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参与型护理模式对出院后早产儿生存质量的影响

2024-03-31季嫣然

婚育与健康 2024年4期
关键词:生存质量早产儿

季嫣然

【摘要】目的:探究家庭参与型护理模式对出院后早产儿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2020年6月—2021年12月,将38例早产儿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家庭参与型护理,对两组家属的新生儿照护能力评分、母乳喂养率和纯母乳喂养率以及生长发育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早产儿家属照护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3个月后的母乳喂养率和纯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3个月后的身高、体重数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参与型护理模式应用于早产儿NICU恢复期护理当中能够有效促进患儿家属照护能力的提升以及母乳喂养率和纯母乳喂养率的提升,并能够促进早产儿出院后的身长和体重增加,在改善早产儿生存质量方面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家庭参与型护理;早产儿;生存质量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family participation nursing model on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remature infants after discharge

JI Yanran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Hefei (Affiliated Hefei Hospital of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Hefei, Anhui 230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family participation nursing model on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remature infants after discharge. Methods: From June 2020 to December 2021, a total of 38 preterm infants were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an observation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family participation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Results: The score of family care ability of preterm infa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breastfeeding rate and exclusive breastfeeding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3 months after discharge(P<0.05); The height and weigh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3 months after discharg(P<0.05). Conclusions: The application of family participation nursing model in the recovery period of preterm infants in NICU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family care ability, breastfeeding rate and exclusive breastfeeding rate, and can promote the increase of length and weight of preterm infants after discharge. It has a good application effect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reterm infants, 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Family participation nursing; Premature infants; Quality of life

早产儿由于相应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出生后仍存在较多风险,出生后多需安排到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进行治疗[1]。当前,我国医院NICU主要应用封闭式的管理方式,患兒家属通常只能在规定时间内,于NICU外通过预留的窗口或监控视频对患儿进行探视,难以有效对患儿进行陪护[2-3]。这种管理模式下,患儿家属与患儿之间长期分离,影响患儿家属的照护能力,进而影响患儿出院后母乳喂养,不利于患儿生长发育。早产儿出院后的主要照护者为其父母,在NICU恢复期护理期间如其父母参与其中,可以更好地保证新生儿出院后得到更加有效的照护。对此本研究将家庭参与型护理应用于早产儿护理,并分析其应用效果,以为临床提供参考,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20年6月—2021年12月,随机选取38例早产儿分为两组。对照组(n=19),男9例,女10例,胎龄28~35周,平均胎龄(33.81±1.21)周,患儿照护家属:男6名,女13名,患儿照护家属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名,高中10名,大专及以上7名;观察组(n=19),男12例,女7例,胎龄28~35周,平均胎龄(33.93±1.19)周,患儿照护家属:男7名,女12名,患儿照护家属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名,高中9名,大专及以上7名。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早产儿入住NICU时出生日龄未超过48h;②早产儿体重均超过1500g;③早产儿家属均无新生儿照护经验;④早产儿家属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心肺疾病早产儿;②伴有遗传代谢疾病早产儿;③照护家属伴有精神疾病或意识障碍早产儿。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具体包含常规入院评估和专科评估;遵医嘱治疗性和非治疗性护理;患儿病情观察和异常情况处理;常规患儿家属出院指导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家庭参与型护理,具体如下:(1)出院前护理干预:早产儿进入稳定期后,可根据医嘱要求邀请患儿父母入住医院提供的家庭病房对其开展家庭参与型护理。(2)出院当日护理干预:出院当日,护理人员提前准备好患儿的护理档案以及护理干预计划表,并将其转交给患儿家属,以有效确保患儿家属能够与社区儿童保健医护人员做好对接。对患儿家属进行常规的出院指导,并对其新生儿照护能力进行测评。(3)出院后的护理:患儿出院后,分别在第1周、第1月、第2月和第3月通过微信向患儿家属推送此阶段患儿生长发育特点以及居家护理要点相应的视频课件,供患儿家属进行自主学习,并要求患儿家属做好打卡和测评。

1.3 评价指标

对两组家属的新生儿照护能力评分、母乳喂养率和纯母乳喂养率以及生长发育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具体指标如下:(1)新生儿照护能力评分:应用邢伟[4]等编制的针对于新生儿的照护能力问卷进行测评,包含照护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维度,共计43个测评条目,总分0~172分,分值越高代表患儿家属具有越好的新生儿照护能力。(2)母乳喂养率和纯母乳喂养率:分别统计出院3个月后两组母乳喂养患儿数量以及纯母乳喂养患儿数量,并计算其在小组中占比即母乳喂养率和纯母乳喂养率。(3)生长发育指标:分别在干预前和出院三个月后对两组患儿体重、身长和头围等三项生长发育指标进行测评,其中体重指标在患儿喂奶前应用精度为0.01kg盘式电子秤测量;身长指标应用精度为0.1cm的婴儿标准量床测量;头围指标应用精度为0.1cm的软尺测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早产儿家属照护能力评分对比分析

观察组干预后早产儿家属照护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 两组母乳喂养率和纯母乳喂养率对比分析

观察组出院3个月后的母乳喂养率和纯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2.3 两组患儿生长发育指标对比分析

观察组出院3个月后的身高、体重数值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3 讨论

随着新生儿相关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早产儿的救治成功率得到显著提升。但临床实践发现当前早产儿救治后仍存在发育方面的障碍,以致于会影响患儿后续的生存质量。有研究指出[5],新生儿得到越好的家庭照护,在其后续成长中对其情绪、意志力、学习成绩和生活能力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说明专业的家庭照护对于新生儿的成长以及提升新生儿生存质量具有积极意义。早产儿入住NICU期间,临床封闭式的管理方式导致患儿家属与患儿之间长期分离,不利于患儿家属照护技能的提升,降低患儿出院后的母乳喂养率,进而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家庭参与型护理是在结合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和发展性照顾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此模式使新生儿家属在新生儿照护当中发挥积极作用,能够有效提升新生儿的护理质量[6]。此模式下,护理人员在护理期间的角色由原先的执行者,转变为教育者,在负责一些治疗性照护工作基础上,重点为患儿家属提供专业的护理教育和指导,由患儿家属完成全部的非治疗性护理工作,进而提升患儿家属照护能力,利于患儿生存质量的提升[7]。对此本研究探究家庭参与型护理模式对出院后早产儿生存质量的影响,以为临床提供参考。

本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护理比较,家庭参与型护理干预后,早产儿家长照护能力评分显著提升,说明家庭参与型护理干预对于提升早产儿家长的照护能力具有较好效果。分析原因是,常规早产儿NICU护理中,由于母婴隔离,患儿家属缺乏与早产儿的有效接触,影响其对新生儿照护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并且与新生儿的疏离,也影响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降低患儿家属的照护信心,而家庭参与型护理当中,患儿家属能够有效接受到来自医护人员的专业健康指导和教育,从而有效促使其积累丰富的照护知识,同时干预中由患儿家属自主开展患儿所有的非治疗性护理操作,有效提升患儿家属照护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并且随着患儿家属照护能力的提升,也使其在新生儿照护方面具有更强的信心[8]。本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护理比较,家庭参与型护理干预后,早产儿的母乳喂养率和纯母乳喂养率均显著提升,说明家庭参与型护理干预对于提升早产儿的母乳喂养率和纯母乳喂养率具有较好效果。

綜上所述,家庭参与型护理模式应用于早产儿NICU恢复期护理当中能够有效促进患儿家属照护能力的提升以及母乳喂养率和纯母乳喂养率的提升,并能够促进早产儿出院后的身长和体重增加,在改善早产儿生存质量方面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梅,胡家杰,严萍.基于家庭赋权的护理模式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母乳喂养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23):3117-3121.

[2] 刘颖,卢晓春,魏红艳,等.家长参与式护理指导对早产儿家庭护理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22):18-20.

[3] 楼瑞英,叶丽娟,金巧燕,等.家庭参与对NICU早产儿营养状况及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J].医院管理论坛,2018,35(8):78-80.

[4] 邢伟,张会,孙萌,等.新生儿照护能力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J].护理研究,2017,31(1):29-32.

[5] 鲍玲,王蕊,任军爽.母乳喂养和照护能力对婴儿气质的影响调查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20,35(4):735-738.

[6] 白红丽.家庭为中心的NICU早产儿指导对家庭护理的影响[J].继续医学教育,2020,34(8):85-86.

[7] 田朴,周乐山,金梦,等.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士对家庭参与式护理的认知及态度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教育,2021,18(6):568-571.

[8] 蒙婷婷.延续性护理对早期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D].贵阳:贵州医科大学,2016.

猜你喜欢

生存质量早产儿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中医药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综合干预对首发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自拟柴芍益胃汤在老年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早期康复训练在急性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中的价值探讨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延续性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癌性疲乏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高原地区早产儿凝血功能分析与输血浆后疗效观察
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损伤早产儿预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