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食物为什么没有从前的好吃
2024-04-01崔凯
崔凯
伴随着30多年的城镇化进程,越来越多的人口融入城市文明。大家畏缩在食品工业链的末端,对谷物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稻香》和《风吹麦浪》等歌曲里,甚至退化得“五谷不分”。食物的生产方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身边经常有人发出感慨:今天的食物没有以前的那么好吃了!
的确,以前的米饭煮熟后,米粒上会有一层油光;一滴芝麻油溢出,能让整个屋子飘香;土猪肉吃下去,口感醇厚,满嘴流油;土鸡蛋的蛋黄是橘红色的,味道浓郁。今天的很多食物,真的没有从前的味道了。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有3个原因:
其一,土壤不同。无论是化肥还是有机肥,所含的氮、磷、钾并没有本质区别,真正的差异在于有机肥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养分和有机官能团。打个比方,有机肥相当于酿造酒,化肥则好比勾兑酒。一款酿造的白酒是粮食、酒曲、水和酿造工艺的有机结合,堪称天地之造化。酒体中除了水和乙醇,还含有醇、醛、酯等数百种成分,有独特的口感和香气。而花几分钟就勾兑出来的白酒当然缺少这份底蕴。长期使用化肥,会使土壤有机质含量不断减少,也会使土壤养分失衡,更会使微生物结构单一化,最终导致耕地“积劳成疾”,丧失活力。如此一来,农作物“体质”将变弱,抗病力下降,失去饱满的口感。
其二,品种不同。传统品种的基因是历经千年进化而来的,土生土长,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已经融为一体。今天,农业已经进入工业化时代,专业化选种、规模化种植成为一种趋势。品种的培育周期越来越短,产量越来越高。“产量高”与“口感好”如同鱼和熊掌,经常难以兼得,优化了产量性状,往往损失了口感性状。有时候新品种的母本是当地品种,父本却是从万里之外引进的,被人类硬生生地“拉郎配”。人类刚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会感到水土不服,植物亦如此。有时候第一代在北方生长,第二代却在海南岛繁育。有些新品种因为不适应新环境,口感也不在最佳状态。
其三,生长期不同。传统农业时代,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各种生命物质,养分吸收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化学农业快马加鞭,作物在化肥的助力下快速生长,速度是快了,却没有了原来的味道。美好的事物就是需要经受寒暑风霜的洗礼,一蹴而就的东西往往缺少底蕴。
有人曾质疑:既然化学农业存在这么多问题,我们为何不回归传统,发展有机农业,完全用有机肥替代化肥?答案是:不可以。
中国的19亿亩耕地中,优等比例仅为1/3。是化肥助力耕地生产出更多的粮食,让我们艰难地实现了水稻、小麦和玉米三大主粮的自给自足。很多人怀念从前的口味,然而保证产量的确是我们目前首要的选择。
在这个问题上,古巴就是前车之鉴。20世纪七八十年代,苏联曾通过援助化肥、农药、农机和石油,助力古巴农业实现了现代化。然而好景不长,1991年苏联解体加上美国的封锁,古巴失去了化肥和农药来源,农业生产急转直下。1993年古巴的大米产量比1989年的减少了67%,人均食物量(热量值)减少了36%,平均每个古巴人减轻了20磅(约合9千克)体重。面对食物短缺,从城市边缘地带到农村路边的空地,古巴人不得不到处寻找可耕种的零星地块种植谷物。
退一步讲,即使有机肥能够替代化肥,大面积的有机农业在中国依然行不通。首先,中国的种植和养殖布局存在脱节,很多养殖场周围没有接纳畜禽粪便的农田,原本可以作为有机肥源的畜禽粪便就成了环境污染源。再者,有机肥的肥效低,必须结合作物长势多次施肥。如今农村劳动力稀缺,找人顶着炎炎烈日除草、捉虫、撒粪,谈何容易?种地本来就不怎么赚钱,农民也要盘算自己的收益。
消费者更喜欢畅想诗和远方,然而人多地少是中国的现实资源状况。如果完全使用有机肥,最多能替代20%~30%的化肥用量。如果停止使用化肥,或者全部使用有机肥,中国的粮食产量将大幅减少,这是“不可承受之重”。
(小 小摘自上海三联书店《谷物的故事:读解大国文明的生存密码》一书,毕力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