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按压联合超声电导仪促进妇科腹腔镜术后肠蠕动恢复的研究

2024-03-31刘艳

婚育与健康 2024年4期
关键词:临床实践

刘艳

【摘要】在妇科腹腔镜手术后,肠蠕动恢复问题一直是医疗领域需要解决的难题。尽管现有的恢复程序有一定效果,但其提升肠蠕动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有限。为此,本研究通过对比实验,探讨了穴位按压和超声电导仪在促进术后肠蠕动恢复上的效果。实验组(接受穴位按压和超声电导仪治疗)与对照组(接受常规恢复程序)的数据进行比较,揭示出穴位按压和超声电导仪能显著提高肠蠕动频率,同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无不良反应发生。这为解决妇科腹腔镜术后肠蠕动恢复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能,也指明了未来临床实践的新方向,同时也为进一步深入了解并利用穴位按压和超声电导仪的潜力铺平了道路。

【关键词】妇科腹腔镜术;肠蠕动恢复;穴位按压;超声电导仪;临床实践

A study on promoting the recovery of intestinal peristalsis after gynecological laparoscopic surgery by acupoint pressing combined with ultrasound conductometer

LIU Yan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angnan University, Wuxi, Jiangsu 214000, China

【Abstract】After gynecological Laparoscopy, intestinal peristalsis recovery has always been a difficult problem to be solved in the medical field. Although existing recovery programs have certain effects, their effectiveness in improving intestinal peristalsis and quality of life is limited. Therefore,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effects of acupoint pressing and ultrasonic conductivity meter on promoting postoperative recovery of intestinal peristalsis through comparative experiments. Comparing the data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reated with acupoint pressing and ultrasound conductivity meter)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reated with routine recovery procedures), it was revealed that acupoint pressing and ultrasound conductivity meter c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frequency of intestinal peristalsis, while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out any adverse reactions. This provides new possibilities for solving the problem of intestinal peristalsis recovery after gynecological laparoscopic surgery, and points out a new direction for future clinical practice. At the same time, it paves the way for further understanding and utilizing the potential of acupoint pressing and ultrasound conductivity meters.

【Key Words】Gynecological laparoscopy; Intestinal peristalsis recovery; Acupoint pressing; Ultrasound conductivity instrument; Clinical practice

近年來,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创新,腹腔镜手术在妇科领域的应用已经变得越来越广泛。这种手术方式以其微创、疼痛小、恢复快的优点被广泛接受。然而,妇科腹腔镜手术后的肠道功能恢复往往面临一定的问题,其中术后肠蠕动恢复延迟是其中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1]。为了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法,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探讨采用中医的穴位按压技术和现代超声电导仪技术的结合,以期通过这种结合促进妇科腹腔镜术后的肠蠕动恢复。穴位按压和超声电导仪的联合应用可能成为一种有效的非药物干预方式,能够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解决思路,进一步推动术后康复的研究和实践。本研究旨在深入理解并探索穴位按压联合超声电导仪对妇科腹腔镜术后肠蠕动恢复的影响,并期望为临床提供更为有效的康复方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穴位按压联合超声电导仪促进妇科腹腔镜术后肠蠕动恢复的现状分析

1.1 妇科腹腔镜术后肠蠕动恢复问题

妇科腹腔镜手术后,肠蠕动的恢复是一项重要的问题,尤其是因为肠道功能的恢复对于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和缩短住院时间至关重要。在面对这一问题时,有一些研究已经展示了穴位按压或穴位电刺激(TEAS)在促进肠蠕动恢复方面的效果。例如,一项针对74名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的研究表明,TEAS能够提高术后24h的恢复质量得分,降低术后疼痛分数和阿片类药物的使用次数,减少术后恶心和呕吐的发生率,缩短麻醉后监护室的停留时间,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2]。另一项针对160名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的研究也显示,穴位按压能够显著缩短肠鸣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研究还发现,手术后12h、24h、48h,穴位按压组的胃肠激素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表明穴位按压可能通过调节胃肠激素的释放来加速肠功能的恢复 。

1.2 穴位按压和超声电导仪的应用

在中医理论中,穴位按压是一种非常古老而有效的治疗手段。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对人体特定穴位的按压,来调整身体的气血流通,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在过去的临床实践中,穴位按压已经被证明能够有效改善许多疾病的症状,包括但不限于缓解疼痛、减轻压力、改善睡眠等。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无需药物干预,可以避免药物可能带来的副作用,且操作简单易学[3]。超声电导仪则是一种现代医疗技术,主要利用超声波的机械和热效应,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细胞再生,以及缓解疼痛等。超声电导仪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康复治疗中,包括骨科、神经科、康复科等。该设备在提高患者康复效率,缩短恢复时间方面显示出了显著效果。

2 研究主题目前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相关研究

尽管穴位按压和超声电导仪在各自領域有研究和应用,但结合两者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肠蠕动恢复的研究很少。原因一方面是如何结合和具体实施还需研究,另一方面,针对妇科腹腔镜术后肠蠕动恢复的研究不多,研究方法和评价指标需完善[4]。

2.2 缺乏有效的干预措施

尽管现代医学在许多方面有显著进步,妇科腹腔镜术后肠蠕动恢复仍缺乏有效解决方案。当前的治疗,如药物治疗、营养支持和康复训练,均有局限[5]。药物可能带来副作用和个体差异问题,营养和康复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见效,且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穴位按压联合超声电导仪可能为此问题提供新途径,结合调整气血和改善血液循环来加快恢复,且无药物副作用。但如何有效结合和具体应用,仍需研究。

3 针对目前情况提出的解决方案

3.1 研究方法

为解决现有问题,提出如下方法:首先进行动物实验,初步探索穴位按压与超声电导仪的联合效果,为临床实验提供数据。其次设计随机对照实验,验证穴位按压联合超声电导仪对妇科腹腔镜术后肠蠕动恢复的效果。最后根据实验结果评估和优化治疗策略,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3.2 实验组干预措施

选择一组符合实验要求的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为实验组。在知情同意下,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穴位按压和超声电导仪联合治疗。进行两次/日的穴位按压(选择与肠蠕动相关的穴位)和超声电导仪治疗。期间,每周跟踪一次,收集感觉、恢复情况、生活质量等数据,同时记录一般情况。实验后整理数据,见表1。

表1展示了穴位按压联合超声电导仪治疗对妇科腹腔镜术后肠蠕动恢复影响的数据。通过对比实验前后的数据,可以发现体温、心率和血压等生命体征在实验过程中基本保持稳定,这显示出穴位按压和超声电导仪联合治疗对患者的生理健康没有产生不良影响。而从肠蠕动频率和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上看,穴位按压和超声电导仪的联合应用明显提高了术后肠蠕动的频率,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些数据表明,穴位按压和超声电导仪联合治疗是一种有效的促进妇科腹腔镜术后肠蠕动恢复的方法。

3.3 对照组干预措施

选择一组条件相似的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作为对照组。在知情同意下,按照常规恢复程序进行恢复,但不使用穴位按压和超声电导仪。实验一个月,期间每周跟踪一次,收集感觉、恢复情况、生活质量等数据,并记录一般情况。实验后整理数据,见表2。

表2展示了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恢复程序下的妇科腹腔镜术后肠蠕动恢复情况。实验开始和结束时的生命体征数据(体温、心率和血压)显示出基本的稳定性,说明常规恢复程序在维护患者生理健康方面的重要性。然而,当关注肠蠕动频率和生活质量评分时,可以发现这两项指标在实验期间的提升幅度相对较小。对比实验组的数据,可以明显看出穴位按压和超声电导仪的治疗方法对促进肠蠕动恢复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显著效果。因此,这个对照组的数据进一步验证了实验组的实验结果,即穴位按压联合超声电导仪治疗能够有效地促进妇科腹腔镜术后肠蠕动的恢复,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4 研究结果

经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研究结果清晰地表明穴位按压联合超声电导仪治疗在促进妇科腹腔镜术后肠蠕动恢复上具有显著效果。尽管常规恢复程序能维持患者的基本生理稳定,但其对肠蠕动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升作用有限。相比之下,实验组的数据表现出更高的肠蠕动频率和生活质量评分增长,而且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也保持稳定,没有产生不良反应。这些结果为穴位按压和超声电导仪的联合应用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证明其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促进妇科腹腔镜术后肠蠕动恢复的治疗方法。

4 总结

本研究探讨了穴位按压联合超声电导仪在促进妇科腹腔镜术后肠蠕动恢复中的应用。实验分析了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数据,揭示了常规恢复程序在肠蠕动恢复和生活质量提升上的局限性。反观实验组数据,穴位按压和超声电导仪的联合应用明显提高了肠蠕动频率,同时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无不良反应发生。结果证明了穴位按压和超声电导仪治疗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手段,能够显著促进妇科腹腔镜术后肠蠕动的恢复,这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该领域的研究空白,并为未来的临床实践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吴丽英.妇科腹腔镜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22(3):31-34.

[2] 刘燕芬.妇产科腹腔镜术后促进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护理体会[J].收藏,2019(21):156.

[3] 陈巧月.妇产科腹腔镜术后促进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护理[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3):2-3.

[4] 刘黎黎.妇产科腹腔镜术后促进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护理[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9(3):31-34.

[5] 刘华,马海健.改良式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恢复的影响[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21):131-134.

猜你喜欢

临床实践
循证药学在抗生素治疗与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浅谈理论学习实验教学与临床实践的结合方式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在临床实习教学质量监控中的运用
香港中文大学中医的教医研
高校教师与临床药师共同参与临床用药实践的思考
国内外医学人文教育课程设置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