、固肾涩精。二药配伍,能使肾气得补,精关自固,从而遗精、遗尿、带下蠲除,临床常用于治疗早泄、夜尿症等[12-13]。

生理条件下,肾之阴阳通过脏腑经络供给皮肤营养和能量,使皮肤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病理情况下,肾之阴阳虚衰可影响皮肤的司开阖功能,使其易遭病邪入侵。禤老认为,肾虚是许多皮肤顽症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重要因素,皮肤病久病不愈亦影响到肾,称为“久病及肾”,对此禤老常选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肾气丸、缩泉丸等经典补肾名方,临床取效甚佳。

如治疗久病之雄激素性脱发,禤老认为其主要病机为肾阴不足、相火过旺,以补肝肾之阴兼化湿浊为主要治法,方选二至丸合六味地黄丸加减。配合经验药如:蒲公英、桑叶、布渣叶清热燥湿,去油脂、生发;松针生毛发、安五脏;薄盖灵芝益气补中生发。若伴有夜尿多、腰酸,加水陆二仙丹;若伴头屑多、头皮瘙痒,加蔓荆子、蒺藜、防风。

禤老还常推荐患者辅以食疗,如用黑木耳、枸杞炖乌鸡汤补益肝肾。黑木耳有滋养阴分、宁血、止血的作用;乌鸡善养阴分,补气养血,黑色属水入肾,鸡属木类通肝,能调动肾中精华,化生气血,为人体所用,故能补益肝肾;枸杞子具有滋肾、润肺、补肝、明目的功效,能治肝肾阴亏见腰膝酸软、头晕、遗精等症者。

6 验案举隅

彭某,男,5岁。2018年11月15日初诊。

主诉:四肢、躯干起红斑、丘疹,有渗液伴瘙痒3个月。患儿3个月前四肢、躯干出现红斑、丘疹伴瘙痒,搔抓后起水疱,糜烂渗液,曾在外院诊治,考虑为湿疹,予抗过敏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皮疹无明显消退,瘙痒剧烈。为求中医治疗,遂至禤老门诊就诊。刻下:神清,精神可,四肢、躯干散在红斑、丘疹、水疱,有抓痕、脱屑,皮损处可见黄色渗液,部分结痂,纳一般,眠欠佳,大便偏烂,小便调,舌淡舌尖稍红、苔微黄腻,脉细。西医诊断:湿疹;中医诊断:湿疮(脾虚湿蕴证)。治以健脾利湿、祛风止痒。方选自拟方健脾渗湿方加减。处方:

太子参10 g,茯苓10 g,山药10 g,生薏苡仁10 g,防风10 g,布渣叶10 g,灯心草3扎,生甘草5 g,生地黄10 g,徐长卿5 g,紫苏叶5 g,蝉蜕5 g。7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饭后温服。

2018年11月22日二诊:患儿服药后皮损减轻,渗液减少,少许新发皮疹,仍瘙痒,纳可,眠欠佳,大便成形,小便调,舌淡、苔微黄腻,脉细。予初诊方加白鲜皮10 g,7剂。

2018年11月29日三诊:患儿药后总体好转,皮疹、抓痕、脱屑减少,渗液减轻,间有反复,见少许新发皮疹,以下肢为主,瘙痒,纳可,眠一般,二便可,舌淡、苔白微腻,脉细。予二诊方加粉萆薢10 g,易茯苓为土茯苓10 g,生地黄增量至15 g,14剂。

2018年12月13日四诊:患儿药后皮疹大部分消退,瘙痒明显减轻,纳眠可,二便调,舌淡、苔薄白,脉细。予三诊方加鸡内金10 g,易土茯苓为茯苓10 g,14剂。诊毕,禤老建议患者以五指毛桃瘦肉汤为食疗方平时饮用。

药后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按:中医学认为湿疹是由于素体脾弱,禀赋不足,加之饮食失调,湿热内蕴,或外感风、湿、热诸邪相搏于皮肤所致。本案患儿大便烂,舌淡舌尖稍红、舌苔微黄腻、脉细为脾虚湿蕴之象;脾虚生湿,湿郁化热,加之脾虚易外感风、湿、热邪,诸邪蕴结肌肤,故发为四肢红斑、丘疹,有糜烂渗液,伴瘙痒。证属脾虚湿蕴,治以健脾利湿、祛风止痒,方选禤老自拟方健脾渗湿方加减,该方由参苓白术散化裁而来。方中太子参、茯苓、布渣叶、山药、生薏苡仁健脾祛湿以治其本,紫苏叶、防风、蝉蜕、徐长卿祛风止痒,灯心草、生地黄、生甘草清心凉血、清热解毒。诸药合用,共奏健脾利湿、祛风止痒之功。二诊时,风、湿、热渐有去路,但仍瘙痒,予初诊方加白鲜皮以清热燥湿、解毒止痒。三诊时,仍有渗液,舌苔白微腻,病情间有反复,新发皮疹以下肢为主,此为湿邪困阻,致邪去不畅。故易茯苓为土茯苓,加粉萆薢,以加强健脾除湿解毒之力,同时生地黄加量以凉血清热。四诊时,病至后期,外邪渐清,本虚为主要矛盾,改土茯苓为茯苓,加鸡内金以健运脾土,以治其本。纵观治疗全程,诸药和调,使得郁结之风、湿、热邪得以分消,正气得以恢复,病情向愈。

7 结语

禤老享有“皮肤圣手”的美誉,擅长治疗各类皮肤病,且重视养生护肤,无论治病还是养生,皆追求达到和谐平衡的状态,常运用食疗、保健等手段来补益脏腑、通调气血、综合调理,达到形体和容貌的和谐统一。常见的损美性皮肤病如黄褐斑、痤疮、脱发等,均与脏腑、气血功能紊乱相关,肺主皮毛、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心主血、肝藏血、肾藏精皆与气血及养肤的关系密切。脏腑功能正常,气血津液及经络功能和调,则皮肤红润有弹性、毛发爪甲润泽、肌肉丰满、身躯挺拔、行动矫健,给人以外形上的美感。同时,也应重视心理上的和谐健康,精神愉快、思维敏捷、大度豁达,给人以气质上的美,故从内而外的美才是皮肤真正的健康。

猜你喜欢

健脾气血皮肤
第二层皮肤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1)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皮肤“出油”或许就能减肥
老年健脾操(一)
老年健脾操(二)
老年健脾操(四)
老年健脾操(三)
高频超声在皮肤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女性与气血的不解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