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秧蔓管理技术
2024-03-30李艳梅
李艳梅
(柘城县农业农村局 河南 柘城 476200)
红薯是一种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具有丰富营养价值且同时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农作物。红薯不仅是口感绝佳的经济作物,还是可以药食兼备的健身食品,人们对于红薯的需求量也在逐渐攀升。因此,加强对红薯科学、合理的种植管理,优化红薯管理技术,是提高红薯产量,提升红薯经济效益必不可少的有效措施。
1 传统翻秧弊端
1.1 损伤茎叶,光合作用器官减少。红薯翻秧会造成其茎叶损伤,影响植株进行光合作用。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植株上的叶片,在正常情况下,植株茎叶生长的越茂盛,其制造并积累的光合产物也就相应的越多,从而块根的产量也就随之越高。植株在正常生长时,其茎叶盘根错节、纵横交错,若是对其进行翻秧,则会造成茎叶的大量损伤,影响植株进行光合作用。对红薯翻秧的次数越多、时期越晚,那么茎叶所经受的损伤也就越严重。翻秧除了会损伤茎叶影响光合作用之外,还会造成茎叶之间相互交叠、缠绕等,从而增加出现死茎、落叶、黄叶等的现象。
1.2 打乱叶片正常的分布状态,削弱光合性能。在红薯正常生长时,叶片保持正面向上的状态,植株可通过自身的生长规律保持茎叶能够在田间均匀分布,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阳光来进行光合作用。但是翻秧这一行为打乱了植株的正常分布状态,导致叶片混乱摆放、重叠交叉严重,使叶片无法全部受到阳光照射,影响光合作用效率,从而削弱植株的光合性能。
1.3 打乱植株养分分配方向。在红薯正常生长时,其地上部分的秧蔓及其地下部分各区域的生长都由茎叶通过光合作用来完成养分的制造过程,并按照自身的生长规律合理分配给植株的各个部分。显而易见的是,翻秧打乱了植株的正常生长状态,造成茎尖的大量损伤,破坏了茎叶的顶端优势,刺激了侧芽的萌发,导致养分向新生枝叶输送的情况发生,进一步影响了红薯根块对养分的吸收和累积过程。
1.4 损伤茎上不定根。红薯秧蔓上的不定根能够起到固定植株生长、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料的作用。在对红薯翻秧的过程中,会使秧蔓上的不定根断裂,从而影响红薯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料,导致红薯对土壤的耐瘠、耐旱能力明显降低。
2 提秧
红薯的提秧就是将红薯秧蔓轻轻提起,把红薯的不定根从土中带起,然后再将红薯秧蔓放回原处的一系列操作。从科学的角度看,红薯的提秧操作并不会直接影响红薯的产量。但是在雨水较多的季节,若是土壤水肥过大,红薯秧蔓极易生根,导致秧蔓生长过旺的现象。提秧操作便能拉断红薯的不定根,减少多余植株对水肥的吸收消耗,从而抑制红薯秧蔓的徒长现象,促使薯块加速膨大,以达到提高红薯产量的目的。若是遇到少雨干旱的季节或是红薯植株不旺长的情况,则不太适合进行提秧操作。
3 人工摘心打顶
可以通过对红薯秧进行人工摘心打顶去除其顶端优势,抑制红薯的秧蔓旺长情况。当红薯的主茎蔓长度在40 cm 左右时,对红薯进行第1 次摘心打顶最为合适。第1 次摘心打顶的主要做法为:掐掉主茎蔓上最顶端的一小节嫩芽,2 ~3 片嫩叶即可。当红薯的侧茎蔓分枝长度在40 cm 左右时,对红薯进行第2 次摘心打顶最为合适。第2 次摘心打顶的主要做法为:掐掉侧茎蔓分枝上最顶端的一小节嫩芽,打顶长度以控制在3 ~5 cm 为最佳。也可根据红薯秧蔓的长势情况,酌情进行第3 次或是第4 次摘心打顶作业,具体方法与第2 次时相同。另外,特别强调的是,摘心打顶作业需要在晴天的上午10:00 ~下午3:00 进行,避免伤口不能快速愈合,进而使红薯感染病菌,诱发病害。修剪以后,当天最好不要浇水。
4 机械控秧
可以通过对红薯秧造成机械损伤来抑制红薯秧蔓旺长现象。在红薯完成封垄后,运用摩托车或是拖拉机等工具,对红薯田块顺垄沟进行碾压操作,这样可以对红薯秧蔓造成部分损伤,与人工打顶摘心具有同等效用,可起到抑制红薯秧蔓旺长的作用,也可起到合理调节红薯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长的作用。对于红薯秧蔓长势过旺的种植田块,可在初次碾压之后,间隔2 周左右,对红薯秧蔓进行再次碾压。对于红薯秧蔓长势正常的种植田块,可以适当延长再次碾压的间隔时间。
5 喷药控秧
通过喷洒药物来控制红薯秧蔓的过度生长。可选用150 ml 含量为15%的多效唑,兑水60 kg 稀释,对每亩红薯田块进行叶面喷雾。对于秧蔓生长明显过快的红薯田块,可以每隔10 d 进行1 次药物喷洒工作,连续喷洒2 ~3 次后,可明显控制红薯秧蔓旺长的现象,对提高红薯亩产量有十分显著的效果。