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平菇集约化生产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

2024-04-01鲁欣欣甄俊琦徐鹏亮靳荣线

食用菌 2024年1期
关键词:菌袋平菇集约化

邹 明 鲁欣欣 甄俊琦 徐鹏亮 靳荣线

(新乡市农业科学院,河南新乡 453000)

食用菌作为我国重要的绿色环保产业,是集高效、循环、低碳、绿色和可持续特征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具有“不与农争时,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的“五不争”特点[1]。近年来在乡村振兴、大健康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一带一路”倡议带动下,食用菌市场前景较为乐观,同时,食用菌产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3]。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树立大食物观,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培育壮大食用菌和藻类产业,为食用菌产业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之机遇。我国作为食用菌第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食用菌产业已超越油料作物,成为继粮食、蔬菜、水果、油料之后的第5大种植业[4]。平菇具有对基质适应性强、生长快、抗病性强、生长周期短、栽培技术简单的特性,是栽培最广泛的食用菌之一,也成为河南省人工栽培食用菌的第二大品种[5-6]。当前河南省平菇在全国市场上占有一席之位,然而优质菇的占比仍然不高;而且,平菇栽培仍以传统方式为主,其生产技术不规范,缺乏标准化的工艺和流程,集约化、机械化、标准化水平较低,存在污染率高、生物学效率低、病虫害严重等问题。这些均导致平菇栽培经济效益下降,制约河南省平菇产业健康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及政府的支持,传统农业生产方式逐渐向机械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转变。从2004年开始,中共中央先后出台“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农业生产模式的转型升级,为我国农业集约化生产提供了明确的政策指导[8]。集约化生产改变过去一家一户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由生产者(企业或合作社)根据生产规模,统一采购生产原料,进行料袋制备、灭菌、接种和菌丝培养,可提高发菌成功率和菌袋质量;同时采用标准化出菇管理技术,保证出菇产量和产品品质,最终提高生产者效益。为此,笔者分析河南省平菇集约化生产现状,并提出相应发展对策。

1 河南省平菇生产现状

河南省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地势总体呈西高东低之势,北、西、南三面分别环绕太行山脉、伏牛山脉、桐柏山脉、大别山脉,山地与平原间气候差异比较明显,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均较大,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适宜平菇生长;同时又是传统的农业大省,玉米芯、农作物秸秆、麸皮等资源十分丰富。河南省良好的气候条件、丰富原料为其平菇的生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1 平菇生产特色明显

河南省是食用菌大省,据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从2012年至2021年,河南省食用菌产量从457.89万t提高至519.1万t,增长了11.79%,连续十年位居全国第一。2021年,河南省平菇总产量为84.19万t,占其食用菌总量的14.61%,位居第二位。

1.2 平菇栽培方式多样

当前河南省常见的平菇栽培方式主要有熟料栽培平菇,该方法用高压或常压将培养料灭菌,原料中养分分解比较充分,接种后发菌快,菌丝浓白粗壮、污染率低、产量稳定,但对接种环境及设备要求较高,操作复杂,成本较高[9];发酵料栽培平菇,培养料经过建堆发酵后再进行装袋接种,生产成本低,但对原料质量、栽培季节、发酵质量及发菌温度要求较高[10],豫北地区新乡市辉县以该方法栽培平菇为主;发酵熟料栽培平菇,培养料先发酵培养放线菌后,再进行短时高温灭菌,同时熟化培养料,该方法料灭菌时间短、可半开放式接种,操作简单[11],豫南地区信阳市、驻马店市等采用该法栽培平菇较多。

2 河南省平菇集约化生产现状及成效

2.1 集约化生产现状

河南省平菇集约化生产起步较晚,当前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主要企业有3家,分别位于新乡市辉县、周口市沈丘县及濮阳市清丰县;工厂化平菇生产企业只有新郑市一家,其他地市基本未有集约化或工厂化平菇生产企业。

2016年成立的郑州久鑫食用菌种植有限公司是河南省唯一一家工厂化平菇生产企业,是一家集科研、栽培、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企业,可年产优质平菇1 000 t。2019年成立的濮阳市三餐源食用菌有限公司,日产能3万袋,菌袋出口美国、加拿大等国家。2020年新乡辉县冀屯镇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开始集约化生产平菇,日产菌袋7 500袋,后期目标可达1.5万袋,菌袋畅销省内外;同年周口市成立周口馋小丫菌业有限公司,拥有日产2万袋的菌袋生产线1条,日产鲜平菇3 t,拥有包含菌袋生产线、接种室、菌种室、培养室、出菇基地等5 000 m2生产场地。

2.2 平菇集约化生产产业成效

河南省平菇集约化生产企业基本以熟料栽培平菇为主,辉县冀屯镇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同时采用熟料及发酵料两种模式进行集约化制袋。以辉县为例,除去设施设备、菌种、菌丝培养和人工费用,每袋利润1元左右,由此说明,通过集约化生产可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平菇集约化生产的快速发展满足了河南省食用菌栽培户对优质平菇菌袋的需求,降低其栽培平菇的风险,推动了食用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平菇增产、生产者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以辉县为例,集约化生产菌袋辐射带动100余平菇栽培户,如一座400 m2大棚,采用22 cm×48 cm规格熟料装袋栽培平菇,每座大棚可摆放1.3万菌袋,每袋可产鲜菇约1.25 kg,按照市场价3~4元/kg,每袋利润达2~2.5元,每棚利润达2.5~3.5万元;采用规格26 cm×55 cm×0.0 015 cm的一端开口聚乙烯塑料袋,装发酵料栽培平菇每袋产鲜菇1.5 kg,每袋利润达3元左右。

3 平菇集约化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龙头企业少,集约化生产带动能力还不强

河南省平菇工厂化、集约化生产起步较晚,目前集约化生产已在个别企业或合作社稳步实施,但整个河南省集约化规模偏小,菌袋产出数量有限,缺乏实力强、带动能力强的菌袋集约化生产龙头企业。

3.2 设施配套不齐全,自动化水平较低

河南省平菇生产规模发展迅猛,小型企业生产方式正在向集约化、机械化方向发展,但生产技术装备仍不足,设施配套不全,装备不成体系。有的企业虽然在拌料、装袋、灭菌及接种等环节已实现自动化,但出菇管理、采收等环节主要还是通过人工,未实现全过程自动化;同时出菇大棚中缺少实时传感器设施,不能自动精准调控菇房环境因子[12]。

3.3 缺乏优良平菇品种,产品市场竞争优势不明显

河南省大部分平菇生产企业缺乏当家品种和满足市场需要的高产优质品种,每年需从不同地区引进平菇品种。品种不能适宜本土生态条件,导致生产应用菌种乱、杂,同种异名现象严重;同时菌种质量难以保障生产要求,导致品种纠纷经常发生,严重制约河南省平菇产业高质量发展。

3.4 缺乏统一技术标准,生产者水平有待提高。

集约化制袋分散出菇过程中的菌种选择、液体菌种制作、装袋、灭菌、接种、菌丝培养、出菇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环节缺乏统一标准;另外部分企业、合作社人员文化程度不高,管理多以经验为主,缺乏科学、系统的管理方式,未掌握专业的栽培技术,导致菌袋成功率不高,产品品质参差不齐。

3.5 生产者品牌意识淡薄

当前河南省平菇品牌少,更缺乏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难以形成品牌优势来带动平菇产业的发展。

4 推动河南省平菇集约化生产发展建议

4.1 加大政府政策扶持力度

平菇的集约化生产者既是平菇最新栽培技术的应用者,也是食用菌产业进步的引领者,为平菇高品质、高收益提供有力保障。为进一步扩大平菇集约化生产基地规模,建议政府部门应有效整合项目资金,加大对平菇集约化生产的投入,建立平菇集约化生产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一批比较有优势的企业,使其注重关键设备的引进(从流水线装袋、智能化菌丝培养、自动精准调控出菇、机器化采摘等),打造省级集约化生产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全省平菇集约化企业快速上规模、上档次。

4.2 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

要保持发展食用菌产业优势,必须有优良品种。当前,良种已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要使河南省平菇在国内、国际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必须做好良种的引进和繁育工作。要紧紧依托科研院所引进、试验、示范一些优质品种,例如“新科108”“黑平16-1”等审定品种。同时,推广高产栽培技术,对市场畅销的品种合理规划、科学示范、规模栽培。

4.3 加强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

培养一批了解集约化生产技术的管理人员,提高企业、合作社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针对集约化生产流程中的关键环节(拌料→装袋→灭菌→液体菌种制备→无菌接种→菌袋培养),开展专业培训,培养一批懂技术的工人,从而提高菌袋成品率及质量。

4.4 打造知名品牌,带动平菇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平菇集约化发展中,应当积极申报新品牌,大力发展名优产品,实施品牌战略,强化联合意识。同时,对现有品牌产品通过深加工、精细加工,形成初级到深加工的系列化产品,提高影响力,使之成为知名品牌、著名品牌,以品牌效应来带动平菇产业发展。

当前,河南省平菇产业发展正处于传统栽培方式向集约化、机械化及标准化的转变期,高产、优质平菇的生产是促进河南省平菇产业提质增效、实现由量到质转变的首要保证,也是河南省平菇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平菇集约化生产是促进河南省平菇栽培方式转型升级必由之路。

猜你喜欢

菌袋平菇集约化
平菇生长记
河南省食用菌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到宜阳县开展科技服务
平菇种植记
东北林业大学成功研发“袋顶出耳技术”
关于无线移动通信室内覆盖的集约化建设探讨
探究县供电企业财务集约化实践分析
固定菌袋插杆
平菇冬季提温发菌效果好
番茄集约化育苗关键技术
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